眼镜镜片的制作方法_5

文档序号:9916463阅读:来源:国知局
开空隙地配置在镜片上,从而使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界线变得不明显,此外,还能够成膜膜厚连续地变化的蒸镀膜。在此,将使用的机械掩膜的概略平面图示于图7。因为与被蒸镀面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界线相向的部分的形状不是直线而是梳齿形,所以与是直线的情况相比在蒸镀膜中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界线变得不明显。这点对于得到外观良好的眼镜镜片是优选的。通过与被蒸镀面的上方区域和下方区域的界线相向的部分的形状为波浪形等包含曲线的形状的遮挡构件也能够得到同样的作用。
[0? 25] 对于第一层的Zr02,仅蒸镀图8中的膜厚⑦-①=45.0nm-16.3nm=28.7nm的厚度的量。
[0126]其后,暂时打开蒸镀装置,取下机械掩膜。再次进行抽真空而恢复蒸镀。蒸镀第一层的剩余的16.3nm的厚度的量,在其上蒸镀第二层以后的层。
[0127]通过这样形成的多层膜的各层的拟合点的直线上的7点的膜厚成为图8的①至⑦所示的值。
[0128]接着,将在眼球侧表面形成了多层膜的镜片样品翻转而设置于蒸镀装置,与上述同样地在物体侧表面(凹面)成膜了多层膜。在该工序中,不使用机械掩膜,在整个表面进行了均一的膜厚的蒸镀。具体地说,以图8中的①的结构连续地进行从第一层至第六层的蒸镀。
[0129]通过以上的工序,可得到在镜片两面有具有蓝光反射特性的多层膜的眼镜镜片。在该眼镜镜片中,物体侧表面的多层膜如图8所示在第一层具有膜厚分布。
[0130]1-3.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的测定
[0131]在制作的眼镜镜片的眼球侧表面(凹面侧)的所述的7点,使用Olympus显微光谱测定器USPM测定了 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反射光谱特性。所述的7点的400?50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如图8所示,得到的分光反射光谱如图9所示。物体侧表面的拟合点的400?500nm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与图8中的①的位置相同,为1.9%。
[0132]另外,图9所示的分光反射光谱为在波长380?780nm之间每1nm测定垂直入射反射率所得的光谱(波长间隔:1nm),但是在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的测定时,测定波长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也能够设为例如lnm。如图9所示,能够确认从在佩戴时位于上方的区域朝向位于下方的区域,400?50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反射率慢慢地增加。
[0133]在制作的眼镜镜片的所述的7点,使用日立制作所制作的分光光度计U-4100测定了 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透射光谱特性(透过眼球侧表面的光量相对于入射到物体侧表面的光量的比例)(波长间隔:1nm)。得到的分光透射光谱如图10所示。根据图10所示的结果,能够确认与上方区域相比,在眼镜镜片的下方区域中,从物体侧表面入射并透过眼球侧而入射到佩戴者的眼睛的蓝光量降低。因为下方区域为佩戴者注视蓝光产生源(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终端等数码机器的显示器画面等)时主要使用的区域,所以只要能够在该区域中降低对佩戴者的眼睛的蓝光入射量,就能够有效地减轻蓝光造成的对眼睛的负担。
[0134]图11为将制作的眼镜镜片以上方区域成为上方、下方区域成为下方的方式直立设置后,从相对于眼球侧表面配置在水平方向斜45°上方的荧光灯照射的光在眼球侧表面的表面内各部分反射的反射光并包含在物体侧表面反射的回光的光谱。将垂直入射光谱反射特性换算成45度的入射角而求出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P偏振光的反射光与S偏振光的反射光的平均值而作成了光谱。
[0135]本实施例的眼镜镜片在镜片两面为具有反射波长400?500nm的光的性质的涂层膜,但是如图11所示,位于越上方的部位同波长区域的光的反射率越低。根据这样的眼镜镜片,从而能够防止从佩戴者的后方的上方入射到眼镜镜片眼球侧的光特别是作为来自眼镜镜片上方的反射光、回光入射到佩戴者的眼睛而使眼镜的佩戴感下降。
[0136][实施例2]
[0137]2-1.物体侧表面、眼球侧表面的多层膜的成膜
[0138]除了在将成膜材料和膜厚如图12所示变更的方面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在物体侧表面和眼球侧表面制作多层膜,得到了方式B-1的眼镜镜片。另外,关于物体侧表面的多层膜设为图12中的⑤的结构。
[0139]2-2.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的测定
[0140]在制作的眼镜镜片的眼球侧表面(凹面侧)的所述的5点,使用Olympus显微光谱测定器USPM测定了 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反射光谱特性。所述的5点的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如图12所示,得到的分光反射光谱如图13所示。物体侧表面的拟合点的380?780nm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与图13中的⑤的位置相同,为10.8%。
[0141]另外,图13所示的分光反射光谱为在波长380?780nm之间每1nm测定垂直入射反射率所得的光谱(波长间隔:1nm),但是在反射特性和透射特性的测定时,测定波长间隔能够任意地设定,也能够设为例如lnm。
[0142]在制作的眼镜镜片的所述的5点,使用日立制作所制作的分光光度计U-4100测定了 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透射光谱特性(透过眼球侧表面的光量相对于入射到物体侧表面的光量的比例)(波长间隔:1nm)。得到的分光透射光谱如图14所示。
[0143]图15为将制作的眼镜镜片以上方区域成为上方、下方区域成为下方的方式直立设置后,从相对于眼球侧表面配置在水平方向斜45°上方的荧光灯照射的光在眼球侧表面的表面内各部分反射的反射光并包含在物体侧表面反射的回光的光谱。将垂直入射光谱反射特性换算成45度的入射角而求出380?780nm的波长区域的P偏振光的反射光与S偏振光的反射光的平均值而制作了光谱。
[0144]如图15所示,在本实施例的眼镜镜片中也是位于越上方的部位反射率越低。因此,能够防止从佩戴者的后方的上方入射到眼镜镜片眼球侧的光特别是作为来自眼镜镜片上方的反射光、回光入射到佩戴者的眼睛而使眼镜的佩戴感下降。
[0145]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0146]本发明在眼镜镜片的制造领域中是有用的。
【主权项】
1.一种眼镜镜片,其中, 在镜片基材的物体侧表面和眼球侧表面的两表面上具有示出反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的性质的涂层膜,且, 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的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或者从在佩戴时位于上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下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所述镜片基材为中心部壁厚比周边部壁厚薄的负透镜, 在物体侧表面具有涂层膜,所述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所述镜片基材为中心部壁厚比周边部壁厚薄的负透镜, 在眼球侧表面具有涂层膜,所述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或者从在佩戴时位于上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下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 在物体侧表面具有没有反射率梯度的涂层膜。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对于所述眼球侧表面的涂层膜,在佩戴时位于拟合点或光学中心下方的下方区域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比位于该区域上方的上方区域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大或小, 所述物体侧表面的涂层膜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为所述眼球侧表面的涂层膜的上方区域或下方区域的所述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低的区域的该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以下。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所述镜片基材为中心部壁厚比周边部壁厚厚的正透镜, 在眼球侧表面具有涂层膜,所述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所述镜片基材为中心部壁厚比周边部壁厚厚的正透镜, 在物体侧表面具有涂层膜,所述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或者从在佩戴时位于上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下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 在眼球侧表面具有没有反射率梯度的涂层膜。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眼镜镜片,其中, 对于所述物体侧表面的涂层膜,在佩戴时位于拟合点或光学中心下方的下方区域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比位于该区域上方的上方区域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大或小, 所述眼球侧表面的涂层膜的所述特定波长区域的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为所述物体侧表面的涂层膜的上方区域或下方区域的所述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低的区域的该垂直入射平均反射率以下。
【专利摘要】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眼镜镜片,所述眼镜镜片在镜片基材的物体侧表面和眼球侧表面的两个表面具有示出反射特定波长区域的光的性质的涂层膜,且一侧或两侧的表面上的涂层膜具有对所述光的反射率从在佩戴时位于下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上方的部分或者从在佩戴时位于上方的部分朝向位于下方的部分连续性或阶段性地减少的反射率梯度。
【IPC分类】G02C7/02, G02C7/10, G02B5/28, G02B5/26
【公开号】CN105683819
【申请号】
【发明人】西本圭司
【申请人】Hoya株式会社
【公开日】2016年6月15日
【申请日】2014年9月1日
当前第5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