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644786阅读:611来源:国知局
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包括气溶胶捕集器,气溶胶捕集器内依次设有气体预分布层、填料吸附层和静电捕集层,所述静电捕集层设有多组阳极捕集板和电晕极,电晕极和外部接线端子连接。本发明系统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廉,运行稳定性好,适合放大推广使用。
【专利说明】
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背景技术】
[0002]目前生物质热解液化技术是指在中等热解温度(大约500°C),较高的升温速率下, 实现生物质的快速热解,热解气与碳粉通过旋风分离器进行分离,进入冷凝器,经过淬冷形成生物油。
[0003]由于目前一般采用旋风分离器分离热解气中的碳粉,但仅对10M1以下的碳颗粒有效,仍有大量微小碳颗粒混于热解气中,造成了冷凝后生物油流动性差、无法直接使用、深加工困难等问题。同时碳颗粒和焦油等形成气溶胶,对不可冷凝气体后续风机、管道等设备产生阻塞腐蚀,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缩短寿命,同时为不可冷凝气体的直接使用造成困难以及排放产生严重环境污染。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去除气溶胶的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
[0005]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种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包括气溶胶捕集器,气溶胶捕集器内依次设有气体预分布层、填料吸附层和静电捕集层,所述静电捕集层设有多组阳极捕集板和电晕极,电晕极和外部接线端子连接。阳极捕集板和电晕极采用多组平行排列,采用静电捕集气溶胶的方式,增加捕集面积,提高捕集效率,产生的液滴经累积进入下方收集罐。
[0007]所述填料吸附层中设有颗粒状活性炭,进行一级吸附。
[0008]所述气体预分布层为设有多个孔的布风板,将气体均匀分布。[〇〇〇9]所述气溶胶捕集器出气端连接燃烧器或储气罐,所述燃烧器的烟气送入气固分离系统,为该系统保温提供热量来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产生的气体无污染。
[0010]所述气溶胶捕集器下部设有收集罐,用来收集产生的液滴。
[0011]本发明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
[0012]本发明中,含有气溶胶的气体经一级填料吸附和二级静电捕集后,净化气体,防止焦油等气溶胶对后续设备的使用和寿命产生影响,相比传统处理方式,产生的不可冷凝气体中气溶胶含量明显减少。
[0013]本发明系统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成本低廉,运行稳定性好,适合放大推广使用。【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其中,1-旋风分离器;2-热解气净化器;3-热解气冷凝器;4-气溶胶捕集器;5-阳极捕集板;6-电晕极;7-填料吸附层;8-气体预分布层;9-接线端子,10-收集罐,11-燃烧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包括气溶胶捕集器4,气溶胶捕集器4内依次设有气体预分布层8、填料吸附层7和静电捕集层,静电捕集层设有阳极捕集板 5、电晕极6,电晕极6连接外部接线端子9。
[0017]所述填料吸附层7中设有颗粒状活性炭,气体预分布层8为设有多个孔的布风板。
[0018]所述气溶胶捕集器4出气端连接燃烧器11或储气罐。
[0019]气溶胶捕集器4下部设有收集罐10。
[0020]使用时,热解气首先经气固分离系统净化,气固分离系统包括一级旋风分离器1和热解气净化器2。净化后干净的热解气进入热解气冷凝器3进行液化。
[0021]含有部分气溶胶的不可冷凝气体进入气溶胶捕集器4,首先气体经预分布板8进行均匀分布,经一级填料吸附层7吸收,经二级静电捕集层设有阳极捕集板5、电晕极6、接线端子9,进行静电吸附,从而达到气溶胶捕集净化不可冷凝气体的目的。部分洁净的不可冷凝气体经可控阀门进入燃烧器11燃烧或经压缩储存于储气罐。
【主权项】
1.一种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气溶胶捕集器,气溶胶捕集器 内依次设有气体预分布层、填料吸附层和静电捕集层,所述静电捕集层设有多组阳极捕集 板和电晕极,电晕极和外部接线端子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填料吸附层 中设有颗粒状活性炭。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气体预分布 层为设有多个孔的布风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气溶胶捕集 器出气端连接燃烧器或储气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热解气的气溶胶捕集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气溶胶捕集 器下部设有收集罐。
【文档编号】C10K1/00GK106010669SQ201610408180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6月7日
【发明人】李志合, 易维明, 李永军, 蔡红珍, 李宁
【申请人】山东理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