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平衡钻井的排屑结构及具有其的欠平衡钻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36094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欠平衡钻井的排屑结构及具有其的欠平衡钻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及具有其的欠平衡钻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排肩管是在欠平衡钻井过程中用于返出井底岩肩的管线,受井场布置的影响排肩管有时需要采用弯头连接,而井底返出的高速岩肩对管线本体、弯头处具有强烈冲蚀作用,容易引起本体及弯头处刺穿,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安全事故。由上述内容可知,现有的排肩管以及欠平衡钻井的安全性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具有更高安全性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及具有其的欠平衡钻井。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包括:管体,具有第一管段和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相交,第一管段具有进肩端和出肩口,第二管段具有排肩端,出肩口与第二管段相连通,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的岩肩进行缓冲。
[0005]进一步地,在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上,缓冲结构与进肩端间隔设置。
[0006]进一步地,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第三管段的轴向与第一管段的轴向相同,出肩口位于第三管段和进肩端之间,第三管段具有环形侧壁和岩肩止挡部,环形侧壁位于岩肩止挡部和出肩口之间,在第一管段的轴向上,岩肩止挡部对应进肩端。
[0007]进一步地,环形侧壁的内部形成回压通道,第三管段具有封堵回压通道的底壁,底壁形成岩肩止挡部。
[0008]进一步地,第三管段分别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焊接。
[0009]进一步地,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焊接。
[0010]进一步地,第三管段的管径与第一管段的管径相同。
[0011]进一步地,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垂直。
[0012]进一步地,第三管段的长度为170mm至190mm。
[001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欠平衡钻井,包括上述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
[0014]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由于管体具有缓冲结构,并且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的岩肩进行缓冲,因此,缓冲结构会降低第一管段内的岩肩的流速,进而降低流出出肩口并流入第二管段的岩肩的流速,能够降低岩肩对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折弯位置处的冲击,避免岩肩刺穿管体而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安全事故。由上述分析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15]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的实施例一的剖视示意图。
[0017]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0018]10、管体;11、第一管段;12、第二管段;13、进肩端;14、出肩口 ;15、排肩端;16、第三管段;17、环形侧壁;18、岩肩止挡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0020]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包括管体10,管体10具有第一管段11和与第一管段11固定连接的第二管段12,第一管段11的轴向与第二管段12的轴向相交,第一管段11具有进肩端13和出肩口 14,第二管段12具有排肩端15,出肩口 14与第二管段12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管体10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11的岩肩进行缓冲。
[0021]应用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由于管体10具有缓冲结构,并且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11的岩肩进行缓冲,因此,缓冲结构会降低第一管段11内的岩肩的流速,进而降低流出出肩口 14并流入第二管段12的岩肩的流速,能够降低岩肩对第一管段11与第二管段12折弯位置处的冲击,避免岩肩刺穿管体10而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安全事故。由上述分析可知,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0022]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在第一管段11的延伸方向上,缓冲结构与进肩端13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排肩端15对岩肩进行缓冲,不会影响岩肩经进肩端13进入第一管段11。
[0023]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管段16,第三管段16与第一管段11固定连接,第三管段16的轴向与第一管段11的轴向相同,出肩口 14位于第三管段16和进肩端13之间,第三管段16具有环形侧壁17和岩肩止挡部18,环形侧壁17位于岩肩止挡部18和出肩口 14之间,在第一管段11的轴向上,岩肩止挡部18对应进肩端13。采用上述结构,第三管段16相当于对第一管段11进行了延长,部分岩肩的速度随着岩肩在第三管段16移动会逐渐降低,然后在回流到出肩口 14并流入第二管段12。缓冲结构也可以降压器。
[0024]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环形侧壁17的内部形成回压通道,第三管段16具有封堵回压通道的底壁,底壁形成岩肩止挡部18。第三管段16受来肩方向压力作用,产生回压,降低岩肩对折弯位置处的冲蚀力,减缓岩肩冲蚀作用。
[0025]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三管段16分别与第一管段11和第二管段12焊接。
[0026]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管段11与第二管段12焊接。
[0027]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三管段16的管径与第一管段11的管径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实现第三管段16与与第一管段11的连接。
[0028]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管段11的轴向与第二管段12的轴向垂直。
[0029]如图1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三管段16的长度氏为170mm至190mm。优选地,第三管段16的长度氏为180mmo
[0030]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欠平衡钻井,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未示出)包括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实施例一的欠平衡钻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0031]实施例二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具有第一管段和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相交,第一管段具有进肩端和出肩口,第二管段具有排肩端,出肩口与第二管段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的岩肩进行缓冲。
[0032]在实施例二中,在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上,缓冲结构与进肩端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排肩端对岩肩进行缓冲,不会影响岩肩经进肩端进入第一管段。
[0033]在实施例二中,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第三管段的轴向与第一管段的轴向相同,出肩口位于第三管段和进肩端之间,第三管段具有环形侧壁和岩肩止挡部,环形侧壁位于岩肩止挡部和出肩口之间,在第一管段的轴向上,岩肩止挡部对应进肩端。采用上述结构,第三管段相当于对第一管段进行了延长,部分岩肩的速度随着岩肩在第三管段移动会逐渐降低,然后在回流到出肩口并流入第二管段。
[0034]在实施例二中,岩肩止挡部为过滤网。
[0035]在实施例二中,第三管段分别与第一管段和第二管段焊接。在实施例二中,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焊接。
[0036]在实施例二中,第三管段的管径与第一管段的管径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实现第三管段与与第一管段的连接。第三管段的管径大于第一管段的管径。
[0037]在实施例二中,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垂直。
[0038]在实施例二中,第三管段的长度为170mm至190mm。优选地,第三管段的长度为180mmo
[003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欠平衡钻井,实施例二的欠平衡钻井包括实施例二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实施例二的欠平衡钻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0040]实施例三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具有第一管段和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相交,第一管段具有进肩端和出肩口,第二管段具有排肩端,出肩口与第二管段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的岩肩进行缓冲。
[0041]在实施例三中,在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上,缓冲结构与进肩端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排肩端对岩肩进行缓冲,不会影响岩肩经进肩端进入第一管段。
[0042]在实施例三中,缓冲结构包括第三管段,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第三管段的轴向与第一管段的轴向相同,出肩口位于第三管段和进肩端之间,第三管段具有环形侧壁和岩肩止挡部,环形侧壁位于岩肩止挡部和出肩口之间,在第一管段的轴向上,岩肩止挡部对应进肩端。采用上述结构,第三管段相当于对第一管段进行了延长,部分岩肩的速度随着岩肩在第三管段移动会逐渐降低,然后在回流到出肩口并流入第二管段。
[0043]在实施例三中,环形侧壁的内部形成回压通道,第三管段具有封堵回压通道的底壁,底壁形成岩肩止挡部。第三管段受来肩方向压力作用,产生回压,降低岩肩对折弯位置处的冲蚀力,减缓岩肩冲蚀作用。
[0044]在实施例三中,第三管段与第一管段通过法兰连接。
[0045]在实施例三中,第一管段与第二管段焊接。
[0046]在实施例三中,第三管段的管径与第一管段的管径相同。采用上述结构,能够便于实现第三管段与与第一管段的连接。
[0047]在实施例三中,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垂直。
[0048]在实施例三中,第三管段的长度为170mm至190mm。优选地,第三管段的长度为180mm。
[0049]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欠平衡钻井,实施例三的欠平衡钻井包括实施例三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实施例三的欠平衡钻井具有更高的安全性。
[0050]实施例四的欠平衡钻井的排肩结构包括管体,管体具有第一管段和与第一管段固定连接的第二管段,第一管段的轴向与第二管段的轴向相交,第一管段具有进肩端和出肩口,第二管段具有排肩端,出肩口与第二管段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管体具有缓冲结构,缓冲结构对进入第一管段的岩肩进行缓冲。
[0051]在实施例四中,在第一管段的延伸方向上,缓冲结构与进肩端间隔设置。采用上述结构,无需在排肩端对岩肩进行缓冲,不会影响岩肩经进肩端进入第一管段。
[0052]在实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