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25420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铜加工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镀锡铜线在工业和电子行业中大量使用,镀锡铜线是首先需要通过将较粗的铜线拉伸成直径较小的铜线,不同批次的铜线在进行正式的拉伸加工前,需要测试其与拉伸相关的技术参数。目前一般为人工拉伸,这种拉伸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拉伸效率低的缺点,因此,亟需研发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

【发明内容】

[0003](I)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的铜线拉伸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拉伸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
[0005](2)技术方案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包括有机架、左拇指气缸、左滑轮、右气缸、右拇指气缸、右滑轮,左拇指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左侧,左滑轮设置在机架的左侧,左滑轮位于左拇指气缸的上方,右气缸设置在机架的右侧,右滑轮设置在机架的右侧,右气缸设置在右滑轮的上方,右拇指气缸连接在右气缸的左侧。
[0007 ]优选地,还包括有升降架、摆动座、升降气缸、楔形块、滑轨、滑块、活塞、缸体和升降杆,摆动座、滑轨和缸体都分别安装在升降架上,楔形块和活塞滑动式地接触连接,楔形块通过滑块和滑轨连接,升降气缸和楔形块连接,升降气缸和摆动座转动式地铰接连接;升降杆和活塞连接,升降杆上方连接有机架。
[0008]优选地,还包括有控制系统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控制系统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连接,左拇指气缸、右拇指气缸和右气缸都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
[0009]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把较粗的铜线用左拇指气缸夹紧的一端,然后绕过右滑轮和左滑轮,再用右拇指气缸夹紧较粗的铜线的另一端,启动右气缸,右气缸带动右拇指气缸向右移动,把较粗的铜线拉细,边拉边用测量工具检测相关的技术参数,直至完成拉伸检测。
[0010]为了提高自动化水平,本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系统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控制系统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为现有装置,其控制程序通过编辑可以实现,其电路图为公知的现有技术,控制系统为PLC控制器,详情在此不再赘述。使用本装置时,因为左拇指气缸、右拇指气缸和右气缸都分别与控制系统连接,控制系统可以控制各个部件按照上述方式动作,操作人员用手机或者PDA等手持控制装置通过远程信息收发装置也可以远程控制控制系统工作,从而物联网控制功能。[0011 ]气缸伸缩运动,进而带动楔形块伸缩运动,由于楔形块和活塞滑动式地接触连接,从而活塞能够带动升降杆上下运动,升降杆带动机架整体上升和下降。
[0012](3)有益效果
[0013]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的铜线拉伸方式存在劳动强度大、拉伸效率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具备物联网控制式的功能,可以远程控制镀锡铜线进行自动拉伸,并且本装置还具有升降功能,便于不同高度的人员进行操作,使用方便,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左拇指气缸,3-左滑轮,4-右气缸,5-右拇指气缸,6_右滑轮,7-控制系统,8-远程信息收发装置,91-升降架,92-摆动座,93-升降气缸,94-楔形块,95-滑轨,96-滑块,97-活塞,98-缸体,99-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0]实施例1
[0021 ] 一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有机架1、左拇指气缸2、左滑轮3、右气缸4、右拇指气缸5、右滑轮6,左拇指气缸2设置在机架I的左侧,左滑轮3设置在机架I的左侧,左滑轮3位于左拇指气缸2的上方,右气缸4设置在机架I的右侧,右滑轮6设置在机架I的右侧,右气缸4设置在右滑轮6的上方,右拇指气缸5连接在右气缸4的左侧。
[0022]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把较粗的铜线用左拇指气缸2夹紧的一端,然后绕过右滑轮6和左滑轮3,再用右拇指气缸5夹紧较粗的铜线的另一端,启动右气缸4,右气缸4带动右拇指气缸5向右移动,把较粗的铜线拉细,边拉边用测量工具检测相关的技术参数,直至完成拉伸检测。
[0023]实施例2
[0024]—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有机架1、左拇指气缸
2、左滑轮3、右气缸4、右拇指气缸5、右滑轮6,左拇指气缸2设置在机架I的左侧,左滑轮3设置在机架I的左侧,左滑轮3位于左拇指气缸2的上方,右气缸4设置在机架I的右侧,右滑轮6设置在机架I的右侧,右气缸4设置在右滑轮6的上方,右拇指气缸5连接在右气缸4的左侧;还包括有控制系统7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8,控制系统7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8连接,左拇指气缸2、右拇指气缸5和右气缸4都分别与控制系统7连接。
[0025]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首把较粗的铜线用左拇指气缸2夹紧的一端,然后绕过右滑轮6和左滑轮3,再用右拇指气缸5夹紧较粗的铜线的另一端,启动右气缸4,右气缸4带动右拇指气缸5向右移动,把较粗的铜线拉细,边拉边用测量工具检测相关的技术参数,直至完成拉伸检测。
[0026]为了提高自动化水平,本装置还包括有控制系统7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8,控制系统7和远程信息收发装置8为现有装置,其控制程序通过编辑可以实现,其电路图为公知的现有技术,控制系统7为PLC控制器,详情在此不再赘述。使用本装置时,因为左拇指气缸2、右拇指气缸5和右气缸4都分别与控制系统7连接,控制系统7可以控制各个部件按照上述方式动作,操作人员用手机或者PDA等手持控制装置通过远程信息收发装置8也可以远程控制控制系统7工作,从而物联网控制功能。
[0027]实施例3
[0028]—种物联网控制式镀锡铜线自动拉伸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有机架1、左拇指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