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粉盒及图像形成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10282306阅读:来源:国知局
盒流入到成像单元中;当中间出粉开口2400与外部出粉开口 11520错开,出粉口开关件24处于关闭的第二位置(示于图15),即碳粉无法从碳粉盒进入到成像单元中。
[0098]以下描述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如图12、图13和图17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端盖2和第一侧壁14之间设置的推压件30和旋转件26,所述推压件30和所述旋转件26用于推压出粉口开关件24使出粉口开关件24在输送部115外部的容纳部1153中平移滑动。旋转件26具有旋转轴孔260和分别位于旋转轴孔260两端的接收杆261和传递杆262,旋转件26可绕旋转轴孔260的轴线自由旋转;推压件30包括推压主体300,推压主体300的一端设置有迫推部301,另一端设置有动力传递部302;迫推部301与打印机中的迫推装置接触以接收迫推力,动力传递部302与旋转件26的接收杆261配合以传递迫推力,再由旋转件26的传递杆262将该迫推力传递至出粉口开关件24,由此带动出粉口开关件24滑动;
[009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部302具有轴孔302a,旋转件26的接收杆261上具有沿旋转件26的旋转轴轴向伸出的圆柱体261a,轴孔302a中配合插入圆柱体261a,使动力传递部302能够推动旋转件26自由旋转;与此同时,旋转件26的传递杆262伸入出粉口开关件24的动力接收部2415中,由于动力接收部2415为一在平面上倾斜设置的长滑槽,于是随着旋转件26的旋转,传递杆262在动力接收部2415中发生摆动,能够迫使动力接收部2415在其倾斜的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动力接收部2415的倾斜设置发挥导向作用使出粉口开关件24整体沿着两个滑槽1154在容纳部1153中平移滑动。随着推压件30带动旋转件26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出粉口开关件24在碳粉盒长度方向往复平移滑动,实现出粉口开关件24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换。
[0100]推压主体300与第一侧壁14可旋转地滑动连接,所述滑动连接可以为一个或多个的固定柱或固定块与滑槽的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相互扣合的滑轨结构等常规技术手段。本申请中推压件30与碳粉盒壳体滑动连接采用的结构是:推压主体300的中间设置长形滑槽303,与第一侧壁14上设置的一个滑轨突起141配合,第一侧壁14上设置的另一个滑轨突起142与长形滑槽303外部的推压主体相抵接,即在插入到长形滑槽303中的滑轨突起141与位于长形滑槽303外的滑轨突起141的支撑和约束下,长形滑槽303能够通过滑轨突起141的导引滑动并以滑轨突起141为支点发生旋转,使推压主体300相对碳粉盒壳体侧壁14可旋转地滑动。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还包括一外部弹性元件21,同实施例一,所述外部弹性元件21—端与推压件30连接,另一端与侧壁14连接,利用外部弹性元件21的弹性恢复力可使推压件30推压出粉口开关件24后旋转滑动回初始位置。
[0101]本申请中,旋转件26可以是通过定位件25固定在在第一侧壁14上,轴向定位件25固定在第一侧壁14上,其中间部位设置有定位柱250,使旋转件26的旋转轴孔260套于定位柱250上以定位和旋转,其中旋转件26的轴向定位可以通过将圆柱体261a外端设置凸起抵挡在已轴向固定好的动力传递部的轴孔302a外表面,或者将定位柱250外端设置凸起抵挡在旋转轴孔260外表面,以防止旋转件26旋转过程中脱出,由于动力接收部2415的长滑槽形状的限制,可以控制出粉口开关件24的轴向定位,如图17和图18所示。
[0102]出粉口开关件24的滑动方向与推压件30的滑动方向以及与旋转件26的旋转面相垂直,推压件20的滑动转化成出粉口开关件18的平动,相比于现有技术中推压件210的滑动转化成碳粉出口开关件160的转动,此外,相比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的筒状出粉口开关件,结构更加简化,且更为节省零部件,提高装配效率。
[0103]实施例四
[0104]本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碳粉盒的结构,如图19-22所示,碳粉输送部115设置有中空的外筒1152,送粉螺杆16的一端即伸入所述外筒1152中;外筒1152朝向碳粉盒底部的方向的周壁上设置有外部出粉开口 11520;外筒1152底部的外壁上设置有出粉口开关件27,出粉口开关件27为一滑板构件并可在碳粉输送部115外滑动。
[0105]具体地,在外筒1152底部的外壁上,覆盖于所述外部出粉开口11520的部分设置有容纳部1156,在容纳部1156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滑槽1157,以及在容纳部1156底部中间位置还设置有与两滑槽1157连通的凹部1158,两滑槽1157沿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凹部1158和所述两个滑槽1157能够与出粉口开关件27匹配嵌合,使出粉口开关件27可以在容纳部1156中沿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平移滑动。
[0106]如图23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出粉口开关件27为一滑板构件,包括:主体2710和设置在主体2710上的中间出粉开口 2700;主体2710为一带有折弯结构的板状构件,具有自由端2711、连接端2712,在自由端2711和连接端2712的端面分别延伸有滑动部2713,两滑动部2713用于配合在外筒1152底部的两滑槽1157中,使主体2710嵌入容纳部1156的凹部1158中,并在容纳部1156中平移滑动。此外,在连接端2712上设置有动力接收部27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接收部2715为一平行于主体平面向外伸出的圆杆,用于接收驱动出粉口开关件27平移滑动的动力。
[0107]如图21和图22所示,当外部出粉开口 11520和中间出粉开口 2700对齐时,出粉口开关件27处于打开的第一位置(示于图21),即碳粉可通过各出粉开口从碳粉盒流入到成像单元中;当中间出粉开口2700与外部出粉开口 11520错开,出粉口开关件27处于关闭的第二位置(示于图22),即碳粉无法从碳粉盒进入到成像单元中。
[0108]以下描述根据本申请的驱动装置,如图19、图20和图23所示,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位于第一端盖2和第一侧壁14之间设置的推压件30和旋转件28,所述推压件30和所述旋转件28用于推压出粉口开关件27使出粉口开关件27在输送部115外部的容纳部1156中平移滑动。旋转件28具有旋转轴孔280和分别位于旋转轴孔280两端的接收杆281和传递杆282,旋转件28可绕旋转轴孔280的轴线自由旋转;推压件30包括推压主体300,推压主体300的一端设置有迫推部301,另一端设置有动力传递部302;迫推部301与打印机中的迫推装置接触以接收迫推力,动力传递部302与旋转件28的接收杆281配合以传递迫推力,再由旋转件28的传递杆282将该迫推力传递至出粉口开关件27,由此带动出粉口开关件27滑动;
[010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动力传递部302具有轴孔302a,旋转件28的接收杆281与实施例三相同,具有沿旋转件28的旋转轴轴向伸出的圆柱体28Ia,轴孔302a中配合插入圆柱体281a,使动力传递部302能够推动旋转件28自由旋转;与此同时,旋转件28的传递杆282上设置有一长滑槽282a,长滑槽282a中伸入出粉口开关件27的动力接收部2715,于是随着旋转件26的旋转,动力接收部2715在传递杆282的长滑槽282a中发生摆动,迫使动力接收部2715在长滑槽282a所倾斜的方向上移动,其结果是,传递杆282的长滑槽282a发挥导向作用使出粉口开关件27整体沿着两个滑槽1157在容纳部1156中平移滑动。随着推压件30带动旋转件28正向或反向旋转,进而带动出粉口开关件27沿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往复平移滑动,实现出粉口开关件2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转换。
[0110]推压主体300与第一侧壁14可旋转地滑动连接,其连接结构与实施例三相同,即在插入到长形滑槽303中的滑轨突起141与位于长形滑槽303外的滑轨突起141的支撑和约束下,长形滑槽303能够通过滑轨突起141的导引滑动并以滑轨突起141为支点发生旋转,使推压主体300相对碳粉盒壳体侧壁14可旋转地滑动。与实施例三相同,还包括一外部弹性元件21,利用其弹性恢复力可使推压件30推压出粉口开关件24后旋转滑动回初始位置。
[0111]本实施例中,旋转件28可以是通过定位件25固定在在第一侧壁14上,其结构以及轴向定位方式均与实施例三相同,与实施例三不同的是,由于出粉口开关件27的滑动方向为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平移滑动,为能有效地防止出粉口开关件27脱出壳体外,可以在容纳部1156上设置限位部1156a以及在出粉口开关件27上设置以折弯状的抵挡部2714,抵挡部2714与限位部1156a相抵接阻止出粉口开关件27在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上脱出,如图20和图21所示。
[0112]根据本实施例,同样将推压件20的滑动转化成出粉口开关件27的平动,并且出粉口开关件27的平动方向为垂直于碳粉盒长度方向,与旋转件26的旋转面相平行,使旋转件26更容易带动出粉口开关件27平动。
[0113]实施例五
[0114]本实施例提出另一种碳粉盒的结构,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做了改进,如图24所示,在碳粉输送部115的外筒1152底部的外壁上,增设一固定的遮挡部116,使得出粉口开关件27在容纳部1156和遮挡部116之间进行平移滑动,遮挡部116上设有重叠出粉开口 11620,SP,重叠出粉开口 11620的设置位置与外部出粉开口 11520相重合。
[0115]根据本实施例,出粉口开关件27的结构及滑动方式均与实施例四相同,遮挡部116可以在出粉口开关件27安装后采用黏贴或者螺钉固定等常规方式固定在容纳部1156的底部,通过设置遮挡部116,当碳粉盒安装入打印机之后,使出粉口开关件27与图像形成装置上的碳粉入口 188不会直接接触,而是在容纳部1156和遮挡部116之间滑动至打开的第一位置(示于图26)或者滑动至关闭的第二位置(示于图27)。从而使出粉口开关件27的平移滑动更加顺畅,并且能够避免因滑动摩擦导致的设计在碳粉入口 188表面的如海绵等密封件的磨损现象发生。
[0116]实施例六
[01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