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77685阅读:来源:国知局
形成高低台阶面。再如附图15、30所示,该具有燕尾槽的金属体在滚压时只是单边滚压槽道11其中的单边,使槽道11 一侧内壁倾斜形成燕尾槽。
[0059]另外,如附图16所示,在加工图15燕尾槽后,再采用图中所示的高速滚压刀具2,在槽道11另一侧边沿进行加工。该高速滚压刀具2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加工时,滚压刀具2在挤压金属体I平面时在金属体I表面靠近槽道11另一边沿由切割刀口 21垂直金属体I表面切割出边沿,同时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将切割出的边沿向槽道11宽度方向变形,使槽道11另一内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燕尾槽。
[0060]图17所示结构以及加工原理和过程与图16—致,仅仅高速滚压刀具2结构存在较小的差别,该结构中滚压刀具的挤压工作面22—个为直平面,另一个为倾斜面,加工时,倾斜的挤压工作面靠近槽道11,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将切割出的边沿向槽道11宽度方向变形,使槽道11另一内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燕尾槽。
[0061 ]另外,再如18、19所示。在加工与图16燕尾槽时,可采用18、19中揭示的两种刀具进行加工。该高速滚压刀具2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滚压段A,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与图12中滚压刀具一致。另一部分作用与功能与图16、图17中刀具一致,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至少一个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该滚压刀具2在工作时,滚压段A滚压槽道11的一侧边沿,同时切割刀口 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槽道11的另一侧边沿,形成与他26、图17结构相同的燕尾槽。
[0062]再如附图21所示,在加工20燕尾槽后,再采用图中所示的高速滚压刀具2,在槽道11另一侧边沿进行加工。该高速滚压刀具2与图16中刀具一致,具体结构在此不作赘述。加工时,滚压刀具2在挤压金属体I平面时在金属体I表面靠近槽道11另一边沿由切割刀口 21垂直金属体I表面切割出边沿,同时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将切割出的边沿向槽道11宽度方向变形,使槽道11另一内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燕尾槽。
[0063]图22所示结构以及加工原理和过程与图21—致,仅仅高速滚压刀具2结构存在较小的差别,该结构中滚压刀具的挤压工作面22—个为直平面,另一个为倾斜面,加工时,倾斜的挤压工作面靠近槽道11,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将切割出的边沿向槽道11宽度方向变形,使槽道11另一内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燕尾槽。
[0064]再如图23、图24所示。在加工与图21燕尾槽时,可采用图23、图24中揭示的两种刀具进行加工。该高速滚压刀具2与18、19结构近似,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滚压段A,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与图12中滚压刀具一致。另一部分作用与功能与图21、图22中刀具一致,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至少一个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该滚压刀具2在工作时,滚压段A滚压槽道11的一侧边沿,同时切割刀口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槽道11的另一侧边沿,形成与他31、图22结构相同的燕尾槽。
[0065]如附图25所示,金属体I在用滚压刀具进行滚压之前,预先在金属体表面平面加工出两条槽道11,中间通过隔条13隔离,通过滚压刀具挤压不同的位置形成不同结构形式的燕尾槽。具体如附图26所示,该燕尾槽形成方法为滚压刀具仅滚压两条槽道11之间的隔条13,使隔条13溃缩两侧壁倾斜变形,由此使量槽道一侧形成倾斜的燕尾槽。附图27所示结构的燕尾槽成型原理与图26近似,滚压刀具滚压位置为金属体表面两槽道11外边沿,使两槽道11靠外的金属体表面溃缩两侧壁倾斜变形,由此使两槽道一侧形成倾斜的燕尾槽。附图28为图25中金属体滚压刀具加工后另一种结构示意图,该滚压刀具为整体的圆柱形,长度大于金属体表面长度,加工后在两槽道11的两侧壁均形成倾斜面形成燕尾槽。
[0066]再如附图29、图30、图31、图32、图33,为五种在图25金属体基础上采用另外滚压刀具加工燕尾槽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9采用的高速滚压刀具2由三段组成,中间部分为滚压段A,其作用以及工作原理与图26中滚压刀具一致,两端部分功能与图24中刀具一致,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至少一个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该滚压刀具2在工作时,滚压段A滚压隔条13,使隔条13变形向两槽道侧壁向内倾斜,同时切割刀口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两槽道11的另一侧边沿,形成燕尾槽。图30采用的高速刀具2同样由三段组成,两端部分为滚压段A。中间部分功能与图29中刀具一致,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该滚压刀具2在工作时,滚压段A滚压两槽道外侧,使两槽道外侧边沿变形向两槽道侧壁向内倾斜,同时切割刀口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隔条13,使隔条13中间滚压出V型槽,使两槽道11相邻的两侧壁倾斜,形成燕尾槽。图31所示结构与图30近似,不同之处仅为刀具中间部分结构略有不同,该刀具中间部分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切割刀口 21为刀具的外圆面。该滚压刀具2在工作时,滚压段A滚压两槽道外侧,使两槽道外侧边沿变形向两槽道侧壁向内倾斜,同时切割刀口 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隔条13,使隔条13中间滚压出V型槽,使两槽道11相邻的两侧壁倾斜,形成燕尾槽。图32所示结构与图29近似,只是滚压刀具2结构存在差异,取消了图29中滚压道具2的滚压段A,其他部分均与图29—致。图33所示结构与图29差异之处为将滚压刀具2中间的滚压段A改为与两端一致的结构,该刀具加工时,可加工出如附图33结构的燕尾槽。
[0067]图34、图35、图36、图37为四种在图26加工后的金属体基础上再经过另外结构滚压刀具加工燕尾槽结构示意图。上述四种滚压刀具可用于加工两槽道11外边沿,使槽道11外侧壁向内倾斜。其中图34中具有一个与图21相同的刀具,图35中具有一个与图16相同的刀具,图36、图37中具有与图29近似的刀具,只是该刀具没有中间滚压段A。
[0068]图38、图39为两种在图28加工后的金属体基础上再经过另外结构滚压刀具加工燕尾槽结构示意图。该加工过程是针对两槽道11之间的隔条13进行加工,使隔条13两外侧壁倾斜形成燕尾槽。
[0069]如附图40所示。金属体I在用高速滚压刀具2进行加工之前,预先在金属体表面平面加工出一条槽道11,槽道11宽度与加工成型后的燕尾槽底部宽度一致。本实施例锁采用的高速滚压刀具2具有位于外周的切割刀口 21以及位于切割刀口 21上下面的挤压工作面22,挤压工作面22为倾斜面。加工时,滚压刀具2在挤压金属体I平面时在金属体I表面靠近槽道11边沿由切割刀口 21垂直金属体I表面切割出边沿,同时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将切割出的边沿向槽道11宽度方向变形,使槽道11内侧壁向内倾斜,形成燕尾槽。
[0070]图41为同时对槽道11两侧边沿进行切割挤压加工后结构示意图。图42为只对槽道11 一侧边沿进行切割挤压加工后结构示意图。二者加工过程一致。
[0071]如附图43、44所示。金属体I在用高速滚压刀具2进行加工之前,预先在金属体表面平面加工出两条平行的槽道11,中间通过隔条12间隔开来,槽道11宽度与加工成型后的燕尾槽底部宽度一致。本实施例锁采用的高速滚压刀具2与实施例四中一致,同样具有切割刀口 21以及挤压工作面22。加工时,高速滚压刀具2的切割刀口 2从隔条12表面中间高速旋转切割,使隔条12切割为两部分,并随着滚压刀具2的进给,挤压工作面22挤压被切开的隔条12,使隔条12两侧分别向两槽道11相邻的内侧壁方向变形形成燕尾槽。
[0072]以上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多种结构示意,可灵活应用于CNC、车床等可带到旋转的设备中,也可以应用于本申请人与本申请同日申请的名称为“一种料带加工设备”的设备中,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其特征在于,该刀具为旋转体,具有一个或以上的挤压工作面(1),该挤压工作面为曲面或斜面,通过整体刀具的高速旋转挤压工作面挤压加工工件使加工工件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刀具为圆柱形或台阶轴形,该挤压工作面为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其特征在于,挤压工作面沿刀具旋转中心轴向分布,相邻工作面倾斜方向相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具为承受径向力的径向挤压刀具,分为一段或多段,各段均设置了挤压工作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其特征在于,各段为一体结构或可拆卸的组合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平面凹槽成型工艺的CNC用无刃挤压刀具,该刀具为旋转体,具有一个或以上的挤压工作面,该挤压工作面为曲面或斜面,通过整体刀具的高速旋转挤压工作面挤压加工工件使加工工件形变。本实用新型缩短了CNC加工该类具有凹槽的五金件的加工周期(可节约加工时间90%以上);可使得加工出的该类具有凹槽的五金件的厚度比现有市面上消费类产品(如手机)更薄更轻;减少了CNC的使用量,从而降底了电量的消耗,以前10台机完成的产能现1台机就够了;解决了金属与金属或塑料的结合的工艺复杂、连接不牢等问题,提高了产品结构强度和产品制造加工精度,可灵活应用于CNC、车床等可带到旋转的设备中。
【IPC分类】B21C25/00
【公开号】CN205289301
【申请号】
【发明人】袁龙, 王友林
【申请人】深圳市宇融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