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379955阅读:来源:国知局
腔4的上部设置导热块7,电磁加热组件将热量经导热块7均匀地传递到整个压榨腔4内,或,电磁加热组件直接对压榨腔4进行热传递。
[0036]如图3所示,接通电源后,使用者通过加工机上的操作面板向电路板发出指令,电路板上的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91打开。待加工的物料经进料口 31投放到料仓3内后,从料仓3的下料口32进入压榨腔4内,温度控制电路能够根据不同的待加工物料输出不同的加热温度值,使各类物料都能在最适合自身的温度范围内被加工完全,出料也更为顺畅。
[0037]在本例中,食品加工机可以用于榨油,所配合使用的压榨腔4的底部设有出油孔42,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值在60?135°C ο亚麻籽、花生、菜籽、芝麻等可以榨油的物料经料仓3进入压榨腔4内,被挤压螺杆5粉碎,榨出的油通过出油孔42排出压榨腔4,一般在出油孔42的下方放置一接油杯8,而物料残渣则由挤压螺杆5往外推送,从排料口 41排出。亚麻籽为冷榨油料,最佳加热温度值为60?100°C,花生、菜籽、芝麻为热榨油料,最佳加热温度值为100?135°C,因此,榨油的加热温度值设定在60?135°C,使得物料能够完全、充分地榨出油来,有效提高了出油率。当冷榨加热温度低于60摄氏度或热榨温度低于100°C时,出油率低;当加热温度高于135°C时,物料会在高温下糊掉,榨出的油也可能在高温下从排料口 41飞溅出。
[0038]温度监测器92能够实时监测物料的温度,并将监测到的数据发送回电路板分析。当监测到的温度高于135°C时,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工作,当监测到的温度低于100°C时,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恢复工作。
[0039]主机I包括上主体和下主体,上主体和下主体可拆分式连接。电机、电路板、压榨腔、接油杯设置在下主体内,料仓和加热组件设置在上主体内。
[0040]所述挤压螺杆与所述压榨腔存在挤压间隙,所述挤压间隙沿着物料挤出方向逐渐变小,最小挤压间隙的范围为0.3mm?1.5mm。本实施例中最小间隙的值为Imm。
[0041 ]加热组件91除了电磁加热组件外,当然也可以是PTC加热器,或电发热管。另外,所述的加热组件91除了安装在如图一所示的压榨腔4外,还可以安装在料仓3内,在物料进入压榨腔4之前就对其进行加热。
[0042]实施例二
[0043]多功能食品加工机更换压榨腔后可以用于制作面条、米粉。如图4所示,所述压榨腔4的腔壁为封闭式,排料口 41外设有一用于限定出料形状的模头6,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值在100?110°C。
[0044]小麦、大米等五谷类作物,事先用冷水浸泡过2-6小时,呈现柔软现象或者用手压力时可呈现粉末颗粒状态,经料仓3进入压榨腔4内,被挤压螺杆5粉碎,并由挤压螺杆5往外推送至排料口 41,通过不同规格的模头6挤压成面条和米粉。
[0045]如图5、图6、图7所示,模头6可以设定不同规格的形状宽面(条)、圆面(粉)、空心面(粉)等。而且,利用该食品加工机制作的面条、米粉已由加热组件烹饪成熟食,可以直接食用,无需再二次加工,使用便利。加热温度值设定在100?110°C使得制面及制粉的效果更好,当加热温度小于100°C时,面条和米粉不熟,并且有颗粒感;当大于110°C时米粉会发泡变白,导致粉条膨胀,影响效果。当监测到的温度高于110°C时,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停止工作,当监测到的温度低于100°c时,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恢复工作。
[0046]所述的模头6包括连接端61和出料端62,连接端61与排料口41连接,出料端62上设有成型区域63,该成型区域63内设有成型孔64。所述的成型区域63与排料口 41之间的距离为I?5.5mm;成型区域63的直径小于排料口 41的内径。压榨机构既能避免挤压螺杆5和模头6在工作中碰撞造成磨损,又能避免模头6内物料残渣堆积过多。当成型区域63与排料口 41之间的距离小于Imm时,挤压螺杆5在工作时的窜动量会导致挤压螺杆5和模头6碰撞,造成零件磨损,影响使用寿命;当成型区域63与排料口41之间的距离大于5.5mm时,模头6内的物料残渣容易堆积过多,导致清洗困难。
[0047 ]本实施例中最小间隙的值为0.5mm。
[0048]所述成型区域63的厚度为2?6mm。成型区域的直径小于排料口的内径,其中单边至少0.5mm,能够有效地保证出面顺畅。
[0049]所述的出料端62可以是如图4所示沿压榨腔4的排料方向水平延伸,或者,所述的出料端62如图8是弯折后向下延伸。
[0050]连接端61与排料口41可以是固定连接。但是,为了便于更换不同规格的模头6,优选为可拆分式连接。以下为列举的两种可拆分式结构:
[0051]一、所述的连接端61与排料口41螺纹连接。模头的安装结构简单、稳固,操作方便;
[0052]二、如图9所示,所述的连接端61套在排料口 41外,连接端61的侧壁上开设螺纹孔65,一螺栓66穿过螺纹孔65后将连接端61和排料口 41锁紧。模头6可以360度固定,不需要对位,便于安装。模头6的内壁与压榨腔4的外壁采用间隙配合,单边在0.2-0.7mm,当小于
0.2mm时用户不容易组装,当大于0.7mm时,模头6与压榨腔4的间隙过大会造成缝隙漏料的问题。
[0053]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还可以在料仓3内设置一物料识别模块,通过该物料识别模块,对投放到料仓3内的待加工物料进行图像识别,或成分分析,并将数据传输给电路板。电路板根据收到的参数分析出料仓内的物料是哪一种,再针对该物料选择最佳的加热温度值。
[0054]以上仅就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以上实施例,其具体结构允许有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独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所作的各种变化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电机和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料仓和压榨机构,料仓包括进料口和下料口,压榨机构包括与下料口连通的压榨腔、容置在压榨腔内的挤压螺杆,电机驱动挤压螺杆转动,挤压螺杆的外表面设有螺旋齿,压榨腔的外端设有排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用于对物料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实时监测温度的温度监测器,加热组件和温度监测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加热组件温度的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根据不同的物料输出不同的加热温度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腔的底部开设出油孔,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值在60?135°C。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榨腔的腔壁为封闭式,排料口外设有一用于限定出料形状的模头,温度控制电路控制加热组件的加热温度值在100?110°C。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模头包括连接端和出料端,连接端与排料口连接,出料端上设有成型区域,该成型区域内设有成型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成型区域与排料口之间的距离为I?5.5_;成型区域的直径小于排料口的内径。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与排料口螺纹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端套在排料口外,连接端的侧壁上开设螺纹孔,一螺栓穿过螺纹孔后将连接端和排料口锁紧。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端沿压榨腔的排料方向水平延伸,或者,所述的出料端是弯折后向下延伸。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螺杆与所述压榨腔存在挤压间隙,所述挤压间隙沿着物料挤出方向逐渐变小,最小挤压间隙的范围为0.3mm ?1.5mm 0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组件为电磁加热组件,或PTC加热器,或电发热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食品加工机。为克服现有的多功能食品加工机无法直接制作出熟面条,零部件多的缺陷,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主机、设置在主机内的电机和电路板、设置在主机上的料仓和压榨机构,所述的食品加工机还包括用于对物料加热的加热组件和用于实时监测温度的温度监测器,加热组件和温度监测器均与电路板电连接,电路板上设有控制加热组件温度的温度控制电路,温度控制电路根据不同的物料输出不同的加热温度值。其优点是:只需要通过更换零件,就既能榨油,又能制作出直接可食用的熟面条,功能切换方便,且减少了整个加工机的零部件数量,便于收纳和清洁。
【IPC分类】A21C1/12, B30B15/26, A21C11/20, B30B15/34, B30B9/14, B30B15/00
【公开号】CN205291666
【申请号】
【发明人】王旭宁, 王会军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8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