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10426221阅读:来源:国知局
长短。
[0061]所述手套的大指侧12手掌位置设置有魔术贴母面13,在衔接部504的止滑片部份的背面或外侧面车缝上魔术贴公面505;防脱杆衔接系统不使用时,该防脱杆衔接系统的魔术贴公面505粘合于该系统主体大指侧手掌下手腕部位的魔术贴母面13上,以收纳该防脱杆衔接系统。收合起来后,当作普通手套使用,避免防脱杆衔接系统甩动引响手套穿戴的舒适性。
[0062]实施例六:
[0063]请参照图14至图16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第六实施例的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一种新的扣具,是滑动锁合扣601,该滑动锁合扣601呈圆筒状,其包括半圆形的第一扣合部602、第二扣合部603,该第一扣合部602采用TPU或TPR材质制成,该第二扣合部603采用ABS材质制成。该第一和第二扣合部均安装在一连接片604上,该连接片上设有一用于穿设松紧带的孔605,并且,该第一或第二扣合部与连接片之间设有凹凸形状的张合部606。以及,该第一和第二扣合部上均设有一锁合凸台607,其中,该第二扣合部的锁合凸台上安装有一锁合滑块608,凸台607上设有滑槽609,该锁合滑块608呈“U”字形,并且内侧设有咬合齿6081,因此,锁合滑块608安装后,其咬合齿6081可以嵌入滑槽609内,将第一和第二扣合部的锁合凸台607靠近,再使锁合滑块608向上或向下移动,可以实现锁合或解锁。
[0064]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
[0065]—、将衔接系统设在小指侧101的接缝位置,提供了手更多的空间,穿戴后能让使用者的手不必一直握着的握把,双手可做其它活动如拍照、擦面等,双手能更为灵活使用;手和手杖、滑雪杖、越野滑雪杖、登山杖、高尔夫杆、行军杖、北欧行走手杖的握把配合上可灵活使用;相对于传统采用织带衔接的设计,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织带所带来的约束与不便;相对于另一种在虎口位置采用勾子设计的系统,本实用新型可以和任何品牌的手杖、滑雪杖、越野滑雪杖、登山杖、高尔夫杆、行军杖、北欧行走手杖配合使用;总之,本实用新型的手套非常方便穿戴,使用上非常舒适;
[0066]二、该衔接系统的魔术贴、扣具可以快速拆装,反复使用,不使用时能够快速与杆子分离。
[0067]三、止滑片使衔接系统与杆子牢固结合,避免衔接部滑动走位引起手套穿戴角度不适。
[0068]四、松紧带的使用使手与杆之间有牵引力,使握把容易回到手心。
[0069]五、衔接系统不使用时,可以拆下或者收纳起来,使用方便。
[0070]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运用在以手套、手套上的杆子固定带、或手环带所形成的系统主体上,其特征在于:该防脱杆衔接系统连接在该系统主体的小指侧的手腕处,该防脱杆衔接系统至少包括松紧带、扣具或连接环、止滑片和用于套固在杆上的衔接部,该松紧带相接该扣具或连接环,该衔接部与杆的贴合面上设有该止滑片或止滑材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201/203/502)或连接环(102)的一端相接该松紧带,该松紧带用于缝制在系统主体上,该扣具或连接环的另一端连接衔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401)的一端相接该连接环(402),该连接环用于连接系统主体,该松紧带的另一端相接衔接部(404)。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部(104)是由可拆分的第一片材(105)和第二片材(106)组成,该第一片材的正面是硅胶印刷面,反面为魔术贴公面,该第二片材的正面是硅胶印刷面,反面为魔术贴母面,该魔术贴公面与该魔术贴母面粘合形成所述衔接部(104),该硅胶印刷面形成衔接部上的止滑片(10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扣具为插扣(201)、按插扣(203)、控制扣(502)或滑动锁合扣(601),所述连接环为四方环(10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301)的一端用于连接该系统主体,另一端连接衔接部(304),该衔接部是由第三片材(305)翻折扣合而成,该第三片材的主体是松紧带或织带,内侧面依次设有魔术贴母面(306)、止滑片(303)、魔术贴公面(307),该扣具(302)为四合扣,由该第三片材翻折后用四合扣扣合,该魔术贴公面与魔术贴母面贴合调节衔接部(304)的大小。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501)的一端用于连接该系统主体,另一端连接衔接部(504),该衔接部(504)的首尾两端与松紧带(501)相连,该衔接部主体是松紧带或织带,内侧面设有止滑片(503),该扣具(502)为控制扣,其活动式安装在衔接部上可调节衔接部的大小。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紧带(101)的一端外露在系统主体外,另一端向系统主体方向延伸,从小指侧(11)的接缝处缝制入系统主体内的手腕处;该外露的松紧带长度范围为3cm至15cm,宽度范围为5mm至30mm,厚度范围为Imm至3mm。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露的松紧带长度为4.5cm,宽度为 15mm。10.根据权利要求3,6,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的大指侧(12)手掌下手腕部位位置设置有魔术贴母面(13),防脱杆衔接系统(100)不使用时,该防脱杆衔接系统的魔术贴公面粘合于该大指侧的魔术贴母面上,以收纳该防脱杆衔接系统。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主体是手环带(3),所述手环带是用化纤维材质或植物纤维材质和橡胶材质编织的松紧带,或者是化纤纤维材质或植物纤维材质的织带或绳带。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手环带(3)具有三个开口,分别为i)手腕开口(31),ii)大指开口(32),iii)四指上的开口(33),在手腕开口设置可调整大小的调节机构,于大指与食指间设有弹性固定带(34)。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滑片是PU带、织带、塑胶带、橡胶带、硅胶印刷超纤布或硅胶印刷超纤带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防脱杆衔接系统,运用在以手套、手套上的杆子固定带、或手环带等所形成的系统主体上,该防脱杆衔接系统连接在该系统主体的小指侧的手背与手掌之间接缝处,该防脱杆衔接系统至少包括松紧带、扣具或连接环、止滑片和用于套固在杆上的衔接部,该松紧带连接该扣具或连接环,该衔接部与杆的贴合面上设有止滑片或止滑材料,此种手套用于衔接手杖、滑雪杖、越野滑雪杖、登山杖、高尔夫杆、行军杖、北欧行走手杖的杆身,穿戴后能让使用者的手不必一直握着握把,双手可做其它活动如拍照、擦面、接电话等动作,双手能更为灵活使用,在安装使用上简易操作。
【IPC分类】A63C11/22, A45B1/00
【公开号】CN205337894
【申请号】CN201620007477
【发明人】黄美婷
【申请人】斯博茲帕罗私人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6年1月7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