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10440632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800被处于捕集器800出气口方向的顶杆组件400顶入抽吸工位,称重时气缸410顶杆释放,捕集器800由机械手700承托迅速送入天平300上的承托的适配器310,完成称重后再有机械手700送回,顶杆组件400重新顶紧,期间的捕集器800传送和称重数采过程由仪器全自动完成,因此能确保在两口抽吸间隔时间内完成全部动作。
[012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够实现一种重量法判断抽吸终止的方法,解决电子烟10抽吸终止的判断问题:传统卷烟是通过燃烧卷烟上的烟草段而产生烟雾,所以当卷烟燃烧到标准定义的烟蒂长度时,通过紧贴于烟支外表面且处于终止位置的棉线灼断触发微动开关或设于相应位置的红外感应器的触发来终止抽吸的,以下列三组数据中的最大值被作为判断抽吸终止的烟蒂长度:1,无滤嘴卷烟距离抽吸端23mm、2,滤嘴棒长度+8mm、3、水松纸长度+3_。电子烟10是通过雾化电子烟10油产生烟雾,没有点燃和燃烧过程,传统吸烟机的吸烟终止判断方法和装置无法对电子烟10是否完成抽吸进行判断,当需要判断电子烟10烟油是否消耗完闭或电池电量是否消耗完毕时,目前的传统吸烟机无法自动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机械手700动作配合天平300称量捕集器800,天平300得到的捕集器800的重量变化会传送到主控线路板600,考察重量是否增加来判断是否还有烟雾产生的方法,能够间接判断烟油或电量是否消耗完毕,进而确定电子烟10抽吸终止。
[0121]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能够实现在线逐口分析,大幅度地提高了检测效率;当吸烟机自动加载第一个捕集器800后,随着转盘140的转动,吸烟机自动逐支抽吸加装在吸烟机上的电子烟10,当全部电子烟10完成第一口抽吸,即所有电子烟10第一口的气溶胶被捕集在第一个捕集器800上后,更换第二个捕集器800,再继续抽吸各支电子烟10的第二口,依此类推即可实现电子烟10的逐口捕集分析,由此还可拓展功能为,所有电子烟10的每2口或每3 口等,依次被捕集在第一张滤片、第二张滤片上等。此种方式的优势在于,对于相同品牌或规格的电子烟10产品,当需要对其整批作质量检测时,样品测试批的不同个体间往往存在质量水平不一的问题,为尽量减小产品质量差异带来的检测数据误差,必须增加被测样品的数量,若采用传统吸烟机逐支对样品进行测定,即第一支全部抽吸完成后再抽吸第二支,则每支两口间的抽吸间隔时间会造成大量时间的浪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系统能够充分利用每支电子烟10的抽吸间隔时间去完成其它电子烟10的抽吸,实现了抽吸检测效率的提高,例如:单支电子烟10完成300 口的抽吸,需要耗时150分钟,依次抽吸10支,则总耗时为1500分钟,采用本实用新型则完成10支的抽吸任务总耗时为200分钟,节约了 1300分钟。
[0122]综上,本实用新型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0123]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主权项】
1.一种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设置于电子烟吸烟机上,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于所述电子烟吸烟机的壳体(100)上且与所述壳体(100)的内部连通的入料暂存库(110)和出料暂存库(120); 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内部的传动机构(200)、天平(300)、顶杆组件(400)和出料传送机构(500); 以及主控线路板(600),所述主控线路板(600)与所述传动机构(200)、所述入料暂存库(110)、所述出料暂存库(120)、所述顶杆组件(400)和所述出料传送机构(500)电连接; 所述入料暂存库(110)接收从所述电子烟吸烟机的外部置入的捕集器(800),所述捕集器(800)从所述出料暂存库(120)中取出; 所述壳体(100)上设有可连通电子烟的通气孔(130),所述通气孔(130)的中轴线与水平面平行; 所述传动机构(200)上安装有机械手(700),所述机械手(700)取得所述捕集器(800),所述传动机构(200)带动所述机械手(700)移动,使所述捕集器(800)到达准备位置和称重位置,且所述捕集器(800)在移动过程中,所述捕集器(800)的中轴线保持与所述通气孔(130)的中轴线平行; 所述天平(300)对到达所述称重位置的所述捕集器(800)进行称重; 所述顶杆组件(400)推动所述捕集器(800)水平移动到抽吸位置,所述顶杆组件(400)上设有供抽气的气道(421); 所述出料传送机构(500)将所述捕集器(800)输送到所述出料暂存库(1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传送机构(500)包括供所述捕集器(800)滑动的倾斜滑道(510)和出料推动汽缸(520),所述倾斜滑道(510)的靠近所述出料暂存库(120)的一端的水平高度低于所述倾斜滑道(510)的远离所述出料暂存库(I 20)的一端的水平高度,所述出料推动汽缸(520)设置于所述倾斜滑道(510)的靠近所述出料暂存库(120)的一端的下方,所述出料推动汽缸(520)的活塞杆处于所述出料暂存库(120)的正下方。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暂存库(110)上设有供所述捕集器(800)插入的入料导槽(111),所述入料导槽(111)内设有可旋转释放捕集器(800)的旋转式限位器(112)和识别所述捕集器(800)位置的入料识别装置(113),所述旋转式限位器(112)和所述入料识别装置(113)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600)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暂存库(120)上设有供所述捕集器(800)插入的出料导槽(121),所述出料导槽(121)内设有所述捕集器(800)向上推动后可打开的顶推式限位器和识别所述捕集器(800)位置的出料识别装置(123),所述顶推式限位器和所述出料识别装置(123)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600)电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集器(800)包括本体(810)和设置于所述本体(810)的轴向两端面上的导气头(820);所述机械手(700)为两根端部带有V形槽的手爪(710);所述V形槽承托相应的所述导气头(820)。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平(300)的称重端上安装有与所述捕集器(800)相应的适配器(310),所述适配器(310)的承托面(311)的形状与所述本体(810)的侧面的形状相应。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天平(300)处于所述准备位置的下方。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组件(400)包括气缸(410)和转接密封件(420),所述转接密封件(420)与所述气缸(410)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道(421)设置于所述转接密封件(420)上,当捕集器(800)处于抽吸位置时,所述转接密封件(420)与所述捕集器(800)的出气端密封连接,且所述气道(421)与所述捕集器(800)连通。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密封件(420)通过一导气连杆(430)与抽吸装置(900)连接,且所述导气连杆(430)与所述气道(421)连通。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200)包括: 竖直导向板(211),所述竖直导向板(211)上设有竖直导轨(212); 水平支撑板(213),安装于所述竖直导轨(212)上,且可沿着所述竖直导轨(212)竖直移动,所述水平支撑板(213)连接一竖直驱动轴(214),所述竖直驱动轴(214)连接竖直驱动电机(215); 水平导向杆(221 ),设置于所述水平支撑板(213)上; 水平导向板(222),与所述水平支撑板(213)活动连接,且可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13)上水平移动; 水平驱动电机(223),与所述水平导向板(222)连接,所述水平驱动电机(223)的输出轴可沿着水平导向杆(221)在水平方向上移动; 水平导轨(231),设置于水平导向板(222)上,所述水平导轨(231)的中轴线所在的方向与所述水平导向板(222)在所述水平支撑板(213)上水平移动的方向垂直; 所述机械手(700)与所述水平导轨(231)活动连接,且可沿着所述水平导轨(231)移动; 所述竖直驱动电机(215)和所述水平驱动电机(223)均与所述主控线路板(600)电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涉及电子烟吸烟机领域的捕集器自动更换和称重系统,设置于电子烟吸烟机上,包括:设置于壳体的顶面上的入料暂存库和出料暂存库;设置于壳体的内部的传动机构、天平、顶杆组件和出料传送机构;与传动机构、主控线路板、顶杆组件和出料传送机构电连接的主控线路板;壳体的侧面上设有可连通电子烟的通气孔,传动机构上安装有机械手,机械手取得捕集器,传动机构带动机械手移动,使捕集器到达准备位置和称重位置,且捕集器在移动过程中,捕集器的中轴线保持与通气孔的中轴线平行。本实用新型能够确保在两口抽吸间隔时间内迅速稳定地完成捕集器的更换;能够确保在两口抽吸间隔时间内完成称重动作后,捕集器回到抽吸位置。
【IPC分类】G01N5/00, G01N1/24
【公开号】CN205352787
【申请号】CN201521136489
【发明人】沈轶, 张怡春, 郑赛晶, 陈超, 杨斌, 杨菁, 侯明
【申请人】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帕夫曼自动化仪器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6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2月31日
当前第4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