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话语,moral discourse
1)moral discourse道德话语
1.To some different extent, textual discourse of The Ruined City has been erring from and colliding with intersexual discourse, moral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aesthetic discourse.《废都》的文本话语与两性话语、道德话语、文学审美话语、政治话语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背离与冲突。
2.Its main type is the moral discourse,which appeals to emotions and value judgments.诉诸情感和价值判断的道德话语是建构"人肉搜索"事件的主要话语类型,它不仅描述、反映了某个事件,更在搜索过程中推动着现实世界事件的发展,这就是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
英文短句/例句

1.Talk about the modem transition for moral representation manner;道德对话:道德话语范式的现代转换
2.Criticism on Postmodernity of Recent Chinese Films;后现代影视:政治与道德话语的放逐
3.The Butterfly Dream: A Feminist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scourse of Sex and Morality in Chinese Drama;《蝴蝶梦》与中国戏剧中有关性与道德话语的女性重构
4.Judge on Postmodernity of Recent Chinese Films;政治与道德话语的放逐——中国近期电影后现代性评估之二
5.Research on Chinese Folk Literature(Ⅱ);地陷型传说中禁忌母题的历史流程及其道德话语
6.Productive Power of Moral Discourse and Rise of Chinese-Type "Cyber Manhunt"道德话语的生产性力量及中国式“人肉搜索”的勃兴
7.From "Rede" to "Sage"--On Heidegger's View of Language从“话语”到“道说”——论海德格尔的语言观
8.Hua Ben Novels: the Discourse Pattern and Linguistic Meaning of Citizen s Moral Rhetoric;话本小说:市民道德修辞的话语类型及其语义
9.Discourse, Morality and Power--On the thoughts of Wang Xiaobo Critical Essay;话语、道德与权力——论王小波杂文思想
10.The Moral Disorder and Discourse Analysis of the Movie Criticism in the Media Time;媒体时代电影批评的道德失序与话语重构
11.Stigma,the Other and Moralization:A Discourse Analysis of AIDS Reports in China(2003-2009)烙印、他者和道德化色彩——中国艾滋病报道(2003-2009)话语分析
12.Accordingly, moral pronouncements are not true or false, for they are merely the venting, in speech, of our nonrational moral desires.于是,道德表态没有真假可言,只是用话语形式发泄我们非理性的道德欲求而已。
13.On the Contradictory Discourse of Colony in Lord Jim;在道德救赎与殖民叙事之间——《吉姆老爷》中矛盾的殖民话语
14.The Keep-watch of Art and Poetry -The Subconscious Conversation of Taoism s Philosophy Ideology between Lin Yutang and Heidegger;艺术与诗的守望——林语堂与海德格尔关于道家哲学思想的潜对话
15.Foreignization and Domestication Revisited: The New Edition of Venuti's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异化与归化:道德态度与话语策略——韦努蒂《译者的隐形》第二版评述
16.Children's Moral "Deep Grammar" and "Moral Education"儿童道德的“深层语法”与“道德教化”
17.Study on Development of Preschoolers' Moral Cognition under Fairy Tales Education童话道德教育方式下幼儿道德认知发展研究
18.Assistant to Registrar: Fluent English and Shanghai dialect with strong administrative skills in languages, excellent organisational ability and strong work ethic.注册主任助理:会说流利的英语和上海话,具有较强的管理沟通,组织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相关短句/例句

moral discourse power道德话语权
3)Discourse of political moral政治道德话语
4)moral discourse power of Maxism马克思主义道德话语权
5)moral education discourse德育话语
6)conversational dharma话语德性
延伸阅读

话语语言学  新开拓的语言学科。它探索言语内部构成的规律,包括3个部分:话语理论、话语语法和话语修辞。    话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连贯性话语。所谓连贯性话语是指任何在内容和结构上构成一个整体的言谈或文字,包括整篇文章、整部作品。话语语法主要研究大于句子的言语单位〈超句统一体〉,借助话语分析来揭示连贯性话语的横向线性扩展规律。话语修辞主要研究大于超句统一体的言语单位──节、章、篇,借助修辞分析来揭示连贯性话语的纵向线性扩展规律。研究句际关系和句际连接手段,是分析连贯性话语的前提;研究话语的结构及其交际功能、交际条件,分析篇章结构及表达方式,是探索连贯性话语线性扩展规律的基础。    话语语言学用来进行话语分析的基本方法叫"句子实际切分法"。这种方法是捷克语言学家V.马泰休斯提出来的。句子实际切分法是一种功能-意义分析法。马泰休斯根据词语在句中不同的交际功能,把句子切分为两个表意部分:一是叙述的出发点,二是叙述的核心。德国语言学家K.布斯特把叙述的出发点称为主题,把叙述的核心称为述题。主题指叙述的对象,表示已知的信息或不重要的内容,述题指对叙述对象的说明,表示新的信息或重要的内容。句子实际切分法就是把句子切分成主题和述题的方法。例如:  家乡的日头/从东山上冉冉升起。(《北方,我的北方》)    主题       述题  河水上/跳动着月光。(《我的摇远的精平湾》)   主题   述题  因为离海近,/所以这里的集市最精彩不过。(《芦花虾》)    主题       述题  如果没有拉夜网的,/海边上是安静的。(《拉拉谷》)    主题        述题    对连贯性话语进行实际切分,最能显示主题和述题之间的关系。在交际过程中,通常都是主题在前,述题在后。这是连贯性话语构成的基本规律。如果前面一个句子的主题和述题与后面一个句子的主题和述题,分别叙述两个并存的客观事物,话语横向线性扩展为平列式或平行式:    渠岸、路旁和坟地上的迎春花/谢了。肥壮而且显得大方的蒲公英/开了。温柔而敦厚的马兰花啊,/也在路旁讨人喜欢哩。(《创业史》)    风/把地面刮干净了。风/把田野刮成了班斓的颜色。风/把高梁穗子刮黄了。(《暴风骤雨》)    如果前面一个句子的述题为后面一个句子的主题,而第二个句子的述题又成为第三个句子的主题,这时话语横向线性扩展呈现为链式:    我/站起身,掮上行李又上路了。大路/被人踩车辗得平平展展,弯弯曲曲地上了大坝。走上大坝,/便被绿色的浓荫包裹了。(《从疾驶的车窗前掠过的》)    九年来他的心/好象一个平静的湖泊。尽管湖泊的深处有旋涡,有波动,甚至有火山的爆发和死灭,/然而湖面是愈来愈平静了。平静的湖面/是美丽的,每个人都可以从湖面上看到/自己的倒影,而且,倒影/往往比活人更有魅力。(《蝴蝶》)    句子实际切分法与所谓的"成分分析法"不同。成分分析法的理论基础是逻辑学,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句法作用,把句子的各组成部分划分为主要成分(主语和谓语)和次要成分(定语、宾语、状语)。实际切分法的理论基础是心理学,它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交际功能,把句子切分为主题和述题。实际切分理论受到了苏联语言学家们的重视。1961年出版了И.П.拉斯波波夫著的《句子实际切分法》,1976年出版了И.И.科夫图诺娃著的《现代俄语》及О.А.克雷洛娃和С.А.哈夫洛尼娜合著的《俄语词序》。1970年苏联科学院俄语研究所出版的《现代俄语语法》及1980年苏联科学院出版的《俄语语法》,都是以实际切分理论为依据来阐述词序问题,分析句子的各种交际结构形式和交际功能,研究句子的实际切分与上下文和语言环境的关系。    话语语言学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它同逻辑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心理学、语法学、修辞学、信息论、言语行为理论、翻译理论等学科都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    话语语言学与中国的"文章学"十分相近。文章学研究在中国已有悠久的历史,不过最初不用"文章学"这个名称。最著名的著作是梁代刘勰的《文心雕龙》。在该书的《章句》篇里,刘勰把语言单位分为字、句、章、篇:"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而成篇";同时还指明了它们之间的关系:"篇之彪炳,章无疵也;章之明靡,句无玷也;句之清英,字不妄也。"讲到篇章结构时,他说:"然章句在篇,如茧之抽绪,原始要终,体必鳞次。启行之辞,逆萌中篇之义;绝笔之言,追媵前句之旨;故能外文绮交,内义脉注,跗萼相衔,首尾一体。"最早提出"文章学"这个名称的是北宋时代的理学家程颐。自1925年起,龚自知、蒋祖怡、张志公、林祝敔、张寿康等人曾先后发表论著,讨论文章学问题。    话语语言学的理论基础是 20 世纪初在欧洲奠定的。在这方面,捷克语言学家们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他们认为语言是一个功能体系,研究语言必须同人们交际的具体语言环境联系起来,同社会与文化联系起来。马泰休斯创立的句子实际切分理论使句法研究摆脱了赤裸裸的形式逻辑的窠臼,成为一门新的学科。    苏联话语语言学开创于1948年。在这一年,Н.С.波斯别洛夫撰写的《复杂的句法整体及其主要结构特征》及И.А.菲古洛夫斯基发表的《从单句句法到话语句法》两文,奠定了苏联这门学科的基础。苏联话语语言学者从一开始就形成为一个特殊的学派,它重视研究超句单位──复杂的句法整体(又称散文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上半期,话语语言学尚未引起各国语言学家们的足够重视。从60年代下半期起,特别是到了70年代,话语语言学才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语言学科。德国语言学家 R.哈尔维克、W.德莱斯勒、S.施密特以及H.温利希等人对话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都做了详细的叙述。他们主要研究人类正确交际的前提和条件以及话语与语境和上下文的相互关系。    在此期间,话语语言学在苏联成为许多学术讨论会的重要议题。1970、1974、1975、1977这几年,都开过专门讨论话语和话语分析等问题的会议。70年代,苏联语言学家在应用句子实际切分法研究俄语词序、分析句际关系和连接手段、研究超句统一体的结构特点及其结构-意义类型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近年来尤其重视研究话语修辞,已出版了Г.Я.索尔甘尼克,В.В.奥金佐夫,О.И.莫斯卡里斯卡娅等人的著作。    目前,话语语言学正处在一个形成阶段,各国语言学家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还没有取得一致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