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咖啡育苗方法

文档序号:247793阅读:27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咖啡育苗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咖啡的育苗方法。
众所周知,咖啡的传统育苗方法都是等待种子休眠期过后,于3~4月份下种,6~7月份移苗,9~10月份移栽,或在第二年的6月份栽隔年苗,一般要三年才能投产,而且因根过长,在移栽时要切断根系,给后期的生长带来影响。这是一个长期未能得到圆满解决的技术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咖啡育苗方法,该法能有效地提前咖啡苗出圃移栽时间,并且不损伤根系,提前一年投产,提高咖啡产量。
本发明提供的咖啡育苗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1、种子处理①新鲜种子用碱性物质,例如柴草灰和石灰,其重量配比为种子∶柴草灰∶石灰=1∶0.1∶0.01,将种子上的胶质和糖洗净至种皮发白,再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水份;②用稀释浓度为800~1000倍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浸杀病菌,15分钟,再用200PPm的赤霉素处理,即可播种。
2、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用砖头或木方围成1.0~1.2米宽的长方形的畦,畦内装细河沙,厚度为8~12厘米,用木板压实平整;3、播种12月上旬,将处理好的种子,按每平方米1公斤的用量,均匀地撒播在沙面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刚盖严种子,上面铺一层松树叶,浇透水,用地膜做成高50厘米的半圆形拱栅。将拱栅四周盖严,每隔5~7天揭开拱膜,观察,若沙子发白,再进行喷水,该过程需55~65天;4、苗床管理2月中旬,豆芽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即时将松树叶拣尽,并要加盖荫蔽网大棚,以保持膜内的水份和温度,膜内温度25℃~35℃,温度过高,立即将拱模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一次,该过程需25~30天;5、移苗选用14×18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本土∶腐叶土∶火土灰=2∶1∶1,移苗前将袋内土浇湿润,2月下旬至3月初待子叶长出来就可以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放入孔内,用棒在两边挤压土,使根与土接触。栽后浇透水,其上建盖高1.8米的荫蔽网大棚;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份,移苗后,每隔8~12天,用清粪水浇灌,共浇灌三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二次复合肥,每次每袋10~15粒,在这个过程中,施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水溶液3~4次,待真叶长出三片即可移栽,该过程需55~65天;7、移栽6月初,苗子长出三对真叶,高度约10~15厘米,根刚好长到营养袋边缘,即可移栽入田。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咖啡种子,具有自然休眠期,休眠期的长短与环境条件有很大关系,本发明为其创造了适宜的温度和水份,提前结束休眠期,再配合其它综合措施,就可缩短育苗时间和投产期,使移栽时间由9~10月提前到6~7月。提前投产一年;2、充分利用了高地温这一气候特点,云南的6月份是高温和雨季之初,在此期间移栽即是高地温和水份保证的黄金季节。栽下的咖啡苗与雨季后期9~10月土壤较冷相比,其生长量有显著的差异,到年底,本发明移栽有5~8对的一分枝,第二年,有15~20对分技,初产产量15~20公斤/亩;3、小苗移栽,充分利用小苗有3对真叶,根刚长到营养袋边缘,还未受阻就移栽,根受不到任何损伤,因此,缓苗期极短,加长了营养生长时间。而传统方法隔年移栽,需要将大量主须根切断,大大地延长了缓苗时间和减少了根的生长量;
4、营养土配量的改进。
本发明将带土的草皮、植物杂草等堆放一起燃烧成火土与草木灰,即火土灰。所述的营养土中加入火土灰,它既能改变营养土的物理性状,杀灭有害病虫,同时土经高温燃烧提高了地温,增强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的释放,促进了咖啡苗的萌发力。
5、咖啡是云南新兴的绿色产业,本发明是云南咖啡优质高产稳产综合配套技术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本发明使云南咖啡不仅在产量上有一个数量级的提高,而且在咖啡品质也有一个质的飞跃,从而使云南咖啡能够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定的优势。这无疑给贫困地区生产开辟了一条新路,对帮助山区人民脱贫致富,加快西部大开发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
实施例1将新鲜种子用柴草灰除去种子上的胶质和糖,洗净至种皮发白,再用清水冲洗,晾干;用稀释浓度为900倍多菌灵水溶液浸杀病菌,再用200PPm的赤霉素水溶液处理,即可播种。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用砖头或木方围成1米宽的长方形的畦,畦内装细河沙,厚度为10厘米,用木板压实平整;12月上旬,将处理好的种子,按每平方米1公斤的用量,均匀地撒播在沙面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刚盖严种子,上面铺一层松树叶,浇透水,用地膜做成高50厘米的半圆形拱栅。将拱栅四周盖严,每隔6天揭开拱膜,观察,若沙子发白,再进行喷水,该过程需60天;2月中旬,豆芽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即时将松树叶拣尽,并要加盖荫蔽网大棚,以保持膜内的水份和温度,膜内温度30℃,温度过高,立即将拱模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稀释浓度为900倍的多菌灵杀菌剂一次,该过程需30天;选用14×18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本土∶腐叶土∶火土灰=2∶1∶1,移苗前将袋内土浇湿润,2月下旬待子叶长出来就可以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放入孔内,用棒在两边挤压土,使根与土接触。栽后浇透水,其上建盖高1.8米的荫蔽网大棚;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份,移苗后,每隔10天,用清粪水浇灌,共浇灌三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二次复合肥,每次每袋10粒,在这个过程中,施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杀菌剂水溶液3~4次,待真叶长出三片即可移栽,该过程需55~65天;6月初,苗子长出三对真叶,高度约10~15厘米,根刚好长到营养袋边缘,即可移栽到开挖好的等高梯地内。
实施例2除了种子处理时用石灰作处理剂外,其它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3除了杀菌剂采用甲基托布水溶液,稀释浓度为800倍外,其它过程同实施例1。
实施例4除了杀菌剂采用甲基托布水溶液,稀释浓度为1000倍外,其它过程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咖啡育苗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述顺序的步骤(1)种子处理①新鲜种子用碱性物质处理,将种子上的胶质和糖洗净至种皮发白,再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水份;②用稀释浓度为800~1000倍多菌灵或者甲基托布津水溶液浸杀病菌,15分钟,再用200PPm的赤霉素处理,即可播种;(2)苗床准备选择地势平坦,有灌溉条件的地块,用砖头或木方围成1.0~1.2米宽的长方形的畦,畦内装细河沙,厚度为8~12厘米,用木板压实平整;(3)播种12月上旬,将处理好的种子,按每平方米1公斤的用量,均匀地撒播在沙面上,用木板轻压种子,再盖上一层细沙,厚度刚盖严种子,上面铺一层松树叶,浇透水,用地膜做成高50厘米的半圆形拱栅。将拱栅四周盖严,每隔5~7天揭开拱膜,观察,若沙子发白,再进行喷水,该过程需55~65天;(4)苗床管理2月中旬,豆芽开始萌发,并先后露出沙面,即时将松树叶拣尽,并要加盖荫蔽网大棚,以保持膜内的水份和温度,膜内温度25℃~35℃,温度过高,立即将拱模揭开通风降温,每周喷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一次,该过程需25~30天;(5)移苗选用14×18厘米的营养袋,袋内装营养土,营养土配比,本土∶腐叶土∶火土灰=2∶1∶1,移苗前将袋内土浇湿润,2月下旬至3月初待子叶长出来就可以移苗,移苗时用一圆锥木棍在营养袋的中部插一小孔,深度与根长一致,垂直将苗放入孔内,用棒在两边挤压土,使根与土接触;栽后浇透水,其上建盖高1.8米的荫蔽网大棚;(6)肥水管理用喷灌法,保持营养袋内的水份,移苗后,每隔8~12天,用清粪水浇灌,共浇灌三次,以后结合拔草、松土,再施二次复合肥,每次每袋10~15粒,在这个过程中,施稀释浓度为800倍的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杀菌剂水溶液3~4次,待真叶长出三片即可移栽,该过程需55~65天;(7)移栽6月初,苗子长出三对真叶,高度约10~15厘米,根刚好长到营养袋边缘,即可移栽入田。
2.按照权利要求1的育苗方法,其中在种子处理步骤中使用碱性物质,所述的碱性物质是柴草灰或者石灰或者是柴草灰和石灰的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咖啡育苗的方法。包括种子处理、苗床准备、播种、苗床管理、移苗、肥水管理和移栽步骤。人工创造一个适宜的温度和水份,即可提前结束休眠期;充分利用云南六月份高地温和水份充足进行移栽有效地改善咖啡苗的生长量;采用小苗移栽,避免根部受到损伤;营养土中加入火土灰,增强了土壤中的速效养分的释放,促进了咖啡苗的萌发力。
文档编号A01G7/00GK1294840SQ0012056
公开日2001年5月1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7日
发明者姚天全, 龙乙明 申请人: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