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插式滴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956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直插式滴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灌溉设备,尤其涉及滴灌所用设备。
公知现有内镶迷宫式滴头,为流水线上加工成型,如出现滴头堵塞不可修复,只能报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流畅通且适量的便于拆卸维修的直插式滴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这种直插式滴头,包括插入端、出水端和位于两者之间的隔板,三者内部是一条通道,出水端的外壁上有流水结构,每组流水结构的两边有轴向隔条,流水结构由断开式的隔栅组成,同一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隔栅之间有低于隔栅上平面的凹槽,相邻两隔栅的断口边缘不在同一轴线上,隔板上有滴孔,该滴水孔的底面与其相邻的凹槽相通。
插入端上有锥台形,以使其与水管接触牢固,滴水孔的底面与流水凹槽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每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条隔栅分别与不同的隔条相连,每组流水结构的凹槽最少与隔板上一个滴水孔相通。
相间隔的两隔栅的断口边缘线在同一轴线上。
隔栅两侧壁为平直形。
隔栅的两侧壁有齿形毛刺。
由于本滴头在使用时只需插入水管的两个端头即可,十分方便,滴头的一端有以间断式隔栅组成的流水结构,中间有流水通道,因此使灌溉用水流动畅通,且由于隔栅的阻止又使水流量得以控制,达到了适量的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图2为
图1的A-A向视图;图3为实施例2的主视图;图4为实施例3的主视图;图5为实施例3的后视图;图6为实施例4的主视图。
实施例1该滴头一端为插入端Ⅰ,另一端为出水端Ⅱ,两者之间为隔板2,三者内部有一条通道8,在插入端Ⅰ上有锥台形1,以使其在插入水管后滴头与水管能结合牢固,出水端Ⅱ的外壁上有流水结构。每组流水结构的两边有轴向隔条4和4’,流水结构由断开式的隔栅5和5’组成,本实用新型中隔栅的一端有断口,同一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隔栅5和5’之间有低于隔栅上平面的凹槽6,相邻两隔栅的断口7和7’边缘不在同一轴线上,即所有隔栅5的断口边缘在轴线M上,所有隔栅5’的断口7’边缘在轴线N上,隔栅的另一端隔条相连,相邻的隔栅分别与不同的隔条相连,即隔栅5的一端与隔条4连为一体,隔栅5’的一端与隔条4’连为一体,隔栅5和5’的两侧壁为平直形,隔板2上有滴孔3,每个滴孔3的底面均与其中一组流水结构中的凹槽6相连通,本实施例中两者之间由水道9使它们连通。
实施例2在本实施例中,隔板2靠近出水端一边有两个滴水孔3,滴水孔3底部均与相邻的凹槽7直接连通,隔栅7的两侧壁带有齿形毛刺6a,其他结构与实施例3本实施例中出水端有两条轴向隔条4和4’,有一组流水结构,它位于出水端的隔条4和4’之间的半轴内,该流水结构与实施例1的相同,也与隔板上出水孔3相同,隔条4和4’之间的另半轴内为条状凸条10与凹条11相间隔状(如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没有流水组结构的半轴也可制前后相通的平面。
实施例4本实施例中结构与实施例1类同,但隔栅5两端均不与隔条相连结,即两边均有断口(如图6所示)。
权利要求1.一种直插式滴头,包括插入端、出水端和位于两者之间的隔板,三者内部是一条通道,出水端的外壁上有流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流水结构的两边有轴向隔条,流水结构由断开式的隔栅组成,同一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隔栅之间有低于隔栅上平面的凹槽,相邻两隔栅的断口边缘不在同一轴线上,隔板上有滴孔,该滴水孔的底面与其相邻的凹槽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插入端上有锥台形,以使其与水管接触牢固,滴水孔的底面与流水凹槽的底面在同一水平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每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条隔栅分别与不同的隔条相连,每组流水结构的凹槽最少与隔板上一个滴水孔相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相间隔的两隔栅的断口边缘线在同一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隔栅两侧壁为平直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头,其特征在于隔栅的两侧壁有齿形毛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插式滴头,包括插入端、出水端和位于两者之间的隔板,三者内部是一条通道,出水端的外壁上有流水结构,每组流水结构的两边有轴向隔条,流水结构由断开式的隔栅组成,同一组流水结构中相邻的两隔栅之间有低于隔栅上平面的凹槽,相邻两隔栅的断口边缘不在同一轴线上,隔板上有滴孔,该滴水孔的底面与其相邻的凹槽相通。本实用新型既可使灌溉用水流动畅通,同时水流量又可得以控制,达到了适量的目的。
文档编号A01G25/02GK2438323SQ00230
公开日2001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9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9日
发明者李天根 申请人:李天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