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44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稻插秧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具有秧苗载架和插秧爪,能连续地进行插秧和(秧道)侧边施肥作业的载人式水稻插秧机。
例如在装备有汽油发动机的这种水稻插秧机上,一般是将油箱安置在发动机的上部的。随着发动机的大型化,也相应地要求大容量的油箱和大的安置油箱的空间。这样不仅难以做到一种小型的紧凑的构造,而且还存在机体的稳定性和前方的视野恶化等问题。另外,由于是通过在油箱的上部设置单个的通气口而进行油箱的膨胀空气的排出的,所以当油箱以通气口一侧为低位置处而倾斜时,由于留存在油箱高位置侧的空气的膨胀,油料有时会从通气口中泄漏出来。
因此,在本发明中,将发动机的油箱设置在机体台阶处的下方,同时,在油箱的底部外侧上设置有凹形状的油箱底罩。这样,即使在需要安装例如大容量的油箱的场合,也能够通过有效地利用机体台阶处下侧的剩余空间而得到一种重心低而且结构紧凑的配置,使机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由于油箱的箱底罩防止了农田面对油箱和输油软管等部件的干涉,所以使这些部件的使用耐入性也得到了提高。
另外,将油箱底罩插入支撑在车架的固定管上,同时,用单一的螺栓将该油箱底罩固定在车架上。这样,当卸下油箱底罩时,就可以容易地对油箱和其周围部进行检查、维修作业。
并且,将发动机的油箱配置在机体台阶处的下方,同时,在油箱的注油口的前后相隔较远的位置上设置前后的通气口。这样,即使当机体向前后倾斜时,油箱内的蒸发膨胀了的空气也可以从前后的任何一个通气口排出油箱外,从而可以防止油料从通气口中自然泄漏出来。
而且,将通气管连通接续到通气口上,同时,使该通气管以倒“V”字形被支撑在上方。这样,即使当机体向前后方向出现大角度的倾斜时,也可以防止从通气口中泄漏出油料,从而可以可靠地贮留油箱内的油料。
以下,依据所附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说明。


图1为变速箱部的正面说明图。
图2为载人式水稻插秧机的全体侧面图。
图3为载人式水稻插秧机的全体平面图。
图4为行走车的侧面图。
图5为行走车的平面图。
图6为发动机部的正面说明图。
图7为变速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8为变速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9为变速箱部的剖面说明图。
图10为变速箱部的背面说明图。
图11为车架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12为车架部的正面说明图。
图13为油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14为发动机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15为油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16为油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17为油箱底罩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18为油箱底罩部的立体说明图。
图19为输送箱的合流部的剖面说明图。
图20为施肥机部的平面图。
图21为施肥机部的背面图。
图22为施肥机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23为升降导轨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24为肥料输送箱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25为肥料输送箱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26为底框架部的背面说明图。
图27为肥料输送箱部的背面说明图。
图28为轴承板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29为把手部的平面说明图。
图30为把手部的背面说明图。
图31为把手部的侧面说明图。
图32为肥料输送箱的侧面剖视说明图。
图33为肥料输送箱的背面剖视说明图。
图34为肥料输送箱的平面剖视说明图。
图35为底盖和软管接头的分解说明图。
图36为底盖的平面说明图。
图1为变速箱部的正面说明图。图2为载人式水稻插秧机的侧面图。图3为载入式水稻插秧机的平面图。图中符号1为作业者乘座的行走车。发动机2被安装在作为主机架的车架3上。在变速箱4的前方,通过前轮轴箱5支撑着在水田行走用的前轮6。同时,在上述变速箱4的后部,连设有后轮轴箱7。在该后轮轴箱7上,支撑着在水田行走用的后轮8。而且,在覆盖着上述发动机2等部件的机罩9的两侧上,安装着备用的秧苗载台10。同时,隔着脚蹬台11由作业者乘座的车体的车体罩12覆盖着上述传动箱4等部件。在上述车体罩12的上部,安置着司机座13。在该司机座13的前方,在上述机罩9的后部的位置上安置有方向盘14。
另外,图中符号15为具有6条插秧用的秧苗载台16和多个插秧爪17等部件的插秧部。通过下部导轨18和导轨19,在插秧箱20上支撑着可以左右自由地往复滑动的前高后低的用合成树脂制成的前倾式秧苗载架16。同时,在上述插秧箱20上,支撑着向单方向等速转动的旋转箱21。在以该旋转箱21的转动轴芯为中心相对称的位置上,设置有一对爪箱22和22。在该爪箱22和22的前端上,安装着插秧爪17和17。另外,在上述插秧箱20的前侧上,通过滚动支点轴23设置着挂钩架24。通过设有上连杆25和下连杆26的升降连杆机构27,使挂钩架24与行走车1的后侧相连接。通过上述连杆机构27,使对插秧部15进行升降的升降动力缸28与下连杆26相连接。在驱动上述前后轮6和8而使之产生行走的同时,可以由插秧爪17从能向左右方向往复滑动的秧苗载台16上取出一株的量的秧苗,从而实现连续的插秧作业。
又,图中符号29为主变速杆。30为又是副变速杆的插秧操作杆。31为插秧感度调节杆。32为主离合器踏板。33和33为左右刹车踏板。34为2秧道均平用的中央船体。35为2秧道均平用的侧连船体。36为6条秧道用的侧边施肥机。
进一步,如图4至图7所示,在呈前低后高(倾斜角约4度)倾斜的上述车架3的前部的上面,固定着成一整体的多个台架37。在台架37的前后方向大致上为水平的上面一侧上,通过防震橡胶38安装着发动机座39。在发动机座39上安装着上述发动机2。在该发动机2的左侧上,安置着油箱40。而在该发动机2的右侧上,安置着消音器41。同时,在车架3的前端侧上,通过前车架42安装着蓄电池43。
又,在上述车架3上固定着成一整体的箱座44。在该箱座44上安装着操纵箱45。内插在作为驾驶杆立柱的筒体46上的方向盘14的操纵轴14a,在大致上位于左右车架3和3的中央位置上,被竖立着设置在操纵箱45的上面。同时,在操纵箱45的下面,突设有输出轴47。在该输出轴47上,安装着对左右的前轮6和6进行方向转换的操纵柄48。
另外,在上述发动机2的下方的发动机座39的下侧,焊接固定着向前后方向大致上为水平的圆筒状的轴承体49。在该轴承体49上,插通支撑着副轴50。在向轴承体49的前方突出的副轴50的前端上,安装着副皮带轮51。同时,在发动机2的前侧上,配置着相面对的交流发电机52。在左右车架3和3之间的大致中央位置的上方,在发动机2的前方突设着输出轴53。在该输出轴53上,安装着输出皮带轮54。将该输出皮带轮54经“V”形带55和55后与上述副皮带轮51相连接。同时,在上述交流发电机52的输入皮带轮56上,通过“V”形带57连接着上述输出皮带轮54。
进一步,在上述车架3的后端部上,用螺栓紧固着后轮轴箱7。在该后轮轴箱7的前面,连接固定着变速箱4的后面。同时,在变速箱4的右侧前面上,成一整体地形成有离合器箱58。在该离合器箱58的前面,相嵌合地固定(凹窝)着也是变速箱的无级带变速箱59的右侧后面。另外,在带变速箱59的左侧后面上,固定着使升降动力缸28产生动作的油压泵60。在方管形的左右车架3和3之间,在比该车架3的上表面靠下的位置上,悬挂固定着上述各箱4、58、59、以及油压泵60。在上述副轴50的后端和带变速箱59之间,设置着带万向接头的传动轴61。发动机2的输出被传递到带变速箱59上。同时,在前轮轴箱5和变速箱4之间,设置着前轮传动轴62。变速箱4的变速输出经各轮轴箱5和7后分别被传递到前、后轮6和8上。
并且,在上述车架3的后端上,设置有下连杆支点轴63。在该支点轴63上,安装有上述下连杆26的前端。同时,在左右车架3和3的后端之间,竖立设置着门形支柱64。在该支柱64的上端上,设置着施肥机座65。在该施肥机座65上,通过上连杆支点轴66安装着上连杆25的前端。
另外,还设有具有上述刹车踏板33的踏板支点管67。在左右的车架3和3之间,以贯通状插入有上述管子67。该管子67的两端部被焊接固定在车架3上。该管子67成为连接左右车架3和3的部件。同时,本发明中还设有安装着上述升降气缸28的左右辅助车架68和68。以前低后高状倾斜的辅助车架68的前端被焊接固定在上述踏板支点管67上。而该辅助车架68的后端被焊接固定在支柱64的上端上。
如图8至
图10所示,在带变速箱59内设有通过改变挠带的直径而实现变速比的无级变换的输入输出皮带轮69、70、和变速带71。作为带变速箱59的皮带轮轴的输入轴72的前端,经具有万向接头的传动轴61后与上述副轴50的后端相连接。在输入轴72的后端上,直接连接着油压泵60。同时,在离合器箱58内设置有由离合器踏板32而进行间断接续作业的多板摩擦形干式离合器73。带变速箱59的输出轴74,经上述离合器73后与变速箱4的输入轴75相连接。
另外,在本发明中还设置有张紧滚子76、使输入输出皮带轮69和70的带卷挠直径产生变化的输入输出用凸轮77和78、以及与各凸轮77和78相接触的输入输出用滚子79和80。同时,在上述带变速箱59内,经变速轴81后设置着变速杆82。
进一步,在上述输出轴74上,安装着可以自由转动的张紧杆83的中间部。在该张紧杆83的一端侧上,经轴84后安装着可以自由转动的张紧滚子76。同时,使张紧弹簧85的一端连接在该张紧杆83的另一端上。并且在上述带变速箱59上可以自由转动地轴支着从动轴86的中间处。在向上述变速箱59的内部突出的从动轴86的一端侧上,成一整体地固定着从动杆87的基端。在从动杆87的前端上,卡合着上述张紧弹簧85的端部。在张紧杆83和从动杆87之间,连接着张紧弹簧85。在向上述变速箱59的外部突出的从动轴86的另一端侧上,固定着锁杆88的基端。同时,在上述变速箱59的外面,用螺栓89固定着上述锁杆88的前端。由上述螺栓89使各杆87和88与变速箱59固定成一整体。张紧弹簧85以张紧状态被支撑着。使张紧滚子76压接在变速带71上,以使变速带71的张紧力保持在规定以上的值。
而且,经连杆90、91和92后,各输入输出用凸轮77和78与上述变速轴81相连接。同时,在上述变速杆82上,连接着插秧操作杆30。通过操纵该操作杆30,使输入输出用凸轮77和78沿输入输出轴72和74的周围产生转动。通过改变输入输出用皮带轮69和70的宽度,来使变速带71的卷挠直径产生变化。上述皮带轮69、70和变速带71的变速比进行无级变化。
如从
图11至
图12中也看到,在上述输出皮带轮70的前侧上,成一整体地形成有吸气叶片93。在位于输出皮带轮70的前方的带变速箱59的前面,开设有吸气口94。由吸气软管95将方管形的右车架3的中空部与吸气口94相连通。右车架3的中空部的空气从前面侧被吸入到上述变速箱59的右侧内部。同时,在上述输入皮带轮69的后面侧上,成一整体地形成排气叶片96。在位于输入皮带轮69的后方左侧的带变速箱59的左侧面的后部上,开设有排气口97。在输入皮带轮69的外径一侧上,设有排气口97。在方管形的左车架3的中空部和排气口97之间,由排气软管98相连通。上述变速箱59的左侧后部的空气,从其左侧面的后部向车架3的中空部排出。
另外,在左右车架3的前后端上固定着盲盖99和100,使其中空内部成密闭构造。同时,在前方的盲盖99和100的上部,分别开设有方形的换气用孔101。在车架3的中空内部,形成有空气从其前端一直通到后端的换气风路102。由行车时流入该风路102内的空气(冷却风)来促进与该风路102的中途位置相连通的带变速箱59的换气。

图11所示,左右车架3的前端面对着比前台阶处103和前缓冲器104等外装部件稍低的下方,以保护车架3的前端部的安全。同时,使往换气风路102内的空气的输入能很好地进行。
而且,将上述换气用孔101设置在盲盖99和100的上部,主要是为了防止来自农田面的泥水的侵入。但如
图12的双点划虚线所示的那样,也可以在盲盖99和100的下部开设孔101a,以便在有雨水等侵入时帮助排出水份。另外,可以在左右车架3的左右的任何一侧上连通接上吸气软管95。这时,通过在左右车架3的另一侧上连通接上排气软管98,就可以得到在右同样的换气效果。
如从
图15到
图18中也可看出,在前台阶处163的下侧上,上述油箱40被支撑在左车架3和左台阶处支杆164的前侧上。在左侧的前车架42的左外侧面的托架165上,用螺栓166连接支撑着油箱40的上下前接合缘40a的前端右侧。同时,在固定在左车架3的前侧的左外侧面上的托架167和固定在左台阶支杆164的右内侧上的托架168之间,用各螺栓169横架着油箱支杆170。在该油箱支杆170上,用螺栓166连接着油箱40的后接合缘40b。由车架3和各支杆164、170构成一环状的油箱支撑框,使该支撑框的刚性得到了提高。同时,当取下左台阶处支杆164时,在车架3一侧上仍支撑着油箱40。可以在使发动机2和油箱40等部件仍然与主机侧成一整体安装着的状态下进行有关的检查、维修作业。这样,就可以提高机器的维护性能。
另外,在上述油箱40的上表面大致上的中央的位置上,设有注油口171。而在该注油口171的前后设有前后的两个通气口172和173。另外,在该油箱40的底面的前侧下方,设有油料旋塞174。在油料旋塞174的稍稍靠后处的油箱40的左外侧上,设有油料排放旋塞175。在前后2个的通气口172和173上,分别设有小直径的通气孔172a和173a,两者分别位于注油口171的前后侧,并与该注油口171相隔一定的间距A和B。这样,即使在机器驶过田埂而使机体向前后产生倾斜时,在油箱40内蒸发膨胀的空气也可以从前后的任何一个通气口172或173中排放到油箱外,从而防止油料从另一个的通气口173或172中泄漏出来。
进一步,上述油箱旋塞174被设置在油箱40的前端的最左外侧的比前台阶处163的前缓冲器163a要靠内侧的位置上。在油箱40的上下接合缘40a的下面,有螺栓176固定着卡箍177。在该卡箍177上,用螺栓178固定着成一整体的旋塞174。这样,对油料旋塞174的检查和调整作业就能够比较容易进行。同时,通过使旋塞174和油箱40成一整体设计,可以防止在与发动机2和油箱40相连接的油料软管179和180上出现堵塞和破损等事故。另外,通过使旋塞174位于缓冲器部163a的内侧,可以保证该旋塞174的安全。
而且,在连接着上述油箱40的排出口181和油料旋塞174的油料软管180上,设有三向接头182。上述油料排放旋塞175和三向接头182之间由排放软管183所连接,从油箱40的左外侧面可以将油料取出。
另外,注油口171的注油盖184被设置在比前台阶处163的下面要靠上方的位置上。这样,既可以防止来自前台阶处163下侧的泥土直接溅射到注油盖184上,同时,又能够方便地从前台阶处163的上方对油箱40进行油料的补给作业。
又,在上述注油口171的后方位置上,设有油料计185。
另外,在上述油箱40的底部外侧上,设置有凹形状的油箱底罩186。该油箱底罩186从平面上看大致呈长方形,并且其4个角被切成斜状,从侧面看在大致为中央的位置处向上方弯曲成凹形。固定设置在该底罩186的右弯曲内侧面上的管子187的右端向底罩186的右外侧突出。在固定设置在左车架3上的管形架188上,插入支撑着上述管子187的突出右端。同时,在靠近管子187的位置上,由单个的螺栓191将固设在油箱底罩186的外侧面上的“L”形状的安装片189固定在左车架3的侧部托架190上。这样,由上述底罩186的作用,就可以防止农田面对油箱40的底部和油料软管179、180等部件的干涉。另外,通过安装或卸下由单个螺栓191所固定着的底罩186,可以使对油箱40周围进行检查和维修等作业时的维护性能得到提高。
另一方面,在上述通气口172和173上,分别连接着通气管192和193的一端侧。这些通气管192和193的中间处被支撑着向上方提起,呈倒“V”字形状。在固定连接在上述筒体46上的机罩右安装架194的右侧面上,固定着管子吊钩195。在该吊钩195上,悬吊着上述通气管192和193的中间部,使该通气管192和193在该吊钩195处弯折成2部分。将该通气管192和193的另一端向下方垂下。吊钩195被设置在这样一个高度上,以使即使在机体向前后倾斜30°以上角度的场合,油箱40内的油料液面也不会高出通气管192和193的上扬高度C。这样就可以防止从通气管192和193中泄漏出油料。
依据上述这样的构成,在发动机2的一侧上,在前台阶处163下侧的低位处设置着油箱40。同时,该油箱40位于与消音器41为左右相对的另一侧上。油箱40的位置比发动机2的上面要靠下。油箱40和消音器41被分开配置在发动机2的左右,以防止由于发动机2或消音器41的热量所引起的油箱40的高温化,不使出现由于在化油器内部油料中产生气泡而使油料的供应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同时,通过将发动机2、油箱40、和消音器41等部件以低重心方式配置在前方,就可以与后方的插秧部15之间取得良好的前后重量上的平衡,使机体保持稳定。另外,通过将油箱40的注油盖184的高度设置得与前台阶处163的上面的高度大致上一样高,在操作该注油盖184时就不会有什么作业上的障碍。并且,油箱40在台阶处163内可以安全地得到保护。进一步,在给油箱40补充油料时,容易可靠地进行无油料泄漏的没料补给作业。
另外,由设置在油箱40的底部外侧上的油箱底罩186,可以防止进出农田时农田面对油箱40的底部的干涉。与油箱40的底部相连接的油料软管179和180,也可以由底罩186而安全地得到保护。从而可以防止这些软管179和180由于被钩挂住而导致的脱落或破损,使工作性和使用耐久性得到提高。
进一步,上述油箱底罩186由于是通过操作单个的螺栓191而进行安装或卸下作业的,所以就可以方便地对油箱40的底部周围进行检查和维修工作,使维护性能得到提高。
再者,作业时即使机体向前后方向出现了倾斜,由于油箱40内的蒸发膨胀的空气能够从前后2个的通气口172和173的任何一个中迅速地排出箱外,所以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油料从低位侧的通气口173或172中泄漏出来。这时,例如即使是在机体向前后倾斜30°以上角度的场合。由通气管192和193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油料的泄漏。
进一步,如从图20和图21中也可看出,在上述施肥机36上具有作为肥料箱的装入肥料用的施肥料斗237、对肥料进行定量供给的肥料输送箱238、通过挠性输送软管240排出肥料给作为施肥部的船体34和35的侧边做沟器239的涡轮鼓风机241、以及圆筒形的空气箱242。同时,在空气箱242的右侧端上,安装着鼓风机241。在空气箱242的上侧,设置着6条秧道用的6个肥料输送箱138。
再者,如图22至图27所示,在横跨上述车架3的后端的左右支柱243的上端之间的水平车架244的两侧上,安装着左右底框架245和245。通过沿前后方向大致上以水平状跨越着的上述底框架245、245,安装着施肥机36。同时,通过托架246和246,在左右底框架245和245上用螺栓固定着空气箱242。在底框架245的后端部和车架3之间,连接有侧边支杆247。在底框架245的前后侧上,竖立设置有前后升降导轨248和249。通过前后一组左右2对的4根该升降导轨248、248、和249、249,安装着可以自由升降的施肥机36。同时,同左右一对的2个气体弹簧250和250,安装着可以自由升降的施肥机36。由配置在车架3的后端部上的后轮轴箱7支撑着施肥机36的重量。从图28中也可看出,在与前后升降导轨248和249相对的位置上,设置着轴承板251。可以自由转动地相嵌在上述导轨248和249上的多个轴承滚子252,可以自由转动地被轴承板251所支撑着。前后2根导轨248和249被设置成左右对称的2组。相对于单根的导轨248和249,安装着上下2个滚子252和252。左右一对轴承板251和251被4根导轨248、249和8个滚子252可以自由升降地支撑在底框架245上。
另外,上述气体弹簧250的下端与上述车架3相连接,而气体弹簧250的上端与轴承板251相连接。该气体弹簧250与上述导轨248和249基本上为平行竖立设置。同时,使气体弹簧250与施肥机36的前后宽度方向上的重心位置处相连接。所使用的气体弹簧250具有与施肥机36的重量大致上相等或稍微小一些的伸张力。
进一步,如图28至图31所示,左右的轴承板251和251由圆管形的前机架253固定成一整体。当提升施肥机36时作业者所使用的手柄254,被焊接固定在上述前机架253上。在左右的上述轴承板251和251上,经支承轴255和255支撑着可以自由转动的左右闭锁杆256和256的轴。在前侧的左右升降导轨248和248上,经左右的闭锁杆256和256卡合着左右轴承板251和251的前部。同时,在后侧的左右升降导轨249和249上,安装着可以自由滑动的左右锁销257和257。将该锁销257可以自由卡合脱落地卡合到图28中所示的轴承板251的卡合孔258内。在后侧的左右升降导轨249和249上,经左右锁销257和257固定着左右轴承板251和251的后部。轴承板251的前部和后部由闭锁杆256和锁销257固定在前后升降导轨248和249上。另外,如图31和图35所示,在上述升降导轨248上,形成有上下卡合孔258和259。通过往各卡合孔258和259上卡合闭锁杆256,使施肥机36固定支撑在上升或下降位置上。闭锁杆256从上述手柄254的下侧伸出。在作业者用手握住向着司机座方向突出的手柄254的同时,能对闭锁杆256进行操作。闭锁杆256可以从卡合孔258和259上脱落下来。
又,在上述前机架253上,焊接固定着箱前托架260。在该箱前托架260上,用螺栓固定着上述输送箱238的前侧。作为一个组合单元的中央2条秧道的输送箱238和238,被配置在左右升降导轨248和249之间。在升降导轨248和249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左右各2条秧道的输送箱238和238。以2条秧道的输送箱238和238为一个组合单元,沿左右方向并排设置有3个组合单元的输送箱238。
进一步,如图32和图34所示,在上述输送箱238的上面前侧的取入口261上,相嵌着上述施肥料斗237的下部出口262。同时,在上述输送箱238的前面下侧,形成有取出品263。该取出口263由可以自由装卸的盖子264所闭塞住。当取下上述盖子264时,取出口263为开放状态,可以使施肥料斗237内部的肥料流下到前侧的下方。这时,施肥机36被支撑在升降导轨248和249的上升位置上,通过扩大取出口263和下方的空气箱242之间的间隔,可以使装肥料的容器容易插入到上述取出口263的下方,从而可以方便地将残留的肥料取出。
另外,在上述输送箱238的下面,通过闭塞杆264固定着可以自由装卸的作为输送箱底部的底盖266。同时,在用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上述底盖266的下面,形成有出口267。在空气箱242上,设有其前端部被相嵌着的用软质合成树脂制成的接合管268。在该接合管268的后端上,相嵌着可以自由装卸的用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软管接头269的前端。同时,在上述软管接头269的后端上,相嵌着上述输送软管240。上述鼓风机241的送风从空气箱242吹出到各接合管268和软管240上。从底盖266的出口267落下到接头269上的肥料被输送到输送软管240上。在形成有“T”字形凸缘的上述接头269的中间位置处,向上开放有入口270。在底盖266的出口267上,固定着嵌合罩271。该嵌合罩271可以自由装卸地被嵌着在上述入口270的外壁上。出口267与入口270相接续。同时,在上述空气箱242上,成一整体地固定着安装板272。在该安装板272上,用螺栓固定着上述接头269。
而且本发明中还具有设有取入口273和吹出口274的入口板275、,在同一圆周上设有多个大致上为方形的输送口276的作为输送滚子的输送板277、以及设有排出口278的出口板279。用平板制成的大致上为圆形的上述各板275、277和279,以多层状的方式被配置在输送箱238和底盖266之间。同时,在输送箱238上,支撑着大致上为垂直的可以自由转动的作为滚子驱动轴的输送轴280。将输送轴280的下端侧贯通各板275、277和279的中央部。在出口板279的下面,受到来自下方的弹簧281的弹性压力的作用。各板275、277和279以可以自由地从下方拨出的方式被支撑在输送轴280上。而且,通过闭塞杆265的作用,使各板275、277和279被弹性按压在输送箱238和底盖266之间。入口板275和出口板279被卡合在输送箱238上。相对于各板275和279,使输送轴280呈空转状态。同时,将输送板277卡合支撑在输送轴280上,由输送轴280使输送板277产生强制性的转动。这样,就可以使从取入口273进入到输送口276上的肥料移向排出口278,往出口267的方向落下。
另外,在上述取入口273的端部上,安装有对输送口276上面多余的肥料进行清除用的用橡胶制成的清除板282。通过高度调节旋钮283,可以使上述清除板282能自由调节高度地被安装在输送箱238上。通过从输送箱238的外部对清除板282的下端相对于输送板277上面的高度进行调节,以调整输送口276的肥料送出量。
又,在输送箱238上形成有与上述入口板275的吹出口274相对的压力风取入口284。上述空气箱242的中空部和上述压力风取入口284之间由分流管285相连通。通过上述分流管285和取入口284,将来自鼓风机241和空气箱242的送风供给到吹出口274上。从吹出口274将风送到已移动到排出口278的位置处的输送口276上。由该送风就可以使输送口276上的肥料向下方强制地落下,从而可以防止颗粒状或者粉状的肥料残留在输送口276内。
进一步,如从图23、26和31中也可以看出,将上述发动机2的输出功率传递到插秧部15上的PTO轴286从变速箱4向后方延伸。同时,在上述左支柱423上,焊接固定着轴承箱287。该轴承箱287的输入轴288,经链条289后被联动地连接在上述PTO轴286的中间处,在轴承箱287的输出轴290的后端部上,由滚珠锁机构固定着可以自由装卸的曲柄板291。另外还具有使上述轴承板251和箱后托架292固定成一个整体的方管形的后机架293。将该后机架293以与空气箱242和前机架253大致上为平行的方式横架着。在箱后托架292上,用螺栓固定着上述输送箱238的后侧。
另外,在上述左轴承板251上,通过托架294和轴295支撑着输送量调节杆296的轴。同时,在左轴承板251上,通过支承轴297设置有调节连杆298和支点连杆299。在上述调节杆296的螺纹部300上,连接着调节连杆298。在支点连杆299上,安装着调节支点301。在该调节支点301上,支撑着驱动杆302的轴。而且,通过转动操作向着司机座方向突出的上述调节杆296,使螺纹部300转动,这时,上述各连杆298和299成一整体转动,使上述调节支点301的位置产生变化,所以,司机座上的作业者就可以进行上述调节杆296的输送量的调节操作。
再者,在上述后车架293上,通过轴承板303支撑着可以自由转动的输送驱动轴304。在该驱动轴304上,固定着摇动柄305。在上述驱动柄302上,连接着其长度可以自由调整的伸缩杆306的一端侧。而在上述摇动柄305上,连接着上述伸缩杆306的另一端侧。同时,将上述曲柄板291经输入杆307后连接到驱动柄302上。这样,从插秧驱动用的PTO轴286经输入杆307和驱动柄302后,就可以将驱动力传递到输送驱动轴304上。通过合上图中未标出的插秧离合器,可以使插秧部15和施肥机36同时动作或停止动作。另外,当提升施肥机36的上升部时,要相对输出轴290取下曲柄板291,使之脱离与驱动部的连接,所以,通过操作上述调节杆296,使调节支点301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伸缩杆306的往复行程产生无级变化,实现肥料输送量的无级调节。
进一步,如图25所示,在上述后机架293上,经防止连带转动用的单向离合器308支撑着离合器轴309。在该离合器轴309上,经单向离合器310设置输入连杆311。同时,在上述输送驱动轴304上,固定着摇动连杆312。将该摇动连杆312经连杆313后与上述输入连杆311相连接。当摇动输入连杆311时,可以使曲柄轴309产生单方向的断续的转动。
另外,在上述输送箱238上,固定着停止插秧用离合器箱314。同时,在上述输送轴280的上端侧上,经锥齿轮315和316平时连接着输入轴317。在上述离合器箱314,内设有可以使输入轴317通断自由地连接在上述离合器轴309上的停止插秧用离合器(图中未标出)。同时,分别在上述离合器箱314的前后的方向上,将使上述离合器箱314的停止插秧用离合器产生断续操作的离合器控制杆318和离合器柄319分开设置。在设置在上述插秧部15的秧苗载架16的上侧背面上的停止插秧用的组合离合器控制杆320上,通过由后机架293的外侧支承物321所张拉着的停止插秧用钢丝绳322,连接着上述离合器柄319。而且,当通过操作上述停止插秧用的组合离合器控制杆320而使6个插秧用的插秧爪17中的任何一个停止了作业时,与被停止作业了的插秧爪17相对应的上述离合器箱314的停止插秧用离合器被切断,使施肥的动作停止。这样,由插秧爪17,可以只对在插苗的秧道进行施肥作业。
进一步,如从图28至图30中也可看出,在中央2条秧道上的肥料输送箱238和238的安装位置的外侧上,在前机架253和后机架293上焊接固定着左右的轴承板251和251。同时,前机架253和后机架293的两端部,由左右的侧面机架323和323固定成一整体。两侧的2条秧道的量的肥料输送箱238和238被安装在轴承板251和侧面机架323之间的前机架253和后机架293上。连接成方形框的各个机架253、293、323的四角框沿左右方向被左右轴承板251、251分成三等分。在前后的机架253和293之间,架设着6条秧道的肥料输送箱238。
如从图29、32和34中也可看出,在设置在上述输送箱238和前机架253之间的托架260上,沿其横向开设有长径的观察孔324。这样,当在输送箱238上安装上底盖266时,闵不断转回到秧苗载架16一侧,而是可以方便地从正面一侧对安装底盖266时的相位等情况进行确认。这样,就提高了安装这些部件时的操作性能。
又,如图32所示,在进行上述软管接头269和输送软管240之间的连接时,可以不必使用其它的接头,而是直接将输送软管240的入口外径部240a插入连接到软管接头269的出口内径部269a上。这样,不仅实现了一种重量轻而且紧凑的结构,而且使装卸操作变得容易,使维护性能得到提高。
进一步,如
图19和图35所示,在上述软管接头269上形成有从与上述接合管268相接合的空气取入侧向着空气吹出侧方向呈前细后粗形状的作为空气流入口的空气喷出口325、由具有上述入口270的圆筒326所构成的作为肥料流入口的肥料落下口327、以及其送出侧与上述输送软管240相接合的合流送出口328。上述喷出口325和送出口328基本上被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上述喷出口325和送出口328之间的接合部上,接续着肥料落下口327。而且,将上述圆筒326沿着使该圆筒326的入口270侧靠近空气箱242的方向倾斜设置。肥料落下口327相对于来自软管接头269的喷出口325的空气喷出方向呈一种具有后退角的偏离直角方向的倾斜状态。即肥料落下口327相对于空气喷出口325形成锐角的倾斜。这样,可以防止出现由于从上述喷出口325中喷出的空气向落下口327内移动,而使该空气流从落下口327的入口270处吹向肥料输送箱238的内部这种情况。
而且,在上述空气喷出口325的端部上,形成有具有一定长度的小直径的直段325a,以使喷出空气的流速为同样值。同时,使该直线段325a和肥料落下口327之间的交叉壁部成为具有锐角的喷嘴部326a,以防止从该直线段325a上吹空气到落下口327内。而且,在肥料落下口327的大致上中央下方的位置上,开设有最小直径的直线段325a的端部325b。由来自空气喷出口325的空气喷流的作用,使肥料落下口327内的空气被吸引到已成负压的合流送出口328的方向上。另外,将空气喷出口325的下流侧的合流送出口328做成向后部扩开的形状,面对着输送软管240的接续部,在合流送出口328的底面上形成一下降倾斜的斜面329,以防止在位于空气喷出口325的下流部的合流送出口328的底部上的肥料的堆积。
进一步,在与肥料输送箱328相连接的软管接头269的入口270的开口处周上,设有钩形突出部330。在形成该突出部330的圆筒326的开口边缘上,设有台形斜面331。同时,与上述底盖266的出口267相嵌合的用橡胶制成的挠性嵌合罩271,其下端侧的内径比其上端侧的内径大,下端侧呈向下扩开的形状,使嵌合罩271在纵剖面上呈“八”字形。另外,在该嵌合罩271的中间部的内周上,设置有厚壁的空条332;同时,在嵌合罩271的下端部的内周上,设置有薄壁的突条333。当从上方一侧将嵌合罩271罩到上述软管接头269的圆筒326上时,这些突条332和333会弹性按压在台形斜面331上,使出口267和入口270之间的间隙由嵌合罩271所密封住。
另一方面,上述输送箱的底盖266为倒圆锥体的漏斗状。将上述出口267的中心设置在刚好位于输送轴280的轴芯的延长线的位置上。当随着来自吹出口274的送风力,从与输送轴280偏离一定距离的位置上的排出口278中排出一定量的输送肥料时,通过由输送板277所产生的转动惯性的作用,使该肥料从输送轴280为中心进行螺旋转动,以螺旋流的方式落下到出口267上。这样就不会在出口267上出现肥料的堵塞,可以顺利地促进肥料的排出。
即,将上述底盖266做成以驱动轴280为中心的倒立的圆锥体形的漏斗状。通过使输送肥料以螺旋流的方式落下,就可以使肥料下落的流动顺利地进行,而不容易出现肥料的堆积;而且,还增大了在上述软管接头269处合流时的对肥料的吸引力,可以减少从软管接头269中返回的空气量。即使在肥料发生了破损时,也可以由以螺旋流方式落下的肥料的作用使之强制落下。进一步,在底盖266的侧壁部,其整个周边具有大致上均匀的一定值以上的倾斜角α,而无最小倾斜角的存在,所以就可以有效地防止肥料的堆积,促使肥料顺利地从出口267中排出。
另外,上述底盖266的出口267的口径要比通常的口径(例如25mm)设计得大一些(例如a=28mm)。同时,使软管接头269的入口270的口径b比口径a要大(即b>a)。这样,从出口267到入口270的肥料的不断的落下就可以顺利地进行,而不会出现肥料的堵塞。
进一步,在上述底盖266的出口267和软管接头的入口270之间的合流部334上,设有防止肥料堵塞用的扫除部件335。该扫除部件335由线径细小的螺旋弹簧336所形成。该弹簧336的外径的尺寸与上述出口267和入口270的内径的尺寸相接近。同时,在卡合保持在上述输送轴280的下端的弹簧夹具337上,经扭转弹簧338连接着其头部可以转动的上述螺旋弹簧336的上端。在转动输送轴280以进行肥料的输送时,该螺旋弹簧336也一体地一起转动。这样,由该螺旋弹簧336就可以防止在上述出口267和入口270上肥料粉等的附着。
另外,由于上述螺旋弹簧336在其线圈的内周上存在空间,所以它不会妨碍肥料的落下。而且,由于其头部以可以转动的方式被支撑着,所以在弹簧336上就不容易产生由于转动而带来的负荷,在弯曲的软管接头269的入口处的堆积物就容易被除去。进一步,从上述排出口278落下肥料时,其输送肥料的螺旋流的方向和弹簧336的转动方向为同一方向,这样弹簧336就不会妨碍肥料的落下,从而可以防止肥料的堵塞,促使肥料顺利地被排出。
又,如图36所示,在突设在底盖266的内周上的3个安装凸起部340上,用螺栓341固定着可以自由卸下的上述弹簧281的弹簧座339。为不妨碍来自上述排出口278的肥料以螺旋方式落下时的流动,将该凸起部340的安装位置从左右对称的位置处往输送板277的转动方向C一侧错开一定的角度θ,以促使肥料顺利地以螺旋方式落下。
如从上述的实施例中可以清楚地知道,在本发明中由于将发动机2的油箱40安装在机体台阶处163的下方,同时,在油箱40的底部外侧上设置具有凹形状的油箱底罩186,所以即使在使用大容量的油箱40时,也可以有效地利用机体台阶处163下侧的剩余的空间,得到一种低重心且构成紧凑的配置,从而可以使机体的稳定性得到提高。同时,由该油箱底罩186可以防止农田面对油箱40和其油料输送软管等部件的干涉,从而提高这些部件的使用耐外性。
另外,由于将油箱底罩186插入支撑在车架3的固定管188上,同时,只用单一的螺栓191将上述油箱底罩186固定在车架3上,所以当卸下该底罩186后,就能够容易对油箱40和其周围部进行检查和维修作业,从而提高了维护性能。
又,将发动机2的油箱40设置在机体台阶处163的下方,同时,由于在油箱40的注油口171的前后相隔较远的位置上设置上述通气口172和173,所以即使当机体向前后方向出现倾斜时,油箱40内的蒸发膨胀的空气也可以从通气口172和173的任何一个中排出到油箱40处,从而可以防止油料从通气口172和173中自然的泄漏。
另外,在通气口172和173上连通接续着通气管192和193。由于该通气管192和193呈倒“V”字形被支撑在上方,所以即使在机体向前后出现了大角度的倾斜时,也可防止从通气管192和193中泄漏出油料,使油箱40内的油料能可靠地得到贮留。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将发动机的油箱配置在机体台阶处的下方。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将发动机的油箱配置在机体台阶处的下方;同时,在油箱的底部外侧上设置有凹形状的油箱底罩。
3.一种如同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将油箱底罩插入支撑在车架的固定管上;同时,用单一的螺栓将上述底罩固定在车架上。
4.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将发动机的油箱配置在机体台阶处的下方;同时,在油箱的注油口的前后相隔较远的位置设置前后的通气口。
5.一种如同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使通气管与通气口相连通;同时,将该通气管以倒“V”字形被支撑在上方。
全文摘要
一种水稻插秧机,其特征为:在装备有发动机的车架上安装着可以自由升降的插秧部;同时,将传递发动机的输出功率的无级变速带内设在变速箱里;并将该变速箱固定在左右车架之间。
文档编号A01C11/02GK1335051SQ0110896
公开日2002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1995年10月3日
发明者中尾敏夫, 竹田裕一, 土井邦夫, 加滕祐一 申请人: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