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330阅读:5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钓鱼用的渔杆,特别是涉及一种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
目前钓鱼爱好者普遍使用的渔杆尺寸从2.7米至10多米不等,根据垂钓的环境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尺寸渔杆,造成垂钓者去郊外鱼塘或湖泊垂钓时需带几副不同尺寸的渔杆,很不方便。近几年来市面上又出现了手甩两用渔杆,这样虽解决了一种渔杆多用的问题,既能钓远,也能钓近。但还存在一些缺陷,因为这种手甩两用渔杆的渔轮和渔线及环均安装在渔杆体外,所以垂钓时环与渔线容易缠绕,并且渔轮大而笨重,使用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公知技术中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避免渔线缠绕和使用轻便的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所述的各渔杆节的后端孔内安装有光滑瓷眼圈;所述的尖头的前端孔内也安装有光滑瓷眼圈;所述的渔杆的柄部上制有与渔杆首节相连接的可对开的壳体,壳体上还制有镶嵌槽和拨块槽孔;所述的出线轮装置是一个安装在壳体内的与壳体的镶嵌槽相配合的骨架,骨架的前面制有带中心通孔的纵向导线轴,在中心通孔内穿装一转轴,转轴的前端固装带有绕线柱的脱线架,转轴的后端滑键安装有圆柱齿轮、弹簧和卡圈,对应转轴后端头的壳体上的拨块槽孔内还安装一拨块,在骨架上还制有与转轴垂直的通孔,通孔内穿装一横轴,横轴的一端安装一个与圆柱齿轮相啮合的端面等高齿轮和防倒转的棘轮,在骨架的通孔旁安装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在横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摩擦片、压力锁母和摇柄;通过出线轮装置在各渔杆节的光滑瓷眼圈和尖头的光滑瓷眼圈内穿装渔线。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渔杆的柄部上制有与渔杆首节相连接的可对开的壳体,其对接面是垂直于壳体轴线的对接面,在该对接面制上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壳体与渔杆首节的连接处还衬有连接套。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将出线轮装置、光滑瓷眼圈及渔线均置于渔杆体内,渔线从渔杆体内的光滑瓷眼圈内穿装引出,因此无论怎样甩动渔杆,渔线都不会缠绕并且还很顺畅,另外,渔杆的外形也很美观。
本实用新型有如下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做进一步的详述如图所示,渔杆的柄部1上制有与渔杆首节相连接的可对开的壳体10,其对接面上制有螺纹9。壳体上端孔通过衬套11镶嵌渔杆节13。在各渔杆节的后端孔内均镶嵌一光滑瓷眼圈12,该眼圈是瓷制的,以利渔线收放顺畅。在壳体的侧壁上还开有镶嵌槽8和拨块槽孔2。通过镶嵌槽在壳体内架装出线轮装置P的骨架20。骨架上制有带中心孔的纵向导线轴19,其中心孔内穿装转轴16,转轴上端安装带有绕线柱18的脱线架17,转轴的下端滑键安装圆柱齿轮7、弹簧6和卡圈5。在骨架上还制有与转轴16相垂直的通孔,通过该孔安装一横轴24,在靠近圆柱齿轮的横轴端头上安装一个与圆柱齿轮相啮合的端面等高齿轮27和棘轮26,在棘轮旁的骨架上安装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25。在壳体外的该横轴的另一端安装摩擦片21、压力锁母22和摇柄23。对应转轴1 6的下端的壳体的拨块槽孔内,通过销轴3安装拨块4。渔线1 5的一端缠绕在导线轴上,另一端通过各光滑瓷眼圈12及尖头的光滑瓷眼圈14穿出渔杆尖头。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放线时,只需拨动拨块,拨块顶起转轴,转轴带动脱线架上升,这时绕线柱缩回孔内,渔线从导线轴上一圈一圈地脱落,渔线从光滑瓷眼圈中顺畅地放出。收线时、松开拨块,转轴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脱线架恢复原位,导线轴也随之伸出,重新挡住渔线。旋动摇柄,通过齿轮传动带动转轴上的脱线架和绕线柱旋转,将渔线缠绕在导线轴上,渔线收回。
权利要求1.一种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是由若干渔杆节依次套装的可伸缩的空心管状的带有尖头和柄部的渔杆、安装在渔杆柄部的出线轮装置及安装在出线轮装置和尖头上的渔线组成,其特征是在所述的各渔杆节的后端孔内安装有光滑瓷眼圈;所述的尖头的前端孔内也安装有光滑瓷眼圈;所述的渔杆的柄部上制有与渔杆首节相连接的可对开的壳体,壳体上还制有镶嵌槽和拨块槽孔;所述的出线轮装置是一个安装在壳体内的与壳体的镶嵌槽相配合的骨架,骨架的前面制有带中心通孔的纵向导线轴,在中心通孔内穿装一转轴,转轴的前端固装带有绕线柱的脱线架,转轴的后端滑键安装有圆柱齿轮、弹簧和卡圈,对应转轴后端头的壳体上的拨块槽孔内还安装一拨块,在骨架上还制有与转轴垂直的通孔,通孔内穿装一横轴,横轴的一端安装一个与圆柱齿轮相啮合的端面等高齿轮和防倒转的棘轮,在骨架的通孔旁安装有与棘轮相配合的棘爪,在横轴的另一端安装有摩擦片、压力锁母和摇柄;通过出线轮装置在各渔杆节的光滑瓷眼圈和尖头的光滑瓷眼圈内穿装渔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渔杆的柄部上制有与渔杆首节相连接的可对开的壳体,其对接面是垂直于壳体轴线的对接面,在该对接面制上有相互配合的螺纹。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其特征是在所述壳体与渔杆首节的连接处还衬有连接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走线手甩两用鱼杆。特征是在各渔杆节后端孔和尖头前端孔内都装光滑瓷眼圈;渔杆柄部制有其上有镶嵌槽和拨块槽孔的可对开壳体;出线轮装置是通过镶嵌槽装在壳体内的骨架,其前面制有带穿装转轴的中心通孔的纵向导线轴,转轴前端装脱线架,后端滑键装圆柱齿轮、弹簧和卡圈,通过骨架制有棘轮和棘爪,通过出线轮装置在各光滑瓷眼圈内穿装渔线。它具有优点是无论怎样甩动渔杆渔线都不会缠绕且很顺畅,渔杆的外形也很美观。
文档编号A01K87/00GK2465473SQ0120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7日
发明者范卫东 申请人:范卫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