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77阅读:9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主要是将碎纸机的机壳表面设置两个入口,分别为纸张入口及光盘片入口。两个入口分别导向不同的滚刀轮组,其中,纸张通过碎纸用第一及第二滚刀轮予以切削碎化,信用卡、光盘片则通过第二滚刀轮及第三滚刀轮予以破坏,使碎纸机同时具有销毁纸张与光盘片的双重功能;而置于碎纸机下方用以容纳废料的桶状承装容器则以隔板区分为两个空间以相对容纳碎纸屑或被破坏后的信用卡、光盘片,以利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碎纸机,其用途顾名思义是为粉碎纸张,而目的则是为了要销毁写印在纸张表面上的资料,以达到避免资料外泄的保密功能。然而,在进入电子化的信息时代后,却有许多资料无法由一般的碎纸机来销毁。最主要的原因在于目前许多资料不是写印在纸张表面,而是储存在如光盘片等储存媒体上。该种储存媒体经常可能因为污损、老旧或者资料已经没有留存的必要而需要丢弃,又担心该些媒体所储存的资料外流,一般使用者会利用折断的方式加以毁坏然后丢弃,但是这种方式其实是一种危险的动作,因为,以手指弯折会产生断裂的碎片,容易伤及手指及眼脸。
如以传统的思维,想要利用如碎纸机滚刀轮的方式将该储存媒体加以粉碎而销毁,虽然可以确保资料完全被销毁,但是要粉碎这些储存媒体,该种机器需要建构具有强大的动力与坚利的滚刀轮,方能将不同材料、硬度、厚度的媒体绞碎毁坏。可想而知的是,此种机器的零件组成与生产成本必然要比传统只是切削纸张的碎纸机要高出很多,产品的售价必然偏高,进而影响购买意愿与普及性。
探究储存媒体如光盘片的结构,主要是由印刷层、保护层、反射层及塑料基板四者所构成;其中,印刷层是以平版印刷将图案印在光盘片上;保护层是以硬化压克力树脂为材料,保护反射层免于氧化刮伤并作为印刷底面;反射层是以铝、黄金或铜合金制成,用以反射镭射光信号并为实际储存资料的所在;塑料基板是以光学级聚碳酸脂塑料制成,位于光盘片的光亮面,作为光盘片基座,具有支撑整个光盘片和透射镭射光作用。
由上述结构制成的光盘片的存取原理,是将镭射光投射在基板上,经折射而聚焦在信号面的反射层上,再由光学感测元件接收反射光,基板上的反射层会造成反射光的波长差异而产生0与1的数字信号,光盘片即由这种方式来记录资料。
在了解储存媒体如光盘片的结构及其存取原理后,本实用新型创作人跳脱传统思维,认识到此类型的储存媒体并不需要如同纸张一般必须粉碎化才算达到销毁资料的目的。只要有效的破坏保护层及基板,使反射层的资料无法被读取,即可谓资料已被销毁。
本实用新型创作人将此种新思维与传统的碎纸机结合成整体解决方案(total solution),设计出以第三滚刀轮与碎纸机原有的第二滚刀轮并列设置,并于碎纸机的机壳设置一光盘片等储存媒体的销毁入口,使碎纸机除具有纸张粉碎的功能外,还兼具有光盘片等储存媒体资料销毁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基本上是利用碎纸机原有的第二滚刀轮搭配一新设的第三滚刀轮,对光盘片表面构成刮损、切割、弯曲变形等破坏,使光盘片因被毁损而无法再使用或被读取而达到碎纸机同时具有销毁纸张与光盘片的双重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其中,碎纸机的机壳表面设置有两个入口,分别为纸张入口及光盘片入口,而置于碎纸机下方用以容纳废料的桶状承装容器,则以隔板区分为两个空间以相对容纳碎纸屑或被破坏后的信用卡、光盘片,以利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现以本实用新型一较具体的实施例,配合附图说明如下,以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各项结构特征,进而呈现出其功能与价值。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实施例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轮组平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刀轮组剖面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及第二滚刀轮粉碎纸张的动作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及第三滚刀轮破坏光盘片的动作图。
附图标记说明1碎纸机10机壳11纸张入口12光盘片入口13微动开关14微动开关15护边
16废料出口17废料出口20第二滚刀轮21第一滚刀轮22碎纸区23滚刀24马达30第三滚刀轮31光盘片破坏区32刀刃40纸张50光盘片60桶状承装容器61碎纸废料区62光盘片废料区63隔板如图1及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该碎纸机1具备有一般碎纸机应有的两只并列相对转动的碎纸用第一滚刀轮21及第二滚刀轮20,两只滚刀轮之间所形成的碎纸区22上方机壳10形成一纸张入口11,以供纸张40插入后被第一滚刀轮21及第二滚刀轮20碎化。
第二滚刀轮20与第一滚刀轮21并列的另一侧搭配有一专用于破坏光盘片的第三滚刀轮30,使第二滚刀轮20与第三滚刀轮30之间所形成的光盘片破坏区31上方机壳10形成一光盘片入口12,以供光盘片50插入后被第二滚刀轮20与第三滚刀轮30对其表面造成毁损使资料被破坏。
如图2及图3,第一滚刀轮21及第二滚刀轮20一般具有相互嵌入的滚刀23,以形成剪切效果来切碎纸张,但第三滚刀轮30与第二滚刀轮20的组合并没有明显的相互嵌入状态,因为如前述,光盘片50并不需要被绞碎,仅需破坏其表面即可达到销毁资料的目的,因此,第三滚刀轮30上间隔设置直径较大的滚刀23,形成突尖状的刀刃32对光盘片50产生如刻痕或弯曲变形等重点破坏。
本实用新型作为碎纸机时,如图4,首先将设于机壳10上的进纸/退纸(Auto/Reverse)按钮(图中未示)切换至进纸,使第一滚刀轮21呈逆时钟转动,并带动第二滚刀轮20呈顺时钟转动,如此,当纸张40自机壳10的纸张入口11插入并碰触微动开关13后将由碎纸区22被铰入相对转动的第一滚刀轮21及第二滚刀轮20碎化,完成销毁。此时,第三滚刀轮30因受第二滚刀轮20的带动而呈与第一滚刀轮21相同的逆时钟转动,所以此刻即便有光盘片40误自光盘片入口12插入也将无法被铰入。
相对地,当本实用新型作为破坏光盘片使用时,如图5,首先将设于机壳10上的进纸/退纸(Auto/Reverse)按钮(图中未示)切换至退纸,使第一滚刀轮21呈顺时钟转动,并带动第二滚刀轮20呈逆时钟转动,第三滚刀轮30则受第二滚刀轮20的带动而呈与第一滚刀轮21相同的顺时钟转动,如此,光盘片40自机壳10的光盘片入口12插入并碰触微动开关14,后将由光盘片破坏区31被铰入相对转动的第二滚刀轮20及第三滚刀轮30进行表面刮损、刻痕、弯曲变形等多重破坏,进而对电子储存媒体资料达到销毁的目的。同理,此时顺时钟转动的第一滚刀轮21将无法与逆时钟转动第二滚刀轮20对误自纸张入口11插入的纸张40进行铰入碎化。
简单的说,本实用新型基于安全考虑并避免机械故障,排除因人为因素错误操作而同步进行纸张40及光盘片50销毁破坏的可能。
此外,如图1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了防止使用者(尤其是幼童)误将手指(尤其是小拇指)以穿入光盘片50中心孔的手势,将光盘片50放入光盘片入口12而可能因光盘片50被机械向下绞入的力量拉扯而伤及手指,故本实用新型特别将光盘片入口12的一侧或两侧形成沿着入口12隆起的护边15,其隆起高度以无法将手指穿过光盘片50中心孔、插入光盘片入口12后光盘片50边缘能触及微动开关14激活马达24运转为原则,以进一步保障使用者的安全。
如图4及图5,碎纸机1相对于碎纸区2及光盘片破坏区31于下方个别设有废料出口16、17,用以容纳废料的桶状承装容器60则对应地由隔板63区分成碎纸废料区61与光盘片废料区62,以利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创新设计确具有结构精简、成本低廉与功能卓著的特点,已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条件,故依法提出专利申请。
权利要求1.一种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具备有公用碎纸机两只并列相对转动的碎纸用第一滚刀轮及第二滚刀轮,该两只滚刀轮间所形成的碎纸区上方机壳设有纸张入口,以供纸张插入后被第一滚刀轮及第二滚刀轮碎化;其特征为在第二滚刀轮与第一滚刀轮并列的另一侧设有一专用于破坏储存媒体如光盘片的第三滚刀轮,第二滚刀轮与第三滚刀轮间所形成的光盘片破坏区上方机壳10也设有一光盘片入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其特征为第三滚刀轮上间隔设置有若干直径较大的滚刀,突尖状的刀刃对光盘片产生如刻痕或弯曲变形等重点破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其特征为光盘片入口的一侧或两侧形成沿着入口隆起的护边,其隆起高度以手指穿过光盘片中心孔并插入光盘片入口后,光盘片边缘无法触及微动开关激活马达运转为原则。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其特征为碎纸机下方设有个别废料出口,用以容纳废料的桶状承装容器则对应地由隔板区分成碎纸废料区与光盘片废料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兼具毁损光盘片功能的碎纸机,该碎纸机除了具有两支并列相对转动的碎纸用第一及第二滚刀轮外,另设有一支专用于破坏信用卡、光盘片等的第三滚刀轮。碎纸机的机壳表面设置有两个入口,分别为纸张入口及光盘片入口,其中,纸张通过碎纸用第一及第二滚刀轮予以切削碎化,信用卡、光盘片则通过第二滚刀轮及第三滚刀轮予以破坏。置于碎纸机下方用来容纳废料的桶状承装容器则以隔板分为两个空间以相对容纳碎纸屑或被破坏后的信用卡、光盘片,以利垃圾分类,资源回收。
文档编号B02C18/14GK2488591SQ01229
公开日2002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5日
发明者张应升 申请人:张应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