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50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点播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领域里一种手工施肥点播工具。
目前公知的播种机械都是先开沟、再点籽施肥、覆土镇压完成播种作业,或人工刨坑,后面一人点肥、一人点籽、再一人覆土踏压、3-4人完成点播作业。普遍存在着作业过程开放、间隔时间长、破坏墒情,做无用功多耗能大作业成本高,保苗率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黑龙江省农机研究院张树财曾设计了一种惯摆式施肥点播部件并申请了专利(专利号89220137.1),1993年放弃专利权。1998年本人(张旭生)曾设计了一种新摆式施肥点播器,申请专利并被国家专利局授理,由于方案不理想而放弃申请。
已有摆式施肥点播部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点播器壳体下部的排肥鸭嘴和排种鸭嘴出口在一个垂直平面内,排入穴底的种籽化肥分不开而烧籽;壳体安装手柄的管接头偏上,作业时重心不稳;输肥、输种管弯曲90°进入壳体分肥室和分种室的,影响种肥的畅通和作业质量;搭肩式贮种袋和贮肥袋不适用,影响作业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由一个人操作能独立完成侧深施底肥同时点籽、瞬间自动覆土的封闭式点播器,不仅能使种肥分开,而且操作方便、稳定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是在已有惯摆式施肥点播部件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由点播器壳体、羊角摆、窝眼海棉体、扭黄、盖板、盖板螺母、限深板及螺丝等另件组成的镐头总成和手柄、输肥管、输种管、“U”型卡、种肥箱组成,它的外形像小镐。改进方案是在壳体下部设有一个半封闭排种短鸭嘴和一个半封闭式的排肥长鸭嘴,两个鸭嘴的出口一个在左前方,一个在右后方,中间有距离、有隔板,以保证排入穴底的种、肥分开而实现侧深施底肥;将壳体安装手柄的管接头设计在壳体扁园筒水平中心线的下方降低作业重心;分肥室和分种室的进口的中心线与壳体手柄管接头水平中心线一致或平行,使输肥管和输种管与分肥室和分种室采取直通式联接,取代已有弯曲的90°的联接方式;采用了背伏式种肥分置一体箱。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由一个人操作不仅能在瞬间完成一穴的侧深施底肥、点籽和自动覆土的全过程,而且能把种肥分开、作业稳定可靠、操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图2是
图1的A-A剖视图。
图3是
图1的C-C剖视图。
图4是
图1的B-B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是图5的D-D剖视图。

图1.肥箱 1′种箱 2.输肥管 3.输种管 4.手柄 4′手柄(贮种管) 5.U型卡 6.手柄固定钉 7.限深板螺丝 8.限深板 9.限位铁 10.点播器壳体 11.扭簧 12.壳体中心轴 13.羊角摆 14.窝眼海棉体 15.壳体分肥室 16.壳体分种室17.壳体排种鸭嘴 18.壳体排肥鸭嘴 19.壳体盖板 20.盖板螺母 21.手柄(贮种管)盖 22.卡钉 23.壳体手柄管接头在
图1所示实施例中、羊角摆(13)在头部与摆轴平行圆周有两个窝眼,面对窝眼看左侧为分种窝眼,右侧为分有肥窝眼。窝眼海棉体(14)粘在窝眼底部。扭簧(11)套装在壳体(10)侧壁中心轴(12)根部,一端固定侧壁上,另一端挑到套装在中心轴(12)上的羊角摆(13)的下部,在壳体(10)的上限位铁9的作用下,羊角摆(13)处于上止点位置,其分种分肥窝眼正对壳体(10)的分种室(16)和分肥室(15)并分别与壳体(10)下部的排种鸭嘴(17)和排肥鸭嘴(18)相对应。盖板(19)套袋在壳体中心轴(12)上用螺母(20)紧固。手柄(4)一端装入壳体(10)的手柄管接头(23)内用螺钉(6)固定。输肥管(2)、输种管(3)用两道“U”卡(5)及钉(22)固定在手柄(4)上、一端分别与壳体分肥室(15)和分种室(16)相联接,另一端与肥种箱(1.1′)相联接。其特征是点播器壳体(10)下部的排种短鸭嘴(17)和排肥长鸭嘴(18)是半封闭的,两嘴进口处呈“ 型(见图4B-B),出口各自呈“∩”型开口,尖部相对位置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二者中间有距离、有隔板;壳体(10)的分肥室(15)和分种室(16)的进口的中心线与壳体安装手柄的接头(23)的中线是平行的;壳体安装手柄的接头(23)是设置在园筒水平中心线之下即在分肥室(15)和分种室(16)的下方(见图2所示);采用背伏式种肥分置一体的种肥箱。
在图5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羊角摆(13)的分肥窝眼是在面对窝眼的右上方、而分种窝眼是在左下方。壳体(10)手柄联接管头(23)兼分种室(16)的出口在壳体侧面左侧正对羊角摆(13)的分种窝眼并与壳体(10)下方的排种短鸭嘴(17)相对应;壳体(10)的分肥室(15)在手柄管接头即分种室(16)上方、其出口在右侧,并与壳体下方的排肥长鸭嘴(18)相对应。窝眼海棉体(14)粘在羊角摆(13)的窝眼底部;扭簧(11)套袋壳体中心轴(12)的根部、一端固定在壳体侧壁上,预紧后另一端挑到套袋在壳体中心轴(12)上的羊角摆(13)下部,在限位铁(9)作用下,处于上止点位置、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与壳体分种室(16)分肥室(15)对齐。盖板套装在壳体中心轴(12)上用螺母(20)紧固;限深板(8)用螺丝(7)固定壳体(10)鸭嘴根背部。手柄即贮种筒(4)一端套装在壳体手柄管接头(23)上用螺钉(6)固定,另一端用盖(21)盖上;输肥管(2)用两道“U”卡(5)及卡钉(22)固定在手柄(4′)上,一端与贮肥箱(1)相联接,另一端与壳体(10)的分肥室(15)相联接。其特征是壳体(10)下部的排种短鸭嘴(17)和排肥的长鸭嘴(18)是半封闭的、两嘴的中上部断面呈 形(见图4)所示,尖部断面各自呈“∩”型开口、鸭嘴尖部相对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二者之间有距离、有隔板;壳体(10)的手柄管接头(23)兼分种室(16)设在分肥室(15)的下方;分肥室(15)进口的中心线与壳体手柄管接头(23)的水平中心线相平行。壳体分种室(16)的出口在左侧、分肥室(15)出口在右侧(见图6所示);与壳体分种室(16)、分肥室(15)相对应的羊角摆(13)的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是一左一右,一下一上;采用背状式肥料箱(1)。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在自由状态时,羊角摆(13)在扭簧(11)的预紧扭力和上限位铁(9)的作用下而处于上止点位置,此时分种窝眼和分肥窝眼正对壳体(10)的分种室(16)和分肥室(15)进行分种、分肥。窝眼底部的海棉体(14)可根据种子和化肥颗粒变化而自动变化窝眼的空间大小防止喀籽。当作业镐头刨入土壤一定深度,在土壤阻力及限深板(8)的作用下而停止时,羊角摆(13)在自身惯性力作用下而烧壳体中心轴(12)转动,羊角摆(13)的圆弧面将分种室(16)、分肥室(15)封死,当羊角摆(13)转到下限位铁(9)而停止时,进入羊角摆(13)分种窝眼的种子和进入分肥窝眼的化肥经过排种短鸭嘴(17)和排肥长鸭嘴(18)排入穴底;瞬间羊角摆的惯性力消失、在扭簧(11)的扭力作用下而复位到上止点位置进行下次分种、分肥。当镐头抬起时,鸭嘴(17)、(18)背后发生很小位移的土壤自动复位而实现侧深施底肥封闭点播作业。一个人手持镐把,边走边创即可独立进行封闭式侧深施底肥点播作业。
权利要求1.一种点播器,由点播器壳体(10)、羊角摆(13)、窝眼海棉体(14)、扭簧(11)、盖板(19)、盖板螺母(20)、限深板(8)、限深板螺丝(7)、手柄(4,4’)、手柄固定螺丝(6)、输肥管(2)、输种管(3)、种肥箱(1,1’)、U型卡(5)、卡钉(22)、贮种筒盖(21)组成,其中壳体(10)是本实用新型的基础工作部件,上部呈扁园筒形,在扁园筒的中心有与封闭侧壁垂直的壳体中心轴(12),在扁园筒的水平中心线左侧有分种室(16)、分肥室(15)和手柄管接头(23),在扁园筒的下部有排种短鸭嘴(17)和排肥长鸭嘴(18),两室隔板与两嘴隔板相对应并在与中心轴(12)垂直的一个平面内;窝眼海棉体(14)粘在羊角摆(13)的窝眼底部;扭簧(11)套装在壳体中心轴(12)的根部,一端固定在扁园筒的侧壁上,预紧后另一端挑到套装在中心轴(12)上的羊角摆(13)的下部;在上限位铁(9)的作用下,羊解摆(13)处于上止点位置不动;盖板(19)套装在中心轴(12)上用螺母(20)紧固,周边与壳体(10)止口配合;限深板(8)用限深板螺丝(7)固定在壳体(10)两鸭嘴的背部;手柄(4或4’)与壳体手柄联接管头(23)相联接用螺丝(6)固定;输肥管(2)和输种管(3)用两道“U”卡及卡钉(22)固定在手柄4或4’上,一端与分种室(16)和分肥室(15)相联接,另一端与种肥箱(1,1’)相联接,其特征是点播器壳体(10)的分肥室(15)和分种室(16)的入口与输肥管(2)、输种管(3)的联接呈水平直通式联接,壳体(10)下部的排种短鸭嘴(17)和排肥长鸭嘴(18)呈半封闭式,出口分开有距离,尖部相对位置是一左一右、一前一后两者中间有距离、有隔板;壳体手柄联接管接头(23)位于扁园筒水平中心线以下即分肥室(15)的下方,羊角摆(13)的窝眼底部粘有海棉体(14)能自动调节窝眼空间大小,种肥箱(1,1′)为背状式种肥分置一体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器,其特征是手柄联接管头(23)是在分种室(16)和分肥室(15)的下方,分种、分肥室纵向剖面呈 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播器,其特征是点播器壳体的手柄联接管头(23)兼为分种室(16),是在分肥室(15)的下方,两室的纵向剖面呈“曰”型,分肥室的出口在右侧,而分种室(16)的出口在左侧,与其对应的羊角摆(13)上的分肥窝眼和分种窝眼是一上一下,一右一左。
专利摘要一种能侧深施底肥,封闭点播的点播器属于农业机械领域里一种手工工具。为解决已有摆式点播部件种肥不分、作业不稳、操作不便而设计本实用新型,其特征是点播器壳体下部的半封闭排种短鸭嘴和排肥长鸭嘴的进口及中上部呈“”型,下部分别呈“∩”型,尖部相对位置是一前一后,一左一右中间有隔板、有距离能使种肥分开;安装手柄的管接头在壳体扁圆筒水平中线之下,降低了作业重心而平稳;壳体分种分肥室的进口与输种管和输肥管采用水平直通式联接;种肥箱为背伏式分置一体箱,操作方便可靠。
文档编号A01C15/00GK2520628SQ01280458
公开日2002年11月20日 申请日期2001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2月29日
发明者张旭生 申请人:张旭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