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54324阅读:7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栽培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国内外农作物品种改良的主要目标是狠抓高产、优质、多抗水稻的引育种工作。我国过去长期以来是以水稻产量高产作为主要的引、育种目标。如珍珠矮和粘谷杂交水稻(二、三系杂交稻)在水稻生产上,曾作过重大贡献。但是,我国大面积水稻生产也出现过品质差、抗性不强的问题。如2002年6月1日在重庆晚报头版头条刊载的重庆市铜梁县XX镇村户杂交水稻减产问题,又如重庆市云阳县1993年高寒山区水稻发生严重稻瘟病,吊颈瘟等也曾使该县杂交水稻产量受到严重影响。近年又遇上雨水偏多,杂交水稻前期遇低温寒害烂秧严重,后期遇高温湿害、病虫害较多,杂交水稻生产不同程度又受到影响。另外糯稻品种的问题,一直影响着三峡库区糯制食品的发展与提高。针对过去水稻在选育、引育种方面存在的问题,水稻生产特别是糯稻生产应把抓产量为主,转变为抓产量、质量并重的高产、优质、多抗的水稻新品种作为当前和今后的长期任务。

发明内容
为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提供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技术。其技术内容如下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采用提纯复壮、单株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隔离繁殖方法1)提纯复壮程序当年引进复合良种在一般大田里,春播后,秋收前吊选;2)第一年建立单株选种田,栽单株为1000-2000株,单株的间距为12-15cm,行距18-22cm,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进行三次选择,穗选100-200个单株穗,成熟时按单株进行单收、单贮;
3)第二年株系比较鉴定,评选鉴定时,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评选三次,精选5-10个株系,成熟时再按株系进行单收、单贮;4)第三年,株系繁殖,在繁殖中,如发现有变异混杂的随时去掉,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所述单株选种田,要求中等肥力土质的田块,水利方便,实行有机足肥、壮秧、稀栽、单株栽插。
播种期与种子处理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惊蛰”前后至“清明”播种;播种前种子选晴天晒0.5-1天后用45-50℃温热水浸种1-2天,快速催芽用促催剂加入水中浸泡种籽一天左右,待种子浸泡涨后,滤干水,再准备碎细煤炭灰,与浸泡涨的“复合糯稻”谷种混匀,其谷种与炭灰之比为1∶1,装于木桶或瓦钵内,盖稻草一公分厚再封膜,置放室内温暖处1-2天即可发根长芽;播种量和秧龄培育分蘖壮秧,“两段育秧”亩需播量1公斤左右;稀播盖膜一段育秧或露地湿润育秧、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20公斤左右,秧龄30-40天;一次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10-15公斤,秧龄可延迟到45天左右;两段秧合计秧龄期不得超50天。
采用本发明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培育的“复合糯稻”具有早熟,即比“香糯”等糯稻种早熟10多天;多抗即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还抗高温湿害、低温冷害;优质即出产的籼型糯米质量优良,经化验出的17种氨基酸,其中胱氨酸、赖氨酸等四种氨基酸比一般糯米高出百分之几至一倍以上。要掺30%左右的粘米才能做成汤圆,用“复合糯米”制成的复合糯桃片糕、复合糯醪糟、复合糯糍粑,比一般糯米制成的上述糯制食品即糯又好吃,色泽如白玉、滋润可口。比农平二系糯稻、中糯一号等数个糯稻品种好,与泰国的高价糯米相当;高产即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较大面积亩产6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700多公斤;出糙率77%,为国家二级标准;精米率70%左右,为当今诸多糯稻之首。


图1是本发明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本发明采用提纯复壮、单株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隔离繁殖方法。本发明是一种籼型“复合糯稻”良种的引育种和栽培相结合的配套高产引种在当年成熟收获前进行栽培技术。例如引进加拿大的“复合糯稻”良种,当年对引进的“复合糯稻”良种进行提纯复壮程序在一般大田里春播,秋收前吊选;穗选后,第一年建立单株选种田,选种田要求中等肥力土质的田块,水利方便,实行有机足肥、壮秧、稀栽、单株栽插,单株的间距为12-15cm,行距20cm左右,栽单株为1000-2000株,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要进行三次选择,穗选100-200个单株穗,成熟时按单株进行单收、单贮;为下一年进行株系比较鉴定,评选鉴定时,必须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评选三次,精选5-10个株系,成熟时再按株系进行单收、单贮,为下一年优选种子;再下一年为株系繁殖,在繁殖中,如发现有变异混杂的要随时去掉,以保证种子的纯度;即单株圃、株系圃、原种圃“三圃制”隔离繁殖,提纯复壮,三年完成;选种提纯工作,必须做到一专即专人负责;二防防止霉烂、防止病虫鼠雀危害;三清即清洁种子、用具和晒坝;四单即单收、单打、单晒和单贮,以及两严即严防混杂、严防差错,保证种子的纯度高、质量优;下一道农艺,在栽培技术上有以下几条农艺技术要求1.播种期与种子处理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惊蛰”前后至“清明”播种,播种前选晴天晒0.5-1天后用45-50℃温热水浸种1-2天,快速催芽用促催剂加入水中浸泡种子一天左右,待种子浸泡涨后,滤干水,再准备碎细煤炭灰,与浸泡涨的“复合糯稻”谷种混匀,其谷种与炭灰之比为1∶1,装于木桶或瓦钵内,盖稻草一公分厚再封膜,置放室内温暖处1-2天即可发根长芽;准备秧田,在根长1cm左右,芽现白时,于适期播种范围内偏早播种,采取旱育盖膜育秧还可适当提前在“雨水”前后催芽早播;旱育密播的采用“两段育秧”或稀播盖膜,亦可露地湿润稀播,一次培育多蘖壮秧;育苗期的土壤,可进行调酸(PH3-4)处理,增强耐寒性;双季“复合糯”晚稻,在“芒种”前后浸种,6月中旬初稀撒种,一次培育多蘖健壮秧苗。一季“复合糯”晚稻,在5月底、6月初浸泡种,“芒种”前撒完。
2.播种量和秧龄培育分蘖壮秧,“两段育秧”亩需播量1公斤左右;稀播盖膜一段育秧或露地湿润育秧、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20公斤左右,秧龄30-40天;一次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10-15公斤,秧龄可延迟到45天左右;两段秧合计秧龄期不得超过50天。加强秧田管理,严格去杂除稗,防止青枯和立枯病;“复合糯稻”秧苗叶窄、直立、矮小、叶色浓绿,是区别于其它糯稻和粘谷二、三系杂交水稻种苗的重要特征。
3.本田种植规格与长根处理“复合糯稻”系中等发蔸能力,高光效株型结构,栽秧时必须根据田的肥力,东、西行向,栽20×13cm或(26+13)×10-13cm或17×17cm,每蔸栽1-2粒株,发蔸6-7蘖含主穗的分蘖苗,保证亩栽2.0-2.5万窝,基本苗18-20万蘖穗;栽秧时,如发现根系过长,可剪短至2cm左右的根系,浅栽促返青快。
4.施肥方法以有机肥为主,本田在施足底肥、早追施促蘖肥的基础上,对苗弱的补施有机肥,均可用氮、磷、钾复合肥或复混肥20公斤左右或尿素10公斤左右;秧田期于三叶期后,早施“分蘖肥”,栽秧前一周左右施好“送嫁肥”,促其长成多叉片子秧;留蓄再生稻的在收获前5-7天浅水施促苗肥,以有机肥为主,配施氮、磷、钾复合肥8-10公斤;早稻收割后留7寸左右稻椿,收后5天左右,亩施以有机肥为主的人畜猪粪水15-20挑左右泼施促苗肥,亦可用氮、磷、钾复合肥8-14公斤或尿素5公斤左右;抢晴天收九成黄熟,上午收获的稻把子放于稻椿上晾晒,下午收回室内脱粒,切忌用拌桶搭谷。
5.种植条件“复合糯稻”适宜种植在海拔1000公尺左右以下,凡能种植“汕优”、“D优”、“岗优”系列籼型三系杂交水稻的地方,均适宜种植“复合糯稻”;最适宜前茬作物油菜、胡豆、蔬菜禄肥等田。另外,再生稻地区亦可留蓄“复合糯”再生稻。
存在的缺陷苗秧耐低温性差,调酸栽培可提高耐低温的能力;出穗黄熟期遇绵雨高温天气易得少量几粒“曲霉病”;上述病虫害秧苗和本田期内均可不用喷撒农药。采取摘除“曲霉病”粒后深埋入土中可避免下年传播。在严重螟虫、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年,较杂交水稻轻感螟虫、卷叶虫,亦可不须喷施农药。采用虫害萌发初期,人工摘除卵块烧毁、深埋,防重于治。
该良种基本上是不用农药的“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糯稻良种。
本发明涉及的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技术,首先在种子上下功夫,摸索出“复合糯稻”良种隔离繁殖“三圃制”提纯复壮选优,保持遗传种性,逐步提高多次应用而不衰的生态良种;其次结合当代先进的新技术,在种子快速优质催芽,播在旱育水管,多途径培育低位多蘖多叉壮秧,栽入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田块里,然后科学用好肥、水,按水稻生理不同生育时期需肥、需水规律,科学应用;不需或基本不用农药,用肥以有机肥为主,氮、磷、钾复混肥,加上关键时期根外喷施多元复合肥,应用自然免耕法,天气预测宏观控制,靠微观硬技术投入,夺取中国“复合糯稻”绿色糯制食品优质良种的高产丰收。
权利要求
1.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提纯复壮、单株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隔离繁殖方法,其具体步骤为1)提纯复壮程序当年引进复合良种在一般大田里,春播后,秋收前吊选;2)第一年建立单株选种田,栽单株为1000-2000株,单株的间距为12-15cm,行距18-22cm,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进行三次选择,穗选100-200个单株穗,成熟时按单株进行单收、单贮;3)第二年,株系比较鉴定,评选鉴定时,在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别评选三次,精选5-10个株系,成熟时再按株系进行单收、单贮;4)第三年,株系繁殖,在繁殖中,如发现有变异混杂的随时去掉,以保证种子的纯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单株选种田,要求中等肥力土质的田块,水利方便,实行有机足肥、壮秧、稀栽、单株栽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播种期与种子处理在气温稳定在10℃以上,“惊蛰”前后至“清明”播种;播种前选晴天晒0.5-1天后用45-50℃温热水浸种1-2天,快速催芽用促催剂加入水中浸泡种籽一天左右,待种子浸泡涨后,滤干水,再准备碎细煤炭灰,与浸泡涨的“复合糯稻”谷种混匀,其谷种与炭灰之比为1∶1,装于木桶或瓦钵内,盖稻草一公分厚再封膜,置放室内温暖处1-2天即可发根长芽;播种量和秧龄培育分蘖壮秧,“两段育秧”亩需播量1公斤左右;稀播盖膜一段育秧或露地湿润育秧、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20公斤左右,秧龄30-40天;一次培育分蘖壮秧的秧田亩播10-15公斤,秧龄可延迟到45天左右;两段秧合计秧龄期不得超50天。
全文摘要
一种早熟多抗优质高产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采用提纯复壮、单株圃、株系圃、原种圃的“三圃制”隔离繁殖方法。采用本发明籼型复合糯稻良种配套栽培方法培育的“复合糯稻”具有早熟,即比“香糯”等糯稻种早熟10多天;多抗即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还抗高温湿害、低温冷害;优质即出产的籼型糯米质量优良,经化验出的17种氨基酸,其中胱氨酸、赖氨酸等四种氨基酸比一般糯米高出百分之几至一倍以上。高产即平均亩产500公斤左右,较大面积亩产600公斤左右,最高亩产700多公斤;出糙率77%,为国家二级标准;精米率70%左右,为当今诸多糯稻之首。
文档编号A01G16/00GK1415184SQ0213359
公开日2003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8日
发明者张国清 申请人:张国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