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诱除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024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光诱除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光诱除蚊装置。
雌蚊叮咬人或动物,传播多种疾病,是最主要的卫生害虫之一。为了消灭蚊虫,除了应注重环境卫生外,最常用的手段是喷洒杀虫剂或燃蚊香,这虽可灭蚊驱蚊,但也污染了环境。市场上还可见到各式电子驱蚊或灯诱灭蚊器,也只能是扑杀部份成蚊。公知只有从控制蚊幼虫孳生入手,才是防制蚊的根本办法,这种杀灭蚊幼虫的装置最近几年也已出现。例如1997年6月25日公告的CN225663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就公开了一种蚊子幼虫捕灭器,这种装置应用微型控制电路及电机启动捕虫网捕杀蚊子幼虫,该装置的结构较复杂,设备成本偏高。2001年1月3日公告的CN1278702A的中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灭蚊繁殖容器,利用杀虫剂毒杀飞来产卵的雌蚊,使用杀虫剂的缺陷是污染环境。2002年1月15日公告的6338220号的美国发明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根除蚊子的装置,该装置利用容器中的水诱蚊产卵,当蚊虫尚未羽化为成蚊时,利用一种设备把水倒光,蚊幼因缺水而死,该项技术需要一个重复注水与排水的设备,造成设备成本偏高。生活住宅区的污水井和道路雨水井是蚊虫的主要孳生地,井里僻静和阴湿的小生态环境为蚊虫提供了栖息场所,井下沉淀池的积水又是雌蚊喜欢产卵的小型水体。现有的防制技术是污水井采用全封闭的箅子作井盖以隔绝蚊虫进出,而雨水井隔离蚊虫的装置有封闭排水箅。例如,1990年4月25日公告的CN2056436U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封闭排水箅,利用封闭板的自重来封闭箅孔,该技术的缺陷在于顺水而来的杂物易卡口产生缝隙而导致失封,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还公开了多款封闭排水箅。据在我国南方的大城市调查,迄今尚未发现有防蚊的雨水井箅子的专利技术进入实际应用的案例。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以仿生学为基础的光诱除蚊装置。这种光诱除蚊装置的技术方案是以暗室中的小型水体诱蚊产卵,育成孑孓,以阳光诱控孑孓从阴暗的产卵腔室游向明亮的养虫室,以隔离网或隔离层囿困羽化出的成蚊。根据该技术方案,本发明可设计成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专门用于控制现代生态住宅的居室与庭园的孳生蚊虫;还可以设计成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用于控制森林公园等大型绿地的孳生蚊虫;还可以设计成雨水井、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专门用于诱灭雨水井或污水井里的蚊子幼虫,从而达到控制蚊虫孳生的目的。
莳养花草是一种普遍的爱好。然而,以容器水培花卉时,常遇到孳生蚊虫的问题。有些地方是把花盆放在托盘里莳养的,当雨季到来时,托盘里盛满了雨水,又招引蚊虫在水中迅速繁殖。本发明的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显著优点是既栽花又能除蚊,而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包括可盛水的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上隔层15。所述产卵腔室2之壳体从缸口5伸入到缸体1内腔;所述产卵腔室2的底壁8下方有一个密封的空气腔10,起浮箱的作用,托起产卵腔室2之壳体随着缸体内水位的升降而上下自由浮动,同时又能使产卵腔室2保持有5-7cm高的水位。所述底壁8与下底板11交接处还开有一个导气口9,导气口9把底板11下方的空气排净,以免产生多余的浮力。所述产卵腔室2的侧壁4的外形与缸口5的内部的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光滑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这有利于产卵腔室2作上下浮动。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和养虫室3明亮的效果,缸体1由透明的材料制成,产卵腔室2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缸的上隔层15是一个可植花草的凹陷槽,凹陷槽的底面6有隔离网,该隔离网透水透气,又可阻挡成蚊外逃。缸的侧壁上方开设有气窗7,气窗7的功能是采光通气,下大雨时起溢流作用;因装有隔离网,且网眼细密,蚊卵、蚊幼与成蚊均无法从气窗7外逃。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改进,位于产卵腔室2下部的缝隙12与养虫室3相通,缝隙12的高度约1cm,长度约8cm。如此宽的缝隙,孑孓完全可以自由的进出。孑孓之所以安居在养虫室3生活,不愿再返回产卵腔室2,主要是受从缸体1外面射进的阳光所控制。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剖视图;图2是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主视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
图1之A部放大示意图。
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诱装置的结构如
图1和图2所示,由缸体1和产卵腔室2构成。产卵腔室2之壳体插入缸体1内腔,分隔出养虫室3和羽化室14;产卵腔室2的侧壁4上方靠近顶壁16处开有数个诱蚊口17,该产卵腔室2的高度等于缸口5的顶端到缸体1的底壁13的高度与诱蚊口17的高度之和。当水位降低,产卵腔室2的底壁8落到缸底13时,诱蚊口17仍然开着,雌蚊照常飞入产卵。产卵腔室2的侧壁4下方靠近底壁8处开有数条缝隙12,底壁8为锥形体。
请参看图3,沿A-A线的剖面正好通过上隔屋15的底面6。图中所示横墙18连接缸体1和缸口5,这种结构既坚固又节省材料。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可将其安置于生活住宅的庭园、阳台或窗台上。请同时参看
图1,雌蚊从产卵腔室2上方之诱蚊口17飞入,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因产卵腔室2较阴暗,而养虫室3光照充足明亮,孑孓在光的引诱下,从产卵腔室2下方的缝隙12游出,在养虫室3的水域里觅食与活动。由于养虫室3水温较高,水中藻类等微生物含量也高,孑孓很喜欢在这种小型水体中生活,不再返回产卵腔室2。请参看图4,图中箭号所示是孑孓在光诱控下迁移的路线。孑孓在养虫室3完成了化蛹至羽化的生活史,成蚊也有趋光性,企图从气窗7飞出,但因其镶着隔离网无法逃逸,只能滞留在羽化室14内饥渴而死。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当缸体1由透明材料制作时,把上隔层15的隔离网抬升到缸体1的顶端,增加了羽化室14的高度。此时,养虫室3可水培观赏植物,从外部可以清楚地观赏到蚊子幼虫在水里作上下游动,在水面下呼吸;还可观赏到幼虫化蛹,蛹羽化为成蚊的生活史;同时还可观赏到植物根茎叶的生长。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因此成为一种有趣的植物学和昆虫学启蒙教育的教具。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请同时参看
图1和图2,当缸体1由不透明材料,如石材、金属、高性能塑料、工程塑料、玻璃钢或陶瓷等制作时,其气窗7应开设足够大,以采集足够的光线,同时可利用上隔层15开设装有隔离网的天窗采光。上述建材易加工成外观美丽且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工艺品,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推广也有助于拓展这些工艺建材的应用领域。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上隔层15可培植花草,成为与环境相协调的园林景观,又是高舒适度生态住宅的灭蚊设施。
作为本发明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蔬菜可种植于上隔层15或水栽于养虫室3内,成为家庭微型菜园,既种菜又解决了灭蚊的问题。
处于湿热地带的森林公园是蚊虫的又一孳生地,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显著优点是既可诱蚊灭蚊,又可在缸里填泥栽花,成为与环境协调的一道景观。
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包括可盛水的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和上罩网6。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又一种改进,诱蚊口17是开设在缸体1上部并靠近上罩网6处的。诱蚊口17的朝向又有两种,一种是沿水平方向向外开口型的,请参看图5,这种花缸缸体有半截埋入地下,使诱蚊口17的腔口下底面与绿地地面水平;另一种是朝地面型的,请参看图8,这种花缸是放在地面上的。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又一种改进,请参看图5和图8,为达到羽化室14和养虫室3明亮的效果,缸口上笼罩着一张由透明塑料一次铸成的网,由于网眼细密,蚊子飞不进也飞不出,但阳光可射入,雨水也可滴入缸里。在气温较高的夏季,这种罩网有利于通气,对缸里所培植的花木生长有利。在冬春季节,气温较低,上罩网6可用透明的塑料薄膜代替,透明的塑料薄膜提高了缸体1内的温度,这对缸内培植的花木的生长是有利的,同时,由于水温升高,也提高了诱控蚊虫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请同时参看图5、图6。产卵腔室2之壳体筒形隔墙4由不透明的高性能塑料制成,向下弯曲插入水里,筒形隔墙4的内壁与活动套筒11的内壁均涂成黑色,而外壁面涂成与缸体1内壁一致的颜色。为进一步达到产卵腔室2的阴暗效果,在诱蚊口17的正前方种植丛状的枝叶浓密的灌丛16,这样既挡住阳光,又能招引蚊子在灌丛16中栖息。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改进,请参看图5、图8。产卵腔室2的下部是完全开口的,若是雌性伊蚊在产卵腔室2的水面产卵,其卵会沉到缸底,幼虫孵出后受阳光所控制,一直在养虫室3生活;若蚊卵是在产卵腔室2的水面孵化成幼虫的,则幼虫受阳光所诱控,从产卵腔室2的下部开口游进养虫室3,并在此完成生活史,图中箭号所示是孑孓在阳光诱控下的迁移方向。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改进,为确保缸体1有较好的耐候性,缸体1可采用石材、陶瓷、钢筋混凝土预制件、金属或高性能塑料等建材制成,请参看图5、图8,缸体1如果是陶制的,其内外缸壁可保持自然的枯叶色;如果是钢筋混凝土预制的,则外壁可上彩色,内壁只需保持混凝土的原色;如果是瓷材制成的,外壁可描绘彩色图案,内壁则保持白色;如果是高性能塑料制成的,外壁可绘彩图,内壁面涂成近似枯叶的颜色。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改进,请参看图5,诱蚊口17的下底面与绿地的地表面水平,这样地表的泾流可从诱蚊口17向缸体1内注水,这比单纯依靠从上隔网6承接雨水有更充足的水源。如此,不用安装给水设备,节省了费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5是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剖视图;图6是图5所示沿B-B线的剖视图;图7是图8所示沿C-C线的剖视图;图8是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另一种实施方式的剖视图。
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结构如图5、图6所示,由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和上罩网6构成。花缸可承接雨水也可接受地表泾流水,在枯水季节,缸体1内的水位下降,产卵腔室2之壳体筒形隔墙4外的活动套筒11也随之下降。由于活动套筒11的高度和筒形隔墙4的垂直部分的高度之和大于诱蚊口17下底面到缸体1底壁的高度,故当活动套筒11下端面降至缸体1内底壁时,活动套筒11的上部仍套住筒形隔墙4的外壁,羽化室14仍处于隔离状态。活动套筒11的下部开设有几个缺口12,由于自身的重力作用,当活动套筒11降至缸底时,缸体1内仍有少量水,雌蚊还会从诱蚊口17飞入产卵腔室2内产卵,产卵腔室2的幼虫仍可通过缺口12游进养虫室3,仍可继续诱控蚊虫。请参看图5,活动套筒11下部的外壳上粘贴着由泡沫塑料制成的浮筒10,当降雨水位上升时,浮筒10撑托活动套筒11往上升,使产卵腔室2内保持稳定的水位。由于所述筒形隔墙4的外形与活动套筒11内部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活动套筒11可上下自由浮动。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看图5、图6。在森林公园的林荫下或林中空地上,开挖可容纳缸体1下半部的洞穴21,把缸体1放置于洞穴21内,使诱蚊口17的下底面与地面水平。在缸体1外壳与洞穴21的间隙内填土并压实,在诱蚊口17的正前方栽植水鬼蕉等适合当地生长的灌丛16挡住阳光。下雨时,雨水从上罩网6落进缸体1内,地表泾流水也会通过诱蚊口17,再经产卵腔室2进入缸体1内。若下暴雨,多余的水经诱蚊口17向外溢流。缸体1内可水栽花卉。
如果安装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地方缺少草木,可用人工栽植的方法在花缸1周围栽植浓密的灌草丛作绿篱,这种绿篱所产生的避风与阴湿的环境,有利于招引蚊虫前来栖息与产卵。经过人工修剪雕饰的绿篱同时也成为一道植物景观。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改进,请参看图7、图8。诱蚊口17是向下开口的,外挡光墙16上部连接缸体1的上部壳体,下部悬空;内挡光墙41的下部连接缸体1壳体,上部留空,上部的两侧与外挡光墙16的下部两侧相连,构成椭圆形的朝地面的诱蚊口17。请参看图7、图8,为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的效果,外挡光墙16、内挡光墙41和产卵腔室2之拱形隔墙4由不透明的材料,如石材、钢筋混凝土、玻璃钢、金属、陶瓷和高性能塑料等制成时,内壁面应涂成黑色。由于产卵腔室2的壳体拱形隔墙4紧贴在缸体1的内侧壁上,且拱形隔墙4的外壁面颜色制成与缸体1内壁的颜色一致,这种设计使诱蚊口17和产卵腔室2处于较隐蔽的状态。其外表雅观,在缸里栽花可取得较好的观赏效果。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改进,拱形隔墙不加设活动套筒11,其下部开口与缸底面的间距12是固定的,这种设计的优点是结构更加简单,缸体1与筒形隔墙4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请参看图8,图中箭号所示是蚊子幼虫在光引诱下从产卵腔室2底部经过间距12游向养虫室3的迁移路线。
作为本发明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的另一种实施方式,请参看图7、图8。把该装置摆放在森林公园的林中空地地面上,在缸里填泥栽荷花,以产卵腔室2的小型水体引诱雌蚊产卵,以明亮的养虫室3诱控蚊子幼虫。在雨水丰沛的地区,只需从上罩网6承接雨水,既养花又除蚊,如遇干旱,再另补水。
本发明光诱除蚊装置的有益效果之一是把雨水井和污水井里的污水作为诱蚊产卵的天然引诱剂,再以阳光把蚊子幼虫诱杀在井里,同时不必使用闸板封堵雨水井的箅孔,不影响正常的雨水排放,管理及维护都十分简便。
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和箅子32,请同时参看图9、
图10。所述中隔墙4与天窗板6连接成一片,天窗板6上部连接靠近缸口外沿5的侧墙38,两侧分别连接侧墙37、39,下部连接中隔墙4。中隔墙4的两侧分别连接侧墙37和侧墙39,下部伸入到沉淀池19里的适当深度,从而把缸体1的内腔分隔成两部分天窗板6下面与外界隔离的空间是羽化室14,羽化室14底下的水域是养虫室3,中隔墙4与侧墙40之间的空间及下面的水域是产卵腔室2。所述挡光板16成向缸体1中部倾斜状,其上部连接靠近缸口外沿5的侧墙40,两侧分别连接侧墙37、39,挡光板16靠近中隔墙4的一边悬空,与天窗板6之间的缺口处为诱蚊口17,诱蚊口17也是汇水的集水口。挡光板16的斜坡延伸线落在天窗板6与中隔板4的交接处,挡住了从箅孔31射进的阳光,造成产卵腔室2阴暗。排水口7开设在产卵腔室2一侧的侧墙37、39、40的其中一面侧墙的下部,并与地下排水管道口24相对应。排水口7尺寸比地下管道口24略大,地下管道口24的下部管口与沉淀池19的水面成水平。下雨时,雨水从箅孔31流入缸体1内,经过挡光板16与天窗板6汇集后,从集水口17泄入沉淀池19内,最后经排水孔7从地下管道口24排入主管道。
作为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安装了活动闸板11,作为中隔墙4的一种延伸,请同时参看
图10、
图13和
图14。这种活动闸板11内有空气腔10,图中连杆25是与活动闸板11连成一体的,杆的横截面是圆的,这样磨擦力比较小。拱形盖板27盖着连杆25且紧贴在中隔墙4上,连杆25的顶端是一个圆形柱头26,柱头的直径比拱形盖板27下的连杆通道大,因此活动闸板11是不会滑落的。空气腔10有浮力,托起活动闸板11随着水位的升降而升降,并保持适当的吃水深度。当水位线处于
图10所示的正常水位时,中隔墙4的下部伸入水下10cm左右;当下雨间隔期较长,沉淀池19内的水位降低时,活动闸板11随着下降并保持伸入水下有一定的深度,使羽化室14一直处于隔离状态,从养虫室3的水面羽化的成蚊不会因中隔墙4的下底面悬空而从产卵腔室2逃出。盖板27的另一个作用是把圆柱头26托住,控制闸板11下部不会触到沉淀池19的底壁,其下部与缸体1底壁之间保持一定的缝隙12,使产卵腔室2与养虫室3的水体能保持连通。如此,在缸体1内积水不多的情况下,仍有诱控孑孓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请同时参看图9、
图10。为了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的效果,缸体1、挡光板16、中隔墙4和活动板闸11由不透明的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制成,上述这些部件朝向产卵腔室2的一面都制成黑色。挡光板16和天窗板6以上的侧壁37、38、39和40也全涂成黑色。为达到羽化室14与养虫室3明亮的效果,箅孔31的总过水面积必须至少占箅子面积的1/2,阳光通过箅孔31射入,箅孔31的过水总面积大,对排水越有利,对采光也有利。天窗板6是由透明的工程塑料或钢化玻璃制成的隔板,其表面耐磨,材料耐腐蚀,透光效果好。为增强羽化室14和养虫室3的采光效果,朝向羽化室14的中隔墙4、活动闸板11和缸体1的三面侧墙37、38、39的沉淀池19的正常水位线以上部分皆制成白色,但缸体1盛水的正常水位线以下部分的沉淀池19内壁全部制成黑色。
作为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与养虫室3、羽化室14明亮的效果,缸体1内的天窗板6的坡面朝向应取朝阳的朝向。在北半球,这个朝向应朝南,西南,西;在南半球,这个朝向应朝北,西北,西;在赤道,这个朝向应朝西,西北,西南。现以北半球为例阐述这个问题。在北半球,太阳永远在南边的天空,因天窗板6是倾斜的,取朝南、西南、西的朝向使入射的阳光刚好与天窗板6垂直,或接近垂直,这对羽化室14和养虫室3有最好的采光效果。请同时参看图9、
图10,从图9中的指北针所示可看出天窗板6的坐向是坐东朝西,即天窗板6及下部的羽化室14,养虫室3的位置处于缸体1的东边一侧,天窗板6的坡面朝向西,这样更有利于下午从西边来的阳光直射到羽化室14和养虫室3,经观察研究发现,这种直射到养虫室3的阳光对蚊子幼虫有重要的诱控效果。这种天窗板6的阳坡朝向对于产卵腔室2而言,就把产卵腔室2置于阴坡的位置,这样可防止阳光从过水的缺口17直射入产卵腔室2内,这样过水缺口17就能设计成较大的开口,既能保障排水畅通,又能创造产卵腔室2内有较阴暗的环境。为保证羽化室14的隔离,防止蚊虫顺下水道口24逃逸,排水口7与下水道口24需开设在产卵腔室2的一侧,这在设计雨水井的平面位置时,必须预先考虑到这一点。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9是
图10沿D-D线的剖视图;
图10是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剖视图;
图13是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活动闸板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活动闸板的主视图。
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结构如图9、
图10所示,由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和箅子32构成。所述缸体1的外形与雨水井内壁21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且相互之间留有间隙,其下部是一个沉淀池19。挡光板16安装在靠近缸口上部,挡住从箅孔31射入的阳光。天窗板6和中隔墙4连成一堵弧形隔墙从中间把缸体1分开羽化室14上方由天窗板6与中隔墙板4笼罩着;与箅孔31相通的一侧是产卵腔室2,产卵腔室2内腔沉淀池19上方有一个排水口7,排水口7正对着地下排水管道口24。缸口外沿5向外反曲,并搭在井框20的台阶上,箅子32盖下时,刚好与缸口外沿5吻合。
作为本发明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可将其安置于生活住宅区道路边缘的雨水井21内,请同时参看图9、
图10。道路边缘的雨水井是一种由混凝土筑在地下的方形井28,井下部是一个沉淀池,沉淀池上方有一个排水管道口24。把缸体1插入井内21,缸口外沿5刚好搭在井框20的台阶上。这种井箅子32上面是要通过车辆荷载的,需用铁箅子或复合材料制成的钢芯箅子。在雨季,雨水从箅孔31流入缸体1内,经过水口17流落沉淀池19,再经由排水口7由下水道口24排出。沉淀池19常常充满积水,雌蚊从箅孔31飞入,经过水口17飞入产卵腔室2内,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孑孓有趋光性,从中隔墙4下的水域12游入明亮的养虫室3,请参看
图10,图中水域里的箭号所示是孑孓游动的方向。孑孓在养虫室3定居下来,蚊幼虫在此发育成蚊蛹,蚊蛹在养虫室3的水面羽化为成蚊,成蚊也有趋光性,在光引诱下欲在天窗板6下寻隙外逃,但因全部隔离而逃不出,受困而死。
当需要清洗沉积在沉淀池19中的杂物时,可把缸体1整个提出井外,通过排水口7把沉淀池19内的杂物清除掉,然后再安装入井内21。也可以在缸体1的侧墙38下部的沉淀池19上方处开设可封闭的清掏口。
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箅子32和雨水口22,请同时参看
图11、
图12。所述中隔墙4上部连接侧墙40上部靠近缸口外沿5之处,两侧分别连接侧墙37,39,下部伸入到沉淀池19里的适当深度,把缸体1分隔成两半。中隔墙4与侧墙38之间的空间是羽化室14;羽化室14下面的水域是养虫室3;中隔墙4下面与侧墙40之间的空间及下面的水域是产卵腔室2。进水口17正对雨水通道23,排水口7正对地下管道口24。下雨时,雨水从立式箅口22流入,经箅孔31,再经过水通道23及进水口17落入沉淀池19内形成积水后,再经排水口7、地下管道口24排出井外。
作为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同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一样,也安装了活动闸板11,作为中隔墙4的一种延伸,其结构与工作原理相同。
图12所示的箅子32为了识图的方便画成分解状态,工作状态时箅子32是盖在缸口外沿5上的且相吻合,箅子32上镶有作为采光用的天窗板6,天窗板6由透明的工程塑料或钢化玻璃所制成。
作为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进一步改进,为了达到产卵腔室2的阴暗效果,缸体1、中隔墙4由不透明的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制成,中隔墙4挡住了由天窗板6射入的阳光。同时还通过把扁形的箅栅条29排成与路沿成45度倾斜角,请同时参看
图11,此时箅孔31仍有足够的总过水面积,而箅栅条29又能阻挡阳光经箅孔31直射入产卵腔室2内。如果雨水口22的朝向处于朝阴的朝向,则箅栅条29可与路沿线成90度的排列的,因为朝阴方向射进雨水口22的阳光属于散射光,勿需再限制的。
为了进一步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的效果,雨水口22的侧壁、箅栅条29的表面、过水通道23的墙面、朝向产卵腔室2的中隔墙4的墙面及侧墙37、39、40的墙面都要制成黑色,沉淀池19的侧壁也全涂成黑色。
为了达到羽化室14和养虫室3明亮的效果,箅子32上的透明天窗板6的采光总面积应该达到箅子32面积的1/2或1/2以上,朝向羽化室14的箅子32的底面、中隔墙4的墙面、侧墙37,38,39的正常水位线以上的墙面、活动闸板11的墙面都制成白色。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1是
图12沿E-E线的剖视图;
图12是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剖视图。
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结构如
图11、
图12所示,由立式箅口22,缸体1,产卵腔室2,养虫室3,羽化室14和箅子32构成。所述缸体1下部是一个可盛水的沉淀池19。中隔墙4把缸体1分开背光的一面是产卵腔室2,产卵腔室2上方有一个进水口17正对着过水通道23,产卵腔室2的侧墙37之水位线上方开有一个排水口7,排水口7正对着地下排水管道口24。
作为本发明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可将其置于生活住宅区道路边缘外的立式箅口的雨水井21内,请参看
图12,这种道路边缘的雨水井是筑在路沿外的地下四方形井28,井下是一个沉淀池,沉淀池上方有一个排水管道口24。箅口22也称为雨水口22为立式,雨水口22上方的箅盖30与路沿石平行,雨水口22正面对着路面。缸体1的外形与雨水井内壁21的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且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把缸体1插入井内21,缸口外沿5刚好搭在井框20的台阶上。井箅子32由玻璃钢制成或由整块透明的钢化玻璃制成,天窗板6由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下雨时,雨水从箅口22经箅孔31再经通道23、进水口17流入沉淀池19内,形成积水后再经排水口7,地下管道口24排出。沉淀池19常充满积水,雌蚊从箅孔31飞入,经进水口17飞入产卵腔室2内,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孑孓有趋光性,从中隔墙4下的水域12游入明亮的养虫室3,请参看
图12,图中水域里的箭号所示是孑孓趋光游动的方向。孑孓在养虫室3定居下来,进而发育成蚊蛹,蚊蛹在养虫室3的水面羽化为成蚊,因羽化室14是与外界隔离的,成蚊受困而死。
图12中活动闸板11的结构与作用同平式箅口光诱除蚊装置相同。
清掏时,把缸体1提出,从排水口7和缸口向外清掏杂物,还可在侧墙38下部开设可封闭的清掏口。
设在生活住宅区的污水井是连接住宅排污管与地下排污管道的防堵阴井28,由混凝土预制而成的井盖上有一个箅孔,是清淘时供掀盖用的手缝孔,雌蚊由此箅孔飞入产卵,这里成了蚊虫孳生地。
本发明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利用雌蚊喜欢在污水井的腐粪水中产卵的特性,把光诱除蚊装置安装在污水井里,具体做法是请同时参看
图15、
图16,在污水井21的靠近侧墙38的下部安装一个横截面为四方形的筒状的隔离筒4。该隔离筒4由不透光的材料玻璃钢或工程塑料制成的,且上下开口,其下部插入水中适当深度。隔离筒4的水下部分成为养虫室3,水上部分成为羽化室14。所述污水井箅子32由两部分组成,一边安装透明的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板,作为采光的天窗板35;另一边为不透明的材料玻璃钢等制成,中间开一个箅孔31,箅孔31既作为掀盖用的手缝孔,又是可供雌蚊飞入的诱蚊口。安装在箅孔31下的挡光板16水平面积较大,完全挡住从箅孔31射入的阳光,该挡光板16与箅子32的底面相距约3~5cm,所形成的间隙连通箅孔31与产卵腔室2,其周边用几个点位固定在箅子32的底面上。不透明的挡光板16挡住了从箅孔31射入的阳光,使产卵腔室2变得阴暗。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作进一步描述。
图15是
图16沿F-F线的剖视图;
图16是本发明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剖视图。
本发明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结构如
图15、
图16所示。由污水井21,隔离筒4,活接套筒34和箅子32组成。
为了达到产卵腔室2阴暗的目的,井箅子32是紧盖在井框20的环形台阶上的。挡光板16的上下表面全制成黑色。
为了达到养虫室3和羽化室14明亮的效果,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活接套筒34上部的长方形筒状墙顶与天窗板35的长方形边缘相连接,下部外壁与隔离筒4的上部内壁相配,并插入隔离筒4上部腔内。隔离筒4水位线以上的内壁和活接套筒34的内壁面制成白色,在隔离筒4的上方镶着一张隔离网6,该网由透明塑料铸成,供采光与透气,网眼很小,蚊子飞不出去。隔离筒4的下部开口朝向沉淀池19底部,其开口处与沉淀池19底面有适当的间距12。
作为本发明的又一个改进,为了进一步提高羽化室14和养虫室3的采光效果,在实地安装时,天窗板35应该取朝阳的坐向,请参看
图15、16,从指北针所示,这是一种座东朝西的朝阳坐向,即天窗板35处于污水井21的东边,天窗板35及下部的采光通道更有利西边太阳光的入射,其原理与平式箅口光诱除蚊装置的有关天窗板6的朝阳坐向的布设方法相同。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改进,为扩大采光面积,天窗板35的面积占箅子面积的2/3,并把活接套筒34设计成上部横截面大,下部横截面小,这样更有利于阳光直射入羽化室14和养虫室3,这种直射光可有效地提高诱控蚊子幼虫的效果。
作为本发明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把该装置安装在生活住宅区的污水井里,其污水排放的过程是这样的,从住宅排出的污水从安装在井墙40一侧的管道36流入污水井21内,在沉淀池19形成积水后,经设在产卵腔室2一侧的井墙37下部的地下排污管口24排出,
图15的箭号所示是排污的流向。产卵腔室2内可有2个地下排污管口24,一个管排入,一个管排出。其诱控蚊虫的过程是这样的,雌蚊从箅孔31飞入产卵腔室2内,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孑孓有趋光性,在光引诱下从隔离筒4下的间距12游入养虫室3,并在此生活。请参看
图16,图中箭号所示为孑孓在阳光诱控下游动的方向。蚊蛹在养虫室3的水面上羽化为成蚊,成蚊在光引诱下欲从上隔网6下飞出,但找不到出口,受困而死。由于设计了活接套筒34,清掏时,掀开与盖上箅子32都很轻便,又由于隔离筒4上方有隔离网6罩住,也不必担心掀开箅子32时,成蚊从羽化室14逃逸。
公知,生活住宅区的雨水井、污水井还是蚊虫的主要越冬场所,本发明又一个突出的优点是可诱灭这些越冬的幼虫,进而又诱灭了初春可能出现的蚊子幼虫,当盛夏雨季到来之时,虽然地面上到处出现了小水洼,但由于蚊种已非常稀少,而广泛布设的花盆式、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又更容易招引雌蚊产卵,从而有效地控制了蚊虫的孳生地,再也不会出现蚊虫迅速繁殖暴发成灾的情景。
以上是本发明光诱除蚊装置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数例最佳实施方式,以容器盛水诱蚊产卵,以阳光诱控孑孓从暗处游向明处,再以隔离网或隔离层囿困羽化出的成蚊,还可以变换出多种设计方案,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之专利保护范围中。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光诱除蚊装置,包括可盛水的缸体,从缸体分隔出的产卵腔室、养虫室与羽化室,其特征在于;该产卵腔室(2)内腔是阴暗的,该养虫室(3)与羽化室(14)的内腔是明亮的,产卵腔室(2)与养虫室(3)是由水体连通的,养虫室(3)上方的羽化室(14)是由隔离网笼罩着的。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花盆式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上隔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由透明材料制成,下部可盛水,上方靠近上隔层(15)处开设有数个气窗(7),该上隔层(15)与气窗(7)均装有隔离网,所述缸口(5)处于上隔层(15)的正中央,所述横墙(18)连接缸体(1)和缸口(5);所述产卵腔室(2)之壳体由不透明材料制成,该产卵腔室(2)的侧墙(4)上方靠近顶壁(16)处开设有数个诱蚊口(17),下部开设有数条缝隙(12),该产卵腔室(2)从缸口(5)插入缸体(1)腔内,分隔出养虫室(3)和羽化室(14),该产卵腔室(2)的侧壁(4)外形与缸口(5)内部形状相配,且侧壁(4)的外表面与缸口(5)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该产卵腔室(2)的高度等于从缸口(5)的顶端到缸体(1)内腔底壁(13)的高度与诱蚊口(17)的高度之和,花草可种植于上隔层(15)上或水栽于养虫室(3)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卵腔室(2)的底壁(8)呈锥形状,该底壁(8)与下底板(11)之间粘合密封,形成空气腔(10),在底壁(8)与下底板(11)交接处还开有一个导气口(9)。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缸体(1)由不透明的石材、金属、玻璃钢、陶瓷或高性能塑料等建材制作,所述气窗(7)的采光面积扩大,在上隔层(15)开设有隔离网(6)的天窗。
5.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和布设在缸体的内侧墙周边的数个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上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由不透明材料制成,下部可盛水;所述产卵腔室(2)之壳体筒形隔墙(4)由不透明材料制成,呈弯管形状且上下开口,其上部的诱蚊(17)开设在缸体(1)上部靠近缸口处,沿水平向外开口,其下部垂直插入水内,其下部开口朝向缸底;所述筒形隔墙(4)的垂直部分的外壳上套着一个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活动套筒(11);所述活动套筒(11)上下开口,其内壁形状与筒形隔墙(4)垂直部分的外壁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且之间留有间隙,活动套筒(11)下部开设有数个缺口(12),活动套筒(11)下部的外壳上还粘贴着泡沫塑料制成的浮筒(10),活动套筒(11)与筒形隔墙(4)的垂直部分的高度之和大于缸体(1)内最高水位的高度;所述产卵腔室(2)内壁涂成黑色;所述缸体(1)的缸口上笼罩着由透明工程塑料制成的网孔细密的上罩网(6)或由透明工程塑料制成的薄膜;缸体(1)下部埋入土中,所述诱蚊口(17)下底面与地面水平,所述挡光草灌丛(16)栽植于诱蚊口(17)的对面;缸体(1)内可水栽花卉。
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和布设在缸体的内侧墙周边的数个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上罩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由不透明的材料制成,下部可盛水;所述产卵腔室(2)之壳体拱形隔墙(4)由不透明材料制成;所述拱形隔墙(4)呈弧形状向下弯曲并紧固在缸体(1)内侧墙上;所述产卵腔室(2)上下开口,其上部开口诱蚊口(17)开设在缸体(1)上部靠近上罩网(6)处;所述诱蚊口(17)由不透明材料制成的外挡光板(16)和内挡光板(41)构成的椭圆形开口且朝向地面;所述拱形隔墙(4)下部插入水里,其下部的开口朝向缸底且与缸底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12);所述产卵腔室(2)内壁涂成黑色;所述缸体(1)的缸口笼罩着由透明工程塑料制成的网孔细密的上罩网(6)或者笼罩着由透明工程塑料制成的薄膜;缸体(1)内可水栽花卉。
7.如权利要求5、6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拱形隔墙(4)、外挡光板(16)和内挡光板(41)由石材、钢筋混凝土、陶瓷、金属、玻璃钢或高性能塑料制成;所述筒形隔墙(4)、活动套筒(11)由高性能塑料制成。
8.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平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下部的沉淀池(19)可盛水,所述天窗板(6)由透明的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且向缸体(1)中部倾斜,天窗板(6)的上部与侧墙(38)的上部相连接,天窗板(6)的两侧分别与侧墙(37)和侧墙(39)连接,天窗板(6)的下部与中隔墙(4)连接;所述中隔墙(4)的两侧分别与侧墙(37)和侧墙(39)连接,中隔墙(4)下部插入沉淀池(19)里;活动闸板(11)靠在中隔墙(4)下部靠近侧墙(38)的一侧,所述中隔墙(4)和活动闸板(11)靠近侧墙(38)一侧的空间是羽化室(14),靠近侧墙(38)一侧的沉淀池(19)是养虫室(3);挡光板(16)以下的中隔墙(4)及活动闸板(11)靠近侧墙(40)一侧的空间及沉淀池(19)是产卵腔室(2);所述产卵腔室(2)上方之挡光板(16)呈倾斜状,该挡光板(16)高的一侧与侧墙(40)的上部连接,低的一侧向缸体(1)中央倾斜,其倾斜的延长线落在天窗板(6)与中隔墙(4)的连接处,挡光板(16)与天窗板(6)之间有一个汇水口(17),所述挡光板(16)的垂直投影面覆盖了位于其下方的产卵腔室(2)的水面;所述排水口(7)位于缸体(1)下部产卵腔室(2)的一侧,所述排水口(7)的位置与地下排水管道口(2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箅子(32)位于缸体(1)的顶上,其形状与缸口外沿(5)的形状相配,且可贴放在缸口外沿(5)上;所述箅孔(31)的过水总面积至少占箅子(32)面积的1/2。
9.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立式箅口雨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包括缸体、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箅子和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下部的沉淀池(19)可盛水;所述中隔墙(4)的上部与侧墙(40)上部靠近缸口外沿(5)处相连接,两侧分别连接侧墙(37)和侧墙(39),下部插入沉淀池(19)内;活动闸板(11)靠在朝向侧墙(38)的中隔墙(4)的下部;所述箅子(32)的下方,中隔墙(4)上方与侧墙(38)之间的空间为羽化室(14);中隔墙(4)与侧墙(38)之间的沉淀池(19)部分是养虫室(3);中隔墙(4)下方与侧墙(40)之间的空间及下面的水域为产卵腔室(2);所述排水口(7)位于缸体(1)下部产卵腔室(2)的一侧,排水口(7)的位置与地下排水管道口(2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进水口(17)位于侧墙(40)与中隔墙(4)交接处的下方;所述箅子(32)的形状与缸口外沿(5)相配且可紧盖在缸口外沿(5)上,箅子(32)上面嵌入由透明的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做成的天窗板(6);所述箅盖(30)下方是雨水口(22),雨水口(22)内有数片箅栅板(29),所述箅孔(31)上面连通雨水口(22),下面连通过水通道(23),过水通道(23)的下水口正对进水口(17)。
10.如权利要求书8、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的外形与雨水井(21)内壁的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且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缸口(5)的外沿向外反曲90度,缸口外沿(5)的下表面形状与井框(20)的阶面相配,当缸体(1)插入雨水井(21)内时,缸口外沿(5)刚好搭在井框(20)的阶面上。
11.如权利要求书8、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之壳体、中隔墙(4)、挡光板(16)由不透明的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制成。
12.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朝向产卵腔室(2)之缸体(1)的侧墙墙面,中隔墙(4)墙面,活动闸板(11)板面,挡光板(16)板面制成黑色;所述沉淀池(19)的墙面制成黑色;朝向羽化室(14)的缸体(1)侧墙墙面和中隔墙(4)墙面,活动闸板(11)板面制成白色。
13.如权利要求8、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闸板(11)由不透明的高性能塑料制成,活动闸板(11)内有一个空气腔(10),活动闸板(11)的上部有两枝连杆(25),连杆(25)的横截面为圆形,连杆的顶部是一个圆形的柱头(26),其柱头的直径大于盖板(27)下的孔径,所述盖板(27)一边2块,分别封盖在2根连杆(25)上,活动闸板(11)与连杆(25)所连成的剖面呈弧形且与中隔墙(4)的下部弧形表面的形状相配;活动闸板(11)的两侧分别与侧墙(37)、(39)相贴近且之间留有间隙。由上部的上盖板(27)托住柱头(26),当活动闸板(11)下降最低位置时,活动闸板(11)与缸体(1)的底面之间还有缝隙(12)。
14.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箅栅条(29)是铁条、玻璃钢条或高性能塑料箅栅条,箅栅条(29)横截面的长度大于箅孔(31)的宽度,其表面涂成黑色,箅栅条(29)与路沿线的水平夹角在45°~90°之间。
15.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32)是玻璃钢箅子或钢芯复合材料箅子;所述天窗板(6)由透明的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其采光总面积至少占箅子面积的1/2;所述箅子(32)也可以是整体透明的钢化玻璃箅子。
16.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包括井体和产卵腔室、养虫室、羽化室和箅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井体(21)是砼墙体,下部有一个沉淀池(19);所述箅子(32)盖在井口框(20)的阶面上,所述天窗板(35)由透明的钢化玻璃或透明的工程塑料制成且嵌接在箅子(32)的一侧,其采光面积至少占箅子(32)面积的2/3;天窗板(35)下面有一个天窗套筒(34),天窗套筒(34)下面还有一个隔离筒(4),所述天窗套筒(34)上部内壁的形状与天窗板(35)边沿形状相配,且连接在一起,下部外壁形状与隔离筒(4)上部的内壁形状相配其接触面平滑,之间留有间隙且可插入隔离筒(4)上部腔内,隔离筒(4)的下部插入沉淀池(19)里,把井体(21)的内腔分隔开隔离筒(4)内的空间是羽化室(14),羽化室(14)下面的水域是养虫室(3);天窗套筒(34)与隔离筒(4)以外的空间和水域是产卵腔室(2);所述隔离筒(4)固定在井体(1)下部靠近侧墙(38)的一侧,隔离筒(4)接近上方开口处镶有隔离网(6),隔离筒(4)的下部开口朝向井体(21)底壁,其开口处与底壁之间有间距(12);所述污水口(36)在产卵腔室(2)上部的侧墙(40)的一侧,所述排水道口(24)在井体(21)下部产卵腔室(2)的一侧;所述箅子(32)的形状与井口框(20)的阶形面相配并紧盖在井口框(20)的阶面上;所述箅孔(31)开设在箅子(32)的另一侧;所述挡光板(16)固定在箅孔(31)下方,挡光板(16)与箅子(32)下表面之间有间隙且连通箅孔(31)和产卵腔室(2)。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箅子(32)、天窗套筒(34)、隔离筒(4)由不透明的玻璃钢、工程塑料或高性能塑料制成,所述天窗套筒(34)的内壁面和隔离筒(4)之水位线以上的内壁面制成白色;隔离筒(4)之水位线以下的内壁面制成黑色。
18.如权利要求8、16所述的光诱除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1)于实地安装时,其平面位置的布设必须使天窗板(6)、天窗板(35)取朝阳的座向在地球北半球,应取坐北向南,坐东北向西南,坐东向西;在赤道,应取坐东向西,坐东北向西南,坐东南向西北;在南半球,应取坐南向北,坐东南向西北,坐东向西。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诱灭蚊子幼虫的光诱除蚊装置,它包括可盛水的缸体1,从缸体1分隔出的阴暗的产卵腔室2和明亮的养虫室3、羽化室14。雌蚊飞入产卵腔室2内,于水面产卵育成孑孓,孑孓有趋光性,在光引诱下从产卵腔室2下的水域12游入养虫室3,并在此完成生活史。因养虫室3上方的羽化室14是由隔离网笼罩着的,由蚊蛹羽化出的成蚊受困而死。根据该发明总构思而设计的花盆式、花缸式光诱除蚊装置既可栽花又能除蚊,所设计的雨水井、污水井光诱除蚊装置可放入井内,利用沉淀池19的积水诱控蚊虫,其结构简单,管护方便,可广泛应用于现代生态住宅及森林公园的根除蚊虫的装置。
文档编号A01M1/10GK1465242SQ02144160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10月15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1日
发明者黄竹, 黄山, 黄 竹 申请人:黄竹, 黄山, 黄 竹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