埯播施肥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0阅读:9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埯播施肥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具,特别是用于播种施肥的手工作业农具。
(二) 背景技术目前,农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已经由手工作业转变为机械化生产,但在山区小块田地的耕作还保留着手工劳动的形式,而一些小规模个体散户还以手工耕作为主,尤其在播种、施肥等环节,还都是使用锄、镐等原始农具。一般在春播时,需要两人多次操作才能完成,前面的人用锄头刨埯,后面的人撒种、撒化肥和培土,这种原始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较低,难以满足农民的生产需要。
(三)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埯播施肥镐,它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将刨埯、撒种、施肥、培土一次性完成。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埯播施肥镐包括镐头和镐把,镐头为双齿形结构,其前部有两个分开的齿尖,中后部由平板连接在一起,双齿下面有开口向下的槽腔,镐把为管状,镐头一齿的槽腔与上面镐把的管心连通,另一齿槽腔上面与一软管连通,在双齿槽腔中对应连通管部位的前后,均有向下竖立的挡板;在镐头连接二齿的平板下面有一与二齿平行的直杆,直杆上套有弹簧,在直杆后部穿有一滑块,滑块上对应二齿槽腔下面有托板,托板贴紧在前后挡板上,在滑块静止时托板对应两挡板之间的部位,有向下的凹窝。
使用时,在镐把中灌入种子,软管灌入化肥,每次大约装入500克左右,然后将管口封闭。种地时直接刨土即把种子和化肥一次性地植入了土中,而且种子和化肥始终保持合适的距离。由于灌装的种子和化肥落入镐头的槽腔中被托板托住,前后被竖挡板封闭。当镐头刨入土中时,泥土的阻力使镐头停顿,而惯性的冲力使滑块压迫弹簧向下滑动,托板凹窝中的种子和化肥便滑到挡板的前面,顺着镐头齿尖的槽道落到土中。镐头抬起时,泥土落下将种子和化肥盖上起到自动培土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埯种作物的播种,如玉米、大豆等,每个工日可种5亩以上。另外,也可用于为玉米等作物后期追肥。即使在大量秸杆覆盖的田面,也可正常播种。如秋季玉米收割后,将秸杆盖在垅沟里,来年在原垅直接埯种玉米,苗前用除草剂封地,中期克芜踪行间除草,以后用埯播镐追尿素,整个生长期就可免耕。由于行间秸杆覆盖,有明显的抗旱保墒、防水土流失、土壤风蚀作用,如在北方风沙区推广,有可能防止土地沙漠化。
(四)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五) 具体实施方式
埯播施肥镐的镐头与镐把采用钢板和铁管焊接,镐头1的双齿采用槽形钢板前面焊接高硬度钢的尖端,镐把2用钢管焊接或用螺纹旋接在镐头1上,其管心与齿下的槽腔9相通,螺旋软管3与另一齿的槽腔9相通;两齿中间的直杆7上套有弹簧9,滑块4穿接在直杆7的后部,滑块4上对应二齿槽腔处有两条托板5,托板5的中部有向下的凹窝6,当静止时,该凹窝6处于二齿槽腔的前后挡板之间;而当滑块向前压缩弹簧时,该凹窝6就滑到前挡板前面,使凹窝中的种子、化肥经槽腔9向齿尖撒落。
权利要求一种埯播施肥镐,它包括镐头和镐把,其特征是镐头(1)为双齿形结构,其前部有两个分开的齿尖,中后部由平板连接在一起,双齿下面有开口向下的槽腔(9),镐把(2)为管状,镐头(1)一齿的槽腔(9)与镐把(2)的管心连通,另一齿槽腔(9)与一软管(3)连通,在双齿槽腔(9)中对应连通管部位的前后,均有向下竖立的挡板;在镐头连接二齿的平板下面有一与二齿平行的直杆(7),直杆(7)上套有弹簧(8),在直杆(7)后部穿有一滑块(4),滑块(4)对应二齿槽腔下面有托板(5),托板(5)贴紧在前后挡板上,托板(5)对应两挡板之间的部位有向下的凹窝(6)。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埯播施肥镐,它包括镐头和镐把,镐头为双齿形结构,其前部有两个分开的齿尖,中后部由平板连接在一起,双齿下面有开口向下的槽腔,镐把为管状,镐头一齿的槽腔与镐把的管心连通,另一齿槽腔与一软管连通,在双齿槽腔对应连通管部位的前后,均有向下竖立的挡板;在镐头连接二齿的平板下面有一直杆,直杆上套有弹簧,在直杆后部穿有一滑块,滑块对应二齿槽腔下面有托板,托板贴紧在前后挡板上,托板对应两挡板之间的部位有向下的凹窝。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埯种作物的播种,能够提高劳动效率,将刨埯、撒种、施肥、培土一次性完成。
文档编号A01C15/00GK2562547SQ0227503
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29日
发明者林英清 申请人:林英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