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枝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2411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残枝粉碎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粉碎机,特别是涉及一种在农事上用以处理农作物残枝的残枝粉碎机。
背景技术
从事农业工作的人员常常遭遇到必须将农作物(如果树)加以修整或进行移植的情形,此时,人员通常要先将农作物的枝条加以切割,而切割下的残枝不但占用空间庞大且难以处理,因此目前对从业人员最好的处理方式是将切割下的残枝送入粉碎机予以粉碎;如图1为一种现有粉碎机1,该粉碎机1具有一机壳11、一引导单元14及一粉碎单元15。该机壳11具有相反的一物料入口12及一物料出口13。该引导单元14是由两个上下相邻设置的滚轮141、141′所组成,位于上方的滚轮141′藉由一弹簧16固定在该机壳11上,且该等滚轮141、141′受一动力源(图未示)传动作用而产生相对应转动(如箭头所示方向),以便将待粉碎残枝10予以夹持输送进入该粉碎单元15处理。另外该粉碎单元15具有一位在该等滚轮141、141′后方且位于残枝10行进路径上的转动盘150,及多数间隔插设于该转动盘150上的刀片151。
如图1所示,当该粉碎机1用于处理残枝10时,首先由物料入口12将残枝10投入,藉由该等滚轮141、141′夹持住残枝10,配合该滚轮141′受到残枝10推挤而略为撑离的情形下,该等滚轮141、141′间形成一适于供残枝10通过的空间,最后残枝10在该等滚轮141、141′的双侧夹持作用下被送入该粉碎单元15,并透过该粉碎单元15的转动盘150带动刀片151切削,将残枝10予以切割粉碎成细碎物,最后往该物料出口13方向飞散出,经过处理后的细碎物便可以作为有机质肥料或其它用途。
惟残枝10有大小的分,且同一残枝10每一处的外径大小不一,且更有分枝、不规则等状况,故在处理上往往有其困难性;因该等滚轮141、141′间的间距有一定间隔,故当该残枝10外径小于该等滚轮141、141′间的间距时,该残枝10即无法被有效地夹持以输送前进,造成该等滚轮141、141′发生滑动的情形;若当该粉碎机1用于处理外径较大的残枝10时,如图2所示,由于该等滚轮141、141′于尚未接收残枝10前的初始间距甚小,因此可容纳残枝10进料空间不大,过大外径的残枝10容易抵触在该等滚轮141、141′外缘,并无法顺利受到该等滚轮141、141′夹持输送,形成非正常夹持输送状态,再者,当该残枝10的形状呈不规则且又有分枝时,或许如图1所示,该残枝10初期得以被该等滚轮141、141′夹持输送,不过,至分枝或不规则处时,则容易发生无法被夹持前进的情形,造成该残枝10进退两难(即阻塞)且无法取出的窘况。
根据该粉碎机1的设计,由该粉碎单元15处理后的残枝会经该物料出口13方向被排出掉落在该机壳11外侧,然而却仍有一部分细碎物无法被顺利排出,并直接掉落堆积于该粉碎单元15的下方,经过一段时间后残枝不断堆积升高至邻近该转动盘150的高度,短时间作业后即必须移动该粉碎机1,若不及时将该粉碎机1加以推移,堆积过高的细碎物将会直接与该粉碎单元15接触,使得该粉碎单元15无法顺利对不断投入的残枝进行粉碎处理,造成使用者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将堆积的细碎物清除完毕后方可确保该粉碎机1的正常运转,对使用者来说是非常大的不便。
由上可知,现有粉碎机1仅能用于处理特定外径范围内的残枝10而已,对于其它外径较大或不规则的残枝10便缺乏令人满意的处理效果,且适用性不佳,功能受到限制,因此常常必须仰赖使用者事先将外径较大或分枝型残枝10以人工切割的方式预先处理至允许的尺寸范围内,方可送进粉碎机1作进一步切割粉碎,因此前置作业繁琐,又必须时时清除堆积在该粉碎机下方的细碎物,造成该粉碎机1的实用性大为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用于处理各种不同外径与形状的残枝,且适用性高的残枝粉碎机。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残枝粉碎机,包含一界定出一工作空间的机体、一装设在该工作空间中的导料装置、一弹性件及一粉碎单元,该机体具有一输入口及一输出口,该输入口、输出口分别与该工作空间相连通,该导料装置具有一固设在该机体上的第一导料件,及一枢设在该机体上的第二导料件,该弹性件的一端与该机体相连结,而另一端与该第二导料件相连结,该粉碎单元设于该工作空间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该第二导料件连接使该第二导料件相对该第一导料件移动的控制件。该控制件可使得该第一、二导料件间的距离变换。
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导料件可分别设有多数向外突起的凸条,及多数位于任两相邻凸条之间的凹槽。
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料件的凸条是对应于该第一导料件的凹槽,而该第二导料件的凹槽是对应于该第一导料件的凸条。
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残枝粉碎机更可包含一排料装置,该排料装置位于该粉碎单元的相对下方,并具有一本体及多数间隔设置于该本体上并向外延伸的导片,相邻两导片间形成一暂存槽。
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导片可具有一底部及一自该底部顶缘往相同于该本体旋转方向延伸的顶部,且底部与顶部间的夹角大于90度。
本实用新型的残枝粉碎机可适用于处理各种不同外径与形状的残枝,且适用性高。使用者可依作业需求经由拉动该控制件直接控制操作该第二导料件相对于该第一导料件移动,并使得该等第一、二导料件间的距离变换,以适于夹持输送不同外径大小的残枝,当处理的是不规则且呈多分支的残枝时,经由操作该控制件,可令该等第一、二导料件确实夹持输送残枝送入该粉碎单元中进一步处理。

图1是现有粉碎机的一侧视图。
图2是现有粉碎机的另一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侧视图。
图4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侧视图,说明一第一导料件与一第二导料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5是该较佳实施例的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该等第一、二导料件彼此邻近。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的另一使用状态示意图,说明该等第一、二导料件间的距离较图5中为远。
图7是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的排料装置中多数导片的另一较佳实施例。
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的实施例,相同的组件以相同的标号表示。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2的一较佳实施例是包含有一机体21、一导料装置23、一弹性件27、一控制件24、一粉碎单元25,及一排料装置28。该机体21界定出一工作空间211,并具有一输入口22及一输出口26,该输入口22与输出口26彼此相反,且分别与该工作空间211相连通。该导料装置23具有一连设在该机体21上的第一导料件232,及一枢设在该机体21上的第二导料件233,在本较佳实施例中该第二导料件233是藉由一连板234枢设在该机体21上,该等第一、二导料件232、233分别受一图中未示出的引擎传动。
同时如图4所示,其中,该第一导料件232具有多数向外突起的凸条235及多数由相邻两凸条235所界定出的凹槽236,该第二导料件233具有多数凸条237及多数形成于两相邻凸条237间的凹槽238,该第一导料件232的凸条235对应该第二导料件233的凹槽238,该第一导料件232的凹槽236对应该第二导料件233的凸条237,当残枝于通过该导料装置23时,会同时受到该第一导料件232的凸条235、凹槽236对应该第二导料件233的凸条237、凹槽238的辗压与夹持输送。
回顾图3,该弹性件27(如图中所示的弹簧)的一端是连设于该机体21上,而另一端则是与该第二导料件233一同连设于该连板234上,而该第二导料件233与第一导料件232间维持一距离。另该控制件24与该第二导料件233连固在一起,并适于供使用者握持,使用者藉由操控该控制件24,以达到操作该第二导料件233相对于该第一导料件232移动,藉此调整该第二导料件233与该第一导料件232间的距离。该粉碎单元25具有一滚刀座251及多数分别插设在该滚刀座251上的刀片252,该粉碎单元25将由该导料装置23运送的残枝3切削成细小体积。该排料装置28设置于该粉碎单元25的相对下方,并包含有一可自身旋转的本体281,及多数个设于该本体281上且向外延伸的导片282,该本体281采取相反于该粉碎单元25旋转方向,也就是逆时针方向进行自身旋转,相邻两导片282间形成一暂存槽280。
使用者首先将残枝3送进该输入口22,当残枝3抵达邻近该粉碎单元25时,便不断地受到该等刀片252由上往下的切割并形成较小体积的细碎物,受到该等刀片252不断进行旋转的影响下,被切割后的细碎物以一切线方向(如图中假想线所示)飞散,而该排料装置28恰位在该切线的延长线29上,因此,该等导片282及暂存槽280承接来自该粉碎单元25处理完毕的细碎物,并以逆时针方向转动的方式持续将细碎物往该输出口26的方向抛出。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经过该粉碎单元25的刀片252切割后的细碎物沿着切线方向飞散,而位于切线延长线上的该排料装置28恰可利用每一自该本体281向外延伸的导片282承接残枝3并暂留于暂存槽280中,藉由该等导片282转动的同时打击细碎物,再利用离心力将细碎物往该输出口26方向抛出,因此,细碎物可以有效率地被该等导片282承接打击并送出,并不会造成堆积于该工作空间211中的问题。
如图5所示,当用于处理一般残枝3时,使用者并不需要特别拉动该控制件24,残枝3受到该第一导料件232配合上第二导料件233的夹持辗压而被输送进入该粉碎单元25中;另一方面,若残枝3的外径较小,使用者亦可以向下按压该控制件24将该第二导料件233往更靠近该第一导料件232的方向移动,使得该等第一、二导料件232、233间的距离缩短以增加对残枝3的持夹压力,更能够有效地紧密夹持住残枝3且予以输送至该粉碎单元25处,随后,受该连板234带动的第二导料件233便在该弹性件27压缩回复力作用下而回到与该第一导料件232保持一定距离处。
另如图6所示,当使用者欲处理外径较大的残枝3时,仅需将该控制件24适当地往上拉升(如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使得与该控制件24连设的第二导料件233及连板234同时远离该第一导料件232,因此该等第一、二导料件232、233间形成了较大的空间供残枝3进料通过,在残枝3通过该导料装置23的作业同时,使用者亦可轻微按压该控制件24,令该等第二导料件233的凸条235仍能对残枝3进行夹持输送处理,在残枝3完全通过该导料单元23后,若使用者不再施力于该控制件24上,则该连板234与受该连板234连动的第二导料件233于该弹性件27拉伸回复力下返回原位。
如图7所示为该排料装置28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中,每一导片282具有一底部283,及一自该底部283顶缘同向于该本体281旋转方向延伸的顶部284,该底部283及该顶部284间的夹角大于90度。由该粉碎单元25处理过的细碎物沿该切线方向飞散至该排料装置28,而该等顶部284适于导引由该粉碎单元25飘散而来的细碎物进入对应的暂存槽280中,最后藉由该等导片282的打击与离心力共同配合下顺利排出。与前一实施例比较,本实施例由于在每一导片282中,该顶部284与该底部283并不是位在同一直线上,因此,该等导片282更能够有效率地导引并运送细碎物往外移动,最后利用离心力将细碎物抛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2藉由上下拉动该控制件24,令该第二导料件233与第一导料件232间的距离有所不同,使得该残枝粉碎机2可用以处理各种不同外径与形状的残枝3,以提高该残枝粉碎机2的粉碎效率,此外,在残枝3经由该导料装置23进入该粉碎单元25前,会先受到该等第一、二导料件232、233上相配合的凸条235、237、凹槽236、238紧密夹持,达成稳定辗压输送的功能,待进入该粉碎单元25后,便能透过该等刀片252的切削而达到粉碎残枝3的作用,同样可以有效提升该残枝粉碎机2的工作效率与作业稳定性,另一方面,而位于切线延长线29上的排料装置28恰可利用每一自该本体281向外延伸的导片282承接残枝3细碎物并暂留于暂存槽280中,藉由该等导片282转动的同时打击细碎物,再利用离心力将细碎物往该输出口26方向抛出,因此,细碎物可以有效率地被该等导片282承接打击并送出,并不会造成堆积于该工作空间211中的问题,更加突显本实用新型残枝粉碎机的实用价值。
权利要求1.一种残枝粉碎机,包含一界定出一工作空间的机体、一装设在该工作空间中的导料装置、一弹性件及一粉碎单元,该机体具有一输入口及一输出口,该输入口、输出口分别与该工作空间相连通,该导料装置具有一固设在该机体上的第一导料件,及一枢设在该机体上的第二导料件,该弹性件的一端与该机体相连结,而另一端与该第二导料件相连结,该粉碎单元设于该工作空间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与该第二导料件连接使该第二导料件相对该第一导料件移动的控制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二导料件分别设有多数向外突起的凸条,及多数位于任两相邻凸条之间的凹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料件的凸条是对应于该第一导料件的凹槽,而该第二导料件的凹槽是对应于该第一导料件的凸条。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残枝粉碎机更包含有一排料装置,该排料装置位于该粉碎单元的相对下方,并具有一本体及多数间隔设置于该本体上并向外延伸的导片,相邻两导片间形成一暂存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残枝粉碎机,其特征在于该每一导片具有一底部及一自该底部顶缘往相同于该本体旋转方向延伸的顶部,且底部与顶部间的夹角大于90度。
专利摘要一种残枝粉碎机,包含一界定出一工作空间的机体、一导料装置、一弹性件、一控制件及一粉碎单元,该导料装置具有一固设在该机体上的第一导料件及一枢设在机体上的第二导料件,该控制件与该第二导料件相连并适于供使用者握持;使用者根据残枝大小或作业需求拉动该控制件,藉此控制该第二导料件与第一导料件间的距离变换,使得不同外径的残枝可顺利被该等第一、二导料件紧密夹持并送入该粉碎单元,以提高该残枝粉碎机的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01F29/06GK2575966SQ0228
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02年11月11日
发明者游景昌 申请人:游景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