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

文档序号:199106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专用于选育性状稳定的、适合生产推广的药用白菊花新品种。
背景技术
白菊花Dendranthema属菊科菊属,是我国大宗药材之一,又是重要的出口药材之一。社会需求量较大,每年国内外市场量为5000~6000吨,其中30%左右供出口。菊花入药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上就有记载。祖国医学认为,菊花性凉味甘苦,归肺肝二经,具有疏风、清热、明目、解毒的功效,可治疗头痛、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疗疮、肿毒等症。李时珍认为,菊花“其苗可蔬,叶可啜,花可饵,根实可药,囊之可枕,酿之可饮”,是群芳中的上品。应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可以从白菊花中提取多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成份。白菊花中主要含有黄酮类、挥发油类、绿原酸等成分。
目前许多的研究注重于产地之间或市场抽样产品之间的比较鉴别(徐娟华等,杭白菊及其它5种菊花的外部形态比较,中药材,2002,9;周建理等,各种菊花商品的性状鉴别,中国中药杂志,2002,1),但有关品种选育方面的研究很少见报道(陈发棣等,三个药用菊品种的细胞学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1997,2)。而且在长期的生产中,药用白菊花主产区栽培品种混乱。

发明内容
1、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针对药用白菊花主产区栽培品种混乱,药材产量和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提供一种药用白菊花长瓣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对药用白菊花现有栽培混合群体进行分化选育和品比试验,发明培育出性状稳定、品质好、适合生产推广和规范化种植的药用白菊花品种。
2、技术方案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包括
(1)在药用白菊花栽培群体大田中,对自然分化的分化个体和小群体按植株的株高、茎色、叶形、叶片大小和平展度、叶色、头状花序的花头数和直径、舌状花花瓣数和颜色、管状花花心直径和颜色、花香味等性状进行单株选育选择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的单株200~300个;(2)采花后保留所选的菊花植株根越冬,第二年将所选各单株越冬根上分蘖出来的菊苗扦插育苗后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观察它们各自的性状表现及稳定性,选择具有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性状的菊花再次扦插培育;(3)结合有效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选择经过传统蒸晒干燥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单株200~300个,连续进行2~3年培育选择,直到所述性状稳定出现,一致性达到90%;(4)性状稳定后进行连续2年的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确定性状为株高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传统蒸晒干燥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药用白菊花品种为红心白菊品种。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的品种选育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为了保证白菊花的质量,本发明在多年研究基础上,综合产量、内在质量(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及商品性状(花瓣颜色、花心颜色、花香味)等指标对白菊花优良品种的选育进行了研究,培育出性状稳定、品质好、适合生产推广和规范化种植的药用白菊花品种。
通过本发明所选育的红心白菊品种,具有如下稳定性状株高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
有效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结果传统蒸晒干燥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


图1 为红心白菊品种选育流程图五具体实施方式
江苏省射阳县是我国药用白菊花的主产区之一,本单位于1997年开始在该地区的药用白菊花栽培群体中进行优良品种系统选育。
首先,在药用白菊花栽培群体大田中,对自然分化的分化个体和小群体按植株的株高、茎色、叶形、叶片大小和平展度、叶色、头状花序的花头数和直径、舌状花瓣数和颜色、管状花花心直径和颜色、花香味等性状进行单株选育选择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的单株200~300个;采花后保留所选的菊花植株根越冬,第二年将所选各单株越冬根上分蘖出来的菊苗扦插育苗后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观察它们各自的性状表现及稳定性,选择具有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性状的菊花再次扦插培育;同时结合有效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选择经过传统蒸晒干燥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单株200~300个,连续进行2~3年培育选择,直到所述性状稳定出现,一致性达到90%;到1999年性状稳定后进行连续2年的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确定性状为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传统蒸晒干燥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药用白菊花品种为红心白菊品种。
与现有栽培品种小白菊相比(表1、表3),红心白菊植株高,花心颜色为橘红色,花香气浓郁,叶形先端稍尖,叶片长而且宽,叶色深绿,管状花花心直径大;红心白菊产量比小白菊高出20%;经过传统蒸晒干燥的红心白菊挥发油类含量高(0.20%),高出现有栽培品种小白菊25%;在射洋县洋马镇白菊花基地栽培混合群体中,通过多年的系统选育,筛选出的红心白菊性状稳定,确定为生产用栽培品种,并已在生产上推广,从而结束了射阳白菊花生产基地栽培品种混乱的局面,实现了生产用栽培品种的优化。为药用白菊花的规范化种植确定了性状稳定的优良品种,至今已经推广2万多亩。
表1 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主要植物学性状比较(平均值)植株头状花序 舌状花 管状花 叶片品种类型株 分枝 花头直瓣瓣 瓣 长宽 花心 叶 叶 长宽高数数 径数长 宽 比 直径 长 宽 比小白菊 67.6 11.16 366 4.4 661.9 0.5 3.51.4 4.8 3.7 1.3红心白菊 79.0 12.2 354 4.8 531.7 0.5 3.51.8 7.3 5.7 1.3注性状长度单位为cm。
表2 白菊花各性状与小区产量的相关系数(r)植株头状花序 舌状花 管状花 叶片株高 分技数 花头数 直径瓣数瓣长长宽比 花心直径 叶长 叶宽 长宽比0.7540.6630.925 -0.356 -0.917 -0.811 -0.882 0.474 0.437 0.720 -0.657(|r0.01|=0.958、|r0.05|=0.878,n=3)表3 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几个感官性状比较叶片 花瓣类型叶形 叶缘 叶色花心颜色茎色花香味平展度 颜色小白菊卵圆形 羽状浅裂 平 浅黄色 洁白 桔黄色淡紫色 浓郁卵圆形红心白菊 同上较平 深绿色 洁白 桔红色淡紫色 较浓先端较尖表4 1998~2002年4个不同药用白菊花栽培类型品比试验结果(产量)干重 单位kg区组年份 栽培类型 Tt xtI II III IV红心白菊 12.6 11.611.313.4 48.912.21998小白菊 8.013.910.38.0 40.210.1红心白菊 15.59 16.80 17.89 11.7262.00 15.52001小白菊 11.15 13.84 13.84 12.6748.50 12.13红心白菊 16.341510 25.6098 8.0488 60.00 152002小白菊 7.512.1591 11.3636 14.3182 45.34 11.34注4个重复分别在洋马镇的百药园、友盟、药材和东移四个地点进行。
表5 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绿原酸含量比较(%DW,n=3)加工方法 栽培类型含量红心白菊0.29传统蒸晒干燥小白菊 0.38红心白菊0.04烘箱干燥小白菊 0.20表6 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总黄酮含量比较(%DW,n=3)加工方法 栽培类型 含量红心白菊 4.79传统蒸晒干燥小白菊 6.30红心白菊 1.90烘箱干燥小白菊 5.74表7 白菊花不同栽培类型挥发油含量比较(%V/DW,n=2)加工方法 栽培类型 含量 色泽红心白菊 0.20 深黄传统蒸晒干燥小白菊 0.16 棕色红心白菊 0.22 淡黄烘箱干燥小白菊 0.22 黄绿
权利要求
1.一种药用白菊花长瓣白菊的选育方法,包括(1)在药用白菊花栽培群体大田中,对自然分化的分化个体和小群体按植株的株高、茎色、叶形、叶片大小和平展度、叶色、头状花序的花头数和直径、舌状花花瓣数和颜色、管状花花心直径和颜色、花香味等性状进行单株选育选择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的单株;(2)采花后保留所选的菊花植株根越冬,第二年将所选各单株越冬根上分蘖出来的菊苗扦插育苗后进行田间比较试验,观察它们各自的性状表现及稳定性,选择具有株高为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性状的菊花再次扦插培育;(3)结合有效成分黄酮类、绿原酸和挥发油类含量测定,选择经过传统蒸晒干燥后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单株200~300个,连续进行2~3年培育选择,直到所述性状稳定出现,一致性达到90%;(4)性状稳定后进行连续2年的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确定性状为株高50~96cm,茎淡紫色,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长4.5~10cm、宽4.0~8.5cm、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直径4.1~5.1cm,舌状花花瓣数42~60个、颜色洁白,管状花花心直径1.6~2.1cm、桔红色,花香味浓郁,传统蒸晒干燥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的药用白菊花品种为红心白菊品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药用白菊花长瓣白菊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选育过程中每次所选单株为200~300个。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药用白菊花红心白菊品种的选育方法,适用于药用白菊花品种的选育。在药用白菊花栽培大田中,对自然分化的分化个体和小群体按植株的性状进行单株选育,结合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获得的红心白菊叶卵圆形、先端稍尖,叶片稍平展、深绿色,头状花序花头数170~520个舌状花花瓣洁白,管状花花心桔红色,花香味浓郁,传统蒸晒干燥菊花总黄酮含量为4.71~4.84%(重量比)、绿原酸含量为0.28~0.30%(重量比),挥发油呈深黄色、含量为0.19~0.21%(ml/g)。
文档编号A01G7/00GK1430873SQ0311272
公开日2003年7月23日 申请日期2003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3年1月23日
发明者郭巧生, 刘丽, 史红专, 何先元, 徐文斌, 胡建国, 蔡玉新 申请人:南京农业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