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11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涉及一种卷筒。本发明尤其涉及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
背景技术
通常,双轴承绕线轮由具有摇把和可转动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的卷筒构成。卷筒包括用于围绕其外周卷绕鱼线的卷筒筒体和设置在卷筒筒体两端的凸缘部分。卷筒筒体包括鱼线围绕其外周卷绕的柱形部分和形成在柱形部分的内周一侧并安装在卷筒轴上的突出部。凸缘部分具有大于卷筒筒体直径的直径。每个凸缘部分在卷筒筒体的两端处径向向外伸出。在此类型的卷筒中,本领域公知的是由合成树脂或类似物制成突出部以便增加其强度,如日本专利申请NO.2000-41548所述。
在所述传统的卷筒中,由于构成卷筒大部分重量的突出部由合成树脂制成,可降低卷筒的总体重量。另外,由于凸缘部分由板材金属制成,凸缘部分的强度可增加。
但是,尽管可以降低此类型的卷筒的总体重量,凸缘部分的外周侧的重量由于它们便于确保对于卷筒转动时的惯性力的影响而不能降低。因此,当凸缘部分的外周侧的重量增加时,由于卷筒的初始速度很低,人们可能不准确地抛出轻的钓具。
为此,需要一种克服现有技术的所述问题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本发明满足现有技术中的此需要以及其他需要,这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得以明白。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双轴承绕线轮并可以实现准确甩杆的卷筒。
按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设置在通过绕线轮单元支承并随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的摇把的转动而转动的卷筒轴上。卷筒包括管状卷筒筒体和凸缘部分。管状卷筒筒体适于安装在卷筒轴上。鱼线围绕管状卷筒筒体的外周卷绕。凸缘部分具有从卷筒筒体的一个端部径向向外伸出的内凸缘部分和从内凸缘部分的外周径向向外伸出的外凸缘部分。外凸缘部分具有小于卷筒筒体密度的密度。
如上所述,在此卷筒中,凸缘部分包括内凸缘部分和外凸缘部分,该外凸缘部分设置在内凸缘部分的外周上并具有小于卷筒筒体密度的密度。这里,外凸缘部分便于确保对于卷筒转动时的惯性力的影响,这是由于其密度低于卷筒筒体的密度,并且因此可以降低外凸缘部分的重量。由于降低外凸缘部分的重量,卷筒的初始转动速度将更快,可以准确地抛出轻的钓具。
按照本发明第二方面的卷筒是第一方面的卷筒,其中外凸缘部分由镁合金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外凸缘部分的重量可通过由镁合金制成外凸缘部分来降低,镁合金的密度低于例如铝的密度。
按照本发明第三方面的卷筒是第一方面的卷筒,其中外凸缘部分由合成树脂制成。在这种情况下,外凸缘部分的重量可通过采用合成树脂来降低。
按照本发明第四方面的卷筒是第一到第三方面任一方面的卷筒,其中卷筒筒体由铝合金制成。在这种情况下,整个卷筒的重量可通过由重量相对低的铝合金制成卷筒筒体来降低。
按照本发明第五方面的卷筒是第一到第四方面任一方面的卷筒,其中卷筒筒体与内凸缘部分整体形成,并且外凸缘部分设置在内凸缘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外凸缘部分和内凸缘部分平滑和连续地相互连接,因此改进了结构。
按照本发明第六方面的卷筒是第五方面的卷筒,其中外凸缘部分从内凸缘部分伸出形成。在这种情况下,简化了外凸缘部分的形成。
按照本发明第七方面的卷筒是第一到四五方面任一方面的卷筒,其中卷筒筒体由筒体内周部分和筒体外周部分制成。卷筒内周部分的内周安装在卷筒轴上并与内凸缘部分形成整体。卷筒外周部分与外凸缘部分整体形成并沿内凸缘部分延伸。鱼线围绕卷筒外周部分的外周卷绕。在这种情况下,卷筒的强度可通过筒体内周部分和筒体外周部分来加强。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以下详细说明中将变得清楚,该说明结合附图披露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


现对于形成此原始披露一部分的附图进行参考图1是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轴承绕线轮的透视图;图2是双轴承绕线轮的截面平面图;图3是图2所示双轴承绕线轮的离心制动机构的放大截面图;图4是拆下第一侧盖的双轴承绕线轮的立视图;图5是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放大截面图;图6是离心制动机构的放大立视图;图7是离心制动机构的放大截面图;图8是用于离心制动机构的保持构件的放大截面图;图9是与图5相对应并按照本发明第一可选择实施例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放大截面图;图10是与图5相对应并按照本发明第二可选择实施例的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的放大截面图;图11是按照本发明第三可选择实施例的卷筒凸缘的放大截面图;图12是与图11相对应并按照本发明第四可选择实施例的卷筒凸缘的放大截面图;图13是与图11相对应并按照本发明第五可选择实施例的卷筒凸缘的放大截面图;以及图14是与图11相对应并按照本发明第六可选择实施例的卷筒凸缘的放大截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的所选择的实施例现在将参考附图描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以下描述只出于说明目的,而不作为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总体结构如图1所示,按照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双轴承绕线轮是小型面类型的绕线轮并用来抛出诱饵。此绕线轮包括绕线轮单元1、可转动地连接在绕线轮单元1上的摇把2、由绕线轮单元1可转动地支承的卷筒轴16和布置在绕线轮单元1内并构造成通过摇把2转动的卷筒12。本发明的双轴承绕线轮还具有最好布置在绕线轮单元1的与摇把2相同一侧上的星形阻力器3以便调整阻力。
如图2所示,绕线轮单元1具有框架5和安装在框架5两侧上的第一侧盖6a和第二侧盖6b。如图1和图2所示,绕线轮单元1还具有覆盖绕线轮单元1的前部的前盖7和覆盖绕线轮单元1的上部分的拇指静置部8。设置成卷绕鱼线的卷筒12可转动地并可拆卸地安装在绕线轮单元1的内部。框架5包括一对相对隔开预定距离的侧板5a和5b和多个连接侧板5a和5b的连接部分(未在图中示出)。
第一侧盖6a可相对于框架5开启或闭合。另外,第一侧盖6a枢转地安装在框架5上,使其可以连接和脱开卷筒12。如图2所示,第一侧盖6a包括枢转机构34和锁定机构36,以便开启和闭合第一侧盖6a。枢转机构34枢转地支承框架5上的第一侧盖6a,并支承第一侧盖6a使其可以运动离开框架5。锁定机构36用来将第一侧盖6a锁定在闭合状态下,并从中解锁。如图3所示,锁定机构36包括安装在形成在第一侧盖6a内的开口33中的操作部分37,使其在径向上延伸和缩回。操作部分37包括可转动地安装在开口33中并安装成在轴向上可以运动的操作单元37a以及安装成使其围绕在操作单元37a的径向上延伸的轴线枢转的操作旋钮37b。
操作单元37a是大致的管状构件,并通过螺旋弹簧44向第一侧盖6a偏置。操作单元37a通过螺钉固定地连接在离心制动机构的闭合端管状制动盒65上(下面描述)。制动盒65可拆卸地安装在开口5d内以便通过螺纹结构拆卸和安装形成在侧板5a内的卷筒。
如图2所示,卷筒12、水平卷绕机构15和离合器杆17布置在框架5内。卷筒12垂直于钓竿布置。换言之,卷筒12的转动轴线最好垂直于安装有绕线轮的钓竿。水平卷绕机构15设置用来围绕卷筒12均匀地卷绕鱼线。离合器杆17设置用来使得操作者拨动鱼线时将拇指放置其上。卷筒12可通过侧板5a的开口5d。另外,齿轮机构18、离合器机构13、离合器接合/脱开机构19、阻力机构21和甩杆控制机构22布置在框架5和第二侧盖6b之间的空间内。齿轮机构18将转动力从摇把2传递到卷筒和水平卷绕机构15上。离合器接合/脱开机构19用来接合和脱开离合器机构13并控制离合器机构13以便响应离合器杆17的操作。甩杆控制机构22用来调节卷筒12转动时形成的阻力。另外,离心制动机构23设置用来防止甩杆时的回冲。离心制动机构23布置在框架5和第一侧盖6a之间。
如图5所示,卷筒12包括管状卷筒筒体12b和凸缘部分12a。管状卷筒筒体12b安装在卷筒轴16上。另外,鱼线围绕管状卷筒筒体12b的外周卷绕。每个凸缘部分12a设置在卷筒筒体12b的每个端部上并径向向外伸出。卷筒筒体12b最好由铝合金制成,并包括其内周不可转动地安装在卷筒轴16上的突出部12c和与突出部12c形成整体并鱼线围绕其外周卷绕的管状部分12d。
如图5所示,凸缘部分12a在管状部分12d的两端上包括内凸缘部分12e并在内凸缘部分12e的外周表面上包括外凸缘部分12f。每个内凸缘部分12e径向向外伸出。内凸缘部分12e通过管状部分12d相互形成整体。外凸缘部分12f径向向外伸出。外凸缘部分12f形成为使得外凸缘部分12f和内凸缘部分12e之间的接合表面S是周向表面。换言之,接合表面S相对于卷筒的转动轴线在周向上水平。外凸缘部分12f和内凸缘部分12e形成平滑连续。外凸缘部分12f由镁合金制成,并且其密度低于铝合金的卷筒筒体12b的密度。外凸缘部分12f向外伸出地形成在内凸缘部分12e上。
如图2所示,卷筒轴16通过侧板5b并从第二侧盖6b向外延伸。从第二侧盖6b向外延伸的端部通过形成在第二侧盖6b内的突起6c内的轴承24a可转动地支承。另外,卷筒轴16的另一端通过离心制动机构23内的轴承24b可转动地支承。这些轴承24a和24b最好是密封的球轴承。
卷筒轴16的大直径部分16a的右端(即摇把一侧)布置在卷筒轴16通过侧板5b的位置处。另外,形成离合器机构13一部分的接合销16b在此位置处固定在卷筒轴16上。大直径部分16a通过接合销16b的整个长度并从其两侧径向伸出。
参考图1和2,齿轮机构18包括摇把轴30、固定连接在摇把轴30上的主齿轮31和与主齿轮31啮合的管状小齿轮32。该齿轮机构18的摇把轴30的垂直位置低于传统位置以便降低拇指静置部8的高度。因此,容纳齿轮机构18的侧板5b和第二侧盖6b的下部分定位在侧板5a和第一侧盖6a的下部分之下。
如图2所示,从侧板5b的外部向内延伸的小齿轮32是通过卷筒16中心的管状部件,并安装在卷筒轴16上,使其在轴向上可以运动。另外,小齿轮32的左端(即与摇把2相对的一端)通过轴承43可转动地并轴向可运动地支承在侧板5b上。此轴承43最好也是密封的球轴承。
小齿轮32具有齿轮齿32a、接合部分32b和限制部分32c。齿轮齿32a形成在小齿轮32的右端的外周部分上(即小齿轮32的摇把2一侧)。齿轮齿32a与主齿轮31啮合。接合部分32b形成在小齿轮32的另一端上。限制部分32c形成在齿轮齿32a和接合部分32b之间。接合部分32b由径向形成在小齿轮32的端表面上的凹槽制成。卷筒轴16通过其中并固定连接的接合销16b与接合部分32b接合。当小齿轮32向外运动,并且接合部分32b和卷筒轴16的接合销16b脱开时,来自摇把轴30的转动力不传递到卷筒12上。接合部分32b和接合销16b用作离合器机构13。当接合销16b和接合部分32b接合时,扭矩从小齿轮32直接传递到卷筒轴16上,小齿轮的直径大于卷筒轴16的直径,可以降低扭曲变形并改善扭矩传递效率。
如图2所示,离合器杆17布置在卷筒12后部的后端上,并位于该对侧板5a和5b之间。
如图2所示,离合器接合/脱开机构19包括离合器架40。离合器架40布置在卷筒轴16的外周一侧上,并通过两个销41(图中只表示一个)支承,使其平行于卷筒轴16的轴线运动。另外,离合器架40在其中央部分包括接合部分40a,该接合部分与小齿轮32的限制部分32c接合。此外,弹簧42围绕支承离合器架40的销41的外周布置在离合器架40和第二侧盖6b之间。离合器架40通过弹簧42恒定地向内偏置。
采用此构造,在普通状态下,小齿轮32定位在向内的离合器接合位置上,在离合器接合位置上接合部分32b和卷筒轴16的接合销16b接合。另一方面,当小齿轮32通过离合器架40向外运动时,接合部分32b和接合销16脱开并采取离合器闭合状态。
阻力机构21包括压靠主齿轮31的摩擦板45和当星形阻力器3转动时以预定压力加压摩擦板45压靠主齿轮31的加压板46。
甩杆控制机构22包括多个摩擦板51和制动盖52。摩擦板51布置在卷筒轴16的两端上。制动盖52设置用来调整摩擦板51压靠卷筒轴16的力。左侧摩擦板51安装在制动盒65的内部。
离心制动机构的结构如图3、6和7所示,离心制动机构23最好包括制动构件68、转动构件66和运动构件67。制动构件68固定连接在制动盒65上。转动构件66同心地布置在制动构件68的内周侧上并固定连接在卷筒轴16上。运动构件67安装在转动构件66上,使其径向运动。如图4所示,最好有六个运动构件67。
再次参考图3、6和7,制动构件68是薄壁柱形构件,该构件由例如铜合金制成并固定连接在制动盒65的内周表面上。制动构件68在其内表面上包括柱形制动表面68a。制动盒65是闭合端管状构件,并且向内伸出的管状轴承容纳部分65a形成在制动盒65内部的底部上。支承卷筒轴16的轴承24b布置在轴承容纳部分65b的内周一侧上,并且甩杆控制机构22的摩擦板51安装在轴承容纳部分65b上。
转动构件66包括固定部分66a、柱形部分66b和突出部分66c。固定部分66a固定连接在卷筒轴16上。柱形部分66b从固定部分66a向轴承容纳部分65a的外周一侧延伸。如图6和7所示,突出部分66c从柱形部分66b的外周表面在三个方向上径向伸出。突出部分66c是从柱形部分66b的外周表面在三个方向上径向伸出的扇形构件。突出部分66c的内部形成由三个弧形成的网格形状,以便降低重量。另外,一对在周向上向外伸出的突出部71和72形成在突出部分66c的每个壁表面上,并用来调节运动构件67的运动。
如图4所示,凹入部分70形成在每个突出部分66c之间。每个凹入部分70容纳两个运动构件67并设置用来在操作状态和非操作状态之间转换,在操作状态下运动构件67与制动构件68接触,并在非操作状态下其中没有接触。另外,用于引导运动构件67的引导轴73布置在凹入部分70的底部上,以便径向向外延伸。
突出部71形成在凹入部分70的开口的边缘上,并设置用来防止运动构件67从引导轴73滑落。突出部分72形成在更靠近凹入部分70的底表面的位置上,并且设置用来调节运动构件67,使得运动构件67不与制动构件68接触。
运动构件67大致是柱形形状并最好由合成树脂制成。运动构件67布置成使其在运动构件66的引导轴73上径向滑动,并由于卷筒12的转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与制动构件68接触。每个运动构件67具有由引导轴73引导的柱形主单元67a和与主单元67a的内端部分形成整体的边缘部分67b。每个边缘部分67b与形成在凹入部分70上的突出部分71和72接合,并从主单元67b的内端部分径向向外伸出。转换机构69由边缘部分67a和突出部分72构成。
当边缘部分67b布置在突出部分71和突出部分72之间,边缘部分67b将与突出部分71接合,该突出部分防止运动构件67滑落。但是,运动构件67可以运动与制动构件68接触,这是离心制动机构23的操作状态。另外,当运动构件67径向向内推动并布置在突出部分72径向内侧时,运动构件67不再接触制动构件68。这是离心制动机构23的非操作状态。因此,能够与制动构件68接触的运动构件67的数量可通过在操作状态和非操作状态之间转换运动构件67来调整。
制动力的调整当将要调节制动力时,第一侧盖6a开启并且侧板5a内的开口5d开启。
第一侧盖6a通过第一枢转操作旋钮37b从图2所示的锁定状态开启到图3所示的未锁定状态来开启。参考图3和4,当操作旋钮37b处于未锁定状态时,锁定构件38通过操作旋钮37b推动,克服螺旋弹簧44的偏置力并运动到未锁定位置。当锁定构件38运动到未锁定位置时,其尖端从开口33的凸起部分缩回,并且操作单元37a接着能够转动。
当操作旋钮37b在此状态下转动时,操作单元37a与制动盒65一起转动,并且制动盒65和侧板5a变得相互脱开,制动盒65通过螺旋弹簧44与操作单元37a一起向外运动。同时,第一侧盖6a通过枢转机构34运动离开侧板5a。当制动盒65完全与侧板5a的外部表面分开,第一侧盖6a与绕线轮单元1分开,并通过其自身重量围绕枢转机构34枢转以便枢转到图4所示的开启位置。
参考图3和4,当将要调整制动力时,运动构件67沿引导轴73的方向运动,并且转换到操作状态或非操作状态。当制动力的调整已经完成时,第一侧盖6a闭合。当这种情况出现时,第一侧盖6a通过手枢转到闭合状态,并且接着推动操作旋钮37b将制动盒65插入开口5d。操作旋钮37b接着在与未锁定方向相反的方向上转动,其中制动盒65的尖端与开口5d接触。当这种情况出现时,制动盒65与开口5d接合。接着,操作旋钮37b从未锁定位置枢转到锁定位置,并且锁定构件38与开口33接合。因此,第一侧盖6a固定在闭合状态下。
另外,制动力可通过从引导轴73上除去运动构件67来进一步调整,并且因此调整运动构件67的数量。例如,当除去三个运动构件67时,制动力将是六个运动构件67时的一半。如图4所示,保持构件80枢转以便存放除去的运动构件67。保持构件80在卷筒12的下方和前部安装在侧板5a上。
如图8所示,保持构件80最好是合成树脂构件,该构件弯曲成大致L形,并包括与运动构件67的边缘部分67b接合的凹槽81。两个运动构件67可从凹槽81的两端存放在保持构件80内。此保持构件80可防止从引导轴73除去的运动构件67丢失。
如图5所示,在以此方式构成的双轴承绕线轮中,卷筒12包括铝合金卷筒筒体12b和从卷筒筒体12b的两侧径向向外伸出的凸缘部分12a。凸缘部分12a包括内凸缘部分12e和设置在内凸缘部分12e上并最好由镁合金制成的外凸缘部分12f。镁合金外凸缘部分12f便于确保对于卷筒12转动时惯性力的影响,这是由于其密度低于铝合金卷筒筒体12b的密度,并且因此可以降低外凸缘部分12f的重量。因此,由于外凸缘部分12f的重量降低,卷筒的惯性转动速度将更快并可以准确地抛出轻的钓具。
可选择实施例现在将描述可选择的实施例。考虑到第一实施例和可选择实施例之间的类似性,可选择实施例的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将给以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相同的参考标号。此外出于简明的目的,可以省略对于可选择实施例的与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相同的部分的描述。
(a)在所述实施例中,外凸缘部分12f由镁合金制成,但是本发明将不局限于此。外凸缘部分12可由其密度低于铝合金卷筒筒体12b密度的任何材料制成。例如,如图9所示,外凸缘部分12f可由合成树脂制成。
(b)如图10所示,卷筒筒体112b包括其内周安装在卷筒轴16上的内周部分112a和其外周卷绕有鱼线的外周部分112h。内周部分112g包括突出部分112c、管状部分112d和内凸缘部分112e。突出部分112c的内周安装在卷筒轴16上。管状部分112d与突出部分112c整体形成。每个内凸缘部分112e从管状部分112d的两端径向向外伸出并整体形成。外周部分112h包括柱形部分112i、多个上升部分112j和多个外凸缘部分112f。柱形部分112i围绕柱形部分112d的外周设置。每个上升部分112j在柱形部分112i的两端上径向向外伸出并整体形成在内凸缘部分112e的相对表面上。外凸缘部分112f整体设置在上升部分112j的外周上。这里,卷筒筒体112b的强度通过内周部分112g和外周部分112h来加强。
(c)在所述第一实施例中,外凸缘部分12f形成使得外凸缘部分12f和内凸缘部分12e之间的接合表面S是周向表面。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此。如图11所示,外凸缘部分12f’和内凸缘部分12e’之间的接合表面S’可以是倾斜表面,该表面以接合表面S’的凸缘一侧的端部S1’比卷筒筒体一侧的端部S2’在径向上更远离卷筒筒体12b’的方式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鱼线从卷筒筒体12b’施加强力到外凸缘部分上,可以通过用倾斜表面支承外凸缘部分12f’减小外凸缘部分12f’的变形。
另外,如图12所示,外凸缘部分12f’和内凸缘部分12e”之间的接合表面S”可以是相对的倾斜表面,其中接合表面S”的卷筒筒体一侧的端部S2”比凸缘一侧的端部S1”在径向上更远离卷筒筒体12b”。在这种情况下,外凸缘部分12f可通过例如使用粘合剂或类似物便于安装在凸缘的两端上。另外,如图13和14所示,外凸缘部分12f或12f””和内凸缘部分12e或12e””之间的接合表面S或S””可分别具有阶梯的形状或V形的截面。在这种情况下,外凸缘部分12f或12f””和内凸缘部分12e或12e””之间的接合可以相对牢固。
按照本发明,由于卷筒的外凸缘部分由其密度低于卷筒筒体材料的密度的材料制成,可以通过双轴承绕线轮准确抛出轻的钓具。
使用在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装置和功能”包括任何结构或硬件和/或可以用来实现“装置和功能”性能的方法。
如上使用,以下方向术语“向前”、“向后”、“之上”、“向下”、“垂直”、“水平”、“之下”和“横向”以及其他类似的方向术语旨在表示装备本发明的装置的方向。因此,用来描述本发明的这些术语应相对于装备本发明的装置进行解释。
这里使用的术语“大致”、“大约”和“近似”意味所修饰术语的偏差量,使得最终结果不显著改变。如果此偏差不否定其修饰词汇的含义,这些术语应看成包括所修饰术语的至少正负5%的偏差。
此申请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JP2002-311548的优先权。日本专利申请No.JP2002-311548的所有公开内容结合于此作参考。
在只选择所选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的同时,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此说明书中将明白的是可进行不同的改型和变型而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范围。另外,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只用作说明,并不用于限制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的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该绕线轮具有绕线轮单元、安装在绕线轮单元上的摇把、卷筒轴和由绕线轮单元支承的卷筒,所述卷筒适于设置在卷筒轴上以便通过摇把的转动而转动,该卷筒包括适于安装在卷筒轴上的管状卷筒筒体,鱼线适于围绕所述筒体部分的外周卷绕;设置在所述卷筒筒体端部上的凸缘部分,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分包括从所述卷筒筒体的一个所述端部径向向外伸出的内凸缘部分;以及从所述内凸缘部分的外周径向向外伸出的外凸缘部分,所述外凸缘部分具有低于所述卷筒筒体密度的密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由镁合金制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由合成树脂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由铝合金制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与所述内凸缘部分整体形成;以及所述外凸缘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凸缘部分的外周表面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突出地形成在所述内凸缘部分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具有筒体内周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周部分的外周上的筒体外周部分;所述筒体内周部分与所述内凸缘部分形成整体;所述筒体外周部分与所述外凸缘部分形成整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是倾斜表面,其卷筒筒体一侧的端部比其凸缘一侧的端部在径向上更远离所述卷筒筒体。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具有阶梯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具有V形。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双轴承绕线轮的卷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是周向表面。
12.一种双轴承绕线轮,其包括绕线轮单元;可转动地连接在所述绕线轮单元上的摇把;通过所述绕线轮单元可转动地支承的卷筒轴;以及构造成通过所述摇把转动的卷筒,所述卷筒具有适于安装在卷筒轴上的管状卷筒筒体,鱼线适于围绕所述筒体部分的外周卷绕;设置在所述卷筒筒体端部上的凸缘部分,至少一个所述凸缘部分包括从所述卷筒筒体的一个所述端部径向向外伸出的内凸缘部分;以及从所述内凸缘部分的外周径向向外伸出的外凸缘部分,所述外凸缘部分具有低于所述卷筒筒体密度的密度。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由镁合金制成。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由合成树脂制成。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由铝合金制成。
16.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与所述内凸缘部分整体形成;以及所述外凸缘部分设置在所述内凸缘部分的外周表面上。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凸缘部分突出地形成在所述内凸缘部分上。
18.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筒筒体具有筒体内周部分和设置在所述筒体内周部分的外周上的筒体外周部分;所述筒体内周部分与所述内凸缘部分形成整体;所述筒体外周部分与所述外凸缘部分形成整体。
19.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是倾斜表面,其卷筒筒体一侧的端部比其凸缘一侧的端部在径向上更远离所述卷筒筒体。
20.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具有阶梯形状。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具有V形。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轴承绕线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和外凸缘部分在其接合表面处相互接合;以及所述接合表面是周向表面。
全文摘要
提供一种进行准确甩杆的双轴承绕线轮。卷筒包括管状卷筒筒体和在卷筒筒体的两侧径向向外伸出的凸缘部分。凸缘部分包括内凸缘部分和外凸缘部分。内凸缘部分形成在卷筒筒体的两端上,径向向外伸出,并与卷筒筒体整体形成。外凸缘部分形成在内凸缘部分的外周表面上,并径向向外伸出。外凸缘部分突出地形成在内凸缘部分上。卷筒筒体由铝合金制成,并且外凸缘部分由镁合金制成。
文档编号A01K89/00GK1498533SQ200310104338
公开日2004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3年10月24日 优先权日2002年10月25日
发明者川崎宪一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