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

文档序号:380319阅读:4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
背景技术
海鲈(L.japonicus C.et v)又花鲈、鲈鱼、板鲈、七星鲈、属鲈形目、鮨科,鲈属,其体形较长,略呈纺锤形,尖吻,口大,上下颌有绒毛状牙群,体披栉鳞,体色银白,背部呈石灰色。海鲈广泛分布在我国沿海,是一种生活在近岸浅海中、下层,富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广温、广盐性名贵鱼类。它适合在各种水体进行各种形式的养殖。我国海水养殖海鲈历史较久,海鲈在海水中生长的速度较慢,但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清香。我国淡水养殖海鲈始于1989年前后,但发展较快,海鲈在淡水养殖生长速度快,但肉质中脂肪较多,蛋白质的含量较低,味感较差,色泽明显地与海水养殖的鲈鱼不一样。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该方法所养殖的海鲈具有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清香,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脂肪的含量较低,色泽及味感具有完全海水养殖的海鲈所应有的品质,并缩短完全海水养殖的周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将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淡水养殖至成鱼的海鲈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2.将活运网箱推至水质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5‰-0.8‰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将海鲈暂养15-30天;3.再将活运网箱推至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8‰--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将海鲈养殖15-30天。
步骤1中将淡水养殖的海鲈转移至活运网箱的工具是捞鱼袋,所述的捞鱼袋是下部为内壁光滑的布袋,上部为网片组成捞鱼器具,可减少海鲈在捕捞过程中受到损伤。
步骤1-3所采用的活运网箱为上框装有浮子,并浮在水面,网体内底部装有金属框,并带动网体下沉的软体网箱。
步骤2中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设置隔离区,确保暂养在活运网箱中的海鲈距离500米范围内不接受其他不良水质、水源的影响。
步骤3中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设置隔离区,确保暂养在活运网箱中的海鲈距离500米范围内不接受其他不良水质、水源的影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由于海鲈在淡水养殖中生长速度快,长成成鱼后,在盐度为0.5‰-0.8‰半咸淡水中暂养,及在盐度为0.8‰--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中养殖,使淡水养殖的海鲈能完全适应在海水中的生长环境。使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海鲈的蛋白质、脂脂及氨基酸组成较接近完全海水养殖的海鲈,2.完全海水养殖海鲈至成鱼的周期长,海鲈在淡水中养殖至成鱼,可减少完全海水养殖海鲈的养殖周期。
3.本发明采用捞鱼袋转移海鲈,及采用活运网箱运输及养殖海鲈,可减少海鲈碰伤。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一将淡水池养殖的规格为1.5-2.0市斤的海鲈用捞鱼袋从淡水池中捞起,并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活运网箱规格为4m×5m×4m,投放800尾海鲈;用机动小船将活运网箱推往水质盐度为0.5‰的半咸淡养殖基地进行暂养,时间为15天,并设置隔离区,保证距离海鲈500米内不接受其他不良水质或水源的影响;待少量碰伤的海鲈皮肤恢复正常并开始吃料后,再用机动小船将活动网箱推往水质为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8‰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中养殖30天,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也设置隔离区,使淡水养殖的海鲈能完全适应在海水中的生长环境,淡水养殖的海鲈转变为海水养殖的海鲈。在整个过程中,观察海鲈活动状况,适时适量投放饲料,保证海鲈在此期间尽量少食鲜度不足的饲料,同时要避免海鲈出现感染等不良情况发生。
实施例二将1.2-1.8市斤的海鲈从淡水池中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活运网箱规格为4m×10m×4m,投放1500尾海鲈;将活运网箱推往水质盐度为0.8‰的半咸淡养殖基地进行暂养,时间为20天,并设置隔离区;再将活动网箱推往水质为盐度重量千分比为5‰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中养殖15天,淡水养殖的海鲈转变为海水养殖的海鲈。
实施例三将2-2.5市斤的海鲈从淡水池中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活运网箱规格为4m×5m×2.5m,投放500尾海鲈;将活运网箱推往水质盐度为0.7‰的半咸淡养殖基地进行暂养,时间为30天,并设置隔离区;再将活动网箱推往水质为盐度重量千分比为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中养殖20天,并设置隔离区,使海鲈能完全适应在海水中的生长环境,淡水养殖的海鲈转变为海水养殖的海鲈。
权利要求
1.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淡水养殖至成鱼的海鲈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2)将活运网箱推至水质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5‰-0.8‰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将海鲈暂养15-30天;(3)再将活运网箱推至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8‰-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将海鲈养殖15-30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设置隔离区,确保暂养在活运网箱中的海鲈距离500米范围内不接受其他不良水质、水源的影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淡水养殖的海鲈转为海水养殖的海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设置隔离区,确保暂养在活运网箱中的鲈鱼距离500米范围内不接受其他不良水质、水源的影响。
全文摘要
一种淡水养殖的海鲈转化为海水养殖的海鲈的方法,属水产养殖领域,它包括如下步骤(1)将淡水养殖至成鱼的海鲈转移至置于深水中的活运网箱中;(2)将活运网箱推至水质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5‰-0.8‰的半咸淡水养殖基地,将海鲈暂养15-30天;(3)再将活运网箱推至盐度重量千分比为0.8‰-10‰的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将海鲈养殖15-30天。该方法所养殖的海鲈具有肉质洁白细嫩,味道清香,蛋白质的含量较高,脂肪的含量较低,色泽及味感具有完全海水养殖的海鲈所应有的品质,并能缩小海水养殖鲈鱼的周期时间。
文档编号A01K67/02GK1557148SQ20041001531
公开日2004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0日
发明者麦平阳 申请人:麦平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