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网捕鱼用渔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244阅读:193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拖网捕鱼用渔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拖网捕鱼用渔网,更具体来说,涉及拖网捕鱼用渔网的改进,它能够实现有选择的捕鱼,以便通过抑制对鱼苗不加选择的捕捉而促进渔业资源的再生产。
背景技术
借助拖网捕鱼系统的传统捕鱼作业可能导致包括非目标鱼类及鱼苗的各个鱼种的混捕。同时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废物、垃圾等与捕获的鱼混杂在一起,不可避免地需要在船上进行去除不需要的鱼及废物、垃圾等并将其弃回海中的工作。但是,按照这种捕鱼系统,扔掉的物体量往往大于捕鱼量。因此,与扔弃劳动相比较,捕鱼量的比率很低,从而使整个作业不经济。另外,对于扔回海中的鱼的身体的损伤可能很严重,据认为是与渔业资源的保护和养殖的思想相背离的。
近来,在这种形势下,已经逐渐认识到,采用能够只捕成鱼而释放鱼苗的渔网或能够有选择地只捕目标种类的渔网有助于防止渔业资源的减少,因此,已有人提出了各种渔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拖网捕鱼用渔网的新颖结构,它能够避免对与目标种类不同的种类及鱼苗的捕获,以便实现对目标种类的鱼的有效捕获,从而有助于保持海水中的生态系统及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捕挥生活在海面下紧靠海底上方的鱼和贝类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它包括一个袋(A),该袋包括一个套筒状中等网孔网体的前部(A1)、一个从所述前部(A1)连续向后延伸的漏斗状小网孔网体的中部(A2)和一个从所述中部(A2)连续向后延伸的鞘状小网孔袋端的后部(A3);以及一对在所述袋(A)前方延伸的翼部(B);所述中部设有在其顶部的大网孔的窗网(5),所述后部适于蓄积鱼和贝类。
优选地,所述中部(A2)在其底部形成一个开口(8),所述拖网捕鱼用渔网还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一个鞘状下部网(9),所述鞘状下部网由中等网孔的网构成并适于容纳杂物。
虽然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与系统的拖网捕鱼用渔网的类似之处在于,袋的前部呈套筒状,从所述前部连续向后延伸的中部由漏斗状小网孔网体构成,后端由用于蓄积鱼及贝类的鞘状袋端构成,从中部连续地向后延伸,但是本发明的特征在于,一个大网孔的窗网设置在中间的漏斗状网体的最高位置上。因此,流入在海底拖动的渔网中的大部分水可从窗网流出,小鱼如鱼苗能够与流过大网孔的网的水一起穿过渔网逃走。另一方面,大的鱼,主要是成鱼,大得甚至不能穿过大网孔鱼网逃走,因而被捕获在后部的袋端内。因此,捕鱼效率得以提高,同时避免了未来捕鱼量的减少。
另外,一个开口最好设置在袋中部的漏斗状网体的底部,而且用于容纳杂物的鞘状的下部的网的前端连接于所述开口。因此,生活在水底部和泥土上的鱼及贝类贝壳、海星和废物、垃圾等一起首先被铲入渔网。只作翻滚的杂物被收集在下部的鞘状网体内,而企图自己逃走的鱼并不进入下部网体,而是进入其上方用于蓄积鱼的袋内。因此,可以避免鱼和杂物的混捕,从而在渔网被抬起时或在船上分选捕获物期间不会损伤鱼和贝类。因此,捕获的鱼及贝类可保持新鲜,从而保证高的商业价值。


图1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的一个实例的外部视图;以及图2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的另一实例的外部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对照图1描述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
在图1所示的状态中,拖网捕鱼用渔网在沿着海底被拖动。附图标记1表示一对拖网拽纲,用于扩张渔网的拖网网板2连接在拖网网纲的端部。用于加强袋A和从其右/左前部向前延伸的右/左翼部B的上缘和下缘的头绳3和下绳4中的每一个的右和左前端连接于拖网网板2后端的上和下部,因而该拖网捕鱼用渔网借助拖网拽纲进行拉动而前进,同时袋A的前端向右和左侧扩张。
另一方面,多个头绳浮子3a在适当间隔上连接于头绳3,或者多个坠子在适当的间隔上连接于下绳4。因此,前上缘向上张开的袋A在袋下缘保持与海底接触时借助所述两条绳被拉动而前进。可以设置一条稍短于下绳4的拖底链或绳,使它稍在袋A的前下缘之前与海底接触,以便捕捉生活在海底上的鱼。
本发明的渔网是拖网捕鱼用渔网,它具有与传统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基本相同的使用方式,它的袋A包括一个由大直径套筒状中等网孔(如8-12cm的网孔)的网体构成的前部A1、一个由漏斗状小网孔(如4-8cm的网孔)的网体构成的中部A2和一个由小直径鞘状小网孔(如4-5cm的网孔)的袋端构成的后部A3。应当注意的是,所述部分A1、A2和A3串联起来,也就是说,所述中部从所述前部连续向后延伸,而所述后部从所述中部连续向后延伸。这种渔网的特征在于一个由大网孔(如10-15cm的网孔)的网构成的窗网5设置在中部2靠近后部A3的顶部。
当具有这种结构的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放入海水中被拖网网纲拉动时,拖底链4a或连接于下绳4的坠子达到海底,而头绳3被连接于其上的浮子3a向上拉动。然后,如果这种渔网向前行进,在水流的力的作用下,拖网网板2分别在右和左的方向上移动,从而使翼部B向右和左侧扩张。因此,袋A的前端张开,使水可流入袋A。
因此,在海底上移动或休息的鱼和贝类,以及紧靠海底游动的鱼等被行进的袋A捕获。这样被捕获的鱼在水流的力的作用下从前部A1移至中部A2。由于漏斗状网体6的直径减小,企图逃走的鱼的运动变得激烈起来。然后,由于大网孔网构成的窗网使水易于逸出,因而小的鱼如鱼苗通过窗网5的大网孔的网可逃离袋A,而商业价值高的成鱼和尺寸大得不能通过大网孔的网的虾被收集在后部A3的小网孔袋端7内。因此,必须按照目标鱼的尺寸和准备放掉的鱼苗的尺寸来适当选择漏斗状网体6和袋端7的网孔尺寸,以及窗网5的网孔尺寸。
如果用适当设计的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来捕捉目标鱼及贝类,那么,不仅能够有效节省渔网拉到渔船上后分选捕获物的劳动,而且也能够显著减少可能影响未来捕鱼量的对鱼苗的损伤,从而导致渔业收入的增加,同时保护了渔业资源。
但是,存在的另一问题是,如果想捕捉紧靠海底生活的鱼及贝类的话,泥土、贝壳、海星、海葵及废物易于与鱼一起被收集在袋端7内。因此,所存在的问题在于,这样引起的鱼和贝类的损伤危险及在船上分选捕获物的工作就可能增加。
按照本发明的渔网,如图2所示,在构成袋A的中部A2的漏斗状网体6的底部上最好形成一个开口8,而且中等网孔的网形成的鞘状下部网9的开口端最好连接于上述开口8。因此,被渔网的前端部分铲起的、被引入袋A的杂物如废物、垃圾等被容纳在下部网9内。
虽然准备是将鞘状下部网9沿海底拖动,使杂物收入其内,但是,并不推荐收集过小块的废物、垃圾等,因此,最好按照散落在海底上的杂物的种类和分布,对构成下部网9的网的网孔尺寸进行适当的选择。另外,下部网9的后底部最好设有由耐磨网体如金属网构成的防护线网,而且前底部也最好设有坠子以防止其离开海底。
通过不仅提供用于蓄积捕获的鱼及贝类的袋端7,而且也提供在其下面的下部网9,使得被袋A的前端部铲起的杂物如废物、垃圾等中的相对较重及大的物质滚向袋A的底部而被收集在下部网9中。但是,不能通过移动的网的网孔逃脱的鱼和虾由于其自己的动作而被困在袋端7内,从而被捕获,同时可防止杂物混在其中。因此,当通过盘卷拖网网纲1而将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拉到船上时,抑制了商业价值低的鱼苗和小鱼的捕获,而商业价值高高的大鱼和不能通过网的网孔的虾则被大量地捕获并与杂物分离。
使用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能够避免可导致渔业资源损耗的对幼鱼的不加选择的捕捉,同时可以实现对商业价值高的大鱼的有效的船上工作。另外,能够简化分选过程,同时减少了对捕获的鱼的严重损伤的情形,因而可向市场供应新鲜的鱼。
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是为了捕获靠近海底生活的鱼虾,同时防止渔业资源损耗而发明的。本发明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并不局限于任何特定的鱼或贝类,并且在使用时对可以使用拖网捕鱼用渔网的海域或水域没有任何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捕捞生活在海面下紧靠海底上方的鱼和贝类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它包括一个袋(A),该袋包括一个套筒状中等网孔网体的前部(A1)、一个从所述前部(A1)连续向后延伸的漏斗状小网孔网体的中部(A2)和一个从所述中部(A2)连续向后延伸的鞘状小网孔袋端的后部(A3);以及一对在所述袋(A)前方延伸的翼部(B);所述中部设有在其顶部的大网孔的窗网(5),所述后部适于蓄积鱼和贝类。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部(A2)在其底部形成一个开口(8),所述拖网捕鱼用渔网还包括一个连接于所述开口的一个鞘状下部网(9),所述鞘状下部网由中等网孔的网构成并适于容纳杂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状下部网(9)在其下部的后半部设有耐磨网体(9a)的加强物。
4.如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鞘状下部网(9)在下部的前半部设有坠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结构新颖的拖网捕鱼用渔网,它能够避免不同种类的鱼和鱼苗的混捕,以便有效地捕捞目标鱼和贝类并防止渔业资源的损耗,从而有助于渔业的可持续发展。这种用于捕捞生活在海面下靠近海底上方的鱼和贝类的拖网捕鱼用渔网的特征在于它包括一个袋(A),该袋包括一个套筒状中等网孔的网体的前部(A1)、一个从所述前部(A1)连续向后延伸的小网孔网体的中部(A2)和一个从所述中部连续向后延伸的鞘状小网孔袋端的后部;以及一对在所述袋(A)前方延伸的翼部(B);所述中部在其顶部设有一个大网孔网的窗网(5),所述后部适于蓄积鱼和贝类。
文档编号A01K73/02GK1714633SQ200410078719
公开日2006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1日
发明者樋口信行 申请人:牛顿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