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568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具体来说属于稻、麦兼用脱粒机。
背景技术
现有吸糠式脱粒机由单相电动机或内燃机为动力,主要由脱粒系统和清选系统组成。脱粒系统采用带脱粒齿的滚筒旋转方式脱粒,经分离筛筛分,再经集粮斗归集,送入螺旋输送器,最后经由清选筒、吸糠风机组成的清选系统将颖壳、破渣与籽粒分离。
现有吸糠式脱粒机一般为前排渣,作物经脱粒后,断穗、断茎、碎叶和夹在其中的籽粒未经处理,直接从操作者面前排除,损失率高;操作环境差。
三、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前排渣、一次脱粒机的缺点而提供一种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以减小脱粒损失,提高收成率,同时改善操作环境。本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设计加以实现一种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包括机架,由动力驱动、其上设有脱粒齿的滚筒,主分离筛,集粮斗,螺旋输送器,清选筒,吸糠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滚筒后面,与其平行、其上布有脱粒齿的二次处理器以及位于二次处理器下方的副分离筛;二次处理器经传动机构与滚筒连接;所述集粮斗上口将主、副分离筛包容;所述滚筒上的脱粒齿按螺旋线分布,二次处理器上的脱粒齿按反向螺旋线分布。
本实用新型的工艺过程与结构特征是手工喂入,上脱,作物在脱粒滚筒作用下,籽粒、颖壳混合物经主分离筛进入集粮斗,由螺旋输送器送入清选筒,颖壳和碎渣被吸糠风机产生的气流吸进风机,从风机出口排除。清洁籽粒从清选筒下落入收集容器。
断穗、断茎、碎叶和夹在其中的籽粒,在按螺旋线排列在滚筒表面的脱粒齿的作用下,沿轴向推移至滚筒一端,混合物从滚筒止端进入二次处理器。二次处理器上的螺旋叶片(与滚筒上脱粒齿的螺旋线反向,即滚筒上的为右旋螺旋线,二次处理器上的则为左旋螺旋线)将断茎、断穗、碎叶和夹带籽粒的混合物沿轴向向二次处理器另一端推移,推进过程中,混合物被二次处理器上的脱粒齿、和其下的副分离筛共同作用,夹带的籽粒经副分离筛进入集粮斗,然后被输送清选。断茎、碎叶等渣子被送往出渣口排在机后空地。
与现有吸糠式脱粒机相比,本新型增设二次处理器,改前排渣为后排渣,这种改进所带来的技术效果是其一,提高了籽粒脱出率,减少了脱粒损失;其二,避免了现有工作过程中不断清扫操作现场,耗费劳动力的现状,改善了操作环境,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新型的主视图(从机器背面看);图2是图1的右视图;图3是图1的左视图(主要表现传动机构部分);图4是图2所示滚筒、二次处理器的立体示意图(从机后上部看);五具体实施方式
本机由机罩1、滚筒2、上机架3、主分离筛4、集粮斗5、螺旋输送器6、扬谷器7、吸糠风机8、吸糠管9、清选筒10、副分离筛11、二次处理器12、下机架13(机架由上、下机架联接组成)和动力支承架(图中未画)等部分构成。
以下叙述基于工作台板14(图4)方为机器正面。
图1图3示出,机罩1在上机架3上固定,参见图4,在左端适当位置有一起阻滞作用的隔板1a。其后有排尘窗1b,排尘窗下有一块用作防籽粒飞溅的长方形非金属编织物1c(可采用帆布),其左端有一方口,是大脱出物排出通道。工作台板14下方内侧的机罩内装有多块导草板1d。滚筒2固定于上机架,脱粒齿为弓形齿(也可为板齿或钉齿)按螺旋线排列固定于筒体表面,左端(出草端)至少有3块径向直叶片2a。主分离筛4在脱粒滚筒下方,固定在下机架13上,筛面装有切刀组。筛面与脱粒齿顶保持适当脱粒间隙。集粮斗5固定在下机架13内,包容主、副分离筛,下端与螺旋输送器相联,组成籽粒、碎茎杆、颖壳混合物输送通道,左端与扬谷器壳内侧相通。
螺旋输送器6左端(出口端)下机架13外侧固定扬谷器7(扬谷器结构已在本人在先专利ZL03249828中公开),通过扬谷管9与清选筒10相通。
扬谷器左端是吸糠风机8,风机进气口与吸糠管9相接,吸糠管9另一端与清选筒10顶相接,风机出口指向机器左侧空地。
副分离筛11固定在二次处理器12下面,可采用钢板冲孔筛或鱼鳞筛或编织筛。
二次处理器12在脱粒滚筒2后面,与其平行,是一根管轴,其左端(进草端)有一片螺旋叶片12a,中间是按螺旋线(其方向与滚筒上脱粒齿的螺旋线方向相反)排列的板齿12b(也可以用钉齿、弓齿),右端(出草端)至少有三片径向直叶片12c。
二次处理器12上面有处理器盖12d(见图5),处理器盖12d的左端与机罩1右左下方口相接,形成混合物进口通道(进草口)。盖内后侧有多块(六块)导草板12e,盖内中间和右边有起阻滞作用的两块隔板12f用螺栓固定,可以根据处理效果调整安装置位。最右端是碎渣出口(出草口)。
图3中,机器右外侧是滚筒皮带轮15、输送器皮带轮16、二次处理器皮带轮17以及普通V形传动带构成的传动系统(二次处理器经皮带传动机构与滚筒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脱粒机由单相电动机或内燃机带动;滚筒体表面按螺旋线布置固定脱粒弓齿,一端有径向直叶片;工作合板下有导草板,适当位置设有滚筒隔板;机罩后下部向后倾斜,其上有一块非金属编织物;相对滚筒直叶片部位开有一口,与二次处理器相通;二次处理器在机后与滚筒平行布置,是一根管轴结构,与滚筒相通的一端有一片右旋螺旋叶片,中间是按螺旋分布排列与径向线夹角的板齿,出草端有至少三片直叶片。处理器盖一端是与滚筒排草端相通的通道,另一端是排草口,中间装有至少六片导草板,适当位置固定有两块隔板,可根据效果,调整其位置,使其产生更好的阻滞效果,使混合物得到有效处理。集粮斗在分离筛下面,斗上口将主、副分离筛包容,斗下与螺旋输送器壳相联;螺旋输送器在下机架下面,与脱粒滚筒轴向平行贯通集粮斗,输送器末端是扬谷器,安装在下机架外侧;扬谷器外端吸糠风机;清选筒与吸糠风机同处一侧,扬谷器出口与清选筒相连,清选筒顶由吸糠管与清选风相进口相联,组成清选系统。风机出口指向空地。
权利要求1.一种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包括机架,由动力驱动、其上设有脱粒齿的滚筒,主分离筛,集粮斗,螺旋输送器,清选筒,吸糠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滚筒(2)后面,与其平行、其上布有脱粒齿的二次处理器(12)以及位于二次处理器下方的副分离筛(11);二次处理器经传动机构与滚筒(2)连接;所述集粮斗(5)上口将主、副分离筛(4、11)包容;所述滚筒(2)上的脱粒齿按螺旋线分布,二次处理器(12)上的脱粒齿按反向螺旋线分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的出草端的部位上设置有三片或三片以上的径向直叶片(2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滚筒(2)出草端附近位置上设置有一用于起阻滞作用的隔板(1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机罩(1);机罩(1)固定有多块导草板(1d)。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罩(1)后部设置有排尘窗(16)以及位于排尘窗下、用作防飞溅的非金属织物(1c)。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扬谷器(7),它安装在所述螺旋输送器(6)出口与清选筒(1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处理器(12)的出草端的部位上设置有三片或三片以上的直叶片(12c)。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处理器(12)的进草端的部位上设置有螺旋叶片(12a)。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罩盖在二次处理器(12)上的处理器盖(12d),处理器盖上开有进草口和出草口,处理器盖内固定有多块导草板(12e)以及经螺栓固定、用作起阻滞作用的两块隔板(12f)。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脱粒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处理器(12)与滚筒(2)之间的传动机构为皮带传动机构;所述副分离筛(11)可以是钢板冲孔筛或鱼鳞筛或编织筛;所述二次处理器(12)以及滚筒(2)上的脱粒齿可以是板齿或弓齿或钉齿。
专利摘要一种二次处理后排渣吸糠式脱粒机,属农用稻麦脱粒机。包括机架,由动力驱动、其上设有脱粒齿的滚筒,主分离筛,集粮斗,螺旋输送器,清选筒,吸糠风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设置在所述滚筒后面,与其平行、其上布有脱粒齿的二次处理器以及位于二次处理器下方的副分离筛;二次处理器经传动机构与滚筒连接;所述集粮斗上口将主、副分离筛包容;所述滚筒上的脱粒齿按螺旋线分布,二次处理器上的脱粒齿按反向螺旋线分布。它减少了脱粒损失,具有籽粒脱出率高,操作环境更好的优点。
文档编号A01F12/44GK2741345SQ200420061
公开日2005年11月23日 申请日期2004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8日
发明者甘学明 申请人:甘学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