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导线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214阅读:9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竿导线环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钓竿附件,特别是关于一种钓竿的导线环体。
背景技术
目前一般常见习用的钓竿导线环体结构,如图1、2所示,系于导线环体A1、B1的圈部A10、B10内分别镶入有厚薄不一且耐磨的陶瓷体A11、B11,由于该陶瓷体A11、B11位于导线环体A1、B1的圈部A10、B10内,若镶入后两者结合太紧时,陶瓷体A11、B11易因碰抵毁损;反之,若陶瓷体A11、B11镶入在导线环体A1、B1的圈部A10、B10时,其间形成有间隙,易使陶瓷体A11、B11掉落,使用后需另外组配陶瓷体A11、B11或是更换整支钓竿,对消费者而言,不仅耗费成本又麻烦。
本设计人有鉴于习用钓竿导线环体具有上述之缺点,乃积其多年钓具的制造经验,加以重新研发出一种不同规格而变化导线环体形体。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钓竿导线环体,解决导线环体与陶瓷体镶合产生的毁损和脱落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该导线环体为金属制成的环状体;设置有与该导线环体焊接成一体且分别具有缠固区的长、短衬座。
该金属导线环体的金属可为钨钢。
该导线环体中央设有圈部,其周缘两侧端设有圆弧倒角。
该长衬座两对称的垂直段凸设有连结端,该二连结端内侧端面分别与导线环体周缘的相对应边焊接结合。
该短衬座上端弯设有衔接面,该衔接面与导线环体下方周缘焊接结合。
由以上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确实具有下列之优点第一由于导线环体及长、短衬座以焊接结合一体,使导线环体与长、短衬座牢固结合。
第二藉由长衬座和短衬座的缠固区,可方便地用线缠绕固定于钓竿上,能长久保持导线环体不会松动而绕着钓竿旋动。
第三本实用新型的导线环体为金属体制成,而不需冲设有任何的缺口,故不会破坏导线环体完整性,能承受极大的应力,故在使用上更为坚固,特别使用钨钢制作,其耐磨性高。
第四本实用新型可因应不同规格而变化导线环体形体,再与不同形体的衬座焊接结合,其加工程序相当简单。


图1为习用钓竿导线环体的立体图。
图2为另一习用钓竿导线环体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4-1为本实用新型的组合立体图。
图4-2为图4-1于A-A位置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导线环体与长、短衬座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将导线环体缠绕在钓竿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有关本实用新型,兹举一较佳可行的实施例,并配合图式与图号所示,详述如下首先,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导线环体1与长、短衬座2、3焊接结合成一体;其中该导线环体1是以金属(诸如钨钢)制成的环状体,该导线环体1中央设有圈部10,在其周缘两侧端设有圆弧倒角11、12;该长衬座2焊接在导线环体1周缘的相对应边13处,该长衬座2两对称垂直段凸设有连结端20、21,连结端20、21内侧端面200、210分别与导线环体1周缘的相对应边13焊接结合一体,在两对称的连结端20、21分别下垂接合为一缠固区22;该短衬座3上端弯设有衔接面30,与导线环体1下方周缘14焊接结合一体,在衔接面30端缘下斜设呈一缠固区31。
焊接时,如图4-1所示,将长衬座2的连结端20、21和短衬座3的衔接面30分别与一体成型金属制成的导线环体1的相对应边13及下方周缘14相对正,藉由焊接,使长、短衬座2、3与导线环体1结合为一体状(如图4-2、图5所示)。
当使用时(参见图6所示),将长、短衬座2、3套置固设于钓竿4上,并将线5分别将长、短衬座2、3的缠固区22、31缠绕固定,如此,则可保持导线环体1在长期使用时,皆不会绕着钓竿4而旋动。
权利要求1.一种钓竿导线环体为金属制成的环状体,其特征在于该导线环体(1)为金属制成的环状体;设置有与该导线环体(1)焊接成一体且分别具有缠固区(22)、(23)的长、短衬座(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导线环体,其特征在于该金属导线环体(1)的金属可为钨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导线环体,其特征在于该导线环体(1)中央设有圈部(10),其周缘两侧端设有圆弧倒角(11)、(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导线环体,其特征在于该长衬座(2)两对衬的垂直段凸设有连结端(20)、(21),该二连结端(20)、(21)内侧端面(200)、(210)分别与导线环体(1)周缘的相对应边(13)焊接结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导线环体,其特征在于该短衬座(3)上端弯设有衔接面(30),该衔接面(30)与导线环体(1)下方周缘(14)焊接结合。
专利摘要一种钓竿导线环体为金属制成的环状体,其特征在于该导线环体为金属制成的环状体;设置有与该导线环体焊接成一体且分别具有缠固区的长、短衬座。本实用新型解决导线环体与陶瓷体镶合产生的毁损和脱落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A01K87/00GK2722628SQ2004200810
公开日2005年9月7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22日
发明者李宗昇 申请人:李宗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