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钓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13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钓鱼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具,具体来说是一种自动钓鱼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不少自动钓鱼或自动使鱼上钩的装置都用一个弹簧装置和一个触发器件来提起鱼竿,拉紧鱼线来使鱼上钩。此类发明其中不少是用在鱼竿支架上。在这种鱼竿支架上的弹簧装置的作用是存储能量。而触发器的作用是把鱼咬钩时使鱼竿上部的抖动导致触发器突然放开弹簧装置,使鱼竿向上转动。美国专利3,889,413,于1979年6月17号授予RobertT。Snider和JessieG。Zimmerman,美国专利4,142,315,于1977年5月2日授予GaryJ。Hoffman,美国专利5,542,205于1996年8月6日授予LesterUpdike,都属于此类发明。它们中的弹簧装置和触发器装置就相当于用人的肌肉在鱼咬钩时做出的反应。
弹簧装置和触发器匹配的器件一般都需要比较复杂的生产程序。它们的制造费用较高,很多用鱼竿支架的此类装置重量不轻,不宜携带,不易安装。使用不方便和较高的价格,使得此类装置不是很实用,导致市场接受能力较差。
除了用弹簧作为储存能量的方式,也有发明家用重力而不是弹簧来储存能量。美国专利4,204,355,于1980年5月27日授予WilliamC。Almond,描述了一个简单的自动钓鱼器。它用重力来收紧鱼线。此钓鱼器用一个水平的支撑臂让重物挂在此臂上,并让鱼线绕过此重物,当鱼咬钩时使鱼线收紧,以至把此重物拉出支撑臂,自由下落的重物达到收紧鱼线的目的。虽然此钓鱼装置制造费用不高,而且用起来方便,但此装置也有一些缺点,例如,重物支撑臂必须水平安装,如果安装有倾斜,会使重物自己滑下,或者使鱼很难拖拉重物到下落的位置。如果被钓的鱼在咬钩的初期没被钩牢,此鱼可能会停止咬钩,因为移动此重物需要较大的力。这一缺点降低了此装置的有效性。再者此装置的用途是要把钩住的鱼提升到水面上,这样重物的重量需要跟鱼的重量成正比。但是在鱼出水面之前,鱼的重量是无法估计的。另外此装置的重物需要有足够的落差来提升钩住的鱼到水面上。所以它不适用于浅水的钓鱼环境。此装置把自动钓鱼和自动抓鱼两个功能用一个简单的装置来实现,效果不会太理想。此装置只能用于鱼咬钩方是向背离此装置时,或是使鱼线收紧的方向时才有效。如果鱼咬钩的方向相反使鱼线放松,重物就不会动,鱼就不回被钩住。
实际上很多自动钓鱼装置只有在鱼咬钩方向背离钓鱼装置而去时才有效。此类装置是依靠鱼线的收紧来触发自动钓鱼器件。以至使它们在鱼咬钩方向是由远而近,或鱼线不紧反松时失去自动钓鱼的作用。一般来说当鱼的咬钩动作使鱼线放松,钓鱼者较难掌握准时和有效的动作。这个现象的存在跟钓鱼者是否使用自动钓鱼装置没有关系。原因是监测鱼线的放松较困难,在鱼线放松时要掌握提竿的时间更不容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在鱼咬钩时自动拉紧鱼线的自动钓鱼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由一个重锤,重锤支撑件,重锤支撑件适配器,鱼线,鱼线导环,重锤件连接器组成。重锤的形状具有一个开口,一个能支撑鱼线的鱼线槽,一个用于连接鱼线重锤件连接器的接线锚。这种开口可以是一个在重锤上切割出来的一个明显的窄槽,或者可以是一个母螺纹的尾端。如果这个母螺纹与一个重锤体支撑件的公螺纹匹配,此母螺纹的尾端会结束重锤与重锤支撑件的结合。这种开口也可以是两块分别在重锤和重锤支撑件上的磁体,它们之间相互位置的变化既能使重锤支撑件吸住重锤,也能因相互位置变化后在相互磁力减小时使重锤下落,与窄槽和螺纹形成的开口一样,重锤能被重锤支撑件支撑与否,取决于重锤相对于重锤支撑件的位置。
重锤支撑件的形状能在重锤的特定位置支撑重锤,但不能在其它位置支撑重锤。此类不能支撑重锤的位置可称为开口位置。从非开口位置转换到开口位置一般是由重锤在重锤支撑件上的旋转所造成。重锤与重锤支撑件的形状是匹配的,以至使重锤在旋转到一定程度时能从重锤支撑件上落下。重锤与重锤支撑件的接触面是弯曲的,使重锤支撑件能支持重锤并能使它在重锤支撑件上旋转。重锤的开口位置形状使重锤不能够被重锤支撑件支持。重锤的初始安装位置是使它能被重锤支撑件支持,再把鱼线放入重锤上的鱼线槽,鱼线重锤件连接器的一端连接重锤,另一端扣在鱼线上。当鱼咬钩时,鱼线的松紧会使重锤旋转,旋转的重锤使它的开口位置改变,当开口位置旋转到重锤支撑件不能再支撑重锤时,重锤就会自由落下。自由落下的重锤会把扣住的鱼线往下拉,相当于收紧鱼线,把鱼钩牢。
重锤支撑件可以是鱼竿的一部分,不管这根鱼竿是一节竿或是多节鱼竿。重锤支撑件可以跟鱼竿结合在一起,也可以是一个附加在鱼竿上并且能卸下的适配器,在此情况下鱼竿就是重锤支撑件的支撑体。一个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也可以是一个重锤支撑件的支撑体,它的作用是能把重锤支撑件安放在新的和现有的捕鱼装置上。
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是用于安放和固定重锤支撑件,使它能安置重锤支撑件在新的和现有的鱼竿上或其它渔具上。它的另一种用途是用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两端的鱼线环来保证鱼线和重锤可以有足够的接触。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可以安放在其它钓鱼装置上,例如一个多节鱼竿。方法是将其公接头的一端插入多节鱼竿母接头的一端,并把它的母接头的一端与另一节鱼竿的公接头相结合。在这种情况下重锤支撑件是由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来支持。如果重锤支撑件被制造成与鱼竿或者其它钓鱼器件一体的形式,并且这些鱼竿或钓鱼器件上有合适的导线轮,这些装置就可以替代重锤支撑件适配器。重锤支撑件就由这些鱼竿或钓鱼器件来支持。
鱼线导环的作用是为了保证移动的鱼线能与重锤有足够的接触,以便重锤的旋转可以平滑稳定。如果重锤支撑件跟鱼竿是呈一体化,在重锤支撑件上两端互相接近的鱼线环就能提供这种作用。在这种情况下,重锤支撑结合器就不需要了。两个导线环的距离不宜太远或太近。如果他们离的太远鱼线就不容易使鱼锤旋转。如果离得太近重锤旋转阻力就会增大,使装置的灵敏性减弱,如果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不跟鱼竿一体化,一个或两个导线环可以安放于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上。
鱼线重锤件连接器是一根柔软的线,它的一端固定在重锤上,另一端可以用一扣件扣接或套接在鱼线上。当它扣在鱼线上时若重锤下落,鱼线就会被重锤下拉。在重锤上有一固定点用于拴住鱼线重锤件连接器。鱼线重锤连接器另一端上的扣件能够跟鱼线连接或者断开。
本发明包括重锤、鱼线、重锤连接器,所述重锤安装在至少一个重锤支撑件上,所述重锤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鱼线槽,所述鱼线置于鱼线槽内,并在鱼线移动时带动所述重锤转动,并通过所述重锤与所述重锤支撑件的配合,使所述重锤在转动后从所述重锤支撑件上脱离,所述重锤连接器将所述重锤连接在所述鱼线上。当鱼咬钩时,鱼线的松紧会使重锤旋转,从初始时被所述重锤支撑件支撑的位置到与所述重锤支撑件分离并落下的位置,自由落下的重锤会把扣住的鱼线往下拉,从而达到收紧鱼线以把鱼钩牢的效果。


图1A是实施例1的主视图。重锤1上的开口3的位置朝下,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6支持,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的一端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1,另一端通过扣件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上5的鱼线导环9位置朝下,鱼线导环10位置朝上。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中空部份,重锤上的鱼线槽2,再通过鱼线环10。
图1B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
图1C是实施例1的斜视图。重锤1上的开口3的位置被旋转到朝上位置,如继续旋转,重锤1就会从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
图1D是实施例1的斜视图。图1D现示重锤1继续从图1C上的位置旋转后,重锤1从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鱼线11会被重锤1通过接线锚4,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和鱼线扣13拉下。
除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的位置朝下外,图1E和图1C相似。
图1F是实施例2的斜视图。图1F以图1D相似。图1F显示重锤1从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
图2A,图2B,图2C,图2D分别是重锤1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3是部分放大的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主要现示重锤支撑件6的位置和形状。
图4A,图4B,图4C,图4D分别是重锤支撑件6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5A,图5B,图5C,图5D分别是重锤1和重锤支撑件6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6支持。重锤1上的开口3的位置朝下。
图6A是重锤1和重锤支撑件6的主视图。重锤1上的开口3被转到朝上位置,接近重锤1将要在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的位置。
图6B是重锤1和重锤支撑件6的斜视图。
图6C是重锤1和重锤支撑件6的斜视图。重锤1上的开口3的位置已被从图6B的位置旋转了180度。
图7是重锤1,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
图8A,图8B,图8C,图8D,图8E和图8F分别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底视图和后视图。
图8G和图8H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斜视图。图8G现示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的位置朝上,图8H现示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7的位置朝上。
图9A,图9B,图9C,图9D,图9E和图9F分别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底视图和后视图。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分别在重锤支撑件6两侧,位置朝下。
图9G,图9H和图9I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斜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的位置朝上,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7的位置朝下。
图9J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斜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7的位置朝上。
图10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
图11是重锤支撑件6,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重锤1的俯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1的鱼线槽2和鱼线导环10。
图12A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主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的位置朝下。
图12B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主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鱼线导环9的位置朝下和鱼线导环10的位置朝上。
图13A和图13B是重锤支撑件6,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重锤1的主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1的鱼线槽2和鱼线导环10。
图14A和图14B是重锤支撑件6,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重锤1的主视图。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1的鱼线槽2和鱼线导环10。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1,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
图15A是图14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15B是图14B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重锤1上的开口3被转到朝上位置,接近重锤1要在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的位置。
图16A是图15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不同的是重锤1已从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
图16B是图15B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不同的是重锤1已从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
图17A是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的位置朝左,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7的位置朝右。
图17B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上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公接头的位置朝右。图17A的母接头8的大小跟图17B的公接头的大小匹配。
图17C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下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母接头的位置朝左。图17A的公接头7的大小跟图17C的母接头的大小匹配。
图17D,图17E和图17F分别是图17A,图17B和图17C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18A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多节鱼竿上下节相匹配的俯视图。
图18B是图18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19A是一体化鱼竿16的俯视图。在图17A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一部分已成为鱼杆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和公接头7已不再需要。在鱼杆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
图19B是图19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19C和图19D分别与图19A图19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图20A和是20B分别是实施例3的主视图和斜视图。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6支撑。鱼线11通过重锤1的鱼线槽2。重锤1上的开口3被转到朝上位置,接近重锤1要在重锤支撑件6上落下的位置。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1,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跟图18B中的多节鱼竿的上下节相匹配。
图20C和图20D分别是实施例4的主视图和斜视图。图20C和是20D分别和图20A和图20B相似,不同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21A和图21B分别是实施例5的主视图和斜视图。图1C所示实施例1中的一部分已成为鱼杆16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和公接头7已不再需要。在鱼杆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
图21C和图21D分别是实施例6的主视图和斜视图。图1E所示实施例2中的一部分已成为鱼杆16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公接头7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22A,图22B,和图22C分别是重锤1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重锤1的连结点18用来跟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连接。
图23A,图23B和图23C分别是重锤支撑件1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
图23D,图23E分别是图23A,图23B,和图23C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24A,图24B,和图24C分别是重锤1,重锤支撑件1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17支撑。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的位置朝下图24D是实施例7的斜视图。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17支撑。鱼线11通过重锤1上的鱼线槽2。重锤1上的开口3位置朝下。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18连接重锤1,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上的鱼线导环22位置朝上,鱼线导环23的位置朝下。
图24E是实施例8的斜视图。图24E与图24D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的位置朝下。
图25A是重锤支撑件1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俯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的位置朝左,它的公接头21的位置朝右。
图25B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上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公接头的位置朝右,公接头的大小跟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相匹配。
图25C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下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母接头的位置朝左,母接头的大小以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公接头21相匹配。
图25D,图25E和图25F分别是图25A,图25B和图25C的主视图。
图26A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和如图25B和图25C所显示的多节鱼竿的上节14和下节15相匹配的俯视图。
图26B是图26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26C,图26D分别和26A图26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27A是一体化鱼杆24的俯视图。在图23B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和公接头21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
图27B是图27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28A一体化鱼竿24的俯视图。在图23B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它的母接头20和公接头21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
图28B是图28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29A是实施例9的主视图。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17支撑。鱼线11通过重锤1上的鱼线槽2。重锤1上的开口3被转到朝上位置,接近重锤1要在重锤支撑件17上落下的位置。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18连接重锤1,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17上左边的鱼线导环位置朝上,右边的鱼线导环的位置朝下。
图29B是图29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30A是实施例10的主视图。图30A跟图29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图30B是图30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31A是实施例11的主视图。图31A显示一体化鱼杆24。在图24D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鱼杆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和公接头21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
图31B是图31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32A是实施例12的主视图。图31A显示一体化鱼竿24。在图24E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和公接头21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图32B是图32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33显示重锤1从重锤支撑件17落下。鱼线11被重锤1拉下。
图34跟图33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35A,图35B,图35C和图35D分别是重锤25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36A,图36B,图36C和图36D分别是重锤支撑件27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37A,图37B,图37C和图37D分别是重锤25被重锤支撑件27支撑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右视图。
图38A,图38B和图38C分别是实施例13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在重锤25上一中心孔内的母螺纹28被旋转到重锤支撑件27上与其匹配的公螺纹上。重锤支撑件27支撑重锤25。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25的鱼线槽29和鱼线导环10。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25,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
图39A是图38A所显示物件的斜视图。
图39B是实施例14的斜视图。图39B与图39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图40A,图40B和图40C分别是实施例19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在重锤25上一中心空内的母螺纹28被旋转到重锤支撑件27上与其匹配的公螺纹上。重锤支撑件27支撑重锤25。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22,重锤25的鱼线槽29和鱼线导环23。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连接线锚4连接重锤25,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
图41A是实施例19的斜视图。
图41B是实施例20的斜视图。图41B与图41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图42A是重锤支撑件2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支撑重锤支撑件2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的位置朝左,它的公接头7的位置朝右。
图42B是一多节鱼竿的上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公接头的位置朝右,公接头的大小以图42A所显示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相匹配。
图42C是一多节鱼竿的下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母接头的位置朝左,母接头的大小以图42A所显示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7相匹配。
图42D,图42E和图42F分别是图42A,图42B和图42C的主视图。
图43A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跟图42B和图42C所显示的多节鱼竿的上节14和下节15相匹配的俯视图。
图43B是图43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44A,图44B分别和43A图43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45A是一体化鱼杆16的俯视图。在图42A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和公接头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
图45B是图45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46A,图46B分别和45A图45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47是实施例15的斜视图。在重锤25上一中心空内的母螺纹28被旋转到重锤支撑件27上与其匹配的公螺纹上,使重锤支撑件27支撑重锤25。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25,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图43A所显示的多节鱼竿的上节14和下节15相匹配。
图48是实施例16的斜视图。图48和图47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图49是实施例17的斜视图。图49显示一体化鱼竿16。在图39A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和公接头7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临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
图50是实施例18的斜视图。图50和图49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图51A是重锤支撑件2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俯视图。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支撑重锤支撑件2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的位置朝左,它的公接头21的位置朝右。
图51B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上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公接头的位置朝右,公接头的大小以图51A所显示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20相匹配。
图51C是一个多节鱼竿的下面一节的俯视图。它的母接头的位置朝左,母接头的大小以图51A所显示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公接头21相匹配。
图51D,图51E和图51F,分别是图51A,图51B和图51C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52A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与图51B和图51C所显示的多节鱼竿的上节14和下节15相匹配的俯视图。
图52B是图52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53A和图53B分别和52A图52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54A是一体化鱼竿24的俯视图。在图41A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鱼竿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和公接头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邻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
图54B是图54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55A,图55B分别和54A,图54B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56是实施例21的斜视图。在重锤25上一中心空内的母螺纹28被旋转到重锤支撑件27上与其匹配的公螺纹上。重锤支撑件27支撑重锤25。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25,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和图52A和图52B所显示的多节鱼竿的上节14和下节15相匹配。
图57是实施例22的斜视图。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58是实施例23的斜视图。在重锤25上一中心空内的母螺纹28被旋转到重锤支撑件27上与其匹配的公螺纹上。重锤支撑件27支撑重锤25。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连接重锤25,并通过鱼线扣13连接鱼线11。图54A和图54B中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一部分已成为一体化鱼杆24的一部分。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母接头和公接头已不再需要。在鱼竿上两个相临的鱼线导环替代了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
图59是实施例24的斜视图。图59和图58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60A,图60B,图60C和图60D分别重锤30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61A是实施例25的主视图。图61A与图1A相似,不同的是重锤30是重锤1的变种。
图61B是图61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61C是实施例26的主视图。图61C与图61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62A,图62B,图62C和图62D分别重锤30的一种变种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63A是实施例27的主视图。图63A和图61A相似,不同的是重锤30是图61A所显示的重锤30的变种。
图63B是图63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63C是实施例28的主视图。图63C与图61A相似,不同的是重锤30是图61A所显示的重锤30的变种。
图64A,图64B,图64C和图64D分别重锤31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65A是实施例29的主视图。图63A与图1A相似,不同的是重锤31是代替了图1A的重锤1。
图65B是图65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65C是实施例30的主视图。图65C与图65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66A,图66B,图66C和图66D分别重锤32的主视图,底视图,左视图和右视图。
图67A是实施例31的主视图。图67A与图38A相似,不同的是重锤32上加了鱼线槽33,鱼线11通过鱼线槽33。
图67B是图67A所显示物件的主视图。
图67C是实施例32的主视图。图67C与图67A相似,不同的是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图68A,图68B,图68C和图68D是实施例33中的重锤34的俯视图,主视图,左视图和斜视图。
图69A,图69B和图69C分别是实施例33中重锤支撑件43的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图69D是图69C旋转90度后的视图。图69E是重锤支撑件43斜视图。
图70A和图70B分别是重锤34被重锤支撑件43支撑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70C是重锤34从图70A位置旋转90度后的视图。图70D是重锤34从图70C位置落下的视图。图70E是重锤34从图70B位置旋转90度后的视图。
图71A,图71B和图71C分别是支撑着重锤34的重锤支撑件43跟鱼竿24配合时的主视图,俯视图和斜视图。
图71D是图71A和图71B显示的物件的右视图,与图71A和图71B不同的是重锤34旋转90度后,已从重锤支撑件43上落下。
图71E是图71D所显示的物件的斜视图。
图72A,图72B和图72C分别是实施例35中重锤44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图72D是重锤44旋转后的斜视图。
图73A图73B和图73C分别是实施例35中重锤支撑件50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图73D是重锤支撑件50旋转后的放大的斜视图。
图74A,图74B和图74C分别是实施例35中重锤44被重锤支撑件50支撑时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图74D是重锤44从图74B位置旋转后的视图。图74E是重锤44的斜视图。因重锤44被旋转,图74E显示重锤44上的长方体46与重锤支撑件50上的长方体49不平行。图74F是重锤44从图74E位置落下的斜视图。
图75是支撑着重锤44的重锤支撑件50跟鱼竿24配合时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重锤和重锤支撑件是本发明的主要的部件。它们的式样和形状可以有很多变化。例如重锤支撑件的位置可以在鱼竿的一侧,其位置也可以与鱼竿呈对称性。重锤支撑件是能通过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安放在钓鱼装置上的可装卸的装置,或者它可以跟鱼杆及其它钓鱼装置做成一体化。重锤的形状可以是圆的,椭圆的,扇形的,棒状的或者其它适合的形状。重锤可以由单一的材料制成,它也可以用较重的材料位于它的中心部分,较轻的材料位于它的边缘部分。这样它的杠杆作用和灵敏性度可以增加,以至在鱼线上的一个很小的力就能使重锤旋转。重锤可以有不只一个鱼线槽,它们的有效半径不同,因此灵敏度也不同。除了在重锤上做出显而易见的开口外,在重锤上一中心孔内的母螺纹也可形成一个开口;如果在重锤支撑件上有一个与其匹配的公螺纹,并且重锤支撑件的形状可以使重锤旋转到与重锤脱离的位置。重锤和重锤支撑件上此种匹配的形状能使它们结合或者分离。此种结合的形状在本文里用支撑位置来描述,分离状态用开口位置来描述。
重锤支撑件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一种是附加性的,一种是一体化的。附加性的重锤支撑件能从钓鱼装置例如鱼竿上自由地安上拆下。重锤支撑件可以直接安放在钓鱼装置上,也可以用附加性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安放于钓鱼装置上。一个附加性的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可以用于现有的钓鱼装置,也可以用于新的钓鱼装置。一体化的重锤支撑件在新的钓鱼装置的制造过程中已成为钓鱼装置的一部分。
实施例1见图1A~1D。图1A~1D显示了一个自成一体的附加装置,它可把自动钓鱼功能加到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上,实施例1用一个圆形的重锤1。重锤1的中心有一圆孔和一个开口3。开口3有空心槽的形状;它的一端在圆孔部位,另一端在重锤1的边缘。空心槽在圆孔部位中心部的半径要比重锤支撑件6的小圆柱的半径稍大,这样重锤可以在重锤支撑件6上旋转。开口3的中心部位较窄,在接近边缘的部位较宽。在重锤1的外边的中心线上有鱼线槽2。重锤件上的接线锚4是用来连接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可通过鱼线扣件13连接到鱼线11上。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6支撑。鱼线11通过鱼线环9,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中心部位,重锤1上的鱼线槽2和鱼线环10。鱼线11与鱼线槽2的上部接触。这样使鱼线能在重锤1上施加一定的压力。并且如果重锤1开始下落,鱼线不会阻拦重锤的下落。鱼线导环9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上位置朝下,鱼线导环10的位置则朝上。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一端有一个公接头7可以与一多节鱼杆的母接头相匹配。它另一端有一母接头8可以与一多节鱼杆的公接头结合。多节鱼竿是至少有两节的鱼杆,它们可以由一节的公的接头与另一节的母接头相匹配连接成一体。
图2A~2D是重锤的详细视图,图3显示了重锤支撑件6安放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上放大的视图和位置。重锤支撑件详细的视图是4A~4D。分成两半的重锤支撑件6的中空位置可以让鱼线11和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在此中空部位上下而不被阻拦。重锤支撑件6的两部分之间距离在上部较宽,下部较窄;这样当鱼线和鱼线重锤件连接器落下时就不容易受到阻碍。如把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朝鱼线方向旋转180度,这样能提供重锤更多的支撑面,但会增加鱼线和鱼线重锤件连接器被阻拦的机会。图5A~图5D显示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6支持。重锤跟两个小圆柱体的表面相接触,两个较大圆柱体的向内的平面能使重锤不会左右摇摆。在重锤中部的半圆的半径要比重锤支撑件小圆柱体的半径稍大,并且在图4A~图4D中两个大的圆柱体之间的距离要比重锤1的厚度稍大;这样可使重锤1能在重锤支撑6上自由旋转。适当的公差可以保证重锤稳定旋转不至偏斜。
图6A~图6C显示重锤1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6上从图5A的位置旋转后的状况。图7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支持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1的俯视图。图7显示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1的位置呈对称性。由图1C显示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1的鱼线槽2的上部和鱼线导环10。它也显示重锤1被旋转到即将从重锤支撑件6掉下的位置。进一步的旋转将会让重锤下落,并且把鱼线11往下拉。这是因为鱼线11通过接线锚4与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和鱼线扣件13与鱼线11相连接。在实施例1中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8可与一多节鱼竿的上一节相合,它的公接头7可与一多节鱼竿的下一头相匹配。因为鱼线在鱼竿尽头一端较紧,在鱼钩尽头一端较自由,下落的重锤1会把鱼线收紧,把鱼钩向鱼竿方向拉动。收紧的鱼线会把鱼钩牢。
实施例1是一个能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加上自动钓鱼功能的适配装置。
实施例2由图1E和图1F显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似。它们用同样的部件。不同的是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都位置朝下。图12A显示了这一区别。鱼线是通过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下面通过。图13A也显示鱼线11可以被重锤1向下顶。图14A显示鱼线11被重锤1支撑。
与实施例1类似,实施例2也是一个能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加上自动钓鱼功能的适配装置。
实施例3由图20A和图20B显示,实施例3用实施例1所描述的适配装置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结合。图17A,图17B,和17C分别是上一节14,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和下一节15的俯视图。图17D,图17E和17F分别是它们的主视图。在把鱼杆上一节14的公接头与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母接头相结合,并且把重锤支撑件结合5的公接头与鱼竿的下一节15相结合,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就被装在鱼竿上了。图18A和图18B分别显示了这种结合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在重锤支撑件6左边的鱼线导线环位置都朝上,其余的位置都朝下。
实施例3是应用实施例1来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4如图20C和图20D所示,实施例4与实施例3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4是运用实施例2的部件,并且当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跟鱼竿上一节14结合时,鱼竿上一节14被扭转使它的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实施例5如图21A和图21B所示,实施例5把重锤支撑件适配器跟鱼竿16制成一体,这样重锤支撑件结合器的公接头7,母接头8,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就不再需要。此两导环可由鱼竿上两临近的导环代替。在重锤支撑件6左边的鱼线导环位置朝上,其它的位置朝下。鱼竿16可以是一节竿也可以是多节鱼竿。
实施例6由图21C和图21D所示,实施例6与实施例5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都朝下。
实施例7由图24D所示,实施例7使用重锤支撑件适配件19和重锤支撑件17。与以上所说的实施例用重锤1,重锤支撑件6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不同,实施例7用重锤1,重锤支撑件1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并且重锤1的位置与重锤支撑件17的位置不对称。母接头20和公接头21是用于把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与多节鱼竿相匹配。鱼线导环22位置朝上,鱼线导环23位置朝下。图23A,图23B,图23C和图23E显示重锤支撑件1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图24A,图24B和图24C分别是重锤1被重锤支撑件1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所支持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图22A,图22B,图22C是重锤1的视图。鱼线重锤件连接件12在重锤1上的接线锚18是突出的。如图22C和24C所示。突出的接线锚使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不至于妨碍重锤1的旋转或者下落。
实施例7与实施例1相似,使用一个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不同之处是实施例7使用重锤支撑件1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实施例7可以被作为一个适配器来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8由图24E所示,实施例8使用与实施例7相同的部件,不同之处是鱼线导环22和23都位置朝下。与实施例7相同,实施例8可以被作为一个适配器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9如图29A和29B所示,实施例9使用重锤支撑件的适配器19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匹配。图25A,图25B和图25C是匹配前各部件的俯视图,图25D,图25E和图25F分别是它们的主视图。在把鱼杆上一节14的公接头与重锤支撑适配器19的母接头结合,同样把重锤支撑适配器19的公接头与鱼杆下一节的母接头相结合,如俯视图26A和主视图26B所示,重锤支撑适配器19完成与多节鱼竿的匹配。重锤1与鱼线11的连接与实施例7相似。
实施例9是运用实施例7的部件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10如图30A和30B所示,实施例10与实施例9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10是应用实施例8的部件来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11由图31A和图31B所示,实施例11把重锤支撑件制作于一体化的鱼竿24中,这样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公接头21,母接头20,鱼线导环22和鱼线导环23就不再需要。
实施例12如图32A和32B所示。实施例12与实施例11类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的位置都朝下。
实施例13如图39A所示,实施例13是用一个圆形的重锤25,它有一中心孔,并且有一母螺纹在中心孔内,此母螺纹与重锤支撑件27上的公螺纹相配,如图35A,图35B,图35C和图35D;图36A,图36B,图36C和图36D所示。图37A,图37B,图37C和图37D显示在把重锤25顺时针方向旋转入重锤支撑件27的螺纹中后,重锤25就被重锤支撑件27支持。重锤25与重锤支撑件27的匹配不应太紧以使重锤25能在重锤支撑件27上自由转动。在重锤25外缘的中心有一鱼线槽29。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4与重锤25连接,并通过扣件13与鱼线11连接。鱼线11通过鱼线导环9,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中空部分,并通过重锤25上的鱼线槽29的上部。鱼线导环9位置朝上,鱼线导环10位置朝下。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公接头和母接头分别与多节鱼竿的母接头和公接头相匹配。图38A,图38B和图38C是实施例13的主视图,俯视图和右视图。图38B显示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让重锤25从重锤支撑件27上旋转出入。
实施例13是运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适配性装置。它可以用于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14如图39B所示,实施例14与实施例13相似。不同之处是鱼线导环9和10位置朝下。
实施例15如图47所示,实施例15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匹配。它使用实施例13的部件来给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图42B和图42E分别是多节鱼竿上一节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图42C和图42F分别是多节鱼竿下一节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图42A和图42D分别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5的俯视图和主视图。图43A是重锤支撑件5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匹配的俯视图。图43B是图43A所示部件的主视图。在重锤支撑件27左边的鱼线导环位置朝上,其它的位置朝下。
实施例16如图48所示,实施例16与实施例15相似,使用适配器的重锤支撑件。实施例16是运用实施例14的部件来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17如图49所示,实施例17把重锤支撑件跟鱼竿16制成一体,这样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的公接头7,母接头8,鱼线导环9和鱼线导环10就不再需要。此两导环可由鱼竿两临近的鱼线导环代替。在重锤支撑件6左边的鱼线导环位置朝上,其它的位置朝下。
实施例18如图50所示,实施例18与实施例17相似,把重锤支撑件跟鱼竿16制成一体。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19如图41A所示,实施例19与实施例13相似,使用适配器的重锤支撑件。不同之处在于重锤25的位置不对称,它在重锤支撑件27的一边。实施例19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与多节鱼竿相匹配。图40A,图40B和图40C分别是重锤25被重锤支撑件27和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支撑的俯视图,主视图和右视图。
实施例19与实施例13相似,使用适配器的重锤支撑件。实施例19是运用实施例13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20如图41B所示,实施例20与实施例19相似,使用同样的部件。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实施例20是运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21图56是实施例21的主视图。实施例21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匹配。图51A是重锤支撑件27,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的俯视图。图51B是多节鱼竿上一节14的俯视图。图51C是多节鱼竿下一节15的俯视图。图51D,图51E和图51F分别是它们的主视图。图52A和图52B分别是重锤支撑件适配器19与多节鱼竿的上一节14和下一节15相匹配的俯视图和主视图。
实施例21是使用实施例19的部件来给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22图57是实施例22的主视图。实施例22使用实施例20的部件来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23如图58所示,实施例23与实施例2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3把重锤支撑件跟鱼竿24制成一体,这样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的公接头21,母接头22,两鱼线导环就不再需要。此两导环可由鱼竿两临近的导环代替。在重锤支撑件27左边的鱼线导环位置朝上,其它的位置朝下。
实施例24如图59所示,实施例24与实施例23相似,重锤支撑件跟鱼竿24制成一体。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25如图61A和图61B所示,实施例25与实施例1相似,是运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5使用重锤30,实施例1使用重锤1。
实施例26如图61C所示,实施例26与实施例25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27如图63A和图63B所示,实施例27与实施例25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7使用的重锤30是实施例25中的重锤30的变种。实施例27使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来给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28如图63C所示,实施例28与实施例27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29如图65A和图65B所示,实施例29与实施例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29使用重锤31,不用重锤1。实施例29使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来给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30如图65C所示,实施例30与实施例29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31如图67A和图67B所示,实施例31与实施例13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实施例31使用重锤32,不用重锤25。实施例31使用重锤支撑件适配器来给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32如图67C所示,实施例32与实施例31相似。不同之处在于所有鱼线导环位置朝下。
实施例33如图71A,图71B,图71C,图71D和图71E所示。实施例33使用重锤34和重锤支撑件43相配合,如图70A,图70B,图70C,图70D和图70E所示。重锤34由图68A,图68B,图68C和图68D所示,它有一开口向下的圆洞35,小孔37位于圆洞35上部,在圆洞35内沿小孔37直径方向开有一槽36,槽36的宽度小于小孔37的直径,槽的长度大于小孔37的直径。圆洞35,小孔37和槽36形成了一个简单的没有斜度的单扣的母螺纹,它可与重锤支撑件43下部的一个简单的没有斜度的单扣的公螺纹匹配。图69A,图69B,图69C,图69D和图69E显示重锤支撑件43的构造。重锤支撑件43可被安装在鱼竿上。它的轴40与重锤34的小孔37匹配。如突出物41与槽36平行,重锤34可以通过小孔37,经旋转后挂在重锤支撑件43上。再经旋转后重锤34可以又从重锤支撑件43落下。旋转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反时针方向。圆盘42可防止重锤34在重锤支撑件43上摇摆。图70A和图70B显示重锤34挂在重锤支撑件43上的状态。图70C和图70E显示重锤34不能挂在重锤支撑件43上的状态。图70D显示重锤34从重锤支撑件43上下落的状态。图71A,图71B和图71C显示重锤34和重锤支撑件43相配合,并且重锤支撑件43已被安装在鱼竿24上。重锤34的安装位置是在鱼竿24的正下方,在俩相邻的导线环之间。鱼线11通过鱼线槽38。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39与重锤34连接,并通过扣件13与鱼线11连接。图71D和图71E显示重锤34从重锤支撑件43上落下的状态。实施例33中重锤34,重锤支撑件43的安装和应用方法与用重锤25,重锤支撑件27的实施例十分相似,因为重锤34和重锤支撑件43是由重锤25和重锤支撑件27演变的结果。重锤25和重锤支撑件27的螺纹是有斜度的,连续的,重锤34和重锤支撑件43的螺纹是没有斜度的,间断的。这种类似简化的公母螺纹的形式,图68A,图68B,图68C和图68D显示了这种简化的母螺纹的形状。图69A,图69B,图69C,图69D和图68E显示了这种简化的公螺纹的形状。公母螺纹的离合由图70A至图71F显示。它们的螺纹不是像一般的螺纹是连续的。其优点是不管重锤是顺时针或者是反时针方向旋转都能从重锤支撑件上落下,并且重锤可对称地挂在重锤支撑件下方。
重锤支撑件43在实施例33可以与鱼竿做成一体,也可作为一适配器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实施例34把实施例33中突出物41改成只在轴40的单一方向突出,槽36也作对应改变,只在小孔37上有单一方向的空槽。结果是重锤34能在重锤支撑件43上旋转的最大角度会接进360度,不再是实施例33的180度。与实施例33同,旋转的方向可以是顺时针方向,也可以是反时针方向。
实施例35如图75所示。实施例35使用重锤44和重锤支撑件50相配合。图72A至图74F显示了一种应用磁性原理来使重锤与重锤支撑件结合与分离的装置。其中,如图74A,图74B,图74C,图74D,图74E和图74F所示,重锤44由图72A,图72B,图72C和图72D所示,在重锤44上鑲有一磁性长方体46,长方体46上有小孔45。磁性长方体46可以是永久性磁性物,也可以是可被磁化的物体。重锤支撑件50由图73A,图73B,图73C和图73D所示。重锤支撑件50可被安装在鱼竿上。它的轴51与重锤44的小孔45匹配,使重锤44能在重锤支撑件50上旋转。在重锤支撑件50的圆盘48上鑲有一磁性长方体49。磁性长方体49可以是永久性磁性物,也可以是可被磁化的物体。如果磁性长方体49是永久性磁性物,重锤44上的磁性长方体46可以是永久性磁性物,也可以是非永久性磁性物。如果磁性长方体49是非永久性磁性物,重锤44上的磁性长方体4需要是永久性磁性物。重锤44上除磁性长方体46外,其它部分没有磁性。在重锤支撑件50上除磁性长方体49外,其它部分没有磁性。重锤支撑件50的轴51与重锤44的小孔45匹配,使重锤44能与轴51同心旋转。重锤支撑件50是用磁性原理与重锤44接合和分离的。利用的是磁性长方体46与磁性长方体49的配合。要求是二者之一必需是永久性磁性物,当另一方是非永久性磁性物时,可被永久性磁性物的一方磁化;二者的相互吸引力的大小要能在它们是相互平行,轴51与重锤44的小孔45匹配时,并且它们的两端极性相反时能让重锤44贴在圆盘48上不脱落,如图74A和图74B所示;而当重锤44旋转一个角度后因相互吸引力的减小而脱落,如图74E和图74F所示。图75显示重锤44和重锤支撑件50相配合,并且重锤支撑件50已被安装在鱼竿24上。重锤44的安装位置是在鱼竿24的正下方,在俩相邻的导线环之间。鱼线11通过鱼线槽47。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通过接线锚39与重锤44连接,并通过扣件13与鱼线11连接。重锤44安放在鱼竿24的正下方。鱼线11的走动会使重锤44旋转后从重锤支撑件50下方脱落。图75显示了本实施例中的装置与鱼竿配合的整体结构示意。
在实施例35中的重锤支撑件44也可以与鱼竿做成一体,也可作为一适配器给现有的或新的多节鱼竿增加自动钓鱼功能。
如果把实施例25和实施例26,实施例27和实施例28,实施例29和实施例30,实施例31和实施例32的部件跟多节鱼竿的上下节相匹配,每一对实施例都能再产生一对实施例。如果区分重锤相对鱼竿的位置是否对称,就能再产生4种实施例。如果重锤支撑件适配器跟不是鱼竿的钓鱼装置匹配,更多的实施例可以产生。对实施例1和实施例2,实施例7和实施例8,实施例13和实施例14,实施例19和实施例20,同样情况也存在。实施例1至实施例30的重锤上做多个鱼线槽,能使本发明更能适应不同的钓鱼环境。
类似情况也适用于实施例33,实施例34和实施例35。
以上列举的实施例同时说明,重锤形状的变化,重锤支撑件形状的变化,两者形状的一起变化,更多的应用同样原理的实施例能再产生。
以上把可能实现本发明的部分实施例作了说明。一一列举所有的实施例是不可能的。已列举的实施例不应被视为对本发明的权利范围的限制。本发明的权利范围应以它的权利要求和它的权利要求的等同要求为准。
本发明的装置的操作方法如下1、本发明的不同的实施例一般具有相同的操作方法,如果本发明是用在鱼杆上,操作的不同点取决于重锤安放的方式是否呈对称位置,也取决于鱼线导环是否位置都朝下。如果此发明是用于鱼竿以外的其它装置,它的操作也与用于鱼竿上的操作类似。如果钓鱼人把此装置用于在钓鱼装置上,重锤支撑件的初始高度决定其下落的距离。此初始高度决定重锤能下落的最大距离和鱼线另一端的鱼钩最大位移。如果重锤是置于水面上,重锤支撑件在水面上的高度可以减少,因为重锤最大下落距离包含水的深度。如果所用的鱼杆较短可用一个较高的鱼杆架来增加重锤支撑件的高度。如果鱼杆不是很短,用一般的鱼杆架来架住一个斜放的鱼杆,此斜放度就能使重锤有足够的高度。如重锤支撑件或重锤支撑件适配器不是安放在鱼竿上,此初始高度也必须满足。
2、在钓鱼人使用此发明的装置来准备鱼竿或者其它钓鱼装置时,操作方式的不同与不同的重锤,重锤支撑件,重锤支撑件适配器及导线环的方向的不同有些不同。如果实施例使用与鱼竿呈对称位置的重锤,并且有位置朝上的鱼线导环,如实施例1,3,5,13,15,17,25,27,29和31,鱼线需要通过重锤支撑件的中空部分。当钓鱼人把鱼钩,鱼食抛入水中后,将鱼竿架上,并且使重锤支撑件有如第一步所说的足够的高度。然后把鱼线适当拉紧,把重锤挂于重锤支撑件上。对于类似实施例2,4,6的情况,由于所有的鱼线导环都位置朝下,并且重锤位置相对与鱼竿呈对称性,重锤可以放在重锤支撑件之下,让重锤的开口朝上,并用重锤上的鱼线槽把鱼线向上推,然后让重锤在重锤支撑件上旋转后让开口朝下,使重锤能被支撑住,图13A显示了从下面推鱼线的结果。图14A显示了旋转后的重锤的结果。另外的方法是把鱼线往上推后由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的中间抓住鱼线,把重锤放在重锤支撑件上并让它的开口朝下,然后把鱼线放入重锤的鱼线槽内。在实施例14,16和18中也可以把鱼线用重锤上的鱼线槽从鱼杆下面朝上安放,并且让重锤旋转安装在重锤支撑件上。另外的方法也是把鱼线往上推后由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的中间抓住鱼线,再把重锤放在重锤支撑件上并让它的开口朝下后把鱼线放入重锤的鱼线槽内。当重锤被重锤支撑件支撑后并且鱼线已放入重锤的鱼线槽,鱼线应该适当收紧,使重捶件在鱼线不动时不能自由旋转。
3、钓鱼人把鱼线重锤件连接器12用鱼线扣件13连接到鱼线上,如果在上述过程中鱼线变松,可再适当收紧鱼线。
4、当鱼咬钩时,移动的鱼线可使重锤朝顺时针或者反时针方向旋转,如果鱼咬钩方向是朝远而去,鱼线会让重锤逆时针方向转动,如果鱼咬钩方向是朝钓鱼人而来,鱼线会让重锤顺时针方向旋转,原因是鱼线的张力因鱼线从紧到松而改变。对于有空槽开口的实施例,如实施例1~2,25~30,此两种方向的转动能使重锤下落。对于实施例13~24,31和32只有反时针方向的旋转能使重锤下落。突然下落的重锤会把鱼线拉下,收紧的鱼线能把鱼钩牢。对于重锤位置相对与鱼竿呈对称性的实施例,除类似实施例33,实施例34和实施例35的实施例外,重锤,重锤支撑件,鱼线重锤件连接器和鱼线从重锤支撑件适配器的中空部位下落,所以在重锤上的鱼线重锤件连接器的接线锚不突出于重锤表面,这样起到避免重锤落下时被重锤支撑件挡住。不像其它使鱼上钩的装置只能在鱼咬钩方向是由远而去才有效,实施例1~12,25~30或者其他可能的类似实施例,本发明不管鱼咬钩的方向是背离或朝着钓鱼装置在两个方向都可以工作。
5、当被钩住的鱼以挣扎求生,重锤能保持鱼线的张力,让鱼不至逃脱。在有些情况下当重锤把部分线拉下时挂在线上的重锤能帮助柔软鱼杆前端不使鱼线拉断。
6、当钓鱼人知道鱼已被钩住,钓鱼人可以让重锤继续挂在鱼线上,钓鱼人也可以把扣件13从鱼线上取开,然后不用重锤拉鱼上岸。
7、钓鱼人并非必须要依赖此装置来把鱼钩牢。在重锤从重锤支撑件上落下之前,钓鱼人可提前提竿。这样做对钓鱼的效果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如果鱼被钩住了,重锤可以从鱼线上取下。本发明给钓鱼人一个有用的工具。在某些情况下钓鱼人可以人为地选择不用此装置的功能。把重锤连接到鱼线上或者从鱼线上取下都很容易,并且简单省时。
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1、多数自动钓鱼的装置和使鱼上钩的装置只有在鱼咬钩方向是由近而远,使鱼线变紧才有效。它们在鱼线不紧反松时失去自动钓鱼的作用。在不使用自动钓鱼装置时,当鱼的咬钩动作使鱼线放松,钓鱼者较难掌握准时和有效的动作。钓鱼者经常在鱼线放松提竿时发现机会已失。除了实施例中用有斜度的公母螺纹使重锤和重锤支撑件匹配的情况外,本发明在鱼线松紧时都能有效。如果鱼咬钩方向使鱼线放松,鱼线会让重锤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落下,原因是鱼线的张力改变使得重锤转动。
2、灵敏性是本发明装置的特点之一。重锤鱼线槽的半径要比重锤支撑件圆柱的半径大很多,因此移动的鱼线给鱼线槽施加很小的力就能使重锤旋转。这种杠杆作用使它很灵敏。本发明装置的适应性也很好。在有风的情况下,钓鱼者可调整重锤的初始位置,使重锤要旋转较多才会落下。钓鱼者可根据不同的鱼咬钩的习惯来调整重锤的初始位置,也可调整重锤的初始位置来兼顾到鱼线松时,紧时都能有效。如果重锤的结构是如实施例31和实施例32,钓鱼者可使用的重锤鱼线槽不只一个,装置的可调整泛围更大。如果重锤是椭圆形的,并且它的开口向下,鱼线要旋转重锤就更容易。
3、本发明用重锤来拉鱼线把鱼钩牢。当钓鱼者不是很专心,反应不快时,本发明装置能给予帮助。本发明能给鱼线施加合适的力。如果重锤因鱼线松落下,重锤有加速度。跟弹簧装置对比,有加速度装置重锤效果要比有减速度的弹簧装置效果好。前者的力量渐大,后者的力量渐小。
4、本发明不廹使钓鱼者放弃旧的钓鱼习惯。钓鱼者可在任何时候提竿,不等重锤落下。钓鱼者也可在提竿时摘下重锤。重锤的安装,撤除也很方便快速。
5、本发明让短的鱼竿接近长鱼竿的效果,让硬一点的鱼竿接近较软一点的鱼竿的效果。重锤可以跟着被钩住的鱼上下,使鱼线不易被拉断。如果重锤是下落到深水中,如海中钓鱼时,重锤对平衡鱼线上的力是有益的。
6、本发明能提高钓鱼者的效率。提空竿的机会因人不同。经验是重要因素。在很多情况下,钓鱼者要换鱼食,要再抛钩。当再抛钩时,钓鱼者一般会想把钩抛在鱼咬钩的地方。但再抛钩的结果不一定理想。不理想的抛钩可能导致增加等待时间。用本发明装置时,如果重锤不是下落到深水中,也不是由很高的地方落下,重锤下落几尺不会使鱼钩位移很大,不需要换鱼食,再抛钩。钓鱼者可重安放重锤。这样省时,增加效率。
7、本发明用简单的部件;重量轻,携带易,易加工,易商品化。它能提供一种低价,适用的钓鱼装置。
8、本发明适配性强。它能很容易地付加到鱼竿上,渔船上,一块木板上。水深水浅都能用。海中,海岸,河流湖泊都那能用。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钓鱼装置,包括重锤、鱼线、重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安装在至少一个重锤支撑件上,所述重锤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鱼线槽,所述鱼线置于鱼线槽内,并在鱼线移动时带动所述重锤转动,并通过所述重锤与所述重锤支撑件的配合,使所述重锤在转动后从所述重锤支撑件上脱离,所述重锤连接器将所述重锤连接在所述鱼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支撑件适配器,所述重锤支撑件安装在所述支撑件适配器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适配器上,重锤支撑件的两侧还设置有鱼线导环,所述鱼线从所述鱼线导环中穿过,且两侧导环的头部方向相同或相反。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和/或所述重锤支撑件设置在鱼竿的一侧或鱼竿长度方向中心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上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为狭窄空心槽,所述重锤的中心为一个圆孔,所述空心槽的一端连通所述圆孔,另一端延伸到所述重锤边缘,对应的重锤支撑件为直径略小于所述圆孔直径的小圆柱;或,所述开口为带有母螺纹的中心孔,对应的重锤支撑件为与所述母螺纹相配合的公螺纹;或,所述开口内设置有一个磁体,对应的重锤支撑件上也设置有一个磁体;或,所述开口为一个小孔,小孔下方设置有圆洞,在圆洞内沿小孔直径方向开有一槽,槽的宽度小于小孔的直径,长度大于小孔的直径,对应的重锤支撑件为在一个圆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向圆柱径向方向上的突出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上固定设置有连接点,所述重锤连接器为一根柔性的线,且一端通过所述接线点连接重锤,另一端能通过环状扣件扣接在所述鱼线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支撑件与鱼竿结合为一体,或与所述鱼竿为可拆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为具有厚度的包括圆形、椭圆形、扇形或棒状。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中心部分质量大,边缘部分质量轻。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钓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重锤支撑件所在的支撑件适配器或鱼竿,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与前后两段鱼竿相连。
全文摘要
本发明包括重锤、鱼线、重锤连接器,所述重锤安装在至少一个重锤支撑件上,所述重锤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鱼线槽,所述鱼线置于鱼线槽内,并在鱼线移动时带动所述重锤转动,并通过所述重锤与所述重锤支撑件的配合,使所述重锤在转动后从所述重锤支撑件上脱离,所述重锤连接器将所述重锤连接在所述鱼线上。当鱼咬钩时,鱼线的松紧会使重锤旋转,从初始时被所述重锤支撑件支撑的位置到与所述重锤支撑件分离并落下的位置,自由落下的重锤会把扣住的鱼线往下拉,从而达到收紧鱼线以把鱼钩牢的效果。
文档编号A01K97/00GK1775015SQ20051009334
公开日2006年5月24日 申请日期2005年8月25日 优先权日2004年9月1日
发明者楼恩国 申请人:楼恩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