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10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植物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尤指一种可控制储水量,适用于浅根植物,并可达到整体性功效的植物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已知的植物栽培装置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是由一外筒5、一搭设于外筒5上的内筒6、一设置于外、内筒5、6间的承盘7、一设置于承盘7上的吸水体71、及一设置于内筒6上的吸水体8所构成;该内筒6的外侧与外筒5内侧的对应处具有一注水槽61,且该内筒6的底部具有多数个穿孔62,而承盘7上具有多数个穿孔72,并于该承盘7的适当处具有一个以上可供插接吸水体71的插槽73。以让使用者于注水槽61注入所需的水,并利用承盘7上的吸水体71及穿孔72使水进入外筒5中,再利用吸水体71、8及穿孔62、72,将水引至内筒6中,以达到对植物进行灌溉的功效。
虽然上述已知的植物栽培装置可达到对植物进行灌溉的功效,但是该内筒6是搭设于外筒5上,因此该内筒6有一外露的筒身,而于摆设时一眼即可看出是由二筒体所构成,使该植物栽培装置无法具有整体性的美观;况且其利用承盘7上的吸水体71及穿孔72使水进入外筒5中,再利用吸水体71、8及穿孔62、72,将水引至内筒6中,因此,在使用时常会有水分只能被导引至内筒6的底层,而无法传输至内筒6的上层,导致无法适用于浅根植物;再者,由于该使用者于注水时,是利用注水槽61将水倒入,而所倒入的水并无法检视其水量,且该外筒5上也无可供排放多余水的结构,因此,造成无法控制所注入水的储水量。故,一般已知的结构于实际使用上并不能符合使用者的所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可由该外盆体的连通孔、内盆体容置部上的多数个穿孔及吸水体,使该植物栽培装置可控制储水量,且适用于浅根植物。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可由设置于外盆体容置部中的内盆体,使该植物栽培装置达到整体性的功效。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包括一外盆体,该外盆体具有一容置部,且该外盆体的侧缘具有至少一连通该容置部的连通孔;一内盆体,该内盆体设置于上述外盆体的容置部中,而该内盆体具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的侧缘及底部开设多数个穿孔,且该内盆体的侧缘具有一个以上的吸水体,该吸水体的一端设置于外盆体的容置部中。
该外盆体的连通孔配合有一塞体。
该内盆体的端缘环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跨设于外盆体端缘。
该内盆体的侧缘及同一轴线的底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可供穿设吸水体的导引孔。
该内盆体的内侧端缘设置有插接部,且该插接部同一轴线的底部设置有供穿设吸水体的导引孔。
该吸水体为海绵。
该吸水体为具有吸水性的棒状物。
该具有吸水性的棒状物为陶瓷棒。


图1为已知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已知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已知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附图标号外筒5内筒6注水槽61穿孔62承盘7吸水体71穿孔72插槽73吸水体8外盆体1容置部11连通孔12塞体13内盆体2凹槽21容置部22穿孔23、24导引孔25、26
吸水体27插接部28植物3泥土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4及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植物栽培装置,是由一外盆体1及一内盆体2所构成,使该植物栽培装置可控制储水量,且适用于浅根植物,并可使该植物栽培装置达到整体性的功效。
上述所提的外盆体1具有一容置部11,且该外盆体1的侧缘具有至少一连通该容置部11的连通孔12,该连通孔12可为一注水口,且通过此连通孔12可检视水位的高低及衡量水位是否为最高水位;再者,该连通孔12可配合有一塞体13。
该内盆体2设置于上述外盆体1的容置部11中,且该内盆体2的端缘环设有一凹槽21,该凹槽21跨设于外盆体1端缘,使外、内盆体1、2结合后具有视觉上的一体性,并使该内盆体2的底缘限位于上述连通孔12的上方处,而该内盆体2具有一容置部22,该容置部22的侧缘及底部开设多数个穿孔23、24,且该内盆体2的二侧缘及同一轴线的底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导引孔25、26,并于该导引孔25、26中穿设有吸水体27,该吸水体27的二端穿过导引孔25、26,而其中的一端设置于外盆体1的容置部11中,且该吸水体27可为海绵或具有吸水性的棒状物(如陶瓷棒)。如此,由上述的结构构成一全新的植物栽培装置。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为另一实施例的剖面状态示意图及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如图所示另该内盆体2与吸水体27除可以导引孔25、26进行插接之外,也可于其内盆体2的内侧端缘设置有插接部28,且该插接部28的同一轴线底部设有导引孔26,如此,可供吸水体27的二端穿设;当运用时,使用者可于内盆体2中置入植物3及泥土4,并注水于内盆体2中,使水由容置部22侧缘及底部的多数个穿孔23、24流至外盆体1的容置部11中,当所注入的水量过多时则由外盆体1的连通孔12排出,以使该外盆体1中留有适当的水而达到控制储水量的功效,另外也可通过该连通孔12注入水量,且通过此连通孔12可检视水位的高低及衡量水位是否为最高水位;而当水注入完毕之后,该内盆体2中的植物3可由吸水体27的吸水特性,利用其一端吸收外盆体1容置部11中的水,而传输至内盆体2中使泥土4可吸收其上的水,另也可由内盆体2侧缘及底部的多数个穿孔23、24,使外盆体1容置部11中的水蒸发时由各穿孔23、24向上窜升,而进入内盆体2的泥土4中,使该内盆体2中的泥土4可均匀吸收所需的水分,而达到适用于浅根植物的功效。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植物栽培装置可有效改善已知的种种缺点,使该植物栽培装置可控制储水量,且适用于浅根植物,并可使该植物栽培装置达到整体性的功效。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具体实施例揭示,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实用新型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专利涵盖之范畴。
权利要求1.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外盆体,该外盆体具有一容置部,且该外盆体的侧缘具有至少一连通该容置部的连通孔;一内盆体,该内盆体设置于上述外盆体的容置部中,而该内盆体具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的侧缘及底部开设多数个穿孔,且该内盆体的侧缘具有一个以上的吸水体,该吸水体的一端设置于外盆体的容置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外盆体的连通孔配合有一塞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盆体的端缘环设有一凹槽,该凹槽跨设于外盆体端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盆体的侧缘及同一轴线的底部位置处,分别设置有可供穿设吸水体的导引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内盆体的内侧端缘设置有插接部,且该插接部同一轴线的底部设置有供穿设吸水体的导引孔。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水体为海绵。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水体为具有吸水性的棒状物。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具有吸水性的棒状物为陶瓷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植物栽培装置,其包括一具有容置部的外盆体,该外盆体的侧缘具有至少一连通该容置部的连通孔;以及一设置于外盆体容置部中的内盆体,而该内盆体具有一容置部,该容置部的侧缘及底部开设多数个穿孔,且该内盆体的侧缘具有一个以上的吸水体,该吸水体的一端设置于外盆体的容置部中。由此,使该植物栽培装置可控制储水量,且适用于浅根植物,并可使该植物栽培装置达到整体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A01G9/02GK2774121SQ200520005398

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4日
发明者杨文馨 申请人:杨文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