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蟹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811阅读:7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蟹饵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渔具,具体是用于钓螃蟹的垂钓渔具。
背景技术
鱼饵挂在鱼钩上可用于钓鱼,蟹饵放置在笼里被用于捕蟹。但是钓螃蟹的实用案例却很少。台湾陈更生曾设计了虾蟹网(专利案号86215907),但是网体在用鱼竿远投扔时,以及在网体沉入海底时,因饵网重外体网轻,在惯心力或水流的作用下而出现俩者分离。使螃蟹有机会不经过外体网而接近饵网。此外,螃蟹捕食即受味道吸引也象鱼类有视觉感应。以往的捕蟹均忽略了这点作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蟹饵到达海底后仍然被外部网体包围,螃蟹不管从哪个方位接近饵网都有被擒的机会,同时从视觉角度增加蟹饵对螃蟹的诱惑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钓蟹饵器由外网、饵网和铅坠组成,外网由鱼网丝编织成膨松状,饵网为一长网袋,铅坠为一金属夹,外网的一端收拢和饵网的开口端由铅坠夹持,外网的另一端自由膨松,并将饵网包裹在内。铅坠设计成鱼头形状,可以诱惑螃蟹。
本实用新型是参考仿生鱼饵和蜘蛛网的原理将铅锥改成鱼头状的金属连接饵网使形成一个仿生鱼状的诱饵,同时由外网体将饵网如蜘蛛网膨松裹起,底部留有孔用于填装饵网,将细软的鱼丝网折叠后与饵网一起用金属仿生鱼饵夹紧。
蜘蛛网状的结构防止了螃蟹在抛竿和海底水流冲击造成的外网与饵网的分离,使螃蟹全方位靠近饵网都会触及网体。同时,螃蟹在本实用新型蟹饵的味道及视觉双重感应下,有更高机率被诱惑到膨松的外体网而被缠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仿生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描述如下,钓蟹饵器由外网3、饵网2和铅坠1组成,外网由鱼网丝编织成膨松状,饵网为一开口长网袋,铅坠为一金属夹,外网的一端收拢和饵网的开口端由铅坠夹持,外网的另一端自由膨松,并将饵网包裹在内。参考仿生鱼饵和蜘蛛网的原理,铅坠1设计成鱼头形状,可以诱惑螃蟹外网体将饵网如蜘蛛网膨松裹起,底部留有孔用于填装饵网,将细软的鱼丝网折叠后与饵网一起用金属仿生鱼饵夹紧。
权利要求1.一种钓蟹饵器,由外网(3)、饵网(2)和铅坠(1)组成,其特征是外网由鱼网丝编织成膨松状,饵网为一长网袋,铅坠为一金属夹,外网的一端收拢和饵网的开口端由铅坠夹持,外网的另一端自由膨松,并将饵网包裹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蟹饵器,其特征是铅坠(1)设计成鱼头形状。
专利摘要一种钓蟹饵器,由外网3、饵网2和铅坠1组成,外网由鱼网丝编织成膨松状,饵网为一长网袋,铅坠为一金属夹,外网的一端收拢和饵网的开口端由铅坠夹持,外网的另一端自由膨松,并将饵网包裹在内。参考仿生鱼饵和蜘蛛网的原理,铅坠1设计成鱼头形状,可以诱惑螃蟹外网体将饵网如蜘蛛网膨松裹起,底部留有孔用于填装饵网,将细软的鱼丝网折叠后与饵网一起用金属仿生鱼饵夹紧。蜘蛛网状的结构防止了螃蟹在抛竿和海底水流冲击造成的外网与饵网的分离,使螃蟹全方位靠近饵网都会触及网体。同时,螃蟹在本实用新型蟹饵的味道及视觉双重感应下,有更高机率被诱惑到膨松的外体网而被缠住。
文档编号A01K80/00GK2788558SQ20052005580
公开日2006年6月21日 申请日期2005年3月22日 优先权日2005年3月22日
发明者李云叶 申请人:李云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