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式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7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分离式磨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磨粉或粉碎技术领域的分离式磨浆机。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分离式磨浆机在加工磨浆时,由于农作物豆子软硬不同(原料豆中存在硬豆子,硬豆子俗称“涝豆子”或“贼豆子”,它是第一年收割时散落田间第二年随播种的豆子一同生长而结的豆子),压盖会不断地跳动,产生很大噪音,此外这种磨浆机还存在豆渣颗粒粗细不均,浪费了原料,增加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经过研究发现,传统磨浆机之所以存在上述问题,主要是上下两片砂轮的结构过于简单不能适应软硬豆子同时研磨加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解决背景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低噪音、高效率的分离式磨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入料斗、设置在入料斗下部的调整螺母和压盖、设置在压盖一侧的出渣口、设置在压盖下部的机壳、设置在机壳下部的电动机和底座,在机壳一侧设有出浆口,在机壳内设有滤筐,在滤筐内设有上片磨砂轮和下片磨砂轮,在上片磨砂轮与压盖之间设有弹簧,在上片磨砂轮的下端面设有圆环槽,在下片磨砂轮的上端面并与上片磨砂轮的圆环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圆环槽。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由于在上下两片磨砂轮上设有圆环槽,研磨豆子加工时噪音很低;②研磨豆渣均匀,出浆率高,工作效率高,降低了成本。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原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片磨砂轮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片磨砂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如图1所示,在机壳6上部设有入料斗1、调整螺母2和压盖3,压盖3的一侧设有出渣口4,机壳6一侧设有出浆口12,机壳6的底部设有电动机13和底座14,在机壳6内设有滤筐10,滤筐10与机壳6之间设有水封圈11,滤筐10内设有上片磨砂轮9和下片磨砂轮15,下片磨砂轮15由电动机13带动旋转,上片磨砂轮9固定在砂轮座8上,在压盖3与砂轮座8之间设有弹簧5,在上片磨砂轮9中间设有拔豆杆7。如图2、图3所示,在上片磨砂轮9和下片磨砂轮15上设有圆环槽。本实用新型加工研磨农作物豆子时,软豆子(当年生长)首先被磨碎,而夹杂在软豆子中的硬豆子则集中到圆环槽中,随后硬豆子被磨碎。这样上片磨砂轮9和压盖3就不会出现上下跳动而导致的噪音过大的现象,同时这种粉碎方式工作效率高,粉碎豆渣均匀,降低生产成本。
权利要求1.一种分离式磨浆机,它包括入料斗、设置在入料斗下部的调整螺母和压盖、设置在压盖一侧的出渣口、设置在压盖下部的机壳、设置在机壳下部的电动机和底座,在机壳一侧设有出浆口,在机壳内设有滤筐,在滤筐内设有上片磨砂轮和下片磨砂轮,在上片磨砂轮与压盖之间设有弹簧,其特征在于在上片磨砂轮的下端面设有圆环槽,在下片磨砂轮的上端面并与上片磨砂轮的圆环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圆环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属于磨粉或粉碎技术领域的分离式磨浆机。它主要由入料斗、调整螺母、压盖、出渣口、机壳、电动机、底座、出浆口、滤筐、弹簧、上片磨砂轮和下片磨砂轮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在上片磨砂轮的下端面设有圆环槽,在下片磨砂轮的上端面并与上片磨砂轮的圆环槽对应的位置上设有圆环槽。本实用新型很好地解决了现有的分离式磨浆机由于农作物豆子软硬不同而导致的加工噪音过大、工作效率较低、豆渣粒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
文档编号B02C7/12GK2790580SQ20052009110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2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2日
发明者刘丽莉 申请人:刘丽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