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多用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998阅读:5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农田多用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种、压磙、能耥和自动追肥的农田多用犁。
背景技术
农田耕作时,一般采用二个牲畜拉动横杆并在横杆上设置种地铧来进行种地,种地后再进行压磙、铲、耥、人工追肥,其操作步骤繁琐、作业成本高,作业效率低,耕作效果不理想,由于横杆距离地面近,当苗高30公分以上时,横杆将苗刮倒,造成缺苗减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种、能磙、能铲、能耥和自动追肥,耕作成本低、耕作效率高,具有增产担旱作用、出苗率整齐、出苗时间快的农田多用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它有一个车架,在车架后部设有挡泥板,在车架底部设有车梯,其特殊之处是在车架后上部设有定位扶手和用于控制离合、油门和熄火的控制手柄,在车架后部设有油箱,在车架中部设有发动机底架,在发动机底架上安装有燃油发动机,所说的燃油发动机通过管线与控制手柄相连,在燃油发动机的缸体上安装有散热风筒,所说的散热风筒上设有散热孔,在散热风筒的头部安装有电机,在散热风筒内安装有叶轮,所说的叶轮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在车架后下部安装有定位板架,在定位板架上安装有驱动轮,在驱动轮上设有人字型齿牙,所说的燃油发动机通过两级链条传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在车架上对应一级链条传动机构和二级链条传动机构处分别安装有链盒,在车架上对应驱动轮处设有刮板,在定位板架上还设有连接螺栓,在车架中部下端设有安装板架,在安装板架上设有定位安装孔,在车架的前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万向轮,在车架后部一侧设有播种机定位套。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所说的驱动轮的直径为45-60公分。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所说的驱动轮上的人字型齿牙为16个。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所说的车架上的后支杆下部为弧形,以使该多用犁转向时更灵活。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在车架上位于定位扶手下方设有辅助扶手。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所说的安装板架通过立管与车架焊接在一起。
上述的农田多用犁,所说的车架是由主横梁、半圆弧状后弯梁、焊接在主横梁与后弯梁之间的轴套、焊接在后弯梁两端的横支臂、焊接在后弯梁中部与横支臂之间的纵支臂和焊接在主横梁与横支臂和纵支臂结合处的侧支臂、分别焊接在后弯梁上的前支杆和后支杆、焊接在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的横连杆以及焊接在主横梁前端的套管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能种、能磙、能铲、能耥和自动追肥,耕作成本低、耕作效率高,具有增产担旱作用,出苗率整齐,出苗时间快。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1的俯视图;图4是图1的后视图;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车架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1-万向轮,2-连接管,3-锁紧螺栓,4-车架,5-电机,6-散热风筒,7-燃油发动机,8-控制手柄,9-油箱,10-定位扶手,11-辅助扶手,12-定位套,13-挡泥板,14-刮板,15-人字型齿牙,16-驱动轮,17-调整螺栓,18-调整架,19-驱动轴,20-连接螺栓,21-定位板架,22-立管,23-安装板架,24-二级链条传动机构,25-链盒,26-叶轮,27-车梯,28-一级链条传动机构,29-链盒,30-发动机底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有一个车架4,所说的车架4是由主横梁401、半圆弧状后弯梁403、焊接在主横梁401与后弯梁403之间的轴套402、焊接在后弯梁403两端的横支臂404、焊接在后弯梁403中部与横支臂404之间的纵支臂405和焊接在主横梁401与横支臂404和纵支臂405结合处的侧支臂406、分别焊接在后弯梁403上的前支杆407和后支杆408、焊接在前支杆407和后支杆408之间的横连杆409以及焊接在主横梁401前端的套管410构成,所说的后支杆408的下部为弧形,以使该多用犁转向时更灵活,在套管410处通过锁紧螺栓3安装有连接管2,在连接管2下端设有万向轮1,在车架4底部设有车梯27,在车架4后上部设有定位扶手10和控制手柄8,在车架4上位于定位扶手10下方设有辅助扶手11,以便于运输时装卸该农田多用犁。在车架4后上部顶端设有油箱9,在车架4中部设有发动机底架30,在发动机底架30上安装有燃油(汽油或柴油)发动机7,所说的燃油发动机7通过管线与控制手柄8相连,通过控制手柄8控制离合、油门和熄火,在燃油发动机7的缸体上通过螺栓安装有散热风筒6,所说的散热风筒6上设有散热孔,在散热风筒6的头部安装有电机5,在散热风筒6内安装有叶轮26,所说的叶轮26的轮轴与电机5输出轴相连接,以防止发动机7的缸体头部因过热而损坏。在车架4后下部焊接有定位板架21,在定位板架21上设有条形轴孔,在定位板架21上的条形轴孔内安装有驱动轴19和轴承,在驱动轴19上通过紧固螺母安装有驱动轮16,所说的驱动轮16的直径为45-60公分,在驱动轮16上均布有人字型齿牙15,所说的人字型齿牙15为16个,以取得最佳的驱动效果。在车架4上对应驱动轮16位置通过自攻螺钉安装有挡泥板13,在驱动轴19上安装有调整架18,在调整架18上对应安装板架21后端面位置设有调整螺栓17,通过旋拧调整螺栓17可调整驱动轮16的前后位置。所说的燃油发动机7通过一级链条传动机构28和二级链条传动机构24与驱动轮16连接,在车架4上对应一级链条传动机构28和二级链条传动机构24处通过自攻螺钉分别安装有链盒29和25,所说的链盒29和25为分体结构,以便于安装。在车架4上对应驱动轮16处设有刮板14,所说的刮板14与驱动轮16的间隙为1-2毫米,以将驱动轮16上的浮土刮掉并覆盖在地表。在车架4中部下端焊接有立管22,在立管22下端焊接有安装板架23,所说的立管23直径为23-40mm,以提高强度,防止变形。在安装板架23上设有定位安装孔,在定位板架21上焊接有用来安装磙子的连接螺栓20,在车架4后部一侧设置有播种机定位套12,在定位套12上设有紧固螺栓,用来安装播种机。
使用时,通过控制手柄8点火,使发动机7工作,通过一级链条传动机构28和二级链条传动机构24实现减速,使驱动轮16转动,进而使该农田多用犁前行。换向时,以驱动轮16为支点,下压定位扶手10,即可换向。在安装板架23上通过螺栓安装铧或者铲子,进行耥地和铲草;在连接管2上安装自动追肥装置,可进行自动追肥;在连接螺栓20上通过套管与磙子相连接,进行压磙;在播种机定位套12上通过锁紧螺栓安装自动播种机,进行播种。
权利要求1.一种农田多用犁,包括车架,在车架后部设有挡泥板,在车架底部设有车梯,其特征在于,在车架后上部设有定位扶手和用于控制离合、油门和熄火的控制手柄,在车架后部设有油箱,在车架中部设有发动机底架,在发动机底架上安装有燃油发动机,所说的燃油发动机通过管线与控制手柄相连,在燃油发动机的缸体上安装有散热风筒,所说的散热风筒上设有散热孔,在散热风筒的头部安装有电机,在散热风筒内安装有叶轮,所说的叶轮与电机输出轴相连接,在车架后下部安装有定位板架,在定位板架上安装有驱动轮,在驱动轮上设有人字型齿牙,所说的燃油发动机通过两级链条传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在车架上对应一级链条传动机构和二级链条传动机构处分别安装有链盒,在车架上对应驱动轮处设有刮板,在定位板架上还设有连接螺栓,在车架中部下端设有安装板架,在安装板架上设有定位安装孔,在车架的前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万向轮,在车架后部一侧设有播种机定位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驱动轮的直径为45-60公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驱动轮上的人字型齿牙为16个且均布在驱动轮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架后端的支杆下部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在车架上位于定位扶手下方设有辅助扶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安装板架通过立管与车架焊接在一起。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田多用犁,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车架是由主横梁、半圆弧状后弯梁、焊接在主横梁与后弯梁之间的轴套、焊接在后弯梁两端的横支臂、焊接在后弯梁中部与横支臂之间的纵支臂和焊接在主横梁与横支臂和纵支臂结合处的侧支臂、分别焊接在后弯梁上的前支杆和后支杆、焊接在前支杆和后支杆之间的横连杆以及焊接在主横梁前端的套管构成。
专利摘要一种农田多用犁,包括车架,在车架后上部设有定位扶手和控制手柄,在车架后部设有油箱,在车架中部安装有燃油发动机,在燃油发动机的缸体上安装有散热风筒,在散热风筒的头部安装有电机,在散热风筒内安装有叶轮,在车架后下部安装有定位板架,在定位板架上安装有驱动轮,在驱动轮上设有人字型齿牙,燃油发动机通过两级链条传动机构与驱动轮连接,在车架上对应驱动轮处设有刮板,在定位板架上还设有连接螺栓,在车架中部下端设有安装板架,在车架前端通过锁紧螺栓安装有万向轮,在车架后部一侧设有播种机定位套。优点是能种、能磙、能铲、能耥和自动追肥,耕作成本低、耕作效率高,具有增产抗旱作用、出苗率整齐、出苗时间快。
文档编号A01B3/04GK2805323SQ200520091
公开日2006年8月16日 申请日期2005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05年6月4日
发明者郝文武 申请人:郝文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