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用自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73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两用自动脱粒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脱粒机,特别是一种两用自动脱粒机,主要用于水稻脱粒。
背景技术
原有的人力或机动脱粒机,只能完成一次脱粒,无法进行二次脱粒、筛谷等工作,通常要另外花人力和时间去清除稻叶、禾杆(俗称排衣)以及再次为被打断、扯掉的谷穗脱粒,有时甚至会丢掉被打断、扯掉的谷穗而造成粮食浪费。另外,这些脱粒机的机芯轴两端容易绕上稻叶、禾杆,既要经常停机清除,又缩短机油的使用时间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本人申请的“人力脱粒净谷机”(专利号CN95204385.8)包括机座,装在机座上的机脚、谷桶,装在机脚上的脚踏、连杆、主动轮、机架,装在机架上的传动轮,与传动轮连接的机芯轴,装在机芯轴上的带脱谷齿的机芯,装在机架四周的上挡板,装在机架下的前(前后是相对操作者的位置而言,下同)底盖以及封闭谷桶与前底盖的机身两侧挡板,其特征在于谷桶前后高度不等,前低后高;在机架后面上方设有活筛板;在活筛板下面设有脱谷座;在脱谷座下面至谷桶前桶口安装有固定筛板;在固定筛板上方前底盖下装有活档板;上档板对应机芯两端处加有护盖;前底盖为圆弧形,两端与机身两侧档板相接,前底盖、机身两侧档板、固定筛板三部件自然围成排稻叶(禾杆)口。它能克服原有脱粒机的一些缺点,但带有笨重的谷桶,基本上是用一个筛网片或筛板来筛谷,不能自动装谷,而筛谷、排衣效果又不大好,因此未能投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一次性脱粒就能完成全部工序且筛谷、排衣性能良好的两用自动脱粒机。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自动脱粒机,包括机座、机脚、机架、脚踏、连杆、人力主动轮、机芯、脱谷座、上盖、机身挡板以及动力机械和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谷座设在机芯底部,脱谷座下方设有由活动挡衣片和活动筛眼子构成筛眼的复带筛网,复带筛网由传动系统带动,上、下筛网之间有固定挡衣小格,复带筛网下方设有净谷出谷口,机身两侧挡板、前挡板和复带筛网三部件自然构成一个排衣口,前底板和复带筛网之间装有活动挡谷板;用箩筐或口袋来代替谷桶,其下方放置托盘。这种结构使整个脱粒和净谷系统得到合理的配置和自然的分工。谷子经一、二次脱粒后经过筛网、活动挡谷板、固定挡衣小格后集中到净谷出谷口输入箩筐或口袋,而稻叶、禾杆和其他杂质则由复带筛网输送(排)出去。本实用新型用箩筐或口袋替换了谷桶,既可以避免用人力装谷的繁重劳动,又使整机重量减轻,便于搬运和工作时移动。
为了使整个净谷系统能完全净谷,脱谷座内装五个脱谷小座,脱谷座前端是带向上弯的圆弧。脱谷座具有脱谷齿,脱谷齿横向呈锯齿形,纵向呈三角形。在机芯运转后,脱谷座完全置于机芯脱谷齿内,使断落的禾头重新脱粒干净。
复带筛网的筛眼是小长方形,固定挡衣小格呈正方形;其纵向片垂直,横向片均向后倾斜。这样可使横飞直插的稻叶(杆)和其他杂质既不漏入净谷里,复带筛网又能顺利地把它输送出去。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自动脱粒机的具体工作程序是本机动力可采用人力或机动。采用人力时,由脚踏踏脚起动人力主动轮,由人力主动轮带动机芯传动轮使机芯转动作第一次脱谷,脱谷座在机芯的配合下作二次脱(断、脱落的)禾头谷;人力主动轮同时带动传动系统使复带筛网转动,复带筛网一面筛谷,一面送衣(稻叶、杆),同时,活挡谷板把飞溅起来的谷子挡回来,固定挡衣小格把横、直、斜向飞插的稻叶(杆)挡住,使其由复带筛网送出,而筛网筛出的净谷则集中到出谷口输入口袋或箩筐。如果采用机动,则拆下连杆,开动动力机械,通过动力传动系统带动人力主动轮即可。本机从脱粒到净谷、送衣杆、装谷入袋是一气呵成。不管是人力还是机动,其工作程序都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自动脱粒机能一次性完成一次脱粒、二次脱粒、筛谷、送衣杆、装谷等工序,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搬动轻便,操作方便,是广大农村最理想的水稻脱粒工具。


附图是本实用新型两用自动脱粒机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是后底板,2是机芯脱谷齿,3是脱谷座,4是小链轮,5是活动档衣片和活动筛眼子,6是净谷出谷口,7是动力机,8是托盘,9是人力主动轮,10是前底板,11是活动档谷板,12是护盖,13是排稻叶、杆口,14是大链轮,15是复带筛网,16是固定挡衣小格。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自动脱粒机包括机座、机脚、机架、脚踏、连杆、人力主动轮、机芯、脱谷座、上盖、机身挡板以及动力机械和传动系统,动力机械采用燃油机或电动机,传动系统采用脚踏、连杆、机芯、主动轮、传动轮、主动坑轮、从动坑轮、大、小链轮等,其安装与常规脱粒机安装相同。脱谷座设在机芯底部,内装五个脱谷小座,脱谷座前端是带向上弯的圆弧。脱谷齿横向呈锯齿形,纵向呈圆弧三角形。脱谷座下方设有由活动挡衣片和活动筛眼子构成筛眼的复带筛网,复带筛网由传动系统(实施例采用人力主动轮带动大链轮,大链轮带动复带筛网小链轮)带动,上、下筛网之间有固定挡衣小格,复带筛网下方设有净谷出谷口,机身两侧挡板、前挡板和复带筛网三部件自然构成一个排衣口,前底板和复带筛网之间装有活动挡谷板;用箩筐或口袋来代替谷桶,其下方放置托盘。活动挡衣片为10×26mm。活动筛眼子长33mm,其截面为三角形,底和高均为5mm,安装时三角形顶点在上。固定挡衣小格为20×20mm,净谷出谷口宽25mm,长420mm。活动挡衣片和活动筛眼子安装在复带筛网横向的小圆铁条上,间隔安装,行行相同。固定挡衣小格固定于机身两侧并置于复带筛网上、下筛网之间。整机规格根据实用需要设计制作,以方便实用为原则,通常机身总高取1120mm。
应用时,在无法或无需采用机动时,可先卸下动力机械及动力传动系统,只采用脚踏、连杆、人力主动轮、大、小链轮作驱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本机重量,更方便搬运和工作时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两用自动脱粒机,包括机座、机脚、机架、脚踏、连杆、人力主动轮、机芯、脱谷座、上盖、机身挡板以及动力机械和传动系统,其特征在于脱谷座设在机芯底部,脱谷座下方设有由活动挡衣片和活动筛眼子构成筛眼的复带筛网,复带筛网由传动系统带动,上、下筛网之间有固定挡衣小格,复带筛网下方设有净谷出谷口,机身两侧挡板、前挡板和复带筛网三部件自然构成一个排衣口,前底板和复带筛网之间装有活动挡谷板;用箩筐或口袋来代替谷桶,其下方放置托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用自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谷座内装五个脱谷小座,脱谷座前端是带向上弯的圆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两用自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复带筛网的筛眼是小长方形;固定挡衣小格呈正方形,其纵向片垂直,横向片均向后倾斜。
专利摘要提供一种包括机座、机脚、机架、脚踏、连杆、人力主动轮、机芯、脱谷座、上盖、机身挡板以及动力机械和传动系统的两用自动脱粒机,其特征在于脱谷座设在机芯底部,脱谷座下方设有由活动挡衣片和活动筛眼子构成筛眼的复带筛网,复带筛网由传动系统带动,上、下筛网之间有固定挡衣小格,复带筛网下方设有净谷出谷口,机身两侧挡板、前挡板和复带筛网三部件自然构成一个排衣口,前底板和复带筛网之间装有活动挡谷板;用箩筐或口袋来代替谷桶,其下方放置托盘。脱谷座内装五个脱谷小座,脱谷座前端是带向上弯的圆弧。复带筛网的筛眼是小长方形;固定挡衣小格呈正方形,其纵向片垂直,横向片均向后倾斜。本实用新型的两用自动脱粒机能一次性完成一次脱粒、二次脱粒、筛谷、送衣杆、装谷等工序,且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搬动轻便,操作方便,是广大农村最理想的水稻脱粒工具。
文档编号A01F12/30GK2867833SQ20062000559
公开日2007年2月14日 申请日期2006年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2月16日
发明者欧焕林 申请人:欧焕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