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428阅读:7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饲料熟化机,尤其是涉及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
背景技术
本实用新型是对中国专利号为ZL02229343.4、实用新型名称为“无压饲料熟化机”的进一步改进。该结构的饲料熟化机具有结构简单紧凑、无需配套锅炉即可实现对饲料熟化调制目的,安全性高。但所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不具有自动补水、自动控温、熟化筒内的饲料停留时间不可控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蒸汽熟化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它包括设置在加热水腔内的带有进出料口的调质筒,和沿轴向设置在该调质筒内的由动力源驱动的输送搅龙,以及设置在加热水腔下部的燃烧室,所述加热水腔上部通过导流管与调质筒相连通,加热水腔通过管道与补水箱相连通;所述补水箱通过水位自动控制阀与补水管道相连通。
所述调质筒水平设置在所述加热水腔内,所述输送搅龙由沿轴向按螺旋线排列设置在动力轴上的梯形叶片组成;位于调质筒进料口处的叶片为螺旋面叶片。
在所述动力轴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梯形叶片螺旋线排列方向相反的反推叶片。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有与加热水腔相连通的补水箱,并通过水位自动控制阀与补水管道相连通。因此当加热水腔内水位降低到设定值时,所述水位自动控制阀打开向加热水腔内自动补水,从而实现对加热水腔自动补水目的。将位于调质筒进料口处的叶片设置成为螺旋面结构,减少了调质筒内蒸汽自进料口泄漏;而在燃烧室出烟口设置引风机,并通过设置在加热水腔内的温度传感器控制引风机电源的通断,达到对加热水腔内水温的自动控制,降低了能耗。反推叶片的设置,起到对调质筒内饲料自进料口到出料口移动时间的控制,提高了饲料的熟化质量。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它包括水平设置在加热水腔1内的带有进出料口2、3的调质筒4,和沿轴向设置在该调质筒内的由动力源5驱动的输送搅龙,所述输送搅龙由沿轴向按螺旋线排列设置在动力轴11上的梯形叶片12组成;位于调质筒4进料口2处的叶片为螺旋面叶片13,这样可减少调质筒内蒸汽自进料口泄漏;在加热水腔1下部设置有燃烧室6,加热水腔1上部通过导流管7与调质筒4相连通,加热水腔1通过管道8与补水箱9相连通;所述补水箱9通过浮球式水位自动控制阀10与补水管道相连通。为提高饲料的熟化质量,在动力轴11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梯形叶片12螺旋线排列方向相反的反推叶片14。为实现对加热水腔1内水温的自动控制,降低了能耗,在燃烧室6出烟口设置引风机15,并通过设置在加热水腔1内的温度传感器16控制引风机15电源的通断。
权利要求1.一种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它包括设置在加热水腔(1)内的带有进出料口(2、3)的调质筒(4),和沿轴向设置在该调质筒内的由动力源(5)驱动的输送搅龙,以及设置在加热水腔(1)下部的燃烧室(6),所述加热水腔(1)上部通过导流管(7)与调质筒(4)相连通,其特征在于加热水腔(1)通过管道(8)与补水箱(9)相连通;所述补水箱(9)通过水位自动控制阀(10)与补水管道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质筒(4)水平设置在所述加热水腔(1)内,所述输送搅龙由沿轴向按螺旋线排列设置在动力轴(11)上的梯形叶片(12)组成;位于调质筒(4)进料口(2)处的叶片为螺旋面叶片(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动力轴(11)上沿轴向设置有与所述梯形叶片(12)螺旋线排列方向相反的反推叶片(14)。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汽式自动补水饲料熟化机,它包括设置在加热水腔内的带有进出料口的调质筒,和沿轴向设置在该调质筒内的由动力源驱动的输送绞龙,以及设置在加热水腔下部的燃烧室,所述加热水腔上部通过导流管与调质筒相连通,加热水腔通过管道与补水箱相连通;所述补水箱通过水位自动控制阀与补水管道相连通。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设置有与加热水腔相连通的补水箱,并通过水位自动控制阀与补水管道相连通。因此当加热水腔内水位降低到设定值时,所述水位自动控制阀打开向加热水腔内自动补水,从而实现对加热水腔自动补水目的。
文档编号A23K1/00GK2919891SQ20062003
公开日2007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4月3日 优先权日2006年4月3日
发明者杨改松, 杨建国, 杨建军, 杨建霞 申请人:杨改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