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

文档序号:328115阅读:12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蓄水供水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增加山丘地区土壤蓄水供水能力的技术,主要是“地膜覆盖穴贮肥水技术”,基本方法是将玉米秸、麦秆或杂草切成30厘米~35厘米长的段,捆成草把,然后放在10%的尿素液或鲜尿中浸泡,让其吸足水肥。根据树冠的大小定挖穴数量。将经充分浸泡的草把子垂直放入穴内,再用氯化钾、过磷酸钙、尿素与土壤混合均匀后填到草把子周围,踩紧踩实。草把子顶部覆盖1厘米厚的土,再施50克尿素,然后浇水。但是,这种方法增加贮水量较小,工作人员还需要经常补充水分才可以保证果树的正常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
本发明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果树周围一定距离开挖1-5个沟槽;(2)、在每个地下沟槽内放置外蓄水容器,外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内蓄水容器上开有多个通孔,内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吸水纤维束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的顶部,吸水纤维束下端与内蓄水容器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顶部开口略低于地表面;(3)、在外蓄水容器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隔离层,该隔离层与吸水纤维束紧密接触;
(4)、在隔离层的上方填满土壤至进水管的顶部开口处;(5)、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塑料膜,塑料膜上留有透水孔;(6)、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保护层。
进水管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隔离层为稻壳、锯末、砾石、玉米秸、麦秆或杂草中的一种;外蓄水容器的体积为30厘米~100厘米×20厘米~60厘米×10厘米~30厘米;外蓄水容器的上表面距地表30厘米~60厘米;覆盖的塑料膜面积为1平方米~5平方米;所述的保护层为作物秸秆、树叶或杂草中的一种。
本发明具有蓄水量大,使用时间长,保水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低等特点;在雨季可自动汇聚雨水,补充土壤水分。


附图1为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蓄水容器,2、通孔,3、内蓄水容器,4、隔离层,5、土壤层,6、进水管,7、塑料膜,8、聚水漏斗,9、吸水纤维束,10、果树,11、透水孔,12、保护层。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1在果树10周围一定距离开挖4个深40厘米的沟槽;在该沟槽的底部放置一个30厘米×20厘米×10厘米大小的外蓄水容器1,外蓄水容器1可用塑料布粘接成,外蓄水容器1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3,内蓄水容器3可用塑料矿泉水瓶做成,内蓄水容器3上开有多个通孔2,内蓄水容器3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9,吸水纤维束9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吸水纤维束9下端与内蓄水容器3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略低于沟槽开口;在外蓄水容器1的上表面铺一层锯末层设置的隔离层4,该锯末层与吸水纤维束9紧密接触;在锯末层的上方填满土壤5至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8;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开有透水孔11的塑料膜7,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作物秸秆设置的保护层12。
外蓄水容器1和内蓄水容器3内的水分通过吸水纤维束4湿润锯末层和周边的土壤,从而保证果树的正常需水。
实施例2在果树10周围一定距离开挖3个深60厘米的沟槽;在该沟槽的底部放置一个50厘米×30厘米×20厘米大小的外蓄水容器1,外蓄水容器1可用塑料壳做成,外蓄水容器1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3,内蓄水容器3可用塑料饮料瓶做成,内蓄水容器3上开有多个通孔2,内蓄水容器3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9,吸水纤维束9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吸水纤维束9下端与内蓄水容器3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略低于沟槽开口;在外蓄水容器1的上表面铺一层砾石层设置的隔离层4,该砾石层与吸水纤维束9紧密接触;在砾石层的上方填满土壤5至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8;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开有透水孔11的塑料膜7,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树叶设置的保护层12。
外蓄水容器1和内蓄水容器3内的水分通过吸水纤维束4湿润砾石层和周边的土壤,从而保证果树的正常需水。
实施例3在果树10周围一定距离开挖2个深50厘米的沟槽;在该沟槽的底部放置一个80厘米×50厘米×20厘米大小的外蓄水容器1,外蓄水容器1可用塑料布粘接成,外蓄水容器1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3,内蓄水容器3可用塑料饮料瓶做成,内蓄水容器3上开有多个通孔2,内蓄水容器3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9,吸水纤维束9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吸水纤维束9下端与内蓄水容器3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略低于沟槽开口;在外蓄水容器1的上表面铺一层玉米秸层设置的隔离层4,该玉米秸层与吸水纤维束9紧密接触;在玉米秸层的上方填满土壤5至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8;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开有透水孔11的塑料膜7,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杂草设置的保护层12。
外蓄水容器1和内蓄水容器3内的水分通过吸水纤维束4湿润玉米秸层和周边的土壤,从而保证果树的正常需水。
实施例4在果树10周围一定距离开挖2个深80厘米的沟槽;在该沟槽的底部放置一个70厘米×40厘米×30厘米大小的外蓄水容器1,外蓄水容器1可用塑料壳体做成,外蓄水容器1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3,内蓄水容器3可用塑料饮料瓶做成,内蓄水容器3上开有多个通孔2,内蓄水容器3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9,吸水纤维束9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吸水纤维束9下端与内蓄水容器3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1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6,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略低于沟槽开口;在外蓄水容器1的上表面铺一层稻壳设置的隔离层4,该稻壳与吸水纤维束9紧密接触;在稻壳的上方填满土壤5至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进水管6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8;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开有透水孔11的塑料膜7,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杂草设置的保护层12。
外蓄水容器1和内蓄水容器3内的水分通过吸水纤维束4湿润稻壳和周边的土壤,从而保证果树的正常需水。
权利要求
1.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果树周围一定距离开挖1-5个沟槽;(2)、在每个地下沟槽内放置外蓄水容器,外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内蓄水容器上开有多个通孔,内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吸水纤维束顶端高出外蓄水容器的顶部,吸水纤维束下端与内蓄水容器的底部接触;外蓄水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进水管的顶部开口略低于地表面;(3)、在外蓄水容器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隔离层,该隔离层与吸水纤维束紧密接触;(4)、在隔离层的上方填满土壤至进水管的顶部开口处;(5)、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塑料膜,塑料膜上开有透水孔;(6)、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保护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水管的顶部开口处设置有聚水漏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隔离层为稻壳、锯末、砾石、玉米秸、麦秆或杂草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蓄水容器的体积为30厘米~100厘米×20厘米~60厘米×10厘米~30厘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外蓄水容器的上表面距地表30厘米~60厘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覆盖的塑料膜面积为1平方米~5平方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保护层为作物秸秆、树叶或杂草中的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山丘旱地果树地下容器蓄水供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在果树周围一定距离开挖1-5个沟槽;(2)、在每个地下沟槽内放置外蓄水容器,外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多个紧密排列的内蓄水容器,内蓄水容器上开有多个通孔,内蓄水容器内设置有吸水纤维束,外蓄水容器的顶部设置有一个与其内部相通的进水管;(3)、在外蓄水容器的上表面设置一层隔离层,该隔离层与吸水纤维束紧密接触;(4)、在隔离层的上方填满土壤至进水管的顶部开口处;(5)、在沟槽口的顶部开口处铺上塑料膜,塑料膜上开有透水孔;(6)、塑料膜的上表面铺有一层保护层。本发明具有蓄水量大,使用时间长,保水效果好,工人劳动强度低等特点。
文档编号A01G17/00GK101019501SQ20071001389
公开日2007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9日
发明者郑东峰, 王学君, 徐长英, 索秋魁, 徐保民, 董亮 申请人: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