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现有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在化验土壤养分的基础上,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化肥肥效,科学计算氮、磷、钾大量元素、中微量元素用量及腐植酸、氨基酸等高品质有机质而配制成的专用肥料。现实中主要是将颗粒化的不同类型肥料,按需求的比例,粉碎后添加螯合中微量元素、氨化腐植酸,进行混配。
在我国,土壤有机质的补充长期以来主要依靠动物粪便、作物秸秆和其它有机物的残渣,由于这些原料中含有残留农药、激素、病原菌等不利于作物生长的成分,即使经过发酵也不能达到高品质肥料的原料标准,因此,我们在肥料的生产过程中加入了另一种无毒、高效的有机质,它就是腐植酸。腐植酸具有改良土壤、提高化肥利用率、刺激作物生长、改善作物品质和增加作物抗逆性等功效。腐植酸中的水溶性HA是一种天然的螯合剂,与中微量金属离子螯合形成的螯合物溶解度大,在土壤中的有效性很高。但不经处理的腐植酸其中水溶性HA含量很低,非但不能活化中微量金属元素提高其利用率,相反还固定中微量金属元素,使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更低。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种复混肥料都是将腐植酸原料煤直接与无机等养分物理混合,其产品中几乎测不出水溶HA,无法发挥增强呼吸作用、促进矿物质元素的吸收与运输、增加叶绿素、调节水代谢和促进糖类、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等作用;植物生长需要十六种元素,除了施用N,P,K以外,还要向土壤中补充或活化植物所需的中微量元素,否则会造成土壤中植物营养比例失调,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轻则引起虚产,重则由于生理病害而颗粒无收,假如能恰当施用微量元素,粮食就能增产,有的可以提早成熟和减少病害。缺硼,油菜籽开花不结角,棉花有蕾无花,玉米缺锌,果树缺铁,得黄叶病。但是中微量元素大部分都是金属元素,其肥料直接施用到土壤中很容易被土壤固定,有效性和利用率都很低。虽然目前市场上的复混肥中也加入了中微量元素,但忽视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忽视中微量元素在肥料加工过程以及在施入土壤后可能发生副反应而失效的问题,虽然造出的肥料中微量元素含量是挺高的,但施用到土壤中都被土壤给固定,有效性很低,利用率很低,还可能与肥料自身反应将肥中的磷固定,降低肥效,在施用前对其活化处理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出一种的技术方案,以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肥料对土壤、对作物针对性不强,且副成分很多;或者肥料中微量元素含量虽高,但施用到土壤中都被土壤给固定,有效性很低,利用率很低,还可能与肥料自身反应将肥中的磷固定,降低肥效;或者肥料中采用没有经过处理的大分子腐植酸这种天然螯合剂,非但不能活化中微量金属元素提高其利用率,相反还固定中微量金属元素,使其在土壤中的有效性更低。
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含有如下主要成分尿素 10%-3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10%-15%氯化钾(硫酸钾) 5%-15%风化煤、褐煤 10%-20%氨基酸 8%-15%硫酸锌 1%-2%
硼砂 1.5%-2.5%硫酸亚铁 2.5%-3.5%碳酸氢铵 5%-10%硫酸铵10%-15%过磷酸钙 8%-10%硫酸镁5%-8%硝酸钙2%-6%钼酸铵0.5%-1%一种制造上述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完成第一步、用粉碎机将风化煤与褐煤粉碎至60目细,测定其总腐植酸的含量,根据测定值,加5%-10%碳酸氢铵和8%-10%过磷酸钙,用搅拌机搅拌调整PH值到7-9,搅拌好的物料密封存放,含水量控制在30%,10天到15天后可进行中微量元素的一次螯合反应;第二步、在对地区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相应的配合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按照硫酸锌1%-2%硼砂 1.5%-2.5%硫酸亚铁 2.5%-3.5%
碳酸氢铵 5%-10%硫酸铵10%-15%过磷酸钙 8%-10%硫酸镁5%-8%硝酸钙2%-6%钼酸铵0.5%-1%将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与氨化分解后的风化煤、褐煤定量搅拌在一起,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调节PH值到7-9,含水量控制在30%,密封存放6-8天,中微量元素的第一次螯合配位反应基本结束;第三步、以氨化后并螯合有相应中微量元素的腐植酸为主要有机原料,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需肥特点与土壤养分条件配合相应量的元素肥料,按照尿素 10%-3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15%氯化钾(硫酸钾)5%-15%的比例投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好的物料送入造粒圆盘,按8%-15%比例添加氨基酸进行造粒,然后进入滚筒烘干机,物料在干燥的同时继续和干燥筒体摩擦,进行二次造粒,300℃的入口温度并使物料在烘干机旋转充分接触,使氨基酸与物料中的中微量元素进行二次螯合;第四步、干燥好的颗粒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冷却好的颗粒过筛,合格的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包装,进入成品库。
本发明与背景技术比较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肥料养分搭配合理,针对性强,只有必需,没有多余成分,含有丰富的有机质、螯合态中微量元素、高活化的腐植酸,这些物质对作物能起到刺激作用,提高肥料的利用率,增强作物的抗病抗逆能力,改善作物的品质,还可以改良土壤,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态专用肥料。
图1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参考
图1,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按照包括如下成分尿素 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氯化钾(硫酸钾)15%风化煤、褐煤 12%氨基酸8%硫酸锌1%硼砂 2%硫酸亚铁 3%碳酸氢铵 5%硫酸铵10%
过磷酸钙 9%硫酸镁8%硝酸钙6%钼酸铵1%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完成第一步、用粉碎机将风化煤与褐煤粉碎至60目细,测定其总腐植酸的含量,根据测定值,加入5%碳酸氢铵和9%过磷酸钙,用搅拌机搅拌调整PH值到8,搅拌好的物料密封存放,含水量控制在30%,10天后可进行中微量元素的一次螯合反应。
第二步、在对地区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相应的配合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按照硫酸锌1%硼砂 2%硫酸亚铁 3%碳酸氢铵 5%硫酸铵10%过磷酸钙 9%硫酸镁8%
硝酸钙6%钼酸铵1%将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与氨化分解后的风化煤、褐煤定量搅拌在一起,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调节PH值到8,含水量控制在30%,密封存放6天,中微量元素的第一次螯合配位反应基本结束。
第三步、以氨化后并螯合有相应中微量元素的腐植酸为主要有机原料,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需肥特点与土壤养分条件配合相应量的元素肥料,按照尿素 1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氯化钾(硫酸钾)15%的比例投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好的物料送入造粒圆盘,按8%比例添加氨基酸进行造粒,然后进入滚筒烘干机,物料在干燥的同时继续和干燥筒体摩擦,进行二次造粒,300℃的入口温度并使物料在烘干机旋转充分接触,使氨基酸与物料中的中微量元素进行二次螯合。
第四步、干燥好的颗粒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冷却好的颗粒过筛,合格的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包装,进入成品库。
实施例2参考
图1,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肥料按照包括如下成分尿素 2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氯化钾(硫酸钾)8%
风化煤、褐煤 15%氨基酸10%硫酸锌2%硼砂 1.5%硫酸亚铁 2.5%碳酸氢铵 5%硫酸铵10%过磷酸钙 8%硫酸镁5.5%硝酸钙2%钼酸铵0.5%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完成第一步、用粉碎机将风化煤与褐煤粉碎60目细,测定其总腐植酸的含量,根据测定值,加入5%碳酸氢铵和8%过磷酸钙,用搅拌机搅拌调整PH值到9,搅拌好的物料密封存放,含水量控制在30%,15天后可进行中微量元素的一次螯合反应。
第二步、在对地区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相应的配合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按照
硫酸锌2%硼砂 1.5%硫酸亚铁 2.5%碳酸氢铵 5%硫酸铵10%过磷酸钙 8%硫酸镁5.5%硝酸钙2%钼酸铵0.5%将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与氨化分解后的风化煤、褐煤定量搅拌在一起,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调节PH值到9,含水量控制在30%,密封存放8天,中微量元素的第一次螯合配位反应基本结束。
第三步、以氨化后开螯合有相应中微量元素的腐植酸为主要有机原料,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需肥特点与土壤养分条件配合相应量的元素肥料,按照尿素 2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氯化钾(硫酸钾)8%的比例投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好的物料送入造粒圆盘,按10%比例添加氨基酸进行造粒,然后进入滚筒烘干机,物料在干燥的同时继续和干燥筒体摩擦,进行二次造粒,300℃的入口温度并使物料在烘干机旋转充分接触,使氨基酸与物料中的中微量元素进行二次螯合。
第四步、干燥好的颗粒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冷却好的颗粒过筛,合格的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包装,进入成品库。
权利要求
1.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肥料含有如下主要成分尿素 10%-3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15%氯化钾(硫酸钾)5%-15%风化煤、褐煤 10%-20%氨基酸8%-15%硫酸锌1%-2%硼砂 1.5%-2.5%硫酸亚铁 2.5%-3.5%碳酸氢铵 5%-10%硫酸铵10%-15%过磷酸钙 8%-10%硫酸镁5%-8%硝酸钙2%-6%钼酸铵0.5%-1%
2.一种制造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按如下步骤完成第一步、用粉碎机将风化煤与褐煤粉碎至60目细,测定其总腐植酸的含量,根据测定值,加入5%-10%碳酸氢铵和8%-10%过磷酸钙,用搅拌机搅拌调整PH值到7-9,搅拌好的物料密封存放,含水量控制在30%,10天到15天后进行中微量元素的一次螯合反应;第二步、在对地区土壤养分的丰缺情况调查的基础上,相应的配合定量的中微量元素肥料,按照硫酸锌 1%-2%硼砂 1.5%-2.5%硫酸亚铁 2.5%-3.5%碳酸氢铵 5%-10%硫酸铵 10%-15%过磷酸钙 8%-10%硫酸镁 5%-8%硝酸钙 2%-6%钼酸铵 0.5%-1%将这些中微量元素肥料与氨化分解后的风化煤、褐煤定量搅拌在一起,用碳酸氢铵和过磷酸钙调节PH值到7-9,含水量控制在30%,密封存放6-8天,中微量元素的第一次螯合配位反应基本结束;第三步、以氨化后并螯合有相应中微量元素的腐植酸为主要有机原料,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需肥特点与土壤养分条件配合相应量的元素肥料,按照尿素 10%-3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15%氯化钾(硫酸钾)5%-15%的比例投料,送入搅拌机进行搅拌,搅拌好的物料送入造粒圆盘,按8%-15%比例添加氨基酸进行包裹造粒,然后进入滚筒烘干机,物料在干燥的同时继续和干燥筒体摩擦,进行二次造粒,300℃的入口温度并使物料在烘干机旋转充分接触,使氨基酸与物料中的中微量元素进行二次螯合;第四步、干燥好的颗粒送入冷却机进行冷却,冷却好的颗粒过筛,合格的取样检验,合格后进行计量包装,进入成品库。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采用双螯合技术的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生产工艺。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背景技术存在的肥料对土壤、对作物针对性不强;或者肥料中微量元素虽高,但有效性很低。解决该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要点是尿素10%-30%、磷酸一铵(磷酸二铵)10%-15%、氯化钾(硫酸钾)5%-15%、风化煤、褐煤10%-20%、氨基酸8%-15%、硫酸锌1%-2%、硼砂1.5%-2.5%、硫酸亚铁2.5%-3.5%、碳酸氢铵5%-10%、硫酸铵10%-15%、过磷酸钙8%-10%、硫酸镁5%-8%、硝酸钙2%-6%、钼酸铵0.5%-1%。本发明可应用于掺混的散装肥及其制造,具有显著的优点和效果。
文档编号C05D9/00GK101045654SQ20071001367
公开日2007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7日
发明者赵建华 申请人:烟台开发区宝源生物实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