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稻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300阅读:45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水稻穴播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尤其是一种水稻穴播机。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种植面积占全国谷物种植面积34%,在 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实际农业人口及劳力的减少,传统 的水稻种植方式在不断变化,从原有的人工插秧,到现在的机器插秧,人工抛 秧,以及现在的播种机旱直播, 一切都是为了减轻劳动强度,采用机械代替人 工。现有的水稻直播机只能条播(只有行距),不能穴播(没有林距)。水稻 的习性是喜好通风透光,所以历来都是人工栽插,呈方格点阵分布。水稻精 量穴播可以增产,这是公认的道理。但是,由于水稻种子表面粗糙,有棱角, 有的还有芒刺。对穴播机具的设计造成很多困难,如播种量不稳定,下种不 均匀等。为之人们做了很多研究,主要采用气吸式排种装置,但都不尽如人 意,仍处于实-睑研究状态。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水稻穴播机,能够精量播种,既有 行距,又有抹距,播种效果良好,不漏播或重播,同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解决了传统的育秧、拔秧、手工插秧的作业方式。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稻穴播机,主要 包括动力装置、播种装置、旋耕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相应的传动装 置分别与旋耕装置、播种装置连接并形成一整体,所述的播种装置包括播种 箱、控种刷、排种轮、排种盒、接种杯、输种管和排种轴,所述的排种轮上 有凹槽,所述的排种轴上还有播种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种管 下方还装有一播种头,所述的播种头包括分种刷、刷架、挡板、分配轮轴、分 配轮、播种头体和分土板,所述的分土板连接在播种头体外,刷架固接在播
种头体外壁,挡板固接在播种头体内壁,分种刷固接在刷架上,分配轮轴穿 过播种头体并与之配接,分配轮装在分配轮轴上,所述的分配轮上开有分配 轮凹槽。
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即在输种管下面安装播种头、牵引架、 地轮,这样达到了穴播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穴播的质量,能够精量播种,
播种效果良好,不漏播或重播;由于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加装在原有小麦播
种机上,且操作方便。


图1为本发明结构框图
图2为本发明播种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4番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播种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播种头地轮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牵引架的结构示意图
1.播种箱2.排种4仑3.堵塞轮4.播量调节手柄5.排种轴 6.驱动装置 7.控种刷 8.排种盒子9.接种杯10.输种管 11.播种头 12.镇压轮 13.地轮 14.牵引架 15.旋耕装置
16.分种刷 17.刷架 18.挡板 19.分配轮轴20.分配轮
21.播种头体 22.分土板 23.分配轮凹槽 24.牵引架支板 25.牵引架拉杆26.销轴27.轴承 28.镇压轮拉杆 29.轴承安装孔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 一种水稻穴播机的结构框图,它主要包括动力装置、播种 装置、旋耕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相应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旋耕装置、 播种装置连接并形成一整体。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的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箱1、排种轮2、堵塞轮3、 播量调节手柄4、排种轴5、控种刷7、排种盒8、接种杯9、输种管10和播 种头11组成,播种装置通过传动装置(排种轴驱动链轮6 )与动力装置连接, 并得到动力,带动排种轴5、排种轮2转动,排种轮2上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凹 槽,种子(此处特指水稻)从播种箱1进排种盒8再落入排种轮2的凹槽中, 凹槽中的种子随排种轮2转动一定角度后落在接种杯9中,然后经输种管10 进入播种头11。其余种子受控种刷7的阻挡,不能排出,仍停留在排种盒8 内。通过调节播量调节手柄4可达到调节播种量的目的。
目前市场上通用的播种机的种子从输种管、播种头就直接掉到地面(通 常是掉到在播种机上附带的旋耕装置15在地面上开出的沟槽内),然而由于 水稻种子相对于小麦、大豆和玉米来说,滑动性不好,容易在输种管内滞留 或集聚,从而掉到到地面时很不均匀,达不到穴播的目的。为此本发明特在 输种管下加装一新型播种头11, 二次聚集种子二次播种,从而达到精量穴播 的目的。如图4所示,所述的播种头11具体包括分种刷16、刷架17、挡 板18、分配轮轴19、分配轮2G、播种头体21和分土板22,分配轮上开有分 配轮凹槽23,凹槽通常是设为4个(根据需要也可以设计为二个、三个或四 个以上),分配轮20固定在分配轮轴19上,地轮13装在分配轮轴19上,通 过键销联接,使地轮与分配轮轴固定在一起,分配轮20及分配轮轴19装在播 种头体21内,刷架17装在播种头体21外壁上,挡板18装在播种头体21内 壁,分种刷16装在刷架17上并穿过播种头体21与分配轮20相贴,分种刷 16包括上下两部分,下部为软体材料紧贴在分配轮20上,达到密封和阻挡种 子直接下落到地面的目的,同时不伤害种子。只有进入分配轮凹槽23并随分 配轮20转过分种刷16后,才可以从分配轮凹槽23中出来并掉落在地面上。
如图5所示,在旋耕装置6的机架上有一镇压轮拉杆28,牵引架14连接在 镇压轮拉杆28上,镇压轮拉杆28 —端连接在播种机的旋耕装置上,另一端 连接有镇压轮12,牵引架14包括牵引架支板24和牵引架拉杆25,牵引架支
板24的上端与镇压轮拉杆28连接,牵引架支板24的下端装有销轴26,牵引 架拉杆25前端与牵引架支板24的下端通过销轴26连接,牵引架拉杆25的后 端有轴承安装孔29,轴承安装孔中装有轴承27,牵引架14通过轴承27与播 种头11上的分配轮轴19配接,地轮13通过轴承27与牵引架14连接,分配 轮轴19同时还连接着地轮13。牵引架14通过轴承与分配轮轴19配接,可以 达到减少分配轮轴磨损的目的。所述的销轴26与牵引架拉杆25接触端有一 光滑柱面,因而牵引架拉杆25可以在销轴上转动,/人而可以保证地轮在不平 的地表上滚动时始终紧贴地面。由于地轮可以始终紧贴地面滚动,就保证了 播种头分配轮轴的转动有规律性,没有上下的大跳动,从而保证播种的规律 性和精确性。
具体工作过程为播种机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向前行走,带动旋耕装置向 前移动,镇压轮拉杆随之连动,并带动牵引架14的牵引架支板24向前移动, 牵引架支板24的动作传递给销轴26有一向前进的作用力,销轴26再把这向 前的作用力传递给牵引架拉杆25,牵引架拉杆25在此作用力下通过轴承27 带动地轮13向前移动,由于地轮13的转动带动分配轮轴19转动,分配轮轴 19带动分配4仑20转动,二次聚集的种子进入纟番种头11后,受分种刷16和挡 板18的控制落入分配轮凹槽23中,随分配轮的转动,当凹槽转过分种刷16 后,就能掉出并落入地面,然后被前面旋耕装置15抛来的少量土覆盖,通常 为了加强覆盖的效果,在播种机上还附加一镇压装置,镇压装置主要是由镇 压轮12、镇压轮拉杆28組成,镇压装置通常装在旋耕装置的机架上;没有落 入凹槽中的种子被分种刷16阻挡不能排出,要等分配轮上的下一个凹槽到来 并进入凹槽才能随分配轮的转动而掉到地面,由于凹槽在分配轮上是间隔设 置的,所以机组要行走一定距离后才能排一次种,同时凹槽的大小可以人为 设计调控,这样就能达到精量穴播的要求,保证播种质量。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 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水稻穴播机,主要包括动力装置、旋耕装置、播种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相应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旋耕装置、播种装置连接并形成一整体,所述的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箱、控种刷、排种轮、排种盒、接种杯、输种管和排种轴,所述的排种轮上有凹槽,所述的排种轴上还有播种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种管下方还装有一播种头,所述的播种头包括分种刷、刷架、挡板、分配轮轴、分配轮、播种头体和分土板,所述的分土板连接在播种头体外,刷架固接在播种头体外壁,档板固接在播种头体内壁,分种刷固接在刷架上,分配轮轴穿过播种头体并与之配接,分配轮装在分配轮轴上,所述的分配轮上开有分配轮凹槽。
2、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装置 机架上装有一镇压轮拉杆,镇压轮拉杆的一端装有镇压轮。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稻穴式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耕 装置的机架上有一镇压轮拉杆,所述的镇压轮拉杆上有一牵引架,牵引架包括 牵引架支板和牵引架拉杆,牵引架支板的上端与镇压轮拉杆连接,牵引架支 板的下端装有销轴,牵引架拉杆前端与牵引架支板的下端通过销轴连接,牵引 架拉杆的后端有轴承安装孔,轴承安装孔中装有轴承,牵引架通过轴承与播 种头上的分配轮轴配接。
4、 根据权利要求1、 2或3所述的一种水稻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 播种头的分配轮轴上装有地轮。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稻穴播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销轴与牵 I架拉杆接触端有一光滑柱面,牵引架拉杆可以在销轴上转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稻穴播机,主要包括动力装置、旋耕装置、播种装置和传动装置,动力装置通过相应的传动装置分别与旋耕装置和播种装置连接并形成一整体,所述的播种装置包括播种箱、控种刷、排种轮、排种盒、接种杯、输种管和排种轴,所述的排种轮上有凹槽,所述的排种轴上还有播种量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种管下方还装有一播种头、牵引架、地轮等。由于本发明采取了以上技术方案,即在输种管上装接播种头,播种头中的分配轮由地轮带动,这样达到了穴播的目的,同时也保证了穴播的质量,能够精量播种,播种效果良好,不漏播或重播;由于结构简单,可以直接加装在原有播种机上,操作方便。
文档编号A01B29/00GK101371626SQ20071013087
公开日2009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21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21日
发明者浩 张, 张建平, 平 胡, 范革松, 鹏 陈, 雷恒群 申请人:江苏沃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