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386038阅读:6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驱蚊杀虫剂及其使用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及其使用方法。技术背景盘式蚊香、电热蚊香片和电热蛟香液是人们驱除蛟、蝇等飞虫的重要制品。这三类产品用不同的加热方式提供能量使有效成分挥发并弥散到空间起到驱蚊作用。它们都属于加热挥散型驱蚊制剂。它们因使用方便、作用持久而受到欢迎。但是,它们或需点燃、产生明火以及或多或少的烟雾,或需要有电源供能,因此,不适于禁明火、忌烟雾以及无电源的场合。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驱杀蛟虫产品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无明火、无烟雾、无需电源、环保清洁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及其使用方法。本发明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室温挥发驱杀蛟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杀蚊虫剂由可控表面积的载体和吸附在载体上的杀虫剂构成。其中所述的杀虫剂由杀虫活性成分和助剂以及溶剂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杀虫活性成分含量在1%10%,助剂在2%20%,其余为溶剂。所述的杀虫活性成分由驱避剂或/和触杀剂构成,驱避剂选用四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或炔戊菊酯其中之一,触杀剂选用炔丙菊酯、四氟苯菊酯或Es—生物烯丙菊酯其中之一,其中驱避剂含量为0.54%,触杀剂的含量为0.56%。所述的助剂是胡椒基丁醚或/和S-100,该助剂的加入可以有利于药液的均衡挥发及药效的充分发挥。所述的溶剂采用D60、D80、DIOO、D110或十四碳正构烷烃的其中之所述的载体为可改变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有机物或无机物。本发明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的使用方法,在室温下改变载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控制释放杀虫成分的药量。本发明采用特定杀虫剂和经筛选的助剂与溶剂组成的配方体系,该体系在室温条件下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其中杀虫活性成分无须外界提供能量即能持续地挥发,尤其采用了利于药液均衡挥发及药效充分发挥的助剂,故该配方体系吸附在载体上后,在室温的条件下就能持续、均衡地挥发,有效驱杀室内的蚊虫。本发明的载体能控制其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因此在需要驱杀飞虫时,通过增加其载体的表面积达到迅速释放杀虫活性成分的目的;而在不需要驱杀飞虫时,将载体的表面积保持在与空气接触的最小状态或封闭状态时,即可停止或减少、减慢杀虫活性成分的释放。因此本发明具有节能、环保、使用更方便的优点。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由可控表面积的载体和吸附在载体上的杀虫剂构成,该杀虫剂由杀虫活性成分和助剂以及溶剂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杀虫活性成分含量在1%10%,助剂在2%20%,其余为溶剂,而载体为能改变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有机物或无机物,如将载体制成折叠状,不使用时呈重叠,使用时呈相互连接的扇形或灯笼形;或将载体体制成巻轴结构,不使用时,巻成筒形结构,使用时打开敞开;还可制成百叶串片结构,不使用时重叠,使用时各片相互连接展开;还可以在载体上直接贴合遮挡膜片,使用时撕下遮挡膜片,呈敞开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都能大幅度改变与空气接触的面积,可采用纸或织物或无纺布或聚酯薄膜等制作,使用时通过改变载体与空气接触面积来控制释放杀虫成分。按表l的重量百分比,将杀虫活性成分、助剂和溶剂混合制成杀虫剂,该杀虫活性成分由驱避剂或/和触杀剂构成,驱避剂选用四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或炔戊菊酯其中之一,触杀剂选用炔丙菊酯、四氟苯菊酯或Es—生物烯丙菊酯其中之一,上述的的驱避剂和触杀剂可选用任意一种或二种组合,当选用二种组合时,驱避剂含量为0.54%,触杀剂的含量为0.56%。助剂选用胡椒基丁醚或/和S—IOO,当选用两种混合物时,两者的重量分数比可在515:1,助剂含量为2%20%,助剂使杀虫活性成分能持续、均衡的挥发,且可增加杀虫成分的驱杀蛟虫效果;助剂的复配使用可适当降低成本。其余为溶剂,溶剂选用D60、D80、DIOO、DllO、十四碳正构烷烃其中之一,将药液搅拌均匀后,采用定量喷雾法或浸润法让药液吸附到纸或无纺布、塑料等载体上,制成室温挥发驱杀蛟虫剂。如每个样品喷15克药液,可持续使用45夜以上(每夜以10小时计)。表l实施例的不同配方组合表<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5</column></row><table>当杀虫活性成分按表1所列配比配制成的施于挥发表面积约为500cm2的载体上,经检测,在室温25"C条件下,每分钟约挥发0.10.5毫克。在70x70x70厘米的玻璃方箱中悬挂按表1配方配制的样品,同时放入40头4龄期淡色库蚊,观察蚊虫的击倒情况,观察时间为60分钟。具体结果列于表2。表2实施例中不同配方生物杀效比较<table>tableseeoriginaldocumentpage6</column></row><table>从上表中可以看出,两种杀虫剂活性成分复配的效果明显好于单种杀虫剂活性成分的效果,有非常好的杀蚊效果,并且具有持效性。按表l配方中配方ll、15和16药液制备样品,连续挥发15天后,进行蛟虫的驱避试验。试验过程中分别在玻璃方箱中悬挂以上样品,每个方箱中放入一只已绑好、腹部剃毛的小白鼠,另放40头4龄期伊蚊。同时设对照组(不施药)。观察蛟虫的叮咬次数,试验持续60分钟。结果发现对照组蚊子的攻击频率较高,施药组无一只蚊子叮咬,说明表l中的配方均有优异的驱蚊效果。权利要求1、一种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杀蚊虫剂由可控表面积的载体和吸附在载体上的杀虫剂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剂由杀虫活性成分和助剂以及溶剂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杀虫活性成分含量在1%10%,助剂在2%20%,其余为溶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杀虫活性成分由驱避剂或/和触杀剂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避剂选用四氟醚菊酯、四氟甲醚菊酯或炔戊菊酯其中之一,触杀剂选用炔丙菊酯、四氟苯菊酯或Es—生物烯丙菊酯其中之一,其中驱避剂含量为0.54%,触杀剂的含量为0.5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剂是胡椒基丁醚或/和S-100。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采用D60、D80、DIOO、D110或十四碳正构垸烃的其中之一。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体为能改变与空气接触面积的有机物或无机物。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室温下,改变载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控制释放杀虫成分的药量。全文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室温挥发驱杀蚊虫剂及其使用方法,所述的驱杀蚊虫剂由可控表面积的载体和吸附在载体上的杀虫剂构成,所述的杀虫剂由杀虫活性成分、助剂和溶剂构成,按重量百分比,杀虫活性成分含量在1%~10%,助剂在2%~20%,其余为溶剂。在室温下改变载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来控制释放杀虫成分的药量。本发明具有无明火、无烟雾、无需电源、环保清洁、使用更方便的特点。文档编号A01N53/00GK101116439SQ20071013154公开日2008年2月6日申请日期2007年9月14日优先权日2007年9月14日发明者刘军伍申请人:刘军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