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277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脱粒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
背景技术
把栗果从刺苞中脱粒出来大多是由手工来做,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产品很难抢到市场卖到适合价钱,增产不增收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说己有一 些板栗脱粒机械出现,但都分别存在对被脱粒的栗苞要求直径大小均匀、只能 单苞投喂、生产效率低,栗果损伤大,因此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该脱粒机不仅可以大小栗 苞无损伤混合脱粒,而且喂料方式不限。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脱粒室内中心位置安 装有一搓鼓,在脱粒室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弧形搓板,利用搓鼓与其外围一定距 离的弧形搓板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搓揉力,实现板栗脱粒,利用沿搓鼓旋转方向, 弧形搓板与搓鼓的距离圆弧始端大于末端,且始端在上末端在下时生产由小到 大的搓揉力,实现大小栗苞无损伤混合脱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能对大小栗苞无损伤混合脱粒,喂料方式不限。 脱粒成本低,生产能力强,结构简单,重量轻,移动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脱粒装置示意图。
在图中1、喂料斗;2、搓鼓;3、弧形搓板;4、出料口; 5、脱粒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脱粒室(5)内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一搓鼓(2),在脱粒室(5)的外壳内侧 安装有弧形搓板(3)。搓鼓(2)与弧形搓板(3)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沿 搓鼓(2)旋转方向,弧形搓板(3)与搓鼓(2)的距离圆孤始端大于末端,且 始端在上,末端在下。搓鼓(2)的外表面和弧形搓板(3)的内弧表面,均由 与其轴线平行的圆柱体排列而形成的波楞面。
操作方法是,当接通电动机电源,板栗脱粒机运转,被进入喂料斗(1)的 栗苞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落入旋转的搓鼓(2)与相隔一定距离且静止的弧形 搓板(3)之间,接受其相对运动生产的瑋揉力,因为沿搓鼓(2)旋转方向, 弧形搓板(3)与搓鼓(2)的距离始端大于末端,且始端在上末端在下时所形 成由小到大的搓揉力,所以较大的栗苞在靠近始端位置被搓开后,连同栗果和 苞壳一起经末端落入分选装置,较小的栗苞在靠近末端的位置被搓开后,连同 栗果和苞壳一起同样经末端落入分选装置,又因其末端与搓鼓(2)的距离大于 较大栗果的直径,且小于较小栗苞的直径,所以较大栗果不会受到损伤,较小 栗苞也不会漏搓,从而达到大小栗苞无损伤无遗漏混合脱粒之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在脱粒室(5)的中心位置安装有一搓鼓(2),在脱粒室(5)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弧形搓板(3)。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搓鼓(2)与 弧形搓板(3)的圆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沿搓鼓(2) 旋转方向,弧形搓板(3)与搓鼓(2)的距离圆弧始端大于末端,且始端在上,末端在下o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其特征是搓鼓(2)的 外表面和弧形搓板(3)的内弧表面,均由与其轴线平行的圆柱体排列而形成的 波楞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到脱粒机械领域,具体是一种板栗脱粒机的脱粒装置。是在脱粒室内中心位置安装有一搓鼓,在脱粒室外壳的内侧安装有弧形搓板。利用搓鼓与其外围一定距离的弧形搓板相对运动时的搓揉力,实现栗苞脱粒,利用沿搓鼓旋转方向,弧形搓板与搓鼓的距离圆弧始端大于末端,且始端在上末端在下时所形成的由小到大的搓揉力,实现大小栗苞无损伤混合脱粒。
文档编号A01F11/00GK201067007SQ20072008
公开日2008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1日
发明者进 周 申请人:进 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