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削耕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地机械,具体为一种削耕机。
技术背景现有的土地耕作机械主要包括两种犁, 一种为传统的铧犁,另一种为较为 新型的旋耕机犁。传统的铧犁的破土的刀片形状一般为斜曲面, 一般用拖拉机 牵引铧犁前进。这种铧犁的缺陷是,铧犁在耕地时需要的牵引力较大,单片的铧犁就需要8~9马力功率的拖拉机牵引,所以一般的拖拉机最多能牵引有两个 刀片的铧犁,耕地的宽度受到限制;再有就是该种铧犁的耕作深度一般在18 22 厘米左右,而且是半翻腐式的,耕后的土壤中大块的坷垃比较多,不利于播种。 旋耕机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犁,它消耗能量较大,耕幅面宽度1.20米的 旋耕机犁需要20~25马力的拖拉机牵引;该种结构的效果是对土壤做粉碎性的 破碎,耕后土地平整,土壤变为粉末状,翻腐性较差;耕地的深度一般在14 16 厘米左右,长期使用该种犁在同一块土地上耕作会降低土壤的肥力,使杂草生 长旺盛,减弱地力,土地硬化。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犁耕地效果差,耗能高的问题 而提供了一种削耕机。本实用新型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削耕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 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下接有耕铰轮,耕铰轮由中心轴和至少一条固定于中心 轴侧面上的内蠊旋刀片构成。内嫘旋刀片外侧还设有锯齿状的外嫘旋刀片。
该装置的动力来源为拖拉机牵引及通过拖拉机上配套的传动装置输出动力 来带动转轴转动,同时转轴带动耕铰轮转动,耕铰轮上的内螺旋刀片即可将土 壤破开并使上下层土壤得到充分翻转。如果增加转轴的数量还可以增加一次性 耕做幅面的宽度。与现有的两种犁相比,该种以耕铰轮为主的结构翻转土壤消耗的能量小,翻腐量大,耕地深度一般在22 25厘米,耕过后的土壤中结块的 体积适中,有块有粉,土块最大直径为3厘米左右,耕作后土壤渗水性好,保 墒性好,用20~25马力的拖拉机带动本装置宽度可达1.5~1.7米左右。转轴有至 少两个,每个转轴上套有齿轮,相邻的齿轮之间啮合。当转轴有三个或三个以 上时,所有转轴排列为V字形。当转轴数量增加后,转轴之间靠齿轮之间相互 带动传递动力。在机壳的前方设有至少一个铡草刀。机壳还设有刀槽,铡草刀外缘位于刀 槽内。所有的铡草刀通过轴串接,轴端设有从传动轮,机壳的側面穿有传动轴, 机壳外侧的传动轴端设有主传动齿轮,机壳内侧的传动轴端设有锥形齿轮,位 于最外侧的转轴上设有锥形齿轮,两个锥形齿轮啮合。铡草刀能够将土壤表面的杂草、秸秆或作物茬切碎,并且随者耕铰轮翻土 而深埋入土壤中。这样一求对于各种农作物可以只收割果实部分,剩余的秸秆 或根茬部分可以不做进一步处理,节省了人工。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镧草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的仰视图
图5为耕铰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图7为图5的仰视图图8为耕铰轮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图中l-耕铰轮,2-主传动轮,3-转轴,4-减速器,5-齿轮,6-机壳,7-铡草 刀,8-从传动轮,9-传动带,10-锥形齿轮,11-锥形齿轮,12-传动轴,13-刀槽, 14-传动轴,15-连接法兰,16-中心轴,17-内螺旋刀片,18-外螺旋刀片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5所示意, 一种削耕机,包括机壳6,机壳6内设有至少一个转轴 3,转轴3下接有耕铰轮1,耕铰轮1由中心轴16和至少一条固定于中心轴侧面 上的内螺旋刀片17构成。转轴3上连接有减速器4,减速器4上的传动轴14与 拖拉机的转动输出装置连接。耕铰轮1的中心轴16上设有连接法兰15,转轴3下通过连接法兰15接有 耕铰轮l。如附图8所示意,为了增加破土的能力,耕铰轮1的下端直径小于上端的 直径。内螺旋刀片17外侧还设有锯齿状的外螺旋刀片18。内螺旋刀片17有二、三、四个。转轴3有至少两个,每个转轴上套有齿轮5,相邻的齿轮之间啮合。当转轴 3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时,所有转轴排列为V字形。转轴数董一般为单数,如三、五、七等。如附图2和3所示意,在机壳6的前方设有至少一个镧草刀7,所有的铡草 刀通过轴串接,轴端设有从传动轮8,机壳6的侧面穿有传动轴12,机壳外侧 的传动轴端设有主传动轮2,主传动轮2和从传动轮8之间通过传动带9连接, 机壳内侧的传动轴端设有锥形齿轮10,位于最外侧的转轴3上设有锥形齿轮11, 两个锥形齿轮10、 11啮合。机壳6上还设有刀槽13,铡草刀7外缘位于刀槽 13内。转轴3转动时锥形齿轮11带动锥形齿轮10转动,锥形齿轮10、传动轴12 及主传动轮2整体转动,然后通过传动带9使传动轮8带动整个铡草刀7转动, 铡草刀7在转动过程中将杂草切断并深埋到土壤中,刀槽13可以控制杂草被切 割的长度。
权利要求1、一种削耕机,包括机壳(6),其特征在于机壳(6)内设有至少一个转轴(3),转轴(3)下接有耕铰轮(1),耕铰轮(1)由中心轴(16)和至少一条固定于中心轴侧面上的内螺旋刀片(17)构成。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内螺旋刀片(17)外侧还 设有锯齿状的外螺旋刀片(18)。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转轴(3)有至少两 个,每个转轴上套有齿轮(5),相邻的齿轮之间啮合。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在机壳(6)的前方 设有至少一个铡草刀(7),所有的铡草刀通过轴串接,轴端设有从传动轮(8), 机壳(6)的侧面穿有传动轴(12),机壳外侧的传动轴端设有主传动轮(2), 主传动轮(2)和从传动轮(8)之间通过传动带(9)连接,机壳内侧的传动轴 端设有锥形齿轮(10),位于最外侧的转轴(3)上设有锥形齿轮(11),两个锥 形齿轮(10、 11)啮合。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机壳(6)上还设有刀槽 (13),铡草刀(7)外缘位于刀槽(13)内。
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当转轴(3)有三个或三 个以上时,所有转轴排列为V字形。
7、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转轴(3)上连接有 减速器(4),减速器(4)上的传动轴(14)与拖拉机的转动输出装置连接。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耕铰轮(1)的下端 直径小于上端的直径。
9、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削耕机,其特征在于耕铰轮(1)的中心 轴(16)上设有连接法兰(15),转轴(3)下通过连接法兰(15)接有耕铰轮(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耕地机械,具体为一种削耕机。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各种犁耕地效果差,耗能高的问题。包括机壳,机壳内设有至少一个转轴,转轴下接有耕铰轮,耕铰轮由中心轴和至少一条固定于中心轴侧面上的内螺旋刀片构成。内螺旋刀片外侧还设有锯齿状的外螺旋刀片。与现有的两种犁相比,该种以耕铰轮为主的结构翻转土壤消耗的能量小,翻腐量大,耕地深度一般在22~25厘米,耕过后的土壤中结块的体积适中,有块有粉,土块最大直径为3厘米左右,耕作后土壤渗水性好,保墒性好。
文档编号A01D69/00GK201015257SQ20072010080
公开日2008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20日
发明者王铁柱 申请人:王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