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材输送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46729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片材输送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输送部,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排出盘,被构成为支撑从所述输送路径排出的片材;片材施压部,能够向着和离开所述排出盘的支撑面移动,被构成为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所述支撑面;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片材施压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一距离,并且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位置改变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所述第一止动部的位置。
【专利说明】
片材输送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片材输送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2012-158427号公报)公开了一种传统片材输送设备的一个例子。片材输送设备包括用于沿输送路径输送片材的输送部。输送部包括用于将片材从输送路径排出到排出盘的排出装置。
[0003]排出盘具有用于支撑片材下表面的支撑面。排出装置包括能够向着和离开支撑面移动的片材施压部。片材施压部被压缩螺旋弹簧施力,从而向着支撑面移动。通过该结构,片材施压部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支撑面上。

【发明内容】

[0004]专利文献I没有公开在传统的片材输送设备中片材施压部离开排出盘的支撑面所能够移动到的限制位置。但是,从专利文献I的图3?图7看,在支撑面上方设有限定输送路径的大体板状构件,片材施压部被该大体板状构件以能够转动的方式支撑。可以认为片材施压部抵抗压缩螺旋弹簧所施加的力而离开支撑面移动,通过接触大体板状构件而停止,片材施压部停止的这个位置是限制位置。即,在这种片材输送设备中限制位置是固定的。
[0005]这里,在排出装置所排出的片材卡在片材施压部附近的情况下,使用者将片材施压部移动到限制位置,把手放进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来去除卡纸。如果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小,则使用者难以将手放进空间,从而给去除卡纸增加了难度。
[0006]由此,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是关于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可靠地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支撑面上的片材施压部,并且使用者能够去除卡在片材施压部附近的片材。
[0007]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输送部,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排出盘,被构成为支撑从所述输送路径排出的片材;片材施压部,能够向着和离开所述排出盘的支撑面移动,被构成为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所述支撑面;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片材施压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一距离,并且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位置改变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所述第一止动部的位置。
[0008]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输送部,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排出盘,被构成为支撑从所述输送路径排出的片材;片材施压部,能够向着和离开所述排出盘的支撑面移动,被构成为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所述支撑面;以及切换部,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部输送片材的第一状态和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片材输送设备的状态,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片材施压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距离被限制为第一距离,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间隔距离被限制为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
[0009]在上述结构的片材输送设备中,当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彼此以第一距离隔开。在这种状态下,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之间形成的空间被限定为使片材施压部有效地对所排出的片材施加压力。其结果是,片材施压部能够可靠地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支撑面。
[0010]在上述结构的片材输送设备中,在所排出的片材卡在片材施压部附近的情况下,位置改变机构将第一止动部的位置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其结果是,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止动部允许间隔距离变得比第一距离大。由此,与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的情况相比,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的尺寸大。这种结构能够使使用者容易地将手指伸进片材施压部与支撑面之间的空间。
[0011]由此,所排出的片材被片材施压部可靠地压在支撑面。而且,使用者容易地去除卡在片材施压部附近的片材。
[0012]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从而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
[0013]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位置改变机构包括可动盘,当所述可动盘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比所述第三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0014]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
[0015]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第一止动部设在所述可动盘的面对面处,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面对面与所述片材施压部相面对。
[0016]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片材施压部包括在所述片材施压部中最靠近所述支撑面的接触部,所述可动盘以能够绕着位于所述接触部在排出片材的排出方向上的上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撑,所述片材施压部位于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的两个相反端部中的一个之间,所述两个相反端部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两个相反端部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转动轴线,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之间的角度大于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之间的角度。
[0017]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在所述可动盘的所述面对面,在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片材施压部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肋,所述第一肋被构成为引导所排出的片材的上表面。
[0018]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还包括第二止动部,所述第二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大。
[0019]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输送部包括被构成为从上方覆盖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斜槽,所述第二止动部形成在所述斜槽处。
[0020]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支撑面包括:突起,在与排出片材的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中央部,所述突起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延伸,向上突出到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的位置;以及至少一个第二肋,每个位于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延伸,向上突出到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的位置。
[0021]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支撑面包括多个第二肋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所述多个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反侧中的一个处,所述多个第二肋中的至少另一个位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两个相反侧中的另一个处。
[0022]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的上缘弯曲从而向下凹,并且从而所述上缘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部比所述上缘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部更靠近所述支撑面。
[0023]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突起的上缘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的所述上缘的上方。
[0024]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突起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
[0025]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切换部是可动盘,当所述可动盘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比所述第三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四位置时,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0026]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可动盘包括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面对所述支撑面的面对面,所述面对面设有第一止动部,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
[0027]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从而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二位置时不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
[0028]在上述片材输送设备中,当所述可动盘的位置改变到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通过跟随所述可动盘离开所述支撑面而移动来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二距离。
【附图说明】
[0029]通过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实施方式的详细说明,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优点以及在技术和产业上的意义,其中:
[0030]图1是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的立体图;
[0031 ]图2是图像读取设备的示意性主视图;
[0032]图3是图像读取设备的示意性局部剖视图;
[0033]图4是主要示出供给盘、排出装置和排出盘的局部立体图;
[0034]图5是主要示出供给盘、排出装置和排出盘的局部立体图;
[0035]图6是主要示出排出盘的支撑面、突起和第二肋的局部立体图;
[0036]图7是示意性局部剖视图,用来说明片材施压部、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等构件的作用;
[0037]图8是示意性局部剖视图,用来说明片材施压部、第一止动部和第二止动部等构件的作用;以及
[0038]图9是示意图,用来说明片材施压部、突起和第二肋对由排出装置排出的片材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一个实施方式。
[0040](实施方式)
[0041]图1示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I,其是片材输送设备的一个例子。在图1中,将图像读取设备I的操作面板8P所设置侧定义为前侧,当从前侧看图像读取设备I时定义其他侧和前、后、左、右、上、下方向。
[0042](总体结构)
[0043]如图1图3所示,图像读取设备I包括本体8、开闭构件9、图像形成单元5、读取单元3和输送部4。本体8呈扁平盒状。如图1所示,本体8的前表面设有例如触摸屏形式的操作面板8P。
[0044]如图2所示,图像形成单元5设在本体8的下部。图像形成单元5进行喷墨或激光记录从而在片材SH上形成图像。如图2和图3所示,读取单元3设在本体8的上部。读取单元3读取形成在原稿上的图像。输送部4设在开闭构件9处。输送部4沿输送路径Pl从供给盘110输送每个片材SH。读取单元3读取形成在所输送的片材SH上的图像。
[0045]如图3所示,第一压板玻璃81和第二压板玻璃82设在本体8的上表面。第一压板玻璃81的上表面作为原稿支撑面81A。当读取单元3读取静止的原稿的图像时,原稿支撑面81A支撑原稿的下表面。原稿的例子包括例如纸张、OHP片材等的片材和书籍。
[0046]第二压板玻璃82位于第一压板玻璃81的左方,在前后方向上伸长。第二压板玻璃82的上表面作为读取面82A。当读取单元3读取由输送部4逐个输送的片材SH时,读取面82A支撑和引导每个片材SH的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原稿支撑面81A进行图像读取的对象称为“原稿”,使用输送部4进行图像读取的对象称为“片材SH”。原稿和片材SH可能彼此大体相同。
[0047]如图1所示,开闭构件9由设在本体8的后表面的上缘的铰链(未示出)支撑。开闭构件9能够绕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开闭轴线X9转动。在图1?图3所示的关闭状态下,开闭构件9覆盖面向上方的原稿支撑面81A。虽未示出,开闭构件9能够绕开闭轴线X9转动从而使开闭构件9的前端部向后上方移动。当该转动发生时,开闭构件9的位置变为打开位置,从而露出原稿支撑面81A。该状态允许使用者将要读取图像的原稿放置在原稿支撑面81A上。
[0048]如图3所示,读取单元3包括:读取传感器3S,设在本体8的上部;以及扫描机构(未示出)。扫描机构在本体8内使读取传感器3S在原稿支撑面81A和读取面82A的下方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当读取传感器3S读取放置在原稿支撑面81A上的原稿的图像时,读取传感器3S—边在原稿支撑面81A的下方移动一边读取图像。读取传感器3S停止在读取面82A下方的预定静止读取位置。当读取传感器3S读取由输送部4输送的片材SH上的图像时,读取传感器3S停止在静止读取位置。读取传感器3S是已知的图像读取传感器,例如是接触式图像传感器(CIS)和电荷耦合器件(CXD)。
[0049 ]如图1?图6所示,输送部4包括供给盘110和排出盘120。
[0050]供给盘110设在开闭构件9的右部。供给盘110支撑将由输送部4输送从而进行图像读取的片材SH的下表面或者最下面的一个片材SH。供给盘110的上表面是倾斜的平坦面,从而使其左部低于其右部。[0051 ]如图1和图2所示,供给盘110设有两个引导部60A,每个引导部60A能够在前后方向上滑动。引导部60A在前后方向上彼此相对,通过图3和图5所示的齿条齿轮机构60R彼此偶联。如引导部60A和后引导部60A能够向着和尚开彼此移动。这种结构能够使引导部60A保持放置在供给盘110上的各个尺寸的片材SH的前缘和后缘。
[0052]如图1?图6所示,排出盘120位于供给盘110的下方。排出盘120的上表面作为支撑面120A,用于支撑片材SH的下表面。当通过读取传感器3S对多个片材SH进行图像读取、片材SH由输送部4排出到支撑面120A时,片材SH堆叠在支撑面120A上。支撑面120A是倾斜的平坦面,从而使其右部高于其左部。
[0053]如图3图5、图7和图8所示,例如,供给盘110以能够绕转动轴线XllO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开闭构件9。如图1和图7所示,例如,转动轴线XllO在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的上方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图3中由双点划线简单示出的两个铰链IlOH分别设在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1C的前、后角部。这些铰链I1H延伸到转动轴线Xl 10。铰链I1H支撑在开闭构件9,使供给盘110能够绕转动轴线Xl 10转动。供给盘110是位置改变机构、切换部和可动盘的一个例子。
[0054]如图1、图4和图7所示,由输送部4输送的片材SH能够由供给盘110支撑。供给盘110的这个位置称为“第三位置”,图像读取设备I的这个状态称为“第一状态”。如图5和图8所示,另一方面,当供给盘110发生绕转动轴线XllO的转动时,供给盘110位于比第三位置距离支撑面120A更远的位置。供给盘110的这个位置称为“第四位置”,图像读取设备I的这个状态称为“第二状态”。
[0055]图7中的β?表示在供给盘110位于第三位置(第一状态)的状态下,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Α与供给盘110的片材支撑面即上表面之间的角度。图8中的β2表示在供给盘110从第三位置转动后位于第四位置(第二状态)的状态下,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Α与供给盘110的片材支撑面之间的角度。角度β2大于角度W。
[0056]如图3所示,输送部4包括上斜槽130和下斜槽140。上斜槽130是斜槽的一个例子。上斜槽130和下斜槽140组装到例如排出盘120和开闭构件9的侧壁等构件。下斜槽140设在上斜槽130的下方。
[0057]上斜槽130的上表面作为上输送表面130Α。上输送表面130Α是从靠近供给盘110的位置随着向左而向下、然后向上倾斜的大体平坦面。下斜槽140的下表面作为下输送表面140Α。下输送表面140Α是从靠近开闭构件9的左端的位置随着向右而向着读取面82Α向下倾斜、然后随着向右而向上倾斜的大体平坦面。
[0058]在开闭构件9中,输送部4具有例如由以下部分限定的输送路径P1:(i)引导面,例如上斜槽130的上输送表面130A和下斜槽140的下输送表面140A;(ii)引导面和引导肋,形成在开闭构件9的各种类型的盖的内表面上;以及(iii)输送辊。输送路径Pl先是沿着上斜槽130的上输送表面130A从供给盘110向左延伸。输送路径PI然后向下弯曲,然后向着读取面82A向下倾斜,然后沿着读取面82A向右短距离延伸。输送路径Pl最后从读取面82A的右端到排出盘120随着向右而向上倾斜。
[0059]由输送部4输送片材SH的输送方向在输送路径PI的上部是左向。输送方向在输送路径PI的向下弯曲部从左向变为右向。输送方向在输送路径PI的通过读取面82A延伸到排出盘120的部分是右向。需要注意的是,输送路径Pl的形状和输送路径Pl所延伸的方向是一个例子。
[0060]输送部4在输送路径Pl上部的靠近供给盘110的部分包括供纸辊41、分离辊42以及分离垫43。
[0061 ]供纸辊41和分离辊42设在上斜槽130的上输送表面130A的上方并与其相对的位置。分离垫43设在分离辊42的下方并与其相对,并且插在分离辊42和上斜槽130之间。分离垫43呈板状,由橡胶和弹性体等软性材料制成。分离垫43由施力弹簧43S压在分离辊42上。
[0062]供纸辊41和分离辊42彼此同步旋转。供纸辊41从供给盘110向着分离辊42供给一个或更多个片材SH。分离辊42与从供给盘110供给到输送路径Pl的片材SH接触并旋转,从而使片材SH输送到输送方向的下游侧。在供纸辊41供给两个或更多个片材SH到分离辊42的情况下,分离垫43与分离辊42配合使最上面的一个片材SH与其他片材SH分离。
[0063]在输送路径Pl的上部,输送部4包括设在分离辊42的左方的输送辊44和夹紧辊44P。即,输送辊44和夹紧辊44P位于分离辊42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输送辊44和夹紧辊44P夹持由分离棍42和分离垫43分离的片材SH,向着输送方向的下游侧输送片材SH。
[0064]在输送路径Pl的向下弯曲部,输送部4包括弯曲引导面45G、弯曲引导面45H、输送辊45和夹紧辊45P。弯曲引导面45G和弯曲引导面45H隔着一定距离彼此相对。弯曲引导面45G从输送路径Pl的外侧限定输送路径Pl的向下弯曲部。弯曲引导面45H从输送路径Pl的内侧限定输送路径Pl的向下弯曲部。输送辊45和夹紧辊45P夹持由输送辊44和夹紧辊44P输送的片材SH,向着读取面82A输送片材SH。
[0065]输送部4包括设在读取面82A的上方并与其相对的施压构件49。压缩螺旋弹簧49S设在下斜槽140与施压构件49之间。压缩螺旋弹簧49S所施加的力使施压构件49对从输送辊45输送的片材SH的上表面施压,使片材SH与读取面82A有压力地接触。
[0066]输送部4包括位于施压构件49的右方的引导壁47。引导壁47位于下斜槽140的下输送表面140A的下方,从而在引导壁47与下输送表面140A之间形成空间。引导壁47限定输送路径Pl的位于施压构件49右方的向上倾斜部的底部。
[0067](排出装置)
[0068]图像读取设备I包括部分构成输送部4的排出装置40。排出装置40将片材SH从输送路径Pl排出到排出盘120。图3中的Dl表示片材SH排出到排出盘120上的排出方向。在本实施方式中,排出方向DI指向右方并且沿着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稍向上倾斜。在本实施方式中,与排出方向Dl垂直的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与前后方向一致。
[0069]具体来说,如图3图9所示,排出装置40包括排出辊48、夹紧辊48P、片材施压部100、第一止动部111、第二止动部131和第一肋112。
[0070]例如如图3所示,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设在输送路径Pl的位于施压构件49右方的向上倾斜部。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位于排出盘120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如图9所示,设有前后各一对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
[0071]例如如图3所示,排出辊48位于下斜槽140的下输送表面140A的右端附近。夹紧辊48P位于引导壁47的右端附近。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夹持沿着读取面82A输送的片材SH,并将片材SH排出到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上。
[0072]片材施压部100设在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如图9所示,片材施压部100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前片材施压部100和后片材施压部100在前后方向上分别位于前排出辊48和后排出辊48的外侧。前、后片材施压部100相对于排出盘120的在输送方向上延伸的中心线对称,以下说明仅针对一个片材施压部100。
[0073]例如如图3和图7所示,片材施压部100在上下方向上位于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与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之间。上斜槽130向右突出,其右端部130C位于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的下方。即,当在上下方向上看时,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和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彼此重叠,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位于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的正上方。片材施压部100位于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的下方。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向下凹,以避免在供给盘110绕转动轴线Xl 1转动过程中与供给盘110的左端部11OC接触。
[0074]例如如图4、图7和图9所示,片材施压部100呈大体平板状。例如如图7所示,当在前后方向上看时,片材施压部100具有平的上表面和部分向下突出的下表面。片材施压部100的向下突出部作为接触部100A。供给盘110的转动轴线XllO位于接触部100A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上游。
[0075]如图3所示,片材施压部100具有作为被支撑部100B的左端部。被支撑部100B向右上方突出。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设有向下突出的支撑部132。支撑部132在靠近当在上下方向上看时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和供给盘110的左端部IlOC彼此重叠的区域的位置从上斜槽130的下表面向下突出。被支撑部100B由支撑部132支撑,使片材施压部100能够绕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转动轴线XlOO转动。片材施压部100以接触部100A与支撑面120A相对的方式进行安装。当片材施压部100绕转动轴线XlOO转动时,接触部100A向着和离开支撑面120A移动。
[0076]压缩螺旋弹簧(未示出)设在片材施压部100与上斜槽130的支撑部132之间。片材施压部100被压缩螺旋弹簧(未示出)施力,从而在图3、图7和图8的顺时针方向上向着支撑面120A绕转动轴线XlOO转动。
[0077]如图7中实线所示,在片材SH没有排出到支撑面120A上的状态下,接触部100A位于最靠近支撑面120A的位置。接触部100A被压缩螺旋弹簧(未示出)施力,从而将正在排出的片材SH压向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通过这种结构,由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排出的片材SH—边被片材施压部100的接触部10A施压一边向着支撑面120A移动。
[0078]如图4、图5和图9所不,薄片101设在前片材施压部100与后片材施压部100之间。薄片101与片材施压部100—起将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所排出的片材SH压在并保持在支撑面120A 上。
[0079]如图5、图7和图8所示,第一止动部111设在供给盘110上,并且部分构成排出装置40。如图7所示,第一止动部111设在面对面I1B上。面对面I1B是供给盘110的能够放置片材SH的表面的背侧。即,在供给盘110位于第三位置(第一状态)的状态下,面对面IlOB与位于面对面IlOB下方的片材施压部100相面对。第一止动部111是从面对面I1B向下突出的肋。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部111由树脂与供给盘110—体成型。
[0080]在供给盘110位于第三位置(第一状态)的状态下,如图7中实线所示,当片材施压部100被压缩螺旋弹簧(未示出)施力而位于靠近支撑面120A的位置时,第一止动部111与片材施压部100隔开。
[0081]当所输送的片材SH对片材施压部100施压从而发生片材施压部100在图7中逆时针方向上的转动时,第一止动部111接触片材施压部100的上部以防止片材施压部100从片材SH离开。片材施压部100的这种状态如图7中双点划线所示。在这种状态下的片材施压部100的位置是第一限制位置。即,当片材施压部100被第一止动部111限制(约束)时,片材施压部100能够在如图7所示的角度α?范围内转动,换句话说,片材施压部100能够在作为第一距离的一个例子的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的间隔距离的范围内转动。图7中第一止动部111的位置是定义片材施压部100的第一限制位置的第一位置的一个例子。即,当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止动部111将作为第一距离的一个例子的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的间隔距离限制为特定距离。
[0082]当供给盘110的位置从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状态)变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第二状态)时,第一止动部111从第一位置向右上方移动,与片材施压部100分开,从而第一止动部111不能与片材施压部100接触。图5和图8中的第一止动部111的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个例子,在第二位置,片材施压部100被允许与支撑面120Α分开从而片材施压部100在第二位置比在第一限制位置距离支撑面120Α更远。即,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部111允许间隔距离超过第一距离。
[0083]如图3、图7和图8所示,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从上方覆盖区域EI。区域EI是输送路径Pl在排出装置40内的部分。第二止动部131是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的下表面的一部分。第二止动部131向右水平延伸,然后随着向右而向上倾斜。
[0084]在供给盘110的位置从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状态)变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第二状态)、从而第一止动部111的位置变到第二位置之后,当片材施压部100在图8中逆时针方向上转动时,第二止动部131接触片材施压部100的上部来约束片材施压部100的转动。片材施压部100的这种状态由图8中的实现示出。在这种状态下的片材施压部100的位置是第二限制位置的一个例子。即,当片材施压部100被第二止动部131限制(约束)时,片材施压部100能够在如图8所示的角度α2范围内转动,换句话说,片材施压部100能够在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的间隔距离是比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的范围内转动。第二止动部131定义第二限制位置,在第二限制位置,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隔开,使得片材施压部100在第二位置比在第一限制位置距离支撑面120Α更远。即,当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止动部111将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的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二距离。
[0085 ]例如如图5、图7和图8所示,多个第一肋112形成在供给盘110的面对面11OB上,彼此在前后方向上隔开。在供给盘110位于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状态)的状态下,第一肋112位于片材施压部100和第一止动部111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各第一肋112的下缘在排出方向Dl上延伸。第一肋112的下缘通过接触片材SH的上表面来引导所排出的片材SH。
[0086](突起和第二肋)
[0087]如图3图9所示,支撑面120Α包括突起121和四个第二肋122。突起121和第二肋122与排出盘120—体成型。
[0088]例如如图6、图7和图9所示,突起121在前后方向即与排出方向Dl垂直的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上设在支撑面120Α的中央部。突起121呈大体棱柱状,从支撑面120Α向上突出,在排出方向Dl上延伸。
[0089]如图9所示,第二肋122中的两个设在突起121的前方,第二肋122中的另外两个设在突起121的后方。第二肋122在前后方向上彼此隔开。当在排出方向Dl上看时,靠近突起121的第二肋122在前后方向上设在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的外侧。每个第二肋122呈大体板状,从支撑面120A向上突出,在排出方向Dl上延伸。各第二肋122的上缘122A向下倾斜,从而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侧靠近支撑面120A。第二肋122的上缘122A弯曲从而向下凹。突起121的上缘121A位于各第二肋122的上缘122A的上方,延伸到第二肋122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的位置。
[0090](图像读取操作)
[0091]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I中,当读取传感器3S读取放置在原稿支撑面81A上的原稿的图像时,读取单元3的扫描机构(未示出)运行以使读取传感器3S在原稿支撑面81A的左边缘下方位置和右边缘下方位置之间在左右方向上往复移动。在往复移动期间,读取传感器3S读取放置在原稿支撑面81A上的原稿的图像。读取图像后,扫描机构(未示出)使读取传感器3S向左移动到其在读取单元3中的初始位置。
[0092]当读取传感器3S读取从供给盘110供给的片材SH的图像时,扫描机构(未示出)运行以使读取传感器3S移动到位于读取面82A下方的静止读取位置。当片材SH从供给盘110由输送部4沿着输送路径Pl输送时,片材SH—边与读取面82A接触一边通过位于静止读取位置的读取传感器3S的正上方的位置。在输送过程中,读取传感器3S读取所输送的片材上的图像。图像读取后,片材SH由排出辊48和夹紧辊48P排出到排出盘120。所排出的片材SH由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支撑。
[0093]在上述操作中,例如如图7和图9所示,片材施压部100和薄片101将所排出的片材SH压在支撑面120A上。突起121、设在突起121前方的两个第二肋122以及设在突起121后方的两个第二肋122使所排出的片材SH的中央部升高,从而片材SH保持弯曲。由此,S卩使在多个片材SH被排出到排出盘120的情况下,片材SH仍能够稳定地排出到并堆叠在排出盘120的支撑面120A上。
[0094]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图像读取设备I中,如图7所示,当第一止动部111位于第一位置时,片材施压部100位于第一限制位置。在这种状态下,设定片材施压部100的接触部100A与支撑面120A之间的空间,即片材施压部100的接触部100A与支撑面120A之间的位置关系被确定为使片材施压部100对片材SH适当地施压。即,片材施压部100所能够转动的角度α?通过调整第一止动部111的突起的长度来适当地确定。通过这种结构,片材施压部100被所排出的片材SH往回施压从而不会离开片材SH。由此,片材施压部100可靠地将片材SH压在支撑面120A上。
[0095]在图像读取设备I中,在所输送的片材SH卡在片材施压部100附近的情况下,使用者将供给盘110的位置从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状态)改变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第二状态)。其结果是,供给盘110用作位置改变机构和切换部,使第一止动部111从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向右上方移动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其结果是,如图8所示,位于第二位置的第一止动部111允许片材施压部100移动到比第一限制位置距离支撑面120A更远的位置。
[0096]此外,在第一止动部111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下,形成在上斜槽130的右端部130C的第二止动部131与正在移动到比第一限制位置距离支撑面120A更远的位置的片材施压部100接触,从而使片材施压部100停止在第二限制位置。这种结构防止片材施压部100移动到过于远离支撑面120A的位置,从而防止片材施压部100破损。
[0097]在图像读取设备I中,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A之间形成的空间的大小在第一止动部111位于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的情况时比第一止动部111位于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的情况时大。这种结构允许使用者容易地将手指伸入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A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0098]由此,所排出的片材SH可靠地由片材施压部100压在支撑面120A上。而且,使用者容易去除卡在片材施压部100附近的片材SH。
[0099]在图像读取设备I中,在所排出的片材SH卡在片材施压部100附近的情况下,使用者将供给盘110的位置从图4和图7所示的第三位置(第一状态)改变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第二状态),从而供给盘110移动到比第三位置(第一状态)距离支撑面120A更远的位置。这种结构防止供给盘110妨碍使用者将手指伸入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A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0100]如图7和图8所示,在供给盘110位于第四位置(第二状态)的状态下支撑面120A与供给盘110之间的角度β2比在供给盘110位于第三位置(第一状态)的状态下支撑面120A与供给盘110之间的角度β?大。由此,如图5和图8所示,当使用者使供给盘110绕转动轴线XllO转动到第四位置(第二状态)时,在片材施压部100的上方形成空间,该空间允许使用者容易地将手指伸入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0101]当使用者将手指伸入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时,使用者仅需要使供给盘110转动到第四位置(第二状态)从而使第一止动部111的位置从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改变到图8所示的第二位置即可。此外,使用者仅需要在去除卡住的片材SH后将供给盘110的位置改回到第三位置(第一状态),从而将第一止动部111的位置改回到图7所示的第一位置即可。这种结构简化使用者去除卡住的片材SH的操作,与独立于供给盘110而设置位置改变机构或切换部的结构相比制造成本下降。
[0102]例如如图7所示,形成在供给盘110的面对面IlOB上的第一肋112引导被排出到排出盘120的片材SH的上表面。使用这种结构,即使片材SH被片材施压部100施压而向上弯曲使得片材SH的弯曲部从支撑面120Α离开,第一肋112也能够一边防止片材SH进一步从支撑面120Α离开一边引导片材SH。当供给盘110的位置改变到图5和图8所示的第四位置(第二状态)时,第一肋112也从支撑面120Α离开。这种结构防止第一肋112妨碍使用者将手指伸入片材施压部100与支撑面120Α之间形成的空间内。
[0103]例如如图7所示,第二止动部131与上斜槽130—体成型,从而减少构件的数量。
[0104]如图9所示,突起121使被排出到支撑面120Α上的片材SH的中央部升高而使片材SH弯曲,由此使得片材SH更加强固。在该操作中,四个第二肋122在突起121的在前后方向上即在与排出方向Dl垂直的片材SH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相反侧辅助地使片材SH升高。与仅由突起121使片材SH的中央部升高的情况相比,这种结构较好地保持片材SH的被弯曲的形状。由此,在上述图像读取设备I中,片材SH变得非常强固,从而片材SH能够稳定地排出到排出盘120 上。
[0105]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突起121延伸到第二肋122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的位置。这种结构使突起121将片材SH的中央部升高,从而在所排出的片材SH通过第二肋122之后也保持片材SH的被弯曲的形状。
[0106]例如如图6和图7所示,第二肋122的上缘122Α弯曲从而使其在排出方向Dl上的下游部比上游部更靠近支撑面120A,从而使其向下凹。具备这种结构的上缘122A平顺地引导所排出的片材SH的头端部。此外,片材SH的头端部以钝角与支撑面120A接触。由此,所排出的片材SH碰触支撑面120A、突起121或第二肋122而被卡住的故障减少。
[0107]虽然以上说明了实施方式,但应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的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进行各种改变和变形。
[0108]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供给盘110的位置从第三位置改变到第四位置,从而使第一止动部111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图像读取设备I可以被构成为可动盘的转动通过例如联动机构传递到第一止动部,从而第一止动部的位置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作为另一个例子,图像读取设备I可以被构成为设有独立于可动盘的操作杆,通过改变操作杆的位置来使第一止动部的位置从第一位置改变到第二位置。
[0109]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止动部111是从面对面IlOB突出的突出部,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第一止动部可以是作为面对面IlOB的平坦面的一部分,可以独立于可动盘而安装在可动盘的面对面上。
[0110]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二止动部131是上斜槽130的平坦面的一部分,但本发明不限于这种结构。例如,第二止动部可以是从上斜槽向下突出的突起。
[0111]本发明可以应用于图像读取设备或多功能机。
【主权项】
1.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 输送部,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 排出盘,被构成为支撑从所述输送路径排出的片材; 片材施压部,能够向着和离开所述排出盘的支撑面移动,被构成为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所述支撑面; 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一位置时将所述片材施压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一距离,并且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第二位置时允许所述间隔距离大于所述第一距离;以及 位置改变机构,被构成为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改变所述第一止动部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从而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不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位置改变机构包括可动盘, 当所述可动盘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 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比所述第三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上方。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动部设在所述可动盘的面对面处,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面对面与所述片材施压部相面对。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片材施压部包括在所述片材施压部中最靠近所述支撑面的接触部, 所述可动盘以能够绕着位于所述接触部在排出片材的排出方向上的上游的转动轴线转动的方式被支撑, 所述片材施压部位于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的两个相反端部中的一个之间,所述两个相反端部中的所述一个比所述两个相反端部中的另一个更靠近所述转动轴线, 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之间的角度大于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支撑面与所述可动盘之间的角度。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可动盘的所述面对面,在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所述片材施压部在片材输送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处,形成有第一肋,所述第一肋被构成为引导所排出的片材的上表面。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止动部,所述第二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第一止动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比所述第一距离大。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送部包括被构成为从上方覆盖所述输送路径的一部分的斜槽, 所述第二止动部形成在所述斜槽处。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包括: 突起,在与排出片材的排出方向垂直的宽度方向上位于所述支撑面的中央部,所述突起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延伸,向上突出到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的位置;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肋,每个位于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位置不同的位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在所述排出方向上延伸,向上突出到所述支撑面的上方的位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面包括多个第二肋作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 所述多个第二肋中的至少一个位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两个相反侧中的一个处, 所述多个第二肋中的至少另一个位于所述突起在所述宽度方向上的所述两个相反侧中的另一个处。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的上缘弯曲从而向下凹,并且从而所述上缘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部比所述上缘的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上游部更靠近所述支撑面。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的上缘位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的所述上缘的上方。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突起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肋在所述排出方向上的下游的位置。15.一种片材输送设备,包括: 输送部,被构成为沿着输送路径输送片材; 排出盘,被构成为支撑从所述输送路径排出的片材; 片材施压部,能够向着和离开所述排出盘的支撑面移动,被构成为将所排出的片材压在所述支撑面;以及 切换部,被构成为在所述输送部输送片材的第一状态和不同于所述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片材输送设备的状态, 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所述片材施压部与所述支撑面之间的间隔距离被限制为第一距离, 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时,所述间隔距离被限制为比所述第一距离大的第二距离。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切换部是可动盘, 当所述可动盘位于第三位置时,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 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比所述第三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四位置时,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二状态。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动盘包括当所述可动盘位于所述第三位置时面对所述支撑面的面对面, 所述面对面设有第一止动部,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所述片材输送设备处于所述第一状态时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第一位置时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从而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一距离, 所述第一止动部被构成为当位于比所述第一位置距离所述支撑面更远的第二位置时不接触所述片材施压部。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片材输送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动盘的位置改变到所述第四位置时,所述第一止动部通过跟随所述可动盘离开所述支撑面而移动来将所述间隔距离限制为所述第二距离。
【文档编号】B65H5/36GK105905660SQ201610103737
【公开日】2016年8月31日
【申请日】2016年2月25日
【发明人】黑川浩太郎, 太田匡彦
【申请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