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尤其是一种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
技术背景
现有的播种机漏种底斗其上口上方装有若干与辊轴轴 向垂直的翻板轴,每个翻板轴均装有翻板,由于翻板位置高 于漏种底斗上沿,使翻板与漏种辊之间形成较大的空间,下 种时此空间易造成种子拥挤,影响排种量,从而出现缺苗、 断垄现象;翻板打开时会遮盖一部分漏种辊,使该部分漏种 辊上方的翻板失去作用,多个翻板轴的设置使结构变得复杂 化,也会影响底斗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旨在解决播种轮上方存在狭小 空间,致使种子在此拥挤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釆用弧形翻板 结构的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播种机漏种漏肥底 斗,包括底斗壳体、漏种辊、漏肥辊、辊轴、翻板,所述底 斗壳体两侧板上开有对应的轴孔,辊轴通过该轴孔安装在底 斗壳体上,固定在辊轴上的漏种辊和漏肥辊置于底斗壳体 内,所述底斗壳体上口外缘对应漏种辊部装有一条沿辊轴轴 向设置的翻板轴,翻板轴上并列装有宽窄不同的弧形翻板, 弧形翻板的数量以漏种辊上设置的漏种槽规格数而定。
依照本案给出的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由于翻板轴装于 底斗壳体上口外缘,且与漏种辊轴向平行,翻板采用弧形结 构,既消除了播种轮上方存在狭小空间的问题,又便于开启 翻板,且一个翻板的打开不影响其它翻板的打开,因此,与
现有播种机漏种底斗相比,加大了种子的活动空间,使种子 能顺利通过漏种辊上的漏种槽落入垄沟,确保出苗率。
-.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翻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给出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施例 一种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由底斗壳体l、辊轴2、翻板
轴3、翻板4、挡肥片5、定位螺钉6、调节长槽7、漏肥辊 8、漏种辊9组成,所述底斗壳体1两侧板上开有对应的轴 孔,辊轴2通过该轴孔安装在底斗壳体1上,固定在辊轴1 上的漏种辊9和漏肥辊8置于底斗壳体1内,所述底斗壳体 1上口外缘对应漏种辊9部装有一条沿辊轴2轴向设置的翻 板轴3,翻板轴3上并列装有宽窄不同的三个弧形翻板4, 弧形翻板4的数量是以漏种辊9上的漏种槽的规格数而定 的,亦即每个弧形翻板4对应一组漏种槽。播种时,根据所 播物种需要的漏种槽,打开对应的弧形翻板4,不用的漏种 槽由其所对应的弧形翻板4盖住。
本实施例中,底斗壳体1上口外缘对应漏肥辊8部装有 一个可调整施肥量的挡肥片5,挡肥片5上开有调节长槽7, 底斗壳体1上口外缘对应调节长槽7部位固定有定位螺钉6。 播种时,根据所施肥料量的要求,将挡肥片5通过其调节长 槽7左右移动,来调整落肥口的孔径,挡肥片5调整到合适 位置后,再由定位螺钉6将其固定。
权利要求1、一种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包括底斗壳体、漏种辊、漏肥辊、辊轴、翻板,所述底斗壳体两侧板上开有对应的轴孔,辊轴通过该轴孔安装在底斗壳体上,固定在辊轴上的漏种辊和漏肥辊置于底斗壳体内,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斗壳体上口外缘对应漏种辊部装有一条沿辊轴轴向设置的翻板轴,翻板轴上并列装有宽窄不同的弧形翻板,弧形翻板的数量以漏种辊上设置的漏种槽规格数而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其特征 在于底斗壳体上口外缘对应漏肥辊部装有一个可调整施肥 量的挡肥片。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播种机,尤其是一种播种机漏种漏肥底斗。包括底斗壳体、漏种辊、漏肥辊、辊轴、翻板,所述底斗壳体两侧板上开有对应的轴孔,辊轴通过该轴孔安装在底斗壳体上,固定在辊轴上的漏种辊和漏肥辊置于底斗壳体内,所述底斗壳体上口外缘对应漏种辊部装有一条沿辊轴轴向设置的翻板轴,翻板轴上并列装有宽窄不同的弧形翻板,弧形翻板的数量以漏种辊上设置的漏种槽规格数而定。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播种机漏种底斗相比,解决了播种轮上方存在狭小空间,致使种子在此拥挤的问题,使种子能顺利通过漏种辊上的漏种槽落入垄沟,确保了出苗率。
文档编号A01C7/06GK201064093SQ20072010200
公开日2008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7年7月20日 优先权日2007年7月20日
发明者明 周 申请人:明 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