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127阅读:4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旱作农业田间节水补灌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户用型 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
背景技术
滴灌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已是成熟技术。大型滴灌是在水泵增加压力的
情况下,利用滴灌专用管道, 一般滴灌量设计为50—100亩,管道才能相 互配合;配套水泵产生固定压力,主管道直径由80mm分成多个32nim,再 由32mm分成多个16mm的滴灌管道,分接口采用专用接头。目前市场上的 滴灌产品都是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
但是,按照上述原理设计的滴灌产品,其投资非常大,如主管道的造 价每米为3 4元,并且管道粗大,不易移动,而且,对于像宁夏中部干 旱带及南部山区等水源紧缺的地带,大规模发展滴灌已失去了作用,因此 多年来一直没有滴灌技术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造价低, 节约用水,适用于农户自家灌溉、移动使用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灌溉装置包括运拉水 车、水箱和灌溉主管道,所述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和输水软管与运水车和 灌溉主管道连接;
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小型扬水泵;
所述水箱的出口处设有开关和过滤器;
所述水箱下方设有支架;
所述灌溉主管道采用小16mm白色PVC管按照滴灌带的地形用三通、直 通或弯头连接。
本实用新型充分利用了现有技术中的滴灌管,取掉原有主管道,利用 建材市场上的小型PVC管做主管道,取掉水泵,安装一个距地面高差一米 的水桶,再加上开关、过滤器等,构成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技 术优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A、 省水灌溉主管道釆用cH6mm白色PVC管按照滴灌带的地形用三 通、直通、湾头等连接,且这种连接均为直插式,不用任何胶粘结,不会 产生漏水;提高了现有水利设施的利用率。
B、 省工只要人工拉水到地头,自动滴灌,每次安装只需30分钟左
右,回收需20分钟。
C、 水肥药一体化化肥、农药放入水箱中即可,提高了肥料的利用 率及防治病虫的效果。
D、 成本低 一套设备500—700元左右,滴灌带2年需更换一次;管 道及水桶可多年使用,按每套设备为一户使用,IO亩地左右,每亩年投资 为50—70元,农户可以承受。 .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结构简单合理, 造价低廉,制作简便,不需专业加工,接口装卸方便,不露水,具有大型 滴灌设备的效果。可应用于节水补灌的旱作农业区。
本实用新型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在拖拉机能到的平地和坡 地均可使用。平地需用水泵和抬高支架,坡地不用水泵和抬高支架,水箱 高于地面1米左右高可正常使用。

.图1为本实用新型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主要有三部分组成 运水车l, 一般采用安放有水箱的拖拉机;
水箱3,通常放置在田间地头,在平地上时可用一支架10支撑,有坡 度的可直接放置在地上使用;
灌溉主管道3,采用小16 白色PVC管按照滴灌带的地形用三通、直 通、弯头等连接,且这种连接均为直插式,不用任何胶粘结,不会产生漏 水。
然后将上述三者分别通过进水管9和输水软管6连接,其中在运水车 1和水箱3的连接管道——进水管9上可安装一扬水泵2 (在坡地上可不 需要),在水箱3出水口处则设有控制开关4和过滤器(5),以防滴灌管堵塞。
权利要求1. 一种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灌溉装置包括运水车(1)、水箱(2)和灌溉主管道(7),所述水箱(2)分别通过进水管(9)和输水软管(6)与运水车(1)和灌溉主管道(7)连接。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进水管(9)上安装有小型扬水泵(2)。
3.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水箱(2)的出口处设有开关(4)和过滤器(5)。
4. 按照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 是所述水箱(2)下方设有支架(10)。
5.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是 所述灌溉主管道(7)采用4)16mm白色PVC管按照滴灌带的地形用三通、 直通或弯头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灌溉装置包括运拉水车、水箱和灌溉主管道,所述水箱分别通过进水管和输水软管与运水车和灌溉主管道连接。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户用型移动式田间灌溉装置结构简单合理,造价低廉,制作简便,不需专业加工,接口装卸方便,不露水,具有大型滴灌设备的效果。可应用于节水补灌的旱作农业区。
文档编号A01G25/00GK201075926SQ2007201748
公开日2008年6月25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8月30日
发明者王世荣, 昀 罗 申请人:宁夏农林科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