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菇栽培生长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567阅读:41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茨菇栽培生长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集地区的栽培。
背景技术
目前,茨菇的种植栽培仅依靠其自然生长,其缺点是种植面积少、产量低、茨菇的个头小,口感不鲜嫩,市场供应量极少,满足不了人们生活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
为了克服自然茨菇生长产量低、个头小、口感不鲜嫩的不足和市场紧缺的现状,本发明提供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茨菇池的建造、茨菇培植、选种标准、栽植密度、水深控制,实现了茨菇产量高、质量好的目标。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使茨菇旺盛生长、产量高、质量好的上等绿色食品。


下面结合附图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例方式
1. 修筑排灌道
在茨菇池周围,根据茨菇生长的特性和所需水面的高度,分别修造好进、排水管道,进、排水管道的落差为0.4米。
2. 茨燕池的耕耘
冬季时需将茨菇池的土深翻一遍,使其土冻疏,并将杂草根除去。
3. 施肥
茨菇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牲畜肥和鳞甲肥,每亩5000公斤,均匀的铺盖在茨菇池上面。
4. 配土
茨燕池中的土是活土,活土的深度为30 40公分,除在土壤中增加牲畜肥和鳞甲肥外,还每亩增加200公斤的草木灰。
5. 细耙① 干耙
将施加在茨菇池中的牲畜肥、鳞甲肥和草木灰进行干耙,使其均匀分布。
② 湿耙
防水将土壤浸湿后,土壤上水面深度为2 3公分,然后反复湿耙,将其施加的肥料混于土壤中。
6. 控制水面深度
经整理后的茨菇池,需保持一定的水面,防止土壤中的肥力流失。正常水位深度保持在0. 2 0.3米之间。
7. 选种
茨燕选种应每公斤在30 35个左右,截取茨菇的芽尖。
8. 栽培
行株距为40 X 40公分,每亩栽植4000 4100株左右。
9. 管理
春季栽培后,因气候温度低,茨菇池中水深度应控制0.3米左右,水太浅易结冰冻坏茨菇苗。待气温稍高些,可适当减少水面的高度, 一般控制在0. 2米左右为宜,以促进茨菇的生长。
10. 收获
冬季收获时需保持茨菇表面细泥土,起保鲜作用。
权利要求
1.本发明涉及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集地区的栽培。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茨菇生长的特性和所需水面的高度,分别修造好进、排水管道,进、排水管道的落差为 0.4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茨菇栽培生长法,其特征在于茨菇池中添加一 定量的牲畜肥和鳞甲肥,每亩5000公斤,另加每亩200公斤草木灰,均匀的铺 盖在茨菇池上面。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茨菇栽培生长法,其特征在于:活土的深度为30 40公分。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茨菇栽培生长法,其特征在于茨菇选种应每公 斤在30 35个左右,截取茨菇的芽尖;行株距为40X40公分,每亩栽植4000~ 4100株左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茨菇栽培生长法,适用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网密集地区的栽培;茨菇池的建造、茨菇培植、选种标准、栽植密度、水深控制、施肥与管理严格;进、排水管道的落差为0.4米;茨菇池中添加一定量的牲畜肥和鳞甲肥,每亩5000公斤;茨菇池中的土是活土,活土的深度为30~40公分,除在土壤中增加牲畜肥和鳞甲肥外,还每亩增加200公斤的草木灰;将施加在茨菇池中的牲畜肥、鳞甲肥和草木灰进行干耙,使其均匀分布;防水将土壤浸湿后,土壤上水面深度为2~3公分,然后反复湿耙,将其施加的肥料混于土壤中;正常水位深度保持在0.2~0.3米之间;茨菇选种应每公斤在30~35个左右,截取茨菇的芽尖;行株距为40×40公分,每亩栽植4000~4100株左右。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647350SQ200810021740
公开日2010年2月1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2日
发明者付秀兰 申请人:付秀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