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灭杀山蚂蝗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180阅读:15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灭杀山蚂蝗的药剂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属于农药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灭杀山蚂蝗的药剂有食盐、食醋、纯碱、酸浆草、五六粉和敌敌畏等,这些药剂灭 杀效果有所不同,但都不理想,并且在灭杀山蚂蝗的同时对动植物、生态环境造成危害,不 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目前还未出现效果好,同时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的灭杀山蚂蝗的药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灭杀率高且对生态环境没有危害的灭杀山蚂蝗的 药剂。
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由化学原料勾兑制成,其化学原料配比为重量百分比18%的 氨水900 1000份、柠檬酸1 3份、尿素25 35份、五水硫酸铜1 2份、苏打1 3份、氢氧 化钠4 6份和六水氯化镁9 11份。
优选的,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化学原料配比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50份、柠檬酸2份 、尿素30份、五水硫酸铜l份、苏打2份、氢氧化钠5份和六水氯化镁10份。
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制备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 按比例称取各个化学原料;
b、 用少量氨水将化学原料溶解,倒入剩余的氨水中混匀;
c、 密封3 5天即可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在使用时还加入柠檬酸3份、谷氨酸1份、苏打3份。
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在空气中喷洒到山蚂蝗的表面上,可以快速吸干山蚂蝗体内的 泫液和水分,使它变成干枯的死尸,不能复活。
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成分安全可靠,只灭杀山蚂蝗,对其它动、植物无副作用。人 接触该药剂后有冲鼻子、冲眼睛的现象,但对人体无毒、无害。
具体实施例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阐述。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是以任何方 式来限制本发明。
实施例l
分别称取柠檬酸55g、尿素730g、五水硫酸铜24 g、苏打52g、氢氧化钠120g、六水氯化 镁252g,将前述原料加入到盛有5. 5kg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容器中,搅拌使其完全溶解 。将容器中溶液全部倒入装有187kg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桶内,密封4天。使用时打开 密封桶,加入柠檬酸75g、谷氨酸25g和苏打75g,搅拌均匀。
实施例2
分别称取柠檬酸l公斤、尿素15公斤、五水硫酸铜0.5公斤、苏打1公斤、氢氧化钠2.5公 斤、六水氯化镁5公斤,将前述原料加入到盛有75公斤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桶中,搅拌 使其完全溶解。将桶中的溶液全部倒入装有400公斤氨水(重量百分比18%)的池内,密封3 天。
取上述配制好的药剂50公斤用塑料袋灌装、封袋机密封,外面再套上编织袋,运送至山 蚂蝗密集区域。使用时打开塑料袋,在药剂中加入柠檬酸O. 15公斤、谷氨酸0.05公斤和苏打 0. 15公斤,搅拌均匀。
实施例3
容器中放入1000只捕捉得到的山蚂蝗,喷洒上述实施例l配制好的药剂,5min内山蚂蝗 全部死亡。干枯的死尸用水、土培养3天,没有复活。 实施例4
容器中放入1000只捕捉得到的山蚂蝗、50只蟋蟀、100只左右的蚂蚁和50只毛虫,喷洒 上述实施例l配制好的药剂,5min内山蚂蝗全部死亡,其余动物安然无恙。 实施例5
喷洒人员佩戴护目镜、口罩于室外山蚂蝗密集区域机械喷洒实施例2配制好的药剂, 10min内山蚂蝗大量死亡,干枯的死尸在地上铺了一层,而其它昆虫、蚂蚁等动物未见死亡 ;牛羊吃了打过药剂的植物,未出现不良反应。
采用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可使受灾地区的人民放心劳动生产,放心养殖牲畜,不 再遭受山蚂蝗的危害。
权利要求
1.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剂的原料配比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00~1000份、柠檬酸1~3份、尿素25~35份、五水硫酸铜1~2份、苏打1~3份、氢氧化钠4~6份,六水氯化镁9~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其特征在于化学原料 配比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50份、柠檬酸2份、尿素30份、五水硫酸铜l份、苏打2份、 氢氧化钠5份,六水氯化镁1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其特征在于使用 时还加入柠檬酸3份、谷氨酸1份、苏打3份。
4.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a、 按比例称取各个化学原料;b、 用少量氨水将化学原料溶解,倒入剩余的氨水中混匀;c、 密封3天后即可使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杀山蚂蝗的药剂,属于农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灭杀率高且无副作用的灭杀山蚂蝗的药剂,由化学原料勾兑制成,其化学原料配比为重量百分比18%的氨水900~1000份、柠檬酸1~3份、尿素25~35份、五水硫酸铜1~2份、苏打1~3份、氢氧化钠4~6份,六水氯化镁9~11份。本发明灭杀山蚂蝗的药剂成分安全可靠,只灭杀山蚂蝗,对其它动、植物安全可靠,无副作用,对人有冲鼻子、冲眼睛的现象,但无毒、无害、无副作用。
文档编号A01N59/00GK101336641SQ20081030404
公开日2009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8年8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8月19日
发明者任正才 申请人:任正才;沙万军;胡万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