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观察养殖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53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放大观察养殖缸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观察的养殖缸,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凸透镜成像原理将 缸内生物的影像放大以便于观察的养殖缸。
背景技术
玻璃鱼缸用于饲养鱼类,玻璃花缸用于种植水培植物。在学校, 一些老师为获得直观的 教学效果,会直接将鱼缸或花缸作为教具使用。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把二者功能进行组合, 即在鱼缸中饲养鱼类的同时,也种植水培植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但是单纯地将 鱼类和水培植物共缸养殖至少会有两个缺点(1) 一个有五十多位同学的大课室里,后面的 同学不能看清缸里的情况;(2)鱼会损伤或吃掉水培植物的根毛。于是需要一种能将鱼类和 水培植物共缸养殖,并且能放大观察,还要防止鱼类损伤水培植物的养殖缸。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大观察养殖缸。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的技术方案
放大观察养殖缸,包括透明球形大缸体,在透明球形大缸体的内部,偏心设置一透明球 形小缸体。
在所述的透明球形小缸体的缸口上设有一隔鱼网。 在所述的透明球形大缸体的缸底处设有放水口 。在小缸内种植水培植物,在大缸与小缸之间的空间养殖鱼类。透明球形大缸体的作用相 当于一个凸透镜;透明球形小缸体放置在透明球形大缸体里就相当于两个凸透镜的组合,放 大倍数是两个凸透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设大缸的壁体某区域上的焦距为fl、小缸的壁体某区 域上的焦距为f2、鱼类与大缸壁体之间的距离为ul,则当鱼类与大缸之间的距离符合0〈U1 〈fl时,鱼类始终会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如图1所示。而当小缸内植物的根部与小缸壁体的 距离小于小缸壁体在该区域上的焦距f2时,则植物的根部会先被小缸壁体放大一次后,再被 大缸壁体放大第二次,如图2所示。小缸偏心设置在大缸内,观察时主要是以小缸远离观察点时养殖缸的位置作为观察方向。 从外面观察缸内生物时,具有近似于使用放大镜放大观看的效果,可更加清晰地看到放大后 的植物根系生长、分布和鱼类的活动情况。如果小缸是纯沙中生长的根系,则可看到根系在 内缸表面对沙的固定和缠绕。为防止鱼类进入小缸内损伤植物, 一般情况下大缸内的水以不高于小缸的缸口为宜。并 且可在小缸的缸口处设置一隔鱼网,用于防止鱼类进入小缸水中。 为方便对大缸内的水进行更换,可在大缸的底部设置一放水口。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个发明装置的结构和原理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资金投资 少,教育效果好。主要可作为生物课、科学课的直观教具,如建立一个具有植物、动物的简 单生态系统,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观察根系生长、分布及其在水土保持方面 的作用。

图l是本实用新型中鱼类在透明球形大缸内、透明球形小缸外时的成像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植物在透明球形小缸内的成像原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透明球形大缸;2-透明球形小缸;3-隔鱼网;4-放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3所示,以玻璃材料制得一透明球形大缸1和一透明球形小缸2。该透明球形大缸1 和透明球形小缸2的壁体分别具有均匀的曲率半径。透明球形大缸1和透明球形小缸2的上 端均有一开口用于加水和透气。用防水粘合剂将透明球形小缸2偏心固定在透明球形大缸1 内。在透明球形大缸底部位置设置一放水口 4。用隔鱼网3封盖透明球形小缸的开口。
本说明书列举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凡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思路下 所做的等同技术变换,均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放大观察养殖缸,包括透明球形大缸体,其特征在于在透明球形大缸体的内部,偏心设置一透明球形小缸体。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大观察养殖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透明球形小缸体的缸口上 设有一隔鱼网。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放大观察养殖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透明球形大缸体的缸 底处设有放水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放大观察养殖缸。包括透明球形大缸体,在透明球形大缸体的内部,偏心设置一透明球形小缸体。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这个发明装置的结构和原理简单,操作管理方便,资金投资少,教育效果好。主要可作为生物课、科学课的直观教具,如建立一个具有植物、动物的简单的生态系统,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及其相互关系,观察根系生长、分布及其在水土保持方面的作用。
文档编号A01K63/00GK201142881SQ20082004279
公开日2008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14日
发明者刘志伟 申请人:刘志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