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3647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渔线轮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 线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渔线轮在收线时,线轮需要较快的转动速度,以达到迅速 收线的目的,相反地,在抛线时线轮的转动速度不可太快,且要平稳,以 免跑线。为实现此功能,业内通常于渔线轮的主轴上设置一渔线轮释线控 制装置。目前市面上常见之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可参照图1所示,通常于
主轴l(T端部设置一具有外螺纹的套筒20', 一旋钮盖40'螺旋于该套筒2(T 外,旋钮盖40'内固装有一刹车片5CK ,该刹车片50'顶靠于主轴l(T的端 面上,通过旋转该旋钮盖40',可调整刹车片50'给主轴10'端面的制动摩 擦力,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在抛线前,需要先旋动该旋钮盖40',调整主 轴10'的转动阻力,以设置出线速度,保证出线的平稳;而当收线时又要旋 松该旋钮盖4(T以便于快速转动主轴10',迅速收线。如此使用的过程中, 每次抛线和收线时都需要手动调整一次旋钮盖40',操作太过麻烦,尤其是 刚使用或不熟练使用的用户,常会因忘记调整该旋钮盖40',而出现跑线等 问题,给用户造成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陷,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 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其可自动于抛线时提供主轴转动阻力,在收线时 又自动解除主轴转动阻力,从而起到使用方便之功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包括
一套筒,其枢套于渔线轮主轴上; 一旋钮盖,该旋钮盖螺旋于前述套筒上;
一单向轴承,其设于套筒内,并枢接于主轴上,同时该单向轴承与主 轴之间呈单向转动配装;以及
至少一用于提供给单向轴承转动阻力的刹车片,其固装于前述套筒或 旋钮盖内,并抵靠于单向轴承上;
抛线时单向轴承随主轴一起转动,并该单向轴承相对于刹车片处于转 动状态;收线时主轴转动而单向轴承不转动,并该单向轴承相对于刹车片 处于静止状态。
所述刹车片抵靠于单向轴承的侧端。
所述套筒和旋钮盖之间设有一用于防水的橡胶圈。
本实用新型与现用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充分利用套装于渔线轮 主轴上之单向轴承的单向转动特性,刹车片的摩擦阻力始终作用于该单向 轴承上,抛线时,该摩擦阻力自动通过单向轴承传递至主轴,使得主轴具 有所需之平稳的转动速度;收线时,该单向轴承并不将摩擦阻力传递至主 轴,主轴便能以较快速度自由转动。其有别于前述背景技术所述的手动调 整方式,而实现了一种自动于抛线时提供主轴转动阻力,在收线时又自动 解除主轴转动阻力的崭新自动控制方式,具有更方便、更人性化的使用特 点。


图1为现有技术之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的截面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截面分解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10')、主轴 20(2(T )、套筒30、单向轴承
5(y 、刹车片
52、第二刹车片
40(40')、旋钮盖 51、第一刹车片 60、橡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2和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最佳实施例,具体包括一套筒20、 一 单向轴承30和一旋钮盖40,该套筒20枢套于主轴10的端部,旋钮盖40 螺旋于该套筒20外;该单向轴承30枢套于主轴10的端部位置,并设于套 筒20与主轴10之间,同时该单向轴承30相对于主轴10呈单向转动配装, 即抛线时单向轴承30随主轴10 —起转动,收线时主轴10转动而单向轴承 30不转动。
为达到抛线时线轮的转动速度平稳,以避免跑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 于该单向轴承30的两侧各设置一刹车片51、 52,其中单向轴承30左侧的 第一刹车片51固装于套筒20内,单向轴承30右侧的第二刹车片52固装 于旋钮盖40内,且该第一刹车片51和第二刹车片52都抵靠于单向轴承30 的侧端,并始终提供单向轴承30 —定的摩擦阻力。依据前述单向轴承30 的特性,抛线时单向轴承30随主轴10—起转动,收线时主轴10转动而单 向轴承30不转动。收线时该单向轴承30相对于刹车片51、 52处于静止状 态,不会有任何阻力传递至主轴10上,因此主轴10可在无阻力的状态下 具有较快的转动速度;而在抛线时,该单向轴承30相对于刹车片51、 52 处于转动状态,该刹车片51、 52的摩擦阻力由单向轴承30传递至主轴10, 该摩擦阻力使得主轴10具有所需要之较平稳的转动速度。
通过转动该旋钮盖40可调整单向轴承30与第一刹车片51和第二刹车 片52之间的紧贴力度,从而调整单向轴承30的阻力大小。当然,此种调 整有别于前述背景技术所述之线轮释线控制装置的调整方式,其不需要在 每次抛线或收线时都调整,而只是当第一刹车片51和第二刹车片52因长期使用而磨损,造成第一刹车片51或第二刹车片52提供给单向轴承30的 摩擦阻力减弱时,才需转动该旋钮盖40,适当地调整刹车片51、 52与单向 轴承30之间的贴紧力,以调整单向轴承30所需之阻力大小。
另外,于旋钮盖40与套筒20之间还设有一用于防水的橡胶圈60。 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在于,充分利用套装于渔线轮主轴10上之单向轴承 30的单向转动特性,刹车片51、 52的摩擦阻力始终作用于该单向轴承30 上,抛线时,该摩擦阻力通过单向轴承30传递至主轴10,使得主轴10具 有所需之平稳的转动速度;收线时,该单向轴承30并不将摩擦阻力传递至 主轴IO,主轴10能以较快速度自由转动。藉此,实现了一种自动于抛线时 提供主轴转动阻力,在收线时又自动解除主轴转动阻力的崭新自动控制方 式,具有更方便、更人性化的操作特点。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的较 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 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 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 一种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套筒,其枢套于渔线轮主轴上;一旋钮盖,该旋钮盖螺旋于前述套筒上;一单向轴承,其设于套筒内,并枢接于主轴上,同时该单向轴承与主 轴之间呈单向转动配装;以及至少一用于提供给单向轴承转动阻力的刹车片,其固装于前述套筒或 旋钮盖内,并抵靠于单向轴承上;抛线时单向轴承随主轴一起转动,并该单向轴承相对于刹车片处于转 动状态;收线时主轴转动而单向轴承不转动,并该单向轴承相对于刹车片 处于静止状态。
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刹车片抵靠于单向轴承的侧端。
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其特征在 于所述套筒和旋钮盖之间设有一用于防水的橡胶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的渔线轮释线控制装置,包括一套筒、一单向轴承和一旋钮盖,该套筒枢套于渔线轮主轴的端部,旋钮盖螺旋于该套筒外;该单向轴承枢套于主轴的端部位置,并设于套筒与主轴之间,同时该单向轴承相对于主轴呈单向转动配装,单向轴承的两侧各设置有阻力刹车片。刹车片的摩擦阻力始终作用于该单向轴承上,抛线时,该摩擦阻力通过单向轴承自动传递至主轴,使得主轴具有所需之平稳的转动速度;收线时,该单向轴承并不将摩擦阻力传递至主轴,主轴能以较快速度自由转动。藉此,实现了一种自动于抛线时提供主轴转动阻力,在收线时又自动解除主轴转动阻力的崭新自动控制方式,具有更方便、更人性化的操作特点。
文档编号A01K89/02GK201153456SQ200820042
公开日2008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8年1月4日
发明者张良任 申请人:东莞宝熊渔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