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葫芦圈养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2806阅读:1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水葫芦圈养网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葫芦圈养网。
背景技术
水葫芦又名凤眼莲,是水生直立或漂浮草本植物,原产美洲热带。于20世 纪30年代引入我国,60 70年代作为饲料加以推广。但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 开始,我国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产生的大量氮、磷营养盐和有机污染物成为 水葫芦疯狂繁殖的营养物质。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达到极点, 华南、华东等地相继出现水葫芦爆发的情况。
近年来,黄浦江及沿江中小河道的水葫芦呈逐年增长趋势,几乎到了无法 遏制的地步。水葫芦属外来入侵物种,水葫芦一般4月底开始繁殖,7、 8、 9月 份大量繁殖,8、 9月会开紫色的花。它5天一繁殖, 一只水葫芦90天能繁殖成 25万只。冬天霜打后,水面上的叶烂掉,水下茎和根继续越冬,等第二年发芽。 松江地区水葫芦大面积泛滥一般在9、 10月份,今年由于气候的因素,绿萍、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都比往年提早了大约二个月左右,7月底刚将绿萍控制住,水 葫戸已经在松江新、老城区的各个水域疯长,特别是在上海郊区松江大学城的 张家浜、沈泾塘河道泛滥成灾,加上上游流域的水葫芦随潮汐流入本区流域, 水葫芦大有铺天盖地之势。针对这一情况,相关单位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平均 每天打捞水葫芦250船吨,经压縮后车运总共390吨,平均每天35—40吨左右, 工作量是平常的4--5倍。
与此同时,凤眼莲的经济效益极低,纤维素的缺乏,使其不宜用于造纸; 人工打捞成本昂贵,使其失去在猪词料的价格上的竞争力……然而,众所周知, 凤眼莲有很好的净化污水能力,两天中就能除掉80%的含氮化合物、40%的含 磷化合物,水葫芦同时将重金属、汞积聚于纤维组织中,吃掉细菌和悬浮物, 去除臭味,将干净的水放到下游去。
所以,我们想通过一种方法遏制凤眼莲疯长,污染水体的一面,同时,利用其优良的除污能力,为修复水体尽一份力,设计一种装置既能控制水葫戸疯 长又能利用其除污的优势成为迫切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水葫芦圈养网,既能控制 水葫芦蔓延疯长污染水体的状况,又能利用水葫芦除污的优点净化水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水葫芦圈养网,由尼龙网和尼龙搭扣共同构成的一个六边形水网即水葫芦 圈养网,所述六边形水网对空间的利用率大,且几个完全相同的六边形能够无 缝隙连接,这样就可以在水葫芦的生命周期前期结束前便捷地将其打捞处理, 因此采用了将一边打开,贴到另一个六边形中的方法,使其既容易拼接,也方 便分离。
所述尼龙网透水性好,牢固程度高,不易腐烂;所述尼龙搭扣是缝制在所 述尼龙网的底面和侧面即尼龙网的开口边;
所述尼龙网上圈边框的地方缝入泡沫塑料,并使其均匀分布于尼龙网四周;
所述尼龙网中放置一木条,起到规定水网及水葫芦的作用,用绳子将水葫 芦与所述木条相连,其余依靠在四周,尽量使其叶露出水面,而根浸没在水中, 这样就可保证水葫芦正常生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类似于将水葫芦圈养,即利用装置将水葫芦控 制在某一全方位透水的容器中生长。整个装置可随着水流移动,因此并不影响 水葫戸的生长环境。待凤眼莲近长满容器,我们可连接另一个同样的六边形水 网,与之相连。并打开一边的"门",让水葫芦顺其自然地长到第二个容器中。 适时关上"门",收起第一个六边形容器即完成了打捞。此过程可不断重复循环 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打捞方便,有效控制水葫芦疯长,保护了自然 环境,结构简单,制作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l为本实用新型水葫芦圈养网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 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图1所示,水葫芦圈养网,包括尼龙网1和尼龙搭扣2,所述尼龙网1和 尼龙搭扣2构成一个六边形水网,将多个六边形水网拼接即构成水葫芦圈养网; 所述六边形水网对空间的利用率大,且几个完全相同的六边形能够无缝隙连接, 这样就可以在水葫芦的生命周期前期结束前便捷地将其打捞处理,因此采用了 将一边打开,贴到另一个六边形中的方法,使其既容易拼接,也方便分离。
所述尼龙网1透水性好,牢固程度高,不易腐烂;所述尼龙搭扣2是缝制 在所述尼龙网1的底面和侧面即尼龙网的开口边;
所述尼龙网1上圈边框的地方用粗线缝入泡沫塑料3,并使其均匀分布于尼 龙网1四周,使装载有水葫芦的圈养网漂浮于水面。
所述尼龙网1中放置一木条4,起到规定水网及水葫芦的作用,用绳子将水 葫芦与所述木条4相连,其余依靠在四周,尽量使其叶露出水面,而根浸没在 水中,这样就可保证水葫芦正常生长。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类似于将水葫芦圈养,即利用装置将 水葫芦控制在某一全方位透水的容器中生长。整个装置可随着水流移动,因此 并不影响水葫芦的生长环境。待风眼莲近长满容器,我们可连接另一个同样的 六边形水网,与之相连。并打开一边的"门",让水葫芦顺其自然地长到第二个 容器中。适时关上"门",收起第一个六边形容器即完成了打捞。此过程可不断 重复循环进行。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 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 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 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水葫芦圈养网,其特征在于,它由尼龙网和尼龙搭扣构成的复数个六边形水网拼接构成,所述尼龙搭扣缝制在所述尼龙网的开口边,所述尼龙网上圈边框的地方均匀分布有用粗线缝入的泡沫塑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葫芦圈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上圈 边框缝入泡沫塑料。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葫芦圈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沫塑料均 匀分布于所述尼龙网四周。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葫芦圈养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中放 置有一木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水葫芦圈养网,由尼龙网和尼龙搭扣构成的复数个六边形水网拼接构成。所述尼龙网透水性好,牢固程度高,不易腐烂;所述尼龙搭扣是缝制在所述尼龙网的底面和侧面即尼龙网的开口边;所述尼龙网上圈边框的地方缝入泡沫塑料,并使其均匀分布于尼龙网四周;所述尼龙网中放置一木条,起到规定水网及水葫芦的作用,用绳子将水葫芦与所述木条相连。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打捞方便,既有效控制水葫芦疯长又利用其除污的优势,保护了自然环境。
文档编号A01G9/02GK201332607SQ20082015778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25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25日
发明者辰 张, 施晨莱, 浏 曹 申请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