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田园耕作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94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田园耕作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置于. 耕作机前端的多功能耕作器。
技术背景目前,在田园、林地、大田等地除草、松土、播种、 开沟或培土等劳动时,都是在耕作机(或拖拉机)的后端连接耕作器, 然后进行耕作,但是在作业时,树根下或庄稼株间无法耕到。而且原 有的耕作器因放置在耕作机的后端,操作者站立或行走时,离脚跟部 很近,翻起的土或杂物无法避免地扬在操作者的脚上,不人性化,而 且有时树根、草刺或石子极易伤到操作者。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置于耕作 机前端,能耕作到树根下或庄稼株间死角部位,而且对操作者安全的. 多功能田园耕作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 是 一种多功能田园耕作器输出轴齿轮箱、传动轴箱和主轴齿轮箱 连接;主轴齿轮箱内设有主轴伞齿,主轴伞齿与主轴连接,主轴伞齿 与传动轴伞齿啮合;输出轴齿轮箱内设有输出轴伞齿,输出轴伞齿与 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伞齿与传动轴伞齿啮合;传动轴箱内设有传动轴, 传动轴的一端在输出轴齿轮箱内连接传动轴伞齿,传动轴的另一端在 主轴齿轮箱内与传动轴伞齿通过轴承连接并且与离合器通过键连接; 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若干旋耕刀。
行走轮可以是圆柱形或圆台形。两个行走轮上的旋耕刀可以是相 同方向或相反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将主轴与动力传动装置的动 力输出轴连接,主轴带动主轴伞齿转动,主轴伞齿与传动轴伞齿啮合, 传动轴伞齿与离合器连接,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 传动轴伞齿与输出轴伞齿啮合,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行走轮转动,旋耕刀将杂草除起或将土松动。因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传动形 式,可以将耕作器置于耕作机的前端,便于操作者操作,可以伸入树 根下或庄稼株间,因而可将死角也耕作到。因耕作器置于耕作机的前 端远离操作者,避免了树根、草刺或石子伤到操作者,保证操作者安 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切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 一种多功能田园耕作器输出轴齿轮箱l、
传动轴箱2和主轴齿轮箱4连接;主轴齿轮箱4内设有主轴伞齿6, 主轴伞齿6与主轴7连接,主轴7与轴承14连接,轴承14与轴承座 13连接,主轴伞齿6与传动轴伞齿5啮合;输出轴齿轮箱1内设有 输出轴伞齿12,输出轴伞齿12与输出轴IO连接,输出轴10与轴承 16连接,输出轴伞齿12与传动轴伞齿11啮合;传动轴箱2内设有 传动轴3,传动轴3的一端在输出轴齿轮箱1内连接传动轴伞齿'11, 传动轴3的另一端在主轴齿轮箱4内与传动轴伞齿5通过轴承15连 接并且与离合器17通过键连接;输出轴10两端分别连接行走轮8, 行走轮8上设有若干旋耕刀9。
本实施例行走轮8采用圆柱形,旋耕刀9采用相反方向设置。 使用时,将主轴与动力传动装置的动力输出轴连接,主轴带动主 轴伞齿转动,主轴伞齿与传动轴伞齿啮合,传动轴伞齿与离合器连接, 带动离合器转动,离合器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伞齿与输出轴伞齿 啮合,带动输出轴转动,进而带动行走轮转动,旋耕刀将杂草除起或. 将土松动。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田园耕作器,其特征在于输出轴齿轮箱(1)、传动轴箱(2)和主轴齿轮箱(4)连接;主轴齿轮箱(4)内设有主轴伞齿(6),主轴伞齿(6)与主轴(7)连接,主轴伞齿(6)与传动轴伞齿(5)啮合;输出轴齿轮箱(1)内设有输出轴伞齿(12),输出轴伞齿(12)与输出轴(10)连接,输出轴伞齿(12)与传动轴伞齿(11)啮合;传动轴箱(2)内设有传动轴(3),传动轴(3)的一端在输出轴齿轮箱(1)内连接传动轴伞齿(11),传动轴(3)的另一端在主轴齿轮箱(4)内与传动轴伞齿(5)通过轴承(15)连接并且与离合器(17)通过键连接;输出轴(10)两端分别连接行走轮(8),行走轮(8)上设有若干旋耕刀(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田园耕作器。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输出轴齿轮箱、传动轴箱和主轴齿轮箱连接;主轴齿轮箱内设有主轴伞齿,主轴伞齿与主轴连接,主轴伞齿与传动轴伞齿啮合;输出轴齿轮箱内设有输出轴伞齿,输出轴伞齿与输出轴连接,输出轴伞齿与传动轴伞齿啮合;传动轴箱内设有传动轴,传动轴的一端在输出轴齿轮箱内连接传动轴伞齿,传动轴的另一端在主轴齿轮箱内与传动轴伞齿通过轴承连接并且与离合器通过键连接;输出轴两端分别连接行走轮,行走轮上设有若干旋耕刀。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的传动形式,可以将耕作器置于耕作机的前端,便于操作者操作,可将死角也耕作到,且避免了树根、草刺或石子伤到操作者,保证操作者安全。
文档编号A01B33/08GK201323734SQ200820231878
公开日2009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于德林, 高殿明 申请人:高殿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