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蒜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4493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大蒜排种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播种大蒜的排种装置,尤其是能够安仝和准' 确的播种大蒜的排种器。
技术背景-
目前,公知的排种器有外槽轮式排种器、型孔轮式排种器、圆盘 式排种器、气吸式排种器、磨盘式排种器、勺式排种器等形式。由于 大蒜的不规则性及易损性,而且结构偏大,以上六种常规排种器无法 满足大蒜播种的排种要求,调查发现勺式排种器结构型式大致适应播 种大蒜的排种要求,但排种均匀性较差,伤种严重,作业质量难以保' 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蒜排种器,该大蒜排种器不仅能满足大蒜 播种的排种要求,而且能够保证种子不受损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 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大蒜排种器,包括种子箱、排种箱体、排 种盘、排种导管,排种盘边缘内侧均匀分布多个花瓣体,花瓣体周向 设有沟槽,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勺体,在排种箱体底部设有辅 助充种板,拨种器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上,拨种器的伸出端伸进排种 盘花瓣体之间的沟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排种器工作时,种子由箱体底部进入排种箱体,在排种盘边缘侧向均匀分布多个 花瓣体,排种盘转动,在辅助充种板的作用下,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 壁组成的勺体护送蒜种进入侧向排种口,靠蒜本身的重力落入排种 管,没有进入侧向排种口的蒜种,拨种器将蒜强制拨入侧向排种口, 落入排种管。由于排种盘转动时,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的勺体 设计时仅能保证填充一粒蒜种,加之拨种器的作用,大大提高了排种' 的均匀性和稳定性。排种盘转动时,排种盘边缘与箱体后壁的间隔逐 渐增大,蒜种带动作用弱,蒜种不阻塞,损伤率低。

.-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工作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俯视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大蒜排种器的花瓣体、拨种器局部剖视图p
图中1、排种箱体;2、排种盘;3、排种盘轴;4、支承轴套;' 5、辅助充种板;6、排种导管;7、进种口; 8、种子箱;9、拨种器 固定杆;10、拨种器;11、挡圈;12、开口销;13、轮毂;14、限位 螺柱;15、花瓣体;16、排种口; 17、种子。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在排种盘2边缘内侧向均匀分布花瓣体15,花瓣体 15沿周向开有2mm宽的沟槽,排种盘2与轮毂13焊接在一起,通 过限位螺柱14固定在排种盘轴3上,排种盘轴3与排种器箱体之间 设有支撑轴套4,拨种器10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9上,拨种器固定杆9沿径向安装,在拨种器的端部设有挡圈11、开口销12,拨种器
10的伸出端伸进排种盘2边缘内侧向均匀分布花瓣体15的沟槽内, 将没有落入排种口的种子通过拨种器10强制拨入排种口。排种盘2 逆时针旋转,带动大蒜向上旋转,与进种口7向下进入的大蒜作用力 相反,能够抑制大蒜过多的进入排种箱体1中。为了方便排种盘充种, 在排种箱体1底部设有截面为三角形的辅助充种板5,排种导管6与 排种器箱体l焊接在一起,种子17从种子箱8通过进种口 7进入排' 种器箱体1,通过排种箱体1的排种口 16进入排种导管6,最后将种 子排入土壤中。
权利要求1、大蒜排种器,包括种子箱、排种箱体、排种盘、拨种器、排种导管,其特征在于排种盘边缘内侧均匀分布有花瓣体,花瓣体周向设有沟槽,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勺体,在排种箱体底部设有辅助充种板,拨种器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上,拨种器的伸出端伸进排种盘花瓣体之间的沟槽内。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够安全、准确播种的大蒜的排种器。它包括种子箱、排种箱体、排种盘、拨种器、排种导管,在排种盘边缘内侧均匀分布有花瓣体,花瓣体周向设有沟槽,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勺体,在排种箱体底部设有辅助充种板,拨种器固定在拨种器固定杆上,拨种器的伸出端伸进排种盘花瓣体之间的沟槽内。工作时,种子由箱体底部进入排种箱体,排种盘转动,在辅助充种板的作用下,花瓣体与排种箱体侧壁组成的勺体护送蒜种进入侧向排种口,靠蒜本身的重力落入排种管,拨种器将没有进入侧向排种口的蒜种强制拨入侧向排种口,落入排种管。本实用新型排种均匀、稳定,蒜种损伤率低。
文档编号A01C7/00GK201345816SQ20082023187
公开日2009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刘忠泽, 旭 张, 张慧全, 班景洋, 影 聂, 赵大为, 马向阳, 高占文 申请人:辽宁省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