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

文档序号:314516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淮山又称山药,以其肥大的块根供食用或药用,肉质肥厚,富含淀粉。 淮山别有风味,是珍贵的蔬菜,热带地区常作粮食,也是一种滋补品,还 是酿酒的好原料。淮山属多年生宿根性蔓生植物,喜温暖,不耐寒,块根
l(TC以上开始发芽,茎叶生长以25°C - 28。C为最适,块茎膨大以20。C-24。C最快。
淮山的传统栽培有挖坑栽培,即挖1米左右的深坑后回填肥土然后放 种栽培。这种方法的主要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出产率低,而 且栽培出的淮山优质率不高。
第二种是套管栽培,即将水管状的套管埋入地表下然后在套管上端放
上淮山种子。这种栽培方法省工、省时,工作效率高、商品率也高,但是 栽培成本也高,每抹用的套管成本就高达5一10元,所以难以推广。
第三、专利200510018294.1,专利名称为淮山定向结薯栽培方法,^Hf 了用塑料薄膜或其它硬质材料垫底铺设,其斜度与水平面成25-45° ,淮山种 子在垄顶距硬质材料上方4-10cm的土壤中播种,让淮山结薯时块茎顺着材料 定向生长伸长的淮山栽培方法。这种方法解决了成本高的问题,但这种方法 栽培效率低,劳动强度也较高,每人每天的栽培量为250林左右,从而导致 了人工成本的提高。另外,由于工人技术熟练程度不同或土壤等原因,塑料膜极易变形,造成淮山结薯时畸形,影响商品率。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商品率(一 级品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技术更易掌握和推广的淮山栽培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加以实现 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将栽培托斜浅埋于地表下,随后在栽培托内堆 入松软物质,再将淮山种子栽在栽培托一端,然后回填泥土,再进行常规栽 培管理。所述栽培托的截面为"U"形或""V"形,栽培托长0. 5—1. 5米。所 述松软物质为有机肥、煤灰或沙中的 一种或数种混合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生产效率高、劳动强度低、商品率 (一级品率)更高、生产成本更低、技术更易掌握和推广。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特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施方 式不应看作是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栽培托可以委托塑料秧盘厂制作1米长的托盘,每个成本约O. 2元。栽培时, 先用护在地表4产出一条1米长,深约0. 1米的浅沟,将栽培托斜摆入沟内, 然后埋入有机肥,把淮山种子载入栽培托的一端,随后回填熟土,其他按照 常规管理。这样每林淮山都有独立的生长环境,相互之间不会抢肥。
下雨时,有机肥可以储存水分,供旱时使用。淮山的块茎在松软的有机肥 中成长,不易产生畸形,这样,淮山的块茎均匀、圆直,美观、卖相好。
用本发明栽培淮山,每人每天可栽500抹以上,平均林产1.5公斤。到采 收期时,淮山块茎膨大使地表裂开,用手扒开裂开的地表就可采收。采收时,截取淮山的块茎,留下,头作次年的种子。然后回填土、施肥,次年继续管 理、采收。这样种一次可以收获三次。而且第二年的产量更高,第三年产量 稍微降低。
每人每天可采500公斤以上。淮山栽培托可多年使用,按三年周期计算, 每年每抹的才更入成本只需几分钱。
采用本发明栽培淮山还可以促进以下几个产业的发展 1、塑料托盘加工生产量提高;2、促进淮山栽培业的发展,提高农户的收 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3、带动农业观光业的发展,发展农业旅游业。
权利要求
1、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栽培托斜浅埋于地表下,随后在栽培托内堆入松软物质,再将淮山种子栽在栽培托一端,然后回填泥土,再进行常规栽培管理。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栽培托的截面为"U"形或""V"形,栽培托长0. 5—1. 5米。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 述松软物质为有机肥、煤灰或沙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物。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淮山标准化栽培方法,将栽培托斜浅埋于地表下,随后在栽培托内堆入松软物质,再将淮山种子栽在栽培托一端,然后回填泥土,再进行常规栽培管理。所述栽培托的截面为“U”形或”“V”形,栽培托长0.5-1.5米。所述松软物质为有机肥、煤灰或沙中的一种或数种混合物。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栽培方法易于掌握和推广。
文档编号A01G1/00GK101595797SQ20091011417
公开日2009年12月9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2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29日
发明者方孙调 申请人:方孙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